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378部分

晋霸天下-第378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大哥,只要蜀中降将见李亮受到重用,一定会更加安心的,这对成都的蜀军将领也是一种鼓励啊!”王三开口说道。

“好了,既然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你赶紧回去歇着吧!养足了精神,明日一早也好出征啊!”华安拍了拍王三的肩膀,轻声说道。

“是,大哥。”王三应了一声,转身向自己的大帐走去。

见王三离开,华安也跨步向自己的中军大帐走去。

此时,已经是亥时过半了,华安回到后帐,连忙卸下衣甲,躺在床榻之上歇息,但不知为何,心中总是想起刚才与诸葛琪拥抱的一刻,为此,辗转难眠,难以入睡。

既然睡不着,华安便点燃烛火,躺在床榻上看起了兵书,虽然怀中的兵书早已被翻烂了,但华安仍旧看得孜孜不倦,也许,只能用看兵书这种办法,才能抵消心中老是想起诸葛琪的冲动。

其实,此时,远在雒城客栈的诸葛琪,也没有睡着,她躺在客栈的床榻上,看着窗外的夜色,回想起了被华安强行拥抱的一幕,嘴角不自觉的带着甜蜜的笑意,笑意中甚至还带有一丝羞涩。

这也难怪,毕竟,诸葛琪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男人拥抱,而且是身材魁梧,长相俊美的华安,少女特有的芳心,自然被激发了出来。

华安看着兵书,心中还是不自觉的想起诸葛琪,而诸葛琪看着窗外的夜空,也会不自觉的想起被华安非礼的一幕,心头既甜蜜又忐忑。

二人就这么互相的想着对方,直到夜半子时才沉沉的睡去。

第二日一早,晋军大营一片繁忙,将士们按照编制都在忙着集结,已经集结完毕的队伍,则在将领的带领下,向着雒城南门外行去,准备在那里进行进一步的整顿,而后再向成都进发。

华安轻轻伸了一个懒腰,随意的活动了一下筋骨,便抬步迈出了中军大帐,大帐外早已等候在此的辎重营士兵,则立即对华安的大帐进行拆解,以便装在辎重车上,运向成都方向。

“大哥,三军人马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多半人马已经前往南门了。”见华安走出大帐,王三连忙迎了上去。

华安打了一个哈欠,点了点头道:“好,真是太好了,终于可以向成都进军了,走,我们也出发吧!”说着和王三一起向大营外走去。

在大营的外面,亲兵们早已为华安准备好了战马,一些留守的将领也前来送行。

华安看着前方的李亮,正色道:“李将军,雒城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守好雒城,不能出现任何的岔子,明白吗?”

李亮抱拳躬身,回道:“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全力以赴,守好雒城。”

“好,那就好,各位都回去吧!”说完跨上战马,向身后看了一眼,随即策马向南门方向行去。

王三带着亲兵营,紧紧跟随在华安的身后,并不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以防有刺客。

由于攻占雒城已经有好多天了,晋军人马与雒城的老百姓相安无事,因此,晋军出征时,有不少雒城的百姓前来送行,其中,就有对华安以身相许的诸葛琪。

此时,诸葛琪穿着一身青绿色的长裙,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显眼,只要华安看向人群,便可以发现诸葛琪的身影。

“驾驾驾……”华安策马经过人群,并不时的挥手,向两边的百姓致意。

“诸葛琪,她也来了。”在不经意间,华安看到了人群中的诸葛琪,并紧盯着诸葛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将军,不要忘了你的承诺。”在华安经过身边的时候,诸葛琪笑着喊了一句。

由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华安不好直接回答,只有笑着向诸葛琪点了点头,以表明自己没有忘记承诺。

见华安点头示意,诸葛琪高兴的笑了,并一直默默的注视着华安离开。

一直跟在华安身后的王三,自然发现了路边的绿衣女子,与华安眉来眼去的一幕,心下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带着好奇,王三开口问道:“大哥,路边的绿衣女子是谁啊!我怎么没见过?”

“哦,只是雒城的一名普通百姓而已,你问这些干嘛!”华安暂时还不想告诉王三实情,只得随口敷衍。

王三满脸的不信,接着问道:“只是一名普通的百姓,那大哥对人家有什么承诺啊!让这名绿衣女子当众喊出来。”

华安呵呵一笑,随口说道:“承诺,那自然是早日攻破成都,凯旋而归了,大哥对全城的百姓都是这个承诺。”

“好吧!既然大哥不想说,兄弟也就不问了,不过,兄弟倒要看看,大哥能瞒多久,哈哈!”王三笑了笑,不再逼问。

华安则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向南门外行去。

很快,华安麾下的一万七千人马,便在雒城南门外集结完毕了,只等华安一声令下,便可向成都方向开进。

这一万七千人马,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李奕统领的七千蜀中人马,铁牛统领的七千北伐军步兵,华安的亲兵营一千人马,还有辎重营的两千多人马。

