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2部分

晋霸天下-第62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将。

不过,有李广这个王牌在,华安并不担心这种情况。

“华将军,呦!都在呢?”李广走进华安的中军大帐,见华安正与部将们商议军情,便随口打了声招呼。

李广作为降将,之所以能够随便进出华安的中军大帐,自然是因为华安的特殊开恩,这也是为了体现,北伐军对降服人马的优待,让投降的蜀军将士,安心的效忠大晋。

“哟,汉王来了,快到里面来。”华安对李广是一如既往的客气。

李广也和华安混熟了,自然也不客气,走向大帐里面,轻声道:“华将军,镇守剑阁关的守将是一个愚忠之辈,只怕不会投降大晋啊!”

“什么,竟有这样。”华安闻言大惊,看向李广,轻声道:“难道连汉王也没有办法让他投降吗?”

李广摇了摇头,道:“我就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才来禀告华将军的。”

“大哥,剑阁关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若守军不肯投降,我军强攻即可,老子就不信,我数万大军,会攻不破一个小小的剑阁关。”铁牛大声吼道。

“是啊!大哥,守军若是不降,我军就强攻。”雷暴大声跟着附和。

华安摇了摇头,看向李广,道:“不知汉王可有妙计?”

李广猥琐一笑,轻声道:“将军放心,我早就想好了,只需给我两百士兵,我便可赚开城门。”

“哦,愿闻其详?”华安接着问道。

于是,李广将自己的详细计划都告诉了华安,原来,他担心自己说服不了剑阁关的那个榆木疙瘩,,所以想出了另一条对策,那便是,带着两百名蜀军,谎称回成都,大模大样的前往剑阁关,让守关的将领开门放行,而后趁机占据剑阁关。

华安听了李广的对策,大为满意,不过,华安并不是完全信任李广,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华安从自己的亲兵营之中,抽出了两百士兵,让他们穿上蜀军将士的衣甲,由自己的副将王三统领,跟随李广等将领前往剑阁关叫门。

李广显然感受到了华安的怀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也没有介怀,而是高兴的前去执行命令。

李广回到帐篷,召集了数名部将,与王三率领的两百名北伐军亲兵,策马向剑阁关卡而去。

一刻之后,华安让雷暴率领一千骑兵,出发前往剑阁关,以对王三提供必要的支援。

由于关卡易守难攻,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因此剑阁关的守军一向很少,此时更是只有两百多守军,但对防守剑阁关来说,也算是绰绰有余了。

李广一行人马,很快便抵达了剑阁关,并对着关卡上的守军,大喊了起来。

“汉王在此,还不快快打开城门。”李广身旁的一名部将,大声喝道。

“本王奉命回京,快开城门。”李广也亲自大喊了起来。

负责防守剑阁关的蜀军将领,见城下之人,正是汉王李广,便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打开城门,快打开城门。”说完整个人走下了城头,准备迎接李广。

士兵闻令,立即将剑阁关的城门打开了。

见剑阁关的城门已经打开,李广猛夹马腹策马走了进去,身后的一行人马,也跟着进入了剑阁关。

“末将参见汉王。”见李广策马行来,负责守卫剑阁的将领,连忙抱拳向李广行礼。

李广挥了挥手,道:“不必客气,本王现在也算不上什么王爷了。”

守将心头一惊,抬眼向李广身后的士兵,顿时,大惊道:“江南人,怎么是江南人,汉王,你……”

“拿下。”王三眼疾手快,立即命令两名士兵,将守将给控制住了。

“汉王,这是怎么回事,末将对大汉国,可是忠心耿耿啊!”守将极力的挣扎。

李广微蹙眉头,轻声道:“那又怎样,大汉国气数已尽,本王顺从天命,已经归顺大晋国了,你也归顺吧!”

“不,汉王,你是先帝的子孙,怎可投降他国,末将受先帝大恩,是不会投降晋狗的。”守将显得很有气节。

“执迷不悟。”李广大声斥了一句,看向城内方向,大声道:“将士们,本王都归顺大晋了,你们还等什么,放下武器,归顺大晋吧!”

