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435部分

大官人-第435部分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妙锦乘坐的小船,排了大半天的队,才驶到水关接受检查。几个应天府的官差和城门司的官兵跳上船,对老船夫吹胡子瞪眼道:“哪来的船?”

“回官爷,小老儿是松江府上海县的。”老船夫赶忙拿出自己的执照和路引,给对方过目。前者证明他有开船载客的资格,后者证明他能离开松江来京城。

官差仔细查验之后,把东西丢还给老船夫,问道:“船上是什么人?”

“回官爷,是一位姑娘……”老船夫看看身后挂着珠帘的船舱。

“孤身一人么?”官差问道。

“是。”老船夫也觉着不可思议,如今虽说太平年景,京畿又是首善之地,可一个年轻姑娘敢孤身一人上路,还是让人难以想象。

“怎么可能?让她出来。”官差自然觉着蹊跷,掀开帘子对里头喝道:“出来出来!”

一个头戴蒙纱斗笠,身穿男装的女子,便从船舱中出来。

“摘下斗笠来!”官差喝道:“路引拿出来!”

“我没有路引。”女子摘下斗笠,那张倾国倾城的脸蛋,便出现在众人眼前。登时就让一船人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又很快蔓延到岸上,但凡看到她容颜的人,全都呆住了。

实在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动人的女子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有人认出了她的身份。

徐妙锦虽然芳名满天下,但其实见过她的人并不多,只是她在被掳之前,恰巧在金川门前露过面,守军自然见过她的容貌,自此终生难忘。

“您,您是徐真人?”有军官颤声道。

“是。”徐妙锦点点头。

“徐真人回来了!”原先还凶神恶煞的官兵们,竟把武器丢到空中,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徐妙锦回归的消息,登时传遍京城,各方无不震动非常。不管心情如何,大家都第一时间前往天香庵慰问。

最先过来的,是太子妃和林清儿还有郑绣儿等人,看到一身道袍、完好无损的徐妙锦,太子妃大松了口气,拍着胸口抹泪道:“谢天谢地,小姨终于安全回来了。”

徐妙锦也眼圈微红,与太子妃张氏执手道:“让你们担心了。”

“真人……”林清儿也想说几句应景的话,可话到嘴边,却被满满的担心堵住了。她太想知道王贤是否平安了……

其实看到林清儿,徐妙锦竟有些慌张,感觉就像小三见到正室一样,而她,正是那个可耻的小三。这下听林清儿问起来,她更加紧张,竟不敢和林清儿对视。

她这表现落在林清儿眼里,可就是另一番感触了。林清儿以为自己丈夫果然遇难了呢,登时眼前一黑,一下就晕了过去。

郑绣儿和银铃赶紧把林清儿扶住,张氏紧紧抓着徐妙锦的手道:“莫非……仲德……”

“没有的事。”徐妙锦也明白,林清儿是误会了,可她不能直说王贤是安全的。只好按照想的说法道:“他们既然能放我回来,便说明说话还是算数的。相信只要这边放人后,仲德也会安全归来的……”

林清儿悠悠转醒过来,听了徐妙锦这句话,只道她是在安慰自己。不过既然徐妙锦没有丈夫的死讯,她就能支撑住,忙擦干泪水,起身告罪。

“这是干什么?仲德是为了救我才身陷敌手的,要说也该是我告罪才是。”徐妙锦忙扶住她,说着竟真向林清儿行礼。

林清儿吓了一跳,又不敢去扶她,只得赶忙躲开。

场面登时有些乱套,这时候只有太子妃来收场了,可张氏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竟一言不发。

徐妙锦见张氏这样子,知道她看出什么来了,心下一慌,竟也有些不知所措。

尴尬的场面持续片刻,张氏才回过神道:“小姨累了,清儿也忧虑过度,咱们今天就不多说了,小姨你歇着,清儿咱们也回去吧。”

林清儿等人自然无不应允,郑绣儿却小声道:“我,我想留下来陪师傅。”

“也好。”张氏点点头道:“你就好好陪着小姨吧。”说完朝徐妙锦笑笑,带着其余的女子离去了。

待众女一走,静室中只剩下徐妙锦和郑绣儿两个,徐妙锦发现自己对着郑绣儿都不自在了,一颗芳心乱糟糟的,又是歉疚又是心虚。

“师傅,他到底怎么样了?”郑绣儿虽然弱弱的,但一点也不笨,早看出徐妙锦没有说实话了。所以她才想留下来问问。

“他……不会有事的。”徐妙锦深吸口气,调整好心情道:“绣儿,你回去可以跟清儿说,他只是暂时会不回,但早晚会平安回来的。不过一定要保密,说出去就害了他。”

“他真的不会有事?”郑绣儿眼圈一下红了,这些天她都要担心死了,比王贤在漠北失踪那次还要担心。

“真的。”徐妙锦点点头,她看出郑绣儿只是担心王贤,并没有往那方面想,心下稍定,促狭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嗯。”郑绣儿破涕为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师傅,人家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师傅……”

太子妃的马车上,张氏拉着林清儿的手,看着她清减憔悴的面容,终于忍不住小声道:“你真没看出来?”