华安向周围看了看,见所有人马全都准备完毕,便下令立即出发。

其中,李奕的七千人马走在最前面,华安的亲兵营紧随其后,铁牛的七千人马与后勤辎重营一同行进,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正文第四百三十七章各怀鬼胎的蜀国群臣

在成都的皇宫之中,蜀国皇帝李势与麾下的大臣,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

在正北方向,北伐军从雒城挥师南下,正向成都逼来,在正南方向,通往武阳城的道路也被晋军卡死,武阳城的具体情况,李势无法掌握,不过,凭感觉是凶多吉少了。

这两个不利的消息同时传人成都,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李势和麾下的大臣们大为惊慌。

李势见情况不妙,慌忙召集成都的众臣前往皇宫商议对策,成都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都前往皇宫大殿,以便商量对策。

见大殿上站满了大臣,李势从龙椅上起身,走到群臣之中,大声说道:“各位爱卿,晋军南北两路夹击我大汉,如今,雒城已经失守多日,两万晋军正向成都逼来,通往武阳城的道路也被晋军截断了,武阳城只怕也是凶多吉少了,我大汉危在旦夕,各位爱卿久食汉禄,要多想对策,为朕分忧啊!”说完一脸焦虑的看向群臣。

“皇上,我等一定鞠躬尽瘁,为皇上效力。”众臣表情呆滞,象征性的附和了一句。

“好好好,各位爱卿都是朕的忠臣。”李势连忙夸赞了一句,随即问道:“鉴于目前晋军两路大军南北夹击,各位爱卿有何良策,不妨都说出来,也好一起探讨。”

大殿上的群臣,大部分都是尸位素餐,平常写写诗文、搞搞祭祀、阿谀奉承、欺压百姓。倒是能派上用场,但真的面临外敌入侵之时,则早就乱了方寸,况且,这些大臣,大部分都收到了李广和李福的劝降信,心里早就与李势这个昏君划清了界限,又怎么会为了李势出谋划策呢?

群臣之中,大半低头不语,剩下的则互相对视几眼。然后依旧低头不语。仿佛没有听见李势的问话似的。

见群臣全都不说话,李势不由得大怒,在大殿之上转了几个圈子,大喝道:“你们久食汉禄。却不能为朕拿一个主意。朕要你们有很用。有何用,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

见李势发怒。群臣就更不敢出声了,生怕一句话说错了,惹得性命不保,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在大多数臣子的心中,早就盼着李势倒台了,因为这个暴戾的皇帝完全就是个无道昏君。

在他的统治下,整个蜀中地区民不聊生,野兽横行,连獠人这样的野人都从深山之中冒了出来。

所有的蜀中官员也都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犯了李势的天威,从而遭到杀身之祸。

亲眼看见一个个忠心耿耿的大臣被李势斩首,殿中的大臣们,再也不敢为李势尽忠了,适时投靠新主,才是他们心头的真实想法。

“冯孚,你是朕的忠臣,你说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挡住晋军的进攻。”李势走到冯孚的面前,大声问道。

冯孚蹙了蹙眉,抱拳道:“皇上不必忧心,微臣已经将京城布置的犹如铁桶一般,城中已经备齐了一年的粮草,只要将士忠勇,完全不必惧怕晋军。”

“哦,太好了,还是冯爱卿对朕最忠心。”李势连忙夸赞了冯孚一句,随即蹙眉,疑惑道:“冯爱卿,我军只有七千人马,而晋军南北两路人马,应该不会少于五万,兵力相差巨大,我军真的能够坚守一年吗?”

冯孚之所以这么充满自信的说出一番大话,完全是安慰李势和大殿上的在众臣,其实,在他心中,对抵抗晋军是没有太多自信的。

不过,为了让皇帝李势和满朝的大臣安心,他也只好这么说,毕竟,一旦皇帝和群臣都慌乱了,那么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则将更加慌乱,甚至出城逃离。

这样一来,原本还有的一丝胜算,也会荡然无存,大汉江山将彻底的覆灭。

冯孚思索了片刻,抱拳回道:“皇上,晋军兵马虽多,但远道而来,短时间内,蜀中百姓不会屈从晋军的,晋军无百姓的支持,粮草必然匮乏,若晋军强抢百姓粮食,则更会招致百姓的报复,人马越多,对粮草的需求就越大,只要我军紧守京城,不出一个月,晋军必然粮尽,我军可不战而胜。”

“对对对,冯爱卿之言甚是,五万大军,日费粮草颇多,晋军岂能久持,哈哈哈!我军战胜晋军不远矣。”李势突然亢奋起来,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见李势对战胜晋军已经有了信心,冯孚接着奏道:“皇上,晋军南北两路大军,为了抢功,行动不一,北面的北伐军将首先抵达京城,而南路的晋军至少要晚五天才能抵达,这样一来,对我军将大大的有利,微臣有信心可以挡住晋军的进攻。”