“不许投降,放箭,向我放箭。”守将身嘶力竭的大声呼喊。

“你真是个榆木疙瘩。”李广又大声斥了一句,并随手撕下一块布团,塞在了守将的嘴巴里。

守将还想挣扎,但整个人已经被完全控制了,喊也喊不出声。

守关的士兵,大多没有忠心为国的想法,见汉王都投降了,自然也不打算抵抗,便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了北伐军。

很快,雷暴麾下的一千骑兵也抵达了剑阁关,整个剑阁关,完全处在北伐军的控制之下了。

拿下剑阁关之后,王三立即派遣士兵回大营通知华安,华安得到喜讯后,立即率领所部大军,缓缓向剑阁关行进。

经过连续一个时辰的行军,华安和麾下的万余人马,顺利的抵达了剑阁关,并立即进入关卡之中。

“华将军,剑阁关也被我拿下了。”李广一见华安,便诉说起了自己的功劳。

华安笑了笑,道:“我军连续取得晋寿、剑阁两关,这全都是汉王的功劳,本将会如实汇报朝廷的。”

李广闻言大喜,并指着身后不远处,被捆绑的剑阁关守将,轻声道:“华将军,剑阁关守将,死活不肯投降,就交给将军处置了。”

第四百零一章劝降信

华安点了点头,缓步走向剑阁关守将的面前,伸手拔下其口中的布条,正色道:“我大晋王师所到之处,守关将领纷纷归顺,只有你一人不愿投降,这是何故?”

“本将受先帝大恩,誓死不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哼!”剑阁关守将显得很有气节。

“不错,是个忠臣。”华安开口夸赞了一句,轻声感慨道:“蜀中将领若是都像将军这样忠心耿耿,本将的大军岂能踏入梁州,蜀中各关将领纷纷投降,将军可知其中缘由?”

剑阁守军横眉怒目,大声道:“都是这群贪生怕死之辈,卖主求荣,可恨、可恨。”

华安笑了笑,摇头道:“将军说错了,蜀中各关将领之所以会投降,是因为李势骄淫、不恤民情,蜀中士卒百姓早已心怀不满,自然不会为了昏聩之主流血卖命。”

“哼……”剑阁守将没有反驳,他明白华安说的是实情,只是在他心里,信奉者‘忠臣不事二主’对投降之事,一时很难接受。

见眼前的剑阁守将是一名忠义之人,华安不忍加害,伸手一挥,轻声道:“来人,松绑,给他准备一匹战马和一袋干粮,让他走吧!”说完与李广等人一起向剑阁关的城门楼上走去。

两名士兵给剑阁守将松了绑,并按照华安的要求给其准备好了战马和干粮,并打开了剑阁北门,让其可以自由进入梁州北部,但却无法前往成都方向。

“华将军,为何要放了他,他可是死活都不肯投降啊!”李广一边走路,一边小声的问道。

华安看向李广,揶揄道:“蜀中难得有此忠臣,本将不忍加害啊!”

李广和身后的部将听了,皆低头不言。但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都很不好。

剑阁关的面积不大,但城墙却造的很高,华安与一众部将带着李广等人登上了剑阁关的城墙。开始欣赏附近的景致。

剑阁关依山而建,高达数丈的关卡两边是垂直的陡峭山崖,山崖的高度足有近百丈,抬头向上仰望,有直插云霄的感觉。

如此高大的剑阁关,和关卡两侧的陡峭悬崖,让华安的心胸一下子就宽广了起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华安觉得人是如此的渺小。

同时更加感叹,若非自己生擒了蜀国的汉王李广,利用李广赚开剑阁关。自己麾下的数万大军,真的很难攻破剑阁关,甚至会损失很多人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真的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见华安正在全神贯注的观察剑阁周围的景致。李广上前,轻声道:“华将军,由此向南不足百里,便是梓潼郡首府梓潼城,郡守大人是我至交,我只要一句话,他便会乖乖的归顺大晋。”

华安笑了笑。看向李广,喜道:“哈哈!那就太好了,早知汉王能如此顺利的劝说沿途城关归顺,本将也不必带这么多的大军了。”

“我军行进如此顺利,汉王功不可没。”王三也大声的夸赞了一句。

被华安和王三夸赞,李广心头大为高兴。连连点头,道:“天命不可违,天意如此,在下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华安重重的拍了拍李广的肩膀,大声道:“我军进逼成都。沿途还有梓潼、涪城、绵竹、雒县四座大城,这些就全靠汉王了,汉王可不要让本将失望哦。”

“哈哈,一定,一定,在下一定全力以赴,为将军分忧,为大晋国分忧。”李广连忙表态。

华安笑了笑,转身向城下走去,并开始布置剑阁的防守,由于这里的条件非常好,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此,华安仅派遣了两百名部下,负责守卫这里,其余的人马,包括投降的蜀军,全部前往剑阁以南扎营,随之准备继续前进。

由于剑阁关崎岖难行,华安所部大军和后勤人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全通过关卡。

休整一日后,华安率领所部大军继续南进,向不足百里外的梓潼城进发。

从剑阁到梓潼的道路,显得更加的崎岖难行,有些低洼的路段全是泥水,战马的马蹄时常会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骑在马上的士兵,也只好跳下战马,与心爱的战马一起努力,走出泥泞的道路。

