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483部分

晋霸天下-第483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冉闵的稳扎稳打不同,慕容霸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两只手臂也是一阵阵痛麻,枪法开始散乱起来。

就在这时,冉闵麾下的精锐人马也杀了过来,并大有将慕容霸擒获的趋势。

慕容霸见状,大惊失色,也顾不得大军士气了,连忙撇开冉闵,策马向后倒退,试图保住性命。

“保护将军,杀……”见主将败下阵来,慕容霸麾下的亲兵一起向前杀去,以堵住冉闵与乞活军追击的道路。

见燕军卫兵一拥而上,冉闵嘴角一抹冷笑,挥舞双刃矛大开杀戒,将拦路的燕军骑兵纷纷杀退,并向慕容霸杀去。

“将军,快走,末将来断后。”亲兵校尉让慕容霸赶快离开。

慕容霸蹙眉略微犹豫了一下,策马向后方逃去。

见慕容霸逃走,冉闵策马杀向大纛处,手起矛落将燕军大纛砍断,并将其刺穿在自己的双刃矛顶部,并来回挥舞,以鼓舞士气。

燕军将士见主将逃走,大纛被冉闵砍断,顿时士气全无,在缺乏指挥的情况下,开始全面溃逃。

乞活军将士。见冉闵砍下燕军大纛,皆是士气大振,并策马全力追杀溃逃的燕国骑兵,一直追杀了十余里方才停下脚步。

冉闵大胜一场,算是给燕国先锋军团一个教训了,战后,立即率军返回襄国城南门处,指挥麾下主力,全力攻打城池。

慕容霸一连后退了二十余里,见冉闵的乞活军不再追来。方才停下脚步。并收拢溃散的人马。

心有余悸的慕容霸,看向众将,轻声道:“想不到冉闵如此骁勇,三千人马居然可以大破我军三万。本将如今大败而归。如何向二哥交代呢?”

“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将军尽力了就好。”一名部将安慰道。

“将军,冉闵如此厉害。我军还如何支援赵国,不如返回蓟城,向王上请罪吧!”另一名将领,建议道。

慕容霸犹豫了一下,摇头道:“不行,我军战败而归,二哥一定会非常生气的,必须想办法打败冉闵,否则,你们让本将有何颜面回去。”

“将军,不如先与赵国大军合兵一处,而后再徐图良策。”一名部将建议道。

慕容霸点了点头,轻声道:“说的对,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将军,刚刚轻点完人数,我军阵亡与失踪共计三千余人,受伤亦在数千,损失惨重啊!”一名部将清查完收拢后的人马,蹙眉说道。

慕容霸闻言,又是一惊,顿了顿,道:“想不到区区一场遭遇战,我军居然损失如此之大,看来这个冉闵,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啊!这件事必须告诉四哥。”

随后,慕容霸将与冉闵交战的细节,全部书写在纸上,并让心腹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将信件送往慕容恪的手中,以让慕容恪掌握冉闵的战力和战法,从而找出对策。

慕容霸重新整顿好兵马之后,姚襄派遣的亲兵便前来大营,让慕容霸按照疑兵之计,负责牵制乞活军的左翼。

慕容霸将姚襄的计策仔细的看了一遍,不禁拍案叫绝,他觉得姚襄的计策完全可行,并感叹赵国居然有如此优秀的将领。

返回襄国城南门外的大营,冉闵与麾下的乞活军,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姚襄已经集结各路人马,准备对冉闵发起全面进攻了。

姚襄等各部人马的集结,如何能逃过冉闵斥候的眼线,但冉闵与赵国大军交战一年有余,对赵国大军的战力很是了解,他并不将四周集结起来的近十万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他的目标只有襄国,只有石袛与石琨,只要杀了石袛与石琨,赵国的皇族便灭种了,姚戈仲、张贺度之流也就会变成一片散沙了。

不过,这一次,冉闵自然是想错了,姚襄的三条毒计,绝对不是他可以轻松应付的,在一连串的胜利中,他犯了骄傲轻敌的重大错误。

第二日正午,姚襄率先统领数万大军向冉闵主力大军发起进攻。

见姚襄率军挑战,冉闵亲自率领数万乞活军,杀向姚襄军团,姚襄自然不是冉闵的对手,交战刚开始便策马向后逃去,冉闵自然率军在后猛追。

就在这时,张贺度、慕容霸、张举、王朗等多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对冉闵乞活军的侧面和后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皇上,后面和侧面皆有敌人。”部将连忙向冉闵汇报情况。

见姚襄的军团撤的实在是快,冉闵无奈勒马返回,率领主力攻打后面的张贺度,并让部将分兵抵挡左右两翼的慕容霸、张举、王朗等部。

冉闵率军杀向张贺度,张贺度如何能抵挡,还未交战便撤了回去,而就在此时,原先撤退的姚襄军团,却狠狠的咬住了冉闵的后背,左右两翼的慕容霸、张举、王朗部,在没有冉闵的情况下,也是丝毫不惧怕乞活军,并与乞活军杀的难解难分。

