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614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614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是喜乐的一张脸,种族这个时候反倒不重要了。

因为文化的碰撞,三个文明所特有的一些新年习俗在波西斯街头又是显露了出来,成为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就算不少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可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传统一时半会儿也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波斯人的社区,大街小巷上到处都生起了火堆,围拢着火堆,年轻的小伙子惊险的跳跃过去,一个个姑娘则是载歌载舞,欢喜的对着火堆念叨着黄给你,红给我。

黄是面色枯黄,红则是面色红润了,这一句是祈祷明年的疾病晦气都随着火堆被烧掉,把健康平安都留下来,代表了波斯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仪式进行的差不多了,姑娘们,孩子们则是欢喜的上街,挨家挨户串门讨要糖果小食。

似乎后世西方的万圣节都能在这些波斯人身上找到些许相似。

姑娘们,孩子们上门的时间倒是恰到好处,因为他们的邻居,唐人以及唐化的天竺人这会儿刚刚煮好了饺子,正好是分发压岁钱出门放爆竹的时刻,看到邻居上门,一个个欢快的女孩子,唐人大叔们也是毫不吝啬掏出了一大把压岁铜钱。

火药还是闽国禁止的军用品,烧的还是一个个干燥的爆竹,火堆中噼噼啪啪的响声迎合了女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也映红了一张张脸。

不光大街小巷上热闹一片,就连波西斯的闽王宫亦是如此,好几年闽王没有汇合在一起的大家子,难得这一次聚齐了。

远在东南亚的秦卿,李恭,京师监国的世子李瑾,武媚娘,萧蛮儿,还有留守皇宫的侯线娘,全都到齐了。

不光家人,闽王的亲戚们也来了一大堆,光萧蛮儿的亲戚萧盛,萧规,萧娄竟等等就来了一打,伊嗣埃三世这个倒霉末代波斯皇帝领着不成器的二儿子也来了,武元爽是带着信亲自从苏伊士运河回来的,额外还有着一大堆的穷亲戚。

说是穷亲戚还真没错,在中原,八杆子都打不到的高祖诸王都来了,一大堆李捷根本不认识的皇姑,皇嫂,皇姐,皇弟,甚至皇大侄子,皇大外甥都来了。

新年晚宴闽王宫不请外臣,不过就凭这李捷这一大群亲戚,还是把行宫大殿装的满满的的,宦官宫女忙碌着挂着灯笼,贴着队子,还有一队大内侍卫慌忙的搬运着成捆成捆的烟花,到处都是亲戚摆着宴席,倒是颇为热闹。

“叔爷爷,压岁钱。”

一群不大的小孩子穿着华贵的红色礼服,男孩女孩都有,扯着李捷的衣袖讨要压岁钱,那场面倒是颇为喜人。

要是凭着自己两个娃当爷爷估计还早点,这些孩子全都是中原各王府家的小字辈,如今所有皇亲国戚中除了皇帝李治外,最发达的也就是李捷了,大唐对宗室管理的相对很严格,就算出任州刺使,也是到处都是监视,稍微有点作为就被御史弹劾个图谋不轨。

许多皇族不是没有才能,这种情况下生生逼成了纨绔。

可是,上一批被打发到闽国的,除了少部分真不成器的,其余都坐上了高官,闽国也需要些宗室力量来填充国内,甚至有如李畴这样坐上从三品振威将军的。

最诱人的是荆王李元景,这个老小子倒霉的被李捷拉虎皮做大旗拉起了贞观二十三年末的洛阳大起义头目,逼祸到了闽国,却也因祸得福,在南天竺,李捷划了一块地方建立新荆州,并把荆州附近三州军政大全都交给他。

别管李元景被几路南天竺蛮叛军打的如何焦头烂额,单单这份重托就足矣让各路王爷眼红了。

于是乎,为了讨好李捷,一大群穷亲戚挖空了心思,就是为了谋求个位置,竭尽全力的讨好着李捷。

不过这效果到也不错,一大群孩子围着李捷嘴甜甜的,倒是惹得李捷“龙颜大悦”,笑呵呵的从怀里一个劲儿的向外掏着金币。

“别急别急,都有都有。”

皇族大多早熟,不少人十四五岁就有了第一个娃,到现在太宗诸王有了第三代就不稀奇了,高祖诸多王有了第四代也是正常。

可这三四十岁的第五代,可就有些让人接受不了了。

一个个孩子兴奋的拿着金币四散而去,没等李捷笑完,两个脸上都长出了不少皱纹,至少三四十岁的大叔级别任务也是满脸讨好的笑容,恭敬的叫着叔爷爷,这就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了。

“夫君。”

就在李捷笑的有些发僵的时候,一声洪亮中带着些许威严的声音从背后响起,让两个大叔级孙子惊奇的回过头,却立马如蛇蝎咬手那样低头向两旁退去。

李捷的脸上,也是散发出了由衷的笑意……

第935章 。坑她一把

人道时势造英雄,反过来有些英雄被时势所塑造,到也不是平白无故。

就比如武媚娘。

一身靓丽的曲裾深衣,黑色繁复的凤纹飞龙走凤那样攀附在上,将其主人的威仪衬托的淋漓尽致,宽大繁复的礼服却没掩盖住武娘子的好身材,一条黑色的龙纹带将其玲珑的腰身展现的淋漓尽致,偏偏在大唐华丽的低胸襦裙上,一对儿丰硕的雪峰露出小半边而来。