在一些坡度较陡的路段,辎重车根本无法正常的行驶上去,两头黄牛和三名士兵的力量显得太弱小了,为此,辎重营不得不减缓行进速度,让驾车的士兵互相帮忙,十几名士兵前拉后拽,总算可以勉强将辎重车拉上高处。

步兵在烂泥里行进也很吃力,不少士兵的双脚都被磨出了大水泡,又疼又痒的。

在一些沿着陡峭的山壁修建的道路上,北伐军的将士们更是走的心惊胆战,有一些士兵没有留神,跌落到了数百丈深的山崖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大部分将士顺利的通过了道路,并一步一步的向梓潼城行进,在队伍行至距离梓潼城不足二十里的位置时,道路变得宽阔了许多,路况也好了很多,将士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华安让大军原地扎营,准备歇息一夜,第二日再向梓潼城行进。

这一路走的极其的艰难,不过总算是过来了,华安的心情是复杂的,他在一处小山丘上找了个大石头坐了下来,仔细的思考,一路上遇到的种种情况。

“大哥,幸好我军是步行,若是乘坐畜力车,那就不是车载人,而是人推车了,看看,辎重营的弟兄,都累成什么样了,哈哈!”铁牛大笑了两声,伸手指向躺在地面上的辎重营士兵。

华安顺着铁牛的指向看去,果然发现了区别,铁牛麾下的士兵全是坐在地面上歇息,而负责后勤的辎重营将士,则全部躺在了地面上,看上去明显是累坏了。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看向铁牛,道:“铁牛,你的部下,看上去都很精神吗?歇息半个时辰,让他们去帮助辎重营的弟兄布置营帐,还有,以后若是再遇到崎岖难行的道路,让你的部下帮忙推车,记住了。”

“是,大哥,我记住了。”铁牛很不情愿的应了一声。

“看看,让你多嘴,这下好受了吧!”王三开口嘲笑了一句。

铁牛哼哼了一声,转身跑到了另一个山头,视察周围的环境去了。

王三走向华安的身旁,挨着华安坐下,轻声感慨道:“大哥,蜀中的道路真是崎岖难行啊!这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还要差。”

“是啊!好多路段明显是年久失修,都已经不能称作是路了,这么重要的一条路,怎么可以让其废弃呢?。”华安开口趁了一句。

“李势身为蜀国一国之主,不为百姓修路,真是昏庸至极,看来也真是气数已尽了。”王三正色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李势昏聩,不为百姓修路,我们可不能步他的后尘啊!只要蜀国一灭,朝廷命我军镇守梁州,我们一定要将梁州通往益州的道路修好,如果可能的话,再多修几条道路,以增加蜀中各郡县之间的联系。

“是啊!大哥,到时候,梁州、益州连成一片,道路纵横,那不又是一个塞外江南吗?我大晋的国力一定大增啊!”

华安看向周围,轻声道:“只要我辈努力,三五年之内,蜀中的道路将会大大改善,老百姓的日子也会提高很多的。”

“嗯,我们会等到那一天的。”王三点了点头。

营帐搭好之后,华安与众将回到了各自的帐中,累了一天的士兵也开始了休息。

华安在中军大帐之中,看着案子上的蜀中地形图,开始了细致的研究,华安研究的不仅仅是大军该如何进攻,同时也在考虑,一旦灭掉蜀国之后,在梁州境内如何搞建设,道路如何修缮,水源如何分配,良田如何开垦,牧场放在何处,这些林林总总的建设事宜,都让华安殚精竭虑。

“华将军,这是在下写的劝降信,您先过目。”就在华安考虑蜀中建设的时候,李广轻轻的走进大帐,将刚刚写好的信件,交到了华安的手中。

“汉王,别站着,快请坐。”华安连忙招呼李广坐下,同时接过了李广手中的信件,仔细的通读了一遍。

信中所写,皆是指责李势荒淫无道、不恤民情,实乃气数已尽,不可救药,同时,又指出,大晋乃天下正统,归顺大晋才是顺从天意,顺从民心,甚至,在文中,还将北伐军主将华安夸赞了一番,让华安心头倍感舒服。

华安笑了笑,看向李广,轻声道:“汉王的劝降信,写的可真好啊!本将相信,梓潼郡的郡守大人看了,一定会归顺我大晋的。”

“多谢将军夸赞,那在下现在就派人将信件送去梓潼城?”李广轻声请示道。

“好好好,汉王快去准备吧!”华安说着,将手中的信件交到了李广的手中。

李广拿着自己亲手书写的劝降信,离开华安的中军大帐,并立即派遣一名心腹,将信件送往梓潼城。

第四百零二章拿下梓潼城

二十里的距离不是很远,骑马一个时辰之内便可抵达,李广的心腹揣着信件,以最快的速度策马前往梓潼城。

通报了身份之后,李广心腹策马进城,并将李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