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775部分

晋霸天下-第775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携胜利之势南下,一举攻占整个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这名大臣说完,深深的吁了口气,并看向慕容俊,等待着慕容俊的回答。

“王上,不可啊!这样一来,我大燕国大半的土地就都给割让出去了,先祖们地下有知,一定不会原谅我们的,还请王上三思。”一名臣子立马反对道。

“王上,割让土地是卖国行径,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这么做啊!”又一名臣子大声反对道。

显然,一下子割让这么多的土地,众臣大部分都感到有些接受不了,就连慕容俊也觉得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割让如此多的土地,本王百年之后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啊!”慕容俊感慨了一句,不过,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他心里还是愿意接受这一方案。

“王上,眼下晋军大兵压境,我军主力全部要用来应对晋国大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兵马守卫四周的土地,就算不割让,这些领土也会被众国攻陷,与其被攻陷失去土地,不如直接赏赐给他们,并派遣使者向各国灌输唇亡之寒的道理,让他们了解晋军的野心,如此,在恩惠和唇亡齿寒的作用下,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派兵支援我大燕,这是我大燕唯一的选择了,还望王上立即决断。”臣子说着跪了下来。

此时,燕国的主要兵马,全都集中在蓟城和辽东方向,周边郡县城池的防御兵力很少,全都是几百人规模的地方部队,不但人数少而且战力也相对弱小,若有大批敌军入侵,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只能失去这些城池,在晋军没有北伐的时候,这些小国自然不敢捋燕国的虎须,但此刻燕国自顾不暇,他们对近在咫尺的肥沃土地怎能不动心,所以,这些土地的暂时放弃已经成为必然,日后大燕国强大了,完全还可以收回来。

“诸位爱卿,此次晋国兵马来势汹汹,我大燕国面临累卵之危,所以,本王还是决定忍痛割地,以换取众国兵马的增援。”慕容俊落寞的说道。

“王上,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选择。”一名臣子蹙眉说道。

慕容俊无奈道:“事已至此,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或许我们可以派遣使者与晋军谈谈,或许就可以渡过这次危机也说不定。”一名臣子小声说道。

慕容俊连忙摆手道:“不可能的,细作已经探查的很清楚了,晋军这次大规模的进犯我大燕,是下定决心要攻下幽州和平州,这是他们的既定策略,除非我大燕国放弃幽州和平州,否则,晋军是不会退军的,况且,我大燕国的土地宁愿赠给弱国,也不能让强国得到,否则,强国越来越强。我大燕国将永远的失去崛起的机会。”

显然,慕容俊知道,与晋国谈判是不可能了,幽州和平州是燕国的核心。尤其是燕国的都城在幽州,若是放弃幽州,对大燕国的威望将是致命的打击,他不得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而且。大晋越来越强大,这成了燕国崛起的巨大障碍,只要能共同对抗大晋,就算牺牲大半利益也在所不惜,况且,慕容俊的心里是有小算盘的,此次割地求兵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击败晋军,并顺势南下,必然可以得到河北的膏腴之地。如此,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大燕国必将再次崛起,而这样一来,失去的土地还怕收不回来吗?

“以割地表示我大燕国的诚意,而后以唇亡