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249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249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火的攻击力无疑惊人,三百六十个大铅球近距离一起射出,倭军前三排的战舰几乎全被打烂了,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打着旋下沉着,不过对于炮火的威力有着估量,唐军也不至于傻眼,真正令他们惊奇的是,一轮炮过后,倭人大军跟着了魔一般自己打起来。

“这是个什么战法?自己杀个血流成河震慑我们?”搂着秦卿站在舰桥上,用望远镜看着倭人自相残杀一个个跟杀父仇人那样杀得血流成河,李捷禁不住脑门冒出了一大堆问号,刘仁轨也是惊奇的一时间没有栽下令,等这头闽国战舰终于恢复了秩序,下面的倭人内讧才终于告了一段落。

还是刚刚的倭人将军端着大喇叭,这一次他的语调可没了刚刚的嚣张,反而变得哭丧无比,悲催的大吼着:“有神庇佑的大唐海盗大人,小的苏我赤兄,仰慕各位风采已久,如今特意来率部投降的,各位别打了,呜呜呜……”

第367章 。登陆,轻取难波宫

这仗打的,还真是莫名其妙,用句通俗的话讲,我还没用力,敌人投降了。

四百条倭人战船,后面还跟着不知道多少杂七杂八的渔船,货船,乱乱哄哄停靠在岸边遮天蔽日的,上了岸,不少强征来的部民渔民船都不要了,撒腿就跑,唐军还一个没登陆上岸呢,原本杀机腾腾的倭国左右外兵卫府反倒是忠心耿耿起来,一个个矛把鞭子没头没脸抽过来,倒像是他们打了个大胜仗,抓了不少俘虏一般。

唐军船大,临时靠岸又没有深水港,不得已用木板拼接成了临时船栈,岸上可有三万多倭人,胆儿最大的刀疤刘由于状态不好被李捷留在闽地固守,还是陌刀大汉李希烈领着两千重甲步兵先行上了岸,不过在唐军的警惕中,倭人乖点跟绵羊一般,乖乖就被缴了械。

李捷这才放心的领着长孙织,秦卿等几个丫头外带部将幕僚登上了岸,刚靠在岸边,倭军将军那个什么驻紫督苏我赤兄外加近畿左右兵卫府两个大率就满头是汗的点头哈腰抽了过来。

“上国海盗大人,这是宫廷警卫佐伯子麻吕的项上人头,刚刚就是他下令与诸位对抗的,下国之臣已砍了他的首级献上。”

“是,是,上国海盗大人,近江附近的村落城邑任你们劫掠,要努力地话那些贱民也随便挑,但千万别惊扰京畿,那样的话您好做我们也好做不是?额,这位是……”

简直是跳了起来,苏我赤兄惊骇无比的指着跟在李捷身后的少年人磕巴说道:“日,日向大人!”

下意识,左右兵卫府大率就要摸剑,可惜摸了个空。眼看着更多的闽王铁林中药格罗骑兵已经下了船,两千骑看着几万手无寸铁的倭军也是万无一失,李捷干脆牛气冲天的表明了身份:“本王乃大唐闽王,听闻尔国有臣下忤逆骚乱,特受太政大臣苏我日向阁下邀请,帮助平乱而来。”

更大滴的冷汗从三人额头上流下,不过望着左右唐军兵卫狰狞的笑容,三人还是不得不悲催的低下了头。

天色终于渐渐暗了下来,大批大批的军帐被从船上搬下来,托载的一万闽王铁林军也悉数下了船,这一次李捷总共带出来八千步兵,两千骑兵,光运载骑兵的战马就费了好大劲儿,真正装备精良的唐军武士不断巡视忙着,一些苦力活则是全都丢给倭人去干。

中军大帐中,拿着苏我家贡献的地图,再看着下头跪着哆哆嗦嗦的三个倒霉蛋,李捷可算弄明白今天这乌龙仗是怎么回事了,说起来还要感激自己那个远在北九州骚扰九洲防人府的五哥李佑。

论权势,别看李佑算是比较得宠,他娘舅阴宏智在勋贵圈子里势利也挺大,实际上他的实权却是最小的一个,不论李捷,还是李泰,抑或者李承乾全都是自成一家,领着羁縻州,李佑这个齐州都督治下却是大唐的直领州,基本上齐州大权很大一部分要归属各州刺史以及齐州都督府长史,不然的话,一个封德彝如何能把他堂堂齐王折磨的死去活来?