“看出来什么?”林清儿一愣,她心里乱糟糟的,早没了平日的七窍玲珑。

“真人是在说假话的。”太子妃笑道。

“哦?”林清儿芳心一紧道:“莫非我家官人……”

“你能不能别老往坏处想。”张氏怜惜地抚摸着她的青丝道:“你好好想想真人的言行,是不是不太对劲?”

“……”林清儿定定神,把和徐妙锦见面的过程仔细回想一遍,有些明白过来道:“娘娘是说,真人有些乱了方寸?”

“不错。”张氏点头道:“我这个小姨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的,惊吓过度这种事,在她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她说了谎。”接着又道:“但是她信誓旦旦地说你家男人不会有事,却也不大可能是骗你的,不然将来怎么跟你相见?我想,她应该是知道些什么,却又不方便说……”

“有道理……”林清儿想一想,确实是这个理,但这样想来,问题就更多了,徐真人慌乱什么?为什么目光躲躲闪闪不敢跟自己对视?莫非她和官人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女人的直觉就是这么可怕,林清儿一下就猜到了答案,可惜这个答案太过荒谬,下一刻就被她否定了,“可能是说出来,反而会对官人的安全不利吧?”

“嗯,有可能。”张氏虽然不太认同这个判断,但她这时候要以安慰林清儿为主,便打住猜测道:“总之,看来你男人的处境,应该比我们想象的好,你回去安心等待就是了,说不定过几天他就出现了呢。”

“托娘娘吉言了。”林清儿轻声说一句,强笑道:“算了,不胡思乱想了,官人吉人自有天相,会平安无事的。”

“这样想就对了。”张氏赞许地点头笑道。

这时候,车驾到了王家,林清儿下车,待车帘放下,张氏的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换上一副沉思的表情。在通州发生的事情,虽然被严密封锁消息,但朱瞻基是亲历者,自然会禀报父亲,张氏也是有所耳闻的,本来都说是对方挖了个大坑,要陷害王贤和她夫君,谁知到最后,却让皇帝看了一出婶侄乱,朱棣雷霆大怒,把朱瞻圻打了个半死,圈禁宗人府不知死活,她那妯娌赵王妃,听说也已经没脸见人,上吊死了。

这出皇室丑闻,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惨剧,但对太子一家来说,则是逢凶化吉了,张氏还特意去庙里烧了香,感谢佛祖保佑、遇难呈祥。可她心里却是不信有神佛的,知道这一定是有人在捣鬼,而捣鬼的人,八成就是王贤那班属下。

第七百零一章风向变了

这里面的勾当,对局外人来说难以琢磨,但身处其中一方阵营的人,却是再清楚不过,哪怕没有证据,太子妃也明白,在里面捣鬼的一定是王贤的手下——正如哪怕没有证据,她也会认定,当初劫持徐妙锦、逼迫王贤上船,要给父皇好看的,正是汉王和纪纲的人。

对于侄子和妯娌的下场,张氏并没有什么不满,因为她知道,要是没有挫败对方的阴谋,她的丈夫和儿子,乃至全家的下场会更惨。从来没有一个废太子能幸免,何况太子的两个弟弟,已经是这般地丧心病狂……

她真正担心的,是王贤和徐妙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来她只是有一点瞎猜而已,可看了徐妙锦在林清儿面前的表现,实在太像做贼心虚咯!

想到那种可能,张氏不禁打了个寒噤,赶忙搓搓脸,小声嘀咕道:“但愿是我多心了,是我多心了……”想法没得到证实之前,她连太子都不能讲,只能先看看再说,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徐妙锦只见了太子妃和林清儿她们几个,之后的客人便全部挡驾了。包括太子和汉王,都被她的侍女以真人受了惊吓,需要调养,待日后再相见,给挡在了门外。两位贵不可言的千岁殿下,也只能老老实实打道回府,谁让那可是他们亲小姨呢……

不过朱高煦出来时,正好碰上朱高炽从车驾上下来,汉王殿下登时黑着脸走上前。打那次金川门事件之后,两人这还是头一次照面呢。

朱高炽微笑地看着自己的二弟,徐妙锦安全归来,自己最大的危机解除,由不得他不高兴……

朱高煦阴沉着脸看着肥猪似的朱高炽,恨不得把他点了天灯。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儿子赔进去不说,还把自己的脸都丢光了!虽然朱瞻圻的事情被严密封锁消息,永远不可能公布,但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又是传播最快的桃色新闻。

那件事早在京城一个个公卿文官的小圈子传开了……

“二弟,你来看小姨啊。”见朱高煦不开尊口,朱高炽只好先开口道。

“哼。”朱高煦哼一声道:“小姨谁也不见,你也请回吧。”

“哦。”朱高炽轻轻点头道:“小姨不见归不见,为兄还是要问候一声的。”说着就要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上前。

兄弟俩身影交错时,朱高煦突然厉声道:“朱高炽,你还有人性么?!”