冉闵追不上张贺度,而背后和侧面又接连传来了告急,便只得弃了张贺度,勒马杀向左侧的慕容霸。

慕容霸见冉闵率军杀来,也是还未交战便撤了回去,而冉闵的侧背方向,则又遭到了姚襄、王朗、张贺度等部的猛烈袭击。

如此,冉闵就像救火队员一样,率领最精锐的人马四处出击,但却如拳头打在棉花上一般,总是无法与敌军交战,而自己的部下却接连遭受重大的损失。

好在乞活军皆是精锐,兵力也不比敌军少很多,因此,损失还不是特别大,敌军的损失也是有不少的。

但像冉闵那样,以一敌十,而可以大获全胜的情况,便一去不复返了。

傍晚的时候,冉闵收拢部队,在襄国城南门外,组成了防御阵地,以防止敌军发起偷袭。

在中军大帐之中,白白跑了一整天的冉闵,显得非常郁闷,并愤怒的将头盔摔在了案子上。

“皇上,赵军想出如此奸计,我军再也不能从容破敌了,这可如何是好?”对于姚襄的十面埋伏之计,乞活军将领,一时间也有些吃不消。

冉闵暗叹了一口气,他一时间也想不出克制的策略,并蹙紧了眉头。

“皇上,此乃当年韩信大破项羽的十面埋伏之计,我军只怕难以应付,不如先撤回邺城,而后再作打算。”一名部将抱拳建议道。

冉闵摇了摇头,正色道:“就这么撤退了,朕怎么能甘心,还有,邺城粮草不足,若不能尽快消灭赵国,对我军将是极为不利的。”

“可是,我军该如何对抗赵国十面埋伏之计,皇上,可曾想清楚对策了。”部将开口问道。

冉闵心一横,大声道:“当年,项羽与韩信的兵马悬殊过大,所以,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才得以困死项羽,而如今,我军与赵军兵力相当,就凭我乞活军的英勇,完全可以分兵击之,也唯有分兵击之,才可大破赵军的十面埋伏之计。”

“皇上,如此一来,我军的损失也会很大。”部将忧虑道。

冉闵无奈道:“这个朕自然知道,可你想过没有,一旦朕率军后退了,结果会如何,赵国的几路人马一定会全力压上,我军也必然会溃散。”

众将闻言,默然无语。

其实,最让冉闵与部将们不安的是燕国的态度,如今,燕国居然出兵帮助赵国,这让成立刚刚才一年多的大魏国,面临了极大的战略压力,同时对抗赵国与燕国,对魏国来说,压力是巨大的。

就在冉闵与麾下部将商议,如何对抗赵军的时候,姚襄与张举却开始进行第二条计策了。

“张将军,我知道李农与你是生死之交,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消灭冉闵,将军必须牺牲李农,只有用反间计消灭了冉闵的左右手,我军才能取得更大的优势,从而彻底击败冉闵。”见张举迟迟不肯动笔,姚襄小声劝道。

张举暗叹了口气,犹豫了片刻,抬笔写了起来,没过多久,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便书写完成。

“姚将军,你看看,这样写行不行。”张举将写好的信件交到姚襄的手里,并轻声询问道。

姚襄拿过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不禁连连点头,称赞道:“张将军辛苦了,如此写法,保准冉闵看了会起疑心。”

“来人,立刻将这封书信送往邺城方向,记住,要想办法故意让冉闵的哨骑抓住。”姚襄下令道。

“是,将军。”亲兵领命,连忙拿上书信,匆匆的走了。

亲兵走后,姚襄看向张举,轻声道:“张将军,刚才的那封信件,确实可以让冉闵对李农产生怀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请将军再写一封送往邺城,交给李农,信中就说冉闵对其疑心,准备除掉他,让他做好防备。”

正文第六百零八章反间计

张举按照姚襄的计策,再次给邺城的李农写了一封信件,并让心腹绕道送往邺城方向,交到李农的手中。

亥时的时候,冉闵刚刚准备歇息,乞活军哨骑便抓住了那名送信的赵国亲兵,并将其身上的信件搜出。

一名值夜的乞活军将领,见信件中的内容非同小可,不敢怠慢,连忙前往中军大帐,向冉闵汇报情况。

“皇上,哨骑抓住一名赵国士兵,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件。”这名将领说着将手中的信件交到了冉闵的手中。

冉闵拿过信件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信中的内容竟是张举与李农约期举事的各种情况,这不禁让冉闵想到张举与李农的特殊关系,若是李农真的要举兵造反的话,后果将十分的严重。

但这也不排除是赵国的反间计,毕竟,李农是自己的左右手,是大魏国仅次于自己的大将,在魏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赵国挑拨李农与自己的可能性极大。