“好,太好了,有冯爱卿在,京城无忧矣。”李势夸赞了冯孚一句,随即淡淡说道:“武阳城情况不明,若是昝坚将军可以挡住南路的晋军,我军或许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啊!你们说是不是啊!”说完凝目看向群臣。

“皇上圣明,我军定能反败为胜。”大殿上的群臣,连忙顺着李势的心思,齐声附和了一句。

“哈哈哈!我军必胜,大汉必胜。”李势笑着大声吼了一句。

大殿之上群臣连忙抱拳恭喜,实则在心底暗笑李势无知,死到临头了,还这么嚣张。

中书监王嘏和散骑常侍常璩,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暗自摇了摇头,感慨国之将亡,心头真是五味杂陈啊!

退朝之后,大殿上的群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离开,并互相谈论着当下蜀中的局势。

中书监王嘏则一个人低着头向前走,丝毫也不搭理周围的大臣。

“王大人,等等老朽,等等老朽啊!”散骑常侍常璩快步走了过来,奔至王嘏的身旁。

王嘏侧目看了看常璩,轻声道:“常大人有什么事吗?”

常璩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轻声道:“王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到我的府上喝一杯吧!”

王嘏摇了摇头,拒绝道:“常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喝酒,老夫不去,不去了。”

其实,王嘏在前一天收到了李广的书信,信中劝说他投降晋军,为此他的心头是极为的忐忑,回信吧!万一东窗事发,则是杀头之罪,不回吧!万一晋军攻破京城,他就失去了投靠晋国的最佳时机了,这种矛盾的心情,把他折磨的够呛,甚至,吃饭和睡觉都受到了影响。

“王大人,不管什么时候,你我同朝为官,到我府上喝一杯水酒,不会有人说什么的,走吧,走吧!”说着,强行将王嘏向自己府邸的方向拉去。

“常大人,在下不去,还是不去了。”王嘏还是拒绝。

常璩一见,怒了,蹙眉道:“王大人,今日若是不去,老夫可生气了。”

“好好好,在下去就是了,就喝一杯啊!”说着上轿,前往常璩的府邸。

很快,王嘏和常璩便抵达了常璩的府邸,二人下轿并排走进府邸,直奔大堂而去。

不一会儿,上好的酒水和可口的饭菜便端了上来,展现在王嘏和常璩的面前。

“来来来,王大人,咱们喝一杯。”常璩说着,端起酒杯向王嘏送去。

王嘏一愣,连忙举起酒杯,与常璩对饮了一杯。

“王大人,别愣着,吃菜啊!”常璩再次邀请道。

“好好。”王嘏下意识的应了一句,随意的端起筷子,夹了一些。

常璩见王嘏对酒菜毫无兴趣,不禁叹道:“王大人心事重重,茶饭不思,不知是遇到了何事,这么想不开啊!”

王嘏一愣,忙解释道:“没什么,只是昨日没睡好罢了,常大人无需为在下忧心。”

常璩与王嘏共事多年,自然了解王嘏的秉性,甚至连他撒谎的眼神都能看得出来,见王嘏神情忐忑,便猜出他心中有事,而且,一定是大事,天大的事。

至于究竟是何事,常璩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他在昨日也收到了李广的劝降信,李广既然能给自己写信,那么又怎么不会给王嘏写信呢?而且,从王嘏的表情,已经可以看出,他心中有大事,除了劝降这么大的事,还能有什么大事,可以让王嘏茶饭不思。

不过,此时王嘏不愿说,常璩也不步步紧逼,他依旧举起酒杯,与王嘏对饮,先搞活气氛再说。

几杯水酒下肚之后,王嘏的情绪舒展了不少,都说喝酒可解愁,看来是一点也不假啊!

见王嘏的愁绪减弱了不少,常璩摸出怀中的劝降信,交给王嘏,轻声道:“王大人愁眉不展,是不是为了这件事啊!”说完紧紧的盯着王嘏。

王嘏多喝了几杯,有些微醉,他接过常璩手中的书信,轻轻瞟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头脑也立马清醒了起来。

“常大人,这要是被皇上的人发现了,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您怎么可以带在身上呢?”王嘏大惊失色,说完惊讶的看向常璩。

正文第四百三十八章好多降书

常璩笑了笑,轻声道:“那王大人的那份,又藏在哪里呢?”

王嘏闻言一惊,连忙向周围看了看,轻声道:“常大人,小心隔墙有耳。”

常璩摆了摆手,看向王嘏,轻声回道:“这里是我的府邸,下人们也都是我的心腹,不碍事的。”

王嘏仍然心有余悸,伸长了脖子,靠近常璩,轻声道:“常大人,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