一直到李捷帮助李佑建立登州,莱州的新城港口,这才让李佑摆脱了齐地各世家以及几个刺史的钳制,饶是如此,李佑的权利依旧被局限在两个港口,蓄养的武士基本上也不敢登陆,政务基本上长史以及亲信主簿阎微真代理了,作为闲散王爷,海盗一样到处打劫自然也就成了李佑唯一的乐趣。

于是乎,倭国就惨了,谁让海东几国唯一富庶些的也就倭国,原本高句丽还算是肥羊一头,如今却成了李承乾治下的羁縻州,这一年多,李佑来倭国打劫的次数特别多,甚至在倭国都算得上举国闻名。

李佑的规矩就是,不反抗就只抢钱不杀人,反抗了吗!那就呵呵了。

今天也巧了,刘仁轨派去寻找苏我家残余的小船,正是李佑招牌式踩盘子的动作,原本难波水师,即将赴任驻紫督的苏我赤兄是不打算趟这一潭浑水的,苏我家在中臣镰足的计策下四分五裂,他还想靠着几千水兵到北九州自保呢,奈何作为督军的宫廷警卫佐伯子麻吕一听海盗打劫,强令苏我赤兄出兵。

接下来就简单了,闽国水师的一轮齐射直接报销了一百多条船三千多人,不说打雷一样的神威,单单这个损失不论苏我赤兄还是左右兵卫府两个大率都承受不起,要是打下去就算打赢了估计也死的没剩几人了,心里有鬼的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宰了宫廷警卫佐伯子麻吕,然后想着筹钱打发走李佑这个臭名昭著海盗王。

自可惜,他们三个遇到的是胃口更大的海盗王李捷。

“苏我赤兄,你身为苏我家一员,反而背叛投靠外姓,迫害同族,你怎么还有脸活回去?临终前,爷爷已经把家督之位传于本公子,现在我赐予你白绫一条,出去吧。”

听完苏我赤兄一通解释,没等李捷感慨着说什么,坐在后头好不容易换了身干衣服的苏我日向立刻年轻气盛的怒斥起来,听的苏我赤兄当即脸色煞白,颤巍巍的接过了白绫。

幸好这时候剖腹还没有随着武士阶层兴起而兴盛,不然的话苏我赤兄脸色还得更白,不过,就在他颤颤歪歪拿走白绫前,另一只手却是稳稳地握住了白绫另一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就一条命,况且苏我将军还有一大家子,面对威胁,一时间犯了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慢条斯理,李捷伸手把白绫扯了回来,瞬间,苏我赤兄眼前一亮,苏我日向则是脸色难看了起来。

“闽王殿下,这是我苏我家的内政,还望殿下不要插手。”抱着拳,苏我日向就是深深一鞠躬,可惜李捷如同没看到一般,依旧笑的春风和煦的伸手扶起了苏我赤兄说道:“如今倭国内乱,叛逆以下克上,正需要将军将士为之流血奋战,苏我将军可愿改邪归正,为上国讨逆而战否?”

“下臣愿意,愿为闽王效死!”真不愧是饱受大唐文化熏陶,苏我赤兄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内牛满面痛哭流涕的答应到,眼看着李捷满意的微笑点头,一旁两个左右外兵卫府倭国将军也不是傻子,也跟着立马磕头如捣算。

“下臣也愿为匡正讨逆赴汤蹈火!”

“好,好,果然是人心可用。”昂着头,李捷禁不住大笑起来,身后的苏我日向脸色也变得更加苍白。

一头,秦怀阳等几个战将纷纷下去去倭军中掺沙子,打乱原有编制,调换部将,并把重要职位安排给唐人,另一面,地图前,李捷一行幕僚也是商讨起了下一步战事该如何打,被任命为倭国讨逆军大将的苏我赤兄以及两个副将,原本兵卫府大率则是傻乎乎的听着。

因为躲避风暴,原本计划走濑户内海直到难波的闽国舰队偏北了一点,由外海纪伊国直接登陆到了本州岛上,不过还好,距离倭国京畿也不是太远。

看着地图,苏我日向依旧焦急无比,手指头在内海指指点点的嚷着:“闽王殿下,贼攻我海边堡垒甚紧,明日请移驾海上,迅速绕到难波,击破贼中臣镰足以及中大兄叛军,解救我苏我家。”

“啧啧。”看着地图,李捷却是玩味的摇了摇头,另一面,王玄策更是颇为欣喜的目光顺着濑户内海往上,直接落到了倭国朝廷当时的所在地,难波宫。

“殿下,如今可是个好机会,左右兵卫府外加难波水师被我们控制,倭国近卫府军大部分都追击苏我家而去,此时难波宫空虚无比,如果一举端了倭国朝廷,这场战争至少就打完了三分之二了!”

“可是殿下,那我苏我家……”王玄策刚说完,苏我日向直接急的蹦了起来,可惜李捷还是那么一如既往的笑着摆了摆手:“苏我家最重要的家督不是在这儿吗,剩余的不就应该为家督所牺牲吗?为我军争取时间战死,应该是苏我家武士的荣誉,苏我赤兄将军,你说呢?”