不过,冉闵知道大魏国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在军粮越来越缺乏的情况下,也难保李农不会为了日后的前途,利用与张举的关系,投靠赵国的石袛。

究竟是李农对大魏国绝望,准备起兵投靠赵国,还是赵国为了挑拨自己与李农的关系,从而施行反间计,冉闵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判断。

“哨起是在什么地方,截获这封信的。”冉闵看向部将。大声问道。

“回皇上,是在我军大营左翼五里的位置,当时,这名赵国士兵看见我军哨骑,连忙下马躲藏在周围的树丛后,被我军哨骑逮了个正着。”部将如实回道。

冉闵闻言,点了点头,按照这种情况,反间计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而李农即将造反的嫌疑也就大了一些。

回想起自己出兵襄国的时候。李农曾极力劝阻。冉闵就更加狐疑,心头也更加担忧起来。

为了搞清楚邺城方向的具体情况,冉闵派遣荆展率领部分聋哑武士,秘密返回调查邺城的状况。以确定李农是否有造反的迹象。

在送信的士兵被冉闵麾下哨骑抓住的时候。姚襄便派遣数百精锐。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策马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邺城,并给这些人布置了许多秘密的任务。为的就是离间冉闵与李农的关系,让这两位魏国最厉害的人物互相厮杀,从而极大的削弱魏国的实力。

这数百精锐都是清一色的东方面孔,看上去与邺城的普通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因而,混入城内是轻而易取的事情。

第二日一早,姚襄派遣的几百精锐首先分批进入邺城,而后,荆展与麾下的聋哑武士也安然进入邺城,并展开了侦查活动。

在襄国城南门外,冉闵麾下的乞活军主力,并没有攻打襄国城,而是集结全部人马,准备应对姚襄等多路大军的全面进攻。

不过,姚襄等几路人马,好像已经知道冉闵做好了四面迎敌的准备一般,并没有对乞活军发起进攻,而是固守各自的营寨,并派出斥候,监视乞活军的一举一动。

此刻,在襄国城南门外,魏国大军与赵国大军,以及增援赵国的慕容霸人马,对峙了起来。

在对峙的同时,各方人马都在进行积极的备战,随时准备发起雷霆一击,以彻底击垮对方。

李农留守邺城,并兢兢业业的维持邺城的稳定,为前线的冉闵大军提供可靠的后勤支援,可谓功劳不小。

但这一日,他却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至交好友张举的信件,张举在信中将燕国大军南下助赵,邺城缺乏粮草,大魏政权早晚崩溃的事实,向李农说明,并表示,冉闵心狠手辣,为了大魏政权的稳定,为了他自身的权威,早晚必将除掉李农,让李农放弃追随冉闵,投靠赵国的石袛。

面对至交好友情真意切的来信,李农显得很是忧虑,张举说的没错,大魏政权四面受敌,粮草不济,在奋战一年多仍未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确有崩盘的可能,尤其是燕国已经派兵支持赵国,在这种情况下,大魏国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

但让他无缘无故的背叛冉闵,他也做不到,毕竟,他是乞活军的将领,参与了屠戮二十万胡人的行动,投靠石袛,未必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将军,运往襄国方向的粮草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就在这时,亲兵向李农汇报了军粮已经备好的消息。

李农将手中的信件随意的放在桌子上,起身离开府邸,前往军粮集结的位置,准备嘱咐运粮的将士一番,以确保军粮可以毫无阻碍的运往襄国方向。

在邺城之中,姚襄派遣的数百精锐,分散进入了邺城的大街小巷,并扮成不同职业的百姓,在邺城散布谣言。

为了让邺城的百姓恐慌,他们以非常真实的口吻,诉说燕国二十万精锐,即将杀向邺城的事情,并劝说邺城的百姓尽快逃离,甚至,有意无意的透露,李农即将起兵反叛,并引胡兵入邺城。

谣言是最害人的,少部分胆小的百姓,果然回去收拾行李,准备离开邺城,向南方逃难。

很快,邺城的南门处便集结了众多的逃难百姓,并将整个南门都堵了个水泄不通。

百姓大规模的要离开邺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百姓是一国之本,没有了百姓,一个国家也就没有了希望,为此,李农连忙调集邺城的军队,将南门围住,让百姓不得随意离开邺城,并让麾下士兵在邺城之中加强了巡逻,发现造谣者,立即抓住治罪。

见李农派兵阻止他们离开,百姓们更加恐慌,并与守卫城门的士兵发生了争执,并一度引起了城门处的骚乱。

为了稳定城内的局势,李农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将闹腾的最凶的百姓抓了起来。

返回邺城暗访的荆展与众多聋哑武士,分散收集邺城的各种情况,为了摸清李农与赵国是否有往来,荆展更是派遣了几名聋哑武士进入李农的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