“二弟,”朱高炽微微皱眉道:“为兄怎么就没人性了?”

“有人性你能那样搞自己的侄子和弟妹?”朱高煦压低声音,双目喷火道:“还故意让父皇看到,你还算人么?!”

“你说什么呢?”朱高炽登时沉下脸来,胖脸上怒气勃发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岂能做出那种事?!”太子殿下点点头、强抑住怒气:“二弟,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发生这种事呢,谁也不希望看到,但既然发生了……”

“看看,明明就知情吧,刚才还装作不知道的。”朱高煦一脸讥讽道:“就当不是你干的,自己家里出了这种丑事,你这个当大伯的还能笑得出来,说你不是人还冤枉你怎得!”

“我之所以装作不知道的,是不想让丑事外扬!”朱高炽愤怒地哆嗦着腮帮子,“出了这种事,你让我怎么问你?你还嫌不够丢人就继续吵吵啊?弄得满城皆知你就高兴了?!”

“你……”太子一番话说得汉王无言以对,咬牙切齿了一番,方黑下脸道:“别在这儿装成局外人了,今日受你的奇耻大辱,来日必将加倍奉还!你就等着吧!”说完一甩袖子,气冲冲地走了。

朱高炽险些被汉王那一袖子抽个趔趄,得亏左右忙把他扶住,太子殿下养气功夫再好,面色也很不好看。好一会儿才定定神,整整衣冠,亲自与守门的道姑说话,道姑对太子殿下十分恭敬,不过还是拦了他的大驾。

太子并不意外,让左右将一些滋补的药品奉上,又让道姑带话问安,便离开了天香庵,打道回府。

回到太子府时,朱高炽听闻杨士奇和薛居正来了,便让人请他们到书房,自己更衣之后,也在朱瞻埈的搀扶下,到书房与两人相见。

“殿下,听说徐真人安全回来了。”两人一见朱高炽,都起身恭喜道:“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这夸得好,把徐妙锦和太子都夸上了。

“呵呵,是啊,孤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朱高炽勉强地笑笑,摆摆手道:“二位都请坐……”

杨士奇和薛居正本来都望着太子,满以为可以君臣共喜,却发现太子殿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兴奋,而是有些精神不振地落座。两人都有些诧异,便安静地坐下,等朱高炽开口。

朱高炽揉着太阳穴,感觉脑袋不那么昏沉了,才发现二人不说话了,他忙放下手,“抱歉二位,忽然有些头疼,你们有什么事?”

“殿下,京城已经戒严半个月,给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薛居正看杨士奇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先道:“如今真人已经平安归来,是不是意味着危机可以告一段落,能解除戒严了呢?”

“唔。”朱高炽颔首道:“我觉着可以,杨师傅意下如何?”

“臣也是这个意思。”杨士奇忙点头道。京城戒严名义上是为了防止徐妙锦、朱瞻圻、赵王妃被掳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但在具体执行中,已经演变为汉王的人控制京城防务、纪纲的人趁机扩大势力的行动,文官们自然巴不得赶紧解除戒严。

“那就解除吧。”朱高炽点点头,却又自嘲地笑道:“只是不知道,多少人会遵孤这道令旨……”

杨薛二人听了太子这话,俱是心神一震,不过两人所想的却不尽相同。薛居正想的是,局势居然败坏若斯,真的政令不出太子府了么?杨士奇惊讶的是太子的态度——这跟太子一贯的强调兄友弟恭、兄弟怡怡的作风,着实大相径庭啊!

莫非太子下定决心了?杨士奇的目光登时凝重起来。

朱高炽像是察觉到自己失言,忙笑道:“我这头昏沉的很,说了什么胡话你们别当真。薛府尹,解除戒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是,为臣告退。”薛居正自然知道太子这是送客了,便起身告退。

“埈儿,代我送送薛大人。”朱高炽点点头,吩咐二儿子道。

“是,父亲。”朱瞻埈应下,陪着薛居正出去。

薛居正和朱瞻埈一走,书房中只剩下太子和杨士奇。

杨士奇与太子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十分一般。两人之间并无私交,逢年过节杨士奇也从不登太子府的门,与其余曾在东宫讲过学的大学士截然不同,不过不这样,永乐皇帝也不会每次出巡,都让他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