“殿下所言甚是!”本来苏我虾夷的势力就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更何况苏我日向还想杀自己呢,想都没想,苏我赤兄就深深鞠躬下去,惹得李捷又是昂头轻笑,眼看几人三言两语决定了牺牲苏我家,苏我日向急的至上火却没有办法。

纪伊国距离倭国京畿,就跟泉州距离莆田县差不多远,休整一夜,次日中午李捷军就推进到了难波宫下,倭国地震多,所以城墙要么修的解释无比,要么就干脆不修,难波宫作为临时的朝廷驻地,就没有城墙,围绕宫殿的不过是一圈贵族与下人的宅院下町,闽国讨伐大军直接在下町摆下了阵势。

战阵最前面就是新成立的倭国讨逆军两万人了,经过掺沙子的倭国外兵卫府以及难波水师李捷也放了心,大批之前准备好的大铠,胴具等甲胄发放下去,拿着唐人精炼的五十练横刀,一个个后背上插上竹竿颈旗,除了刀是直的外,两万大军还真有后世李捷印象中曰本武士的形象了。

第一战用倭国铜造出来的大炮击溃倭国海军,第二战又用倭国人组成的军队攻陷倭国朝廷,一种别样的复仇感贯穿了李捷心胸,指挥着闽王铁林督战,对着远处静悄悄一片的难波宫,李捷奋勇的拔出佩刀就大吼起来:“讨逆平乱就在近日,给本王杀!”

“牙鸡给给!”

“搜楼得给!”

难听的倭语中,漫山遍野的倭军嚎叫着杀向了难波宫,转眼就消失在了下町的建筑中,听着里面喊杀声一片,李捷又是得意的昂头大笑,不过刚笑了片刻,已经化身为倭奸,忠实走狗的苏我赤兄就满脸悲催的骑着马跑了出来。

“殿,殿下,是座空城!”

一下子,李捷的笑容就凝固了下来,片刻后才气急败坏厚道:“那里面的喊杀声怎么回事?”

“将士们抢夺公卿遗落的财务自己打起来了。”尖细胡子的脸都抽成了苦瓜,苏我赤兄差点儿没哭出来……

第368章 。厉兵秣马,西国武士

战争打的还真够悲催,就连倭国朝廷留守的观察人员都没抓到,杀进难波京的讨逆大军反倒因为自相残杀死了五百多,要不是闽国铁林弹压及时,说不定死伤的还会更多,偏偏李捷气的脸色发黑,还不能对这些拿着财物躲躲藏藏的倭人重罚,历史上对狗腿子军太过苛刻,引起的叛乱起义可是不可胜数。

不过,好歹倭国的京城被一战而定了,虽然仅仅是座空城,连天皇的毛都没抓到,在李捷跳着脚骂娘中,闽国远征军好歹是在难波宫暂时安营扎寨下来。

殊不知距离不远的飞鸟京中,革新派核心人物,刺杀苏我入鹿的主谋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也是气的直跳脚骂娘。

由政变日开始,一面忙着追杀苏我家势力,一面一行改革派就匆匆开始了新政,拥立轻皇子为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更重要的是派遣国司与使者奔赴东国,大和等地校验田亩,没收诸国武器,不允许变卖土地,为改革打下基础。

就在前两天,后世赫赫有名的大化改新诏书才刚刚颁布,仿照大唐的政体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受法以及租庸调制度,这一道诏令废除了天皇所有的屯仓以及贵族所有的一切田庄部民,把全国土地人民都收为国有,变成公地,公民。

要知道部民制下除了少数贵族外,几乎整个倭国都是奴隶,民众被牢牢束缚在各氏上贵族土地上,各个氏上首领贵族服侍天皇,却在其部族犹如国王,对麾下有着绝对权威,任意剥削,这一道改革下去,几乎要了各个氏上贵族的命根子,就算大和朝廷大权在握,地方上依旧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暴乱。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闽王李捷杀过来了。

“这究竟该如何是好啊?”御所内,刚刚登基没几天的轻皇子,孝德天皇,五十来岁的老头子急的跟娃一般抓耳挠腮的坐立不安,真正掌控实权的中大兄皇子以及内大臣中臣镰足也是一筹莫展的盯着地图,好一会,还是中臣镰足狠了狠心。

“渡海而来的是唐国闽王,闽王在还是朔王的时候就以骁勇善战而著名,他的军队号称铁林,在高句丽战场上曾经破敌十万,着实锐不可当,实在不行,咱们放弃与大唐对等交往的地位,重新遣使入贡长安,请求天可汗撤兵吧。”

就连中大兄皇子,二十来岁锐气正足的年轻人都忍不住犹豫着点了点头,这时候,一直侍立一旁的国博士僧吴,由唐地不久前才回来的留学僧却是面沉似水的站了出来。

“内大臣此策,不可行也。”

“哦?为何?”被否决了判断,中臣镰足倒也颇有名臣范,一点儿都没有生气,反而虚心问道,让僧吴禁不住感觉到了更为舒服。

“内大臣回国早已,对唐国的局势不太了解,唐人有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闽王就是如此,此子高句丽战功颇大,却被贬到了边疆彰潮之地,唐国大体上不可能支持他出兵我国,更有可能是他擅自出兵,恐怕就算我们有损国格,天可汗也撤不回来闽国大军,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等天可汗的诏书到了,咱们恐怕早已兵戎相见多时了。”

“这可如何是好。”刚听僧吴说完,可怜的孝德天皇又是禁不住蹦了起来,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也是忧愁的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时候,光头和尚僧吴嘴角却勾起了一丝与他和尚身份不相符的狠笑。

“这就轻松了,几位大人。”狠笑着,僧吴又是比划着解释起来:“闽王一州之力攻伐我国,他能出多少兵?两万到三万也就撑死了,闽王境内还有山岳作乱,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