圆润的脸庞上,端庄的凤眸中流露出妩媚的神光,偏偏还有着一股子高高在上的威严,满是笑容,武媚娘款步向李捷慢慢走来。

两年未见,再见面李捷依旧不得不感慨,也难怪历史上李治对武媚娘如此倚重,萧蛮儿虽然出身世家,但其性格,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小姐,天真烂漫倒是让李捷喜爱,不过持家为政,可就有点儿难为她了。

李瑾虽然有点小才华,毕竟年幼,两年时间,李捷不在而偌大的天竺,包括东南亚万里疆域安如泰山,一切都是武媚娘之功,尤其是前一阵废立闽王世子谣言一案,武媚娘下手很辣,果决,根本没给事态任何恶化的机会,就将其扼杀在了萌芽中。

一次斩杀一百多个各部官员,有人批评她太过滥杀,也有人称赞她处事果决,不过不管恨她怕她还是敬佩她,铁娘子的名头依旧震慑着京师留守官员每一个人的头顶上。

许久不见,看着武媚娘在自己身前微微一行礼,那股子成熟的风韵,李捷居然是呆了片刻,直到李瑾在武媚娘身后也是站出来行礼叫着父王时候,这才让李捷回过身。

到底是历练人,两年多时间的监国生涯,也把李瑾身上的毛躁劲儿洗去不少,让他终于变得有些像他哥哥那样彬彬有礼的模样。

“起来吧,让儿在左席位布置,你们兄弟也许久不见了,当好好叙叙离别之情,我与你武姨娘有话要说,你先下去吧。”

李捷这父亲做的也够无良的,一伸手,就把李瑾打发走了眼看着有点郁闷又实施了一礼,闷头往回走没走两步,却被一个小胖纸缠住的李瑾,武媚娘禁不住哑然失笑,刚刚保持住的那股端庄劲儿顿时不翼而飞,被李捷亲热的挽着胳膊,铁娘子还好笑的锤了李捷一下,小声埋怨着:“有你这么当爹的嘛?”

“这不是许久未见娘子,甚为想念吗?”

也没个闽王的样子了,趁着别人走开的空荡,李捷笑着揽住了武媚娘的腰,竟然是变得油嘴滑舌的,可惜,一番马屁话听的铁娘子却是酸溜溜的撅起了嘴儿。

“得了吧,妾身看陛下您是乐不思蜀了,前一个海黛,后又添了个拜占庭女皇,我们这些人老珠黄的旧宫人儿,恐怕都要被您忘得差不多了吧?”

听着满是醋意的话语,再看着下方正巧海黛笑靥如花的领着些宗室的孩子,自己也像个孩子那样像一些亲戚们讨要着礼品小糖果,另一头,刚刚生产完不久,带着还不到百日没取名的小公主不能喝酒,郁闷的在一旁喝着饮料的安娜,李捷禁不住满头冷汗的挠了挠头,陪着笑脸说道。

“这不,工作需要吗?海黛你也知道,伊嗣埃的女儿,孤要统领波斯,自然需要波斯贵人们的联姻与支持,还有安娜,娶了她,完全是为了插手君士坦丁堡啊!”

李捷说的一片真诚,就差没对天赌咒了,可惜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样子,武媚娘却又是酸溜溜的撇了撇小嘴儿。

“那那位新罗女王金胜曼也是工作需要了?还有王皇后居然也向闽国要钱,要修缮太子东宫,妾身才发现,郎君风流的本事,可一点儿也不比治国的才能差啊!”

这些,让李捷后脑勺更是冷汗之流了,眼看他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铁娘子噗一下笑了出来,苦恼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谁让妾身嫁了一个风流天子呢?王皇后要的钱粮,妾身已经派人给关中调拨了,像那皇帝李治当真窝囊,竟然为此事洋洋自得。”

对历史上自己的真命天子满是不屑嘲讽了一番后,武媚娘又是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至于那位金胜曼女王的要求,妾身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李泰这个辽王算是完了,当初郎君给他留下的那点家底儿败光了,前一阵真番之战,辽东最后的两万铁骑也是全军覆没,辽东基本上都被唐军占领。”

“不过跟着李泰逃亡平壤,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庞孝泰也是挥军追了过去,整个高句丽半岛动荡,渊盖苏文死之后,李承乾与泉男生不和,不敌庞孝泰,派人向你的胜曼女王还有倭国征夷大将军齐王李佑求救。”

“金胜曼拿不准到底是加入李承乾李泰一方,还是偏向大唐,妾身临行前正好派人飞鸽传书过来,怎么办,还需要郎君拿主意。”

武媚娘说了一大通,听的李捷却是有了一种很遥远的感觉,曾经,辽东是他计划中的全部,在突厥五原上,他还曾兴致冲冲的策划着如何经营这片土地,把后是威胁华夏的什么辽啊,金啊,清啊,都扼杀在人猿状态,一晃,他却是好多年没有再听闻过辽事了。

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油然而生。

感慨了片刻,李捷方才回过神点了点头说道:“让金胜曼和我五哥李佑联军一块吧,答应李承乾的联盟,但不要急着冲上前去,等李承乾和李治打个两败俱伤再出兵平壤。”

“呵呵,原来郎君也有坑我们这些小女子的时候。”

听起来,李捷好像给金胜曼支招占便宜,不过的武媚娘却是一阵坏笑,妩媚的白了李捷一眼,优雅的摆着群裾,居然是迫不及待的出去传书去了。

看着她窈窕的背影,李捷忍不住再一次挠了挠头,女人啊女人,还真是琢磨不透,又是高兴又是吃醋的。

而且,还真是什么都逃不过武媚娘的眼睛!

正常历史上,新罗一直是坚定的站在大唐一方,哪怕与整个朝鲜半岛为敌,被高句丽,百济,倭国三国吊起来打,新罗两代女王贞德与善德都是咬牙忍了,可大唐的铁骑将整个半岛敌对势力踩踏个一干二净后,新罗又成了最大的赢家,趁着大唐与吐蕃在西方大战,亲吞了整个朝鲜半岛。

如今力量对比实际上也差不多,而且高句丽残余势力在李承乾与泉男生的分裂中还要弱一些,少了百济这个帮手,至于倭国,李佑可是记仇的主,就算迫于形式,他也不会全心全意帮助李承乾。

而大唐一方,李治连给太子李忠修太子宫的钱都不肯出,连番教训下大明宫草草就收工了,省下钱全都运送到辽东前线,要把他属于皇帝,属于男人的尊严找回来,从皇帝的决心到大唐的国力来说,辽东弹丸之地,就算拖得了一时,也拖不了一世。

跟着李佑去捡便宜,真出了事儿李佑屁颠屁颠又跑回倭国了,她金胜曼的新罗往哪儿跑去?

这件事上,李捷明显是在坑这个聪明而野心勃勃的女人了,尽管金胜曼对自己还算情谊深厚,可新罗是什么,后世的韩国,为了不让中医变成韩医,屈原,端午节,朱元璋什么的都变成韩国人,更重要的是后世千万别出来个李捷是韩国人的砖家考古成果,李捷如今也不得不坑她一把了。

身边的铁娘子没了,一群穷亲戚还被武媚娘吓跑了,就在李捷自得其乐的感慨中,提这裙子的长孙织又是急急匆匆赶了过来,离着老远就焦急的催促着。

“郎君,午门外烟花已经准备好了,百姓官员也汇聚过去了,就等您去主持了,还不快走!”

作为正宫王后,这些事儿归她操心,这些年长孙织也是成长了些,知道为自己儿子争取一些政治资本,偏偏还没有多少经验,也难怪她着急了。

“知道了,急什么!”

整理了一下衣冠,满是笑呵呵的,一副闽王心情愉悦的模样,李捷快步就跟了过去……

第936章 。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一直是大唐朝廷一向善政,新年之际,国君亲赴城郊祭祀天地,祈求来年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除夕之夜,登上宫门城楼,与汇聚在朱雀广场前的百姓共庆佳节,如此一系列行动,也算大唐的一大特色了。

李捷的父亲李世民就曾在除夕,十五,登上城楼赏灯,接见民众,还曾经被李捷闹出一个满天梨花的幺蛾子,如今,闽国似乎延续了这一传统,只不过这一年京师的百姓是没有福分得以一睹闽王天颜,连王世子都看不到了,政治的中心,暂时被整个搬迁到了波西斯。

原本的波斯皇宫可没有大唐这样巍峨壮观的城楼,如今的宫楼还有朱雀广场还是李捷入主之后修的,大约迁徙了几千户房屋之后,才有了如今宽敞平坦的朱雀广场,城楼也高达八米,上面满是全副武装的禁军,数不清的灯笼挂在城头,将猎猎飞舞的闽国玄龙旌旗,一个个威严的武士映照的分毫毕现。

就算朱雀广场宽阔的不比长安朱雀广场差了,可以就被挤得满满实实的,波西斯本来就是波斯帝国古都之一,全国七大城排行第四,原本就有这二十万人口之巨,如今,作为作为陆上东西商路的重要商栈之一,人口更是翻了一番。

大约有快十万人拥挤到了这个广场上,忙碌的波西斯警察部队满头大汗,拼命地设置一个个隔离带,防止发生踩踏事件。

不过朱雀广场前端,却是煞是宽敞,没人赶上前挤,没办法,一千多大兵排了成方阵荷枪实弹的站在那儿呢,这年头,惹了谁也别惹大兵。

这些兵却不是禁卫或者十六卫任何一支,二十来自中亚的河中都护府府兵,两员将军率领,整齐的列阵在宫城城门下足足两个时辰了,以及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散漫来,每个兵丁都是犹如木头一样直挺挺屹立着,表现出了极为高的意志力,让人暗暗称奇。

这样兵卫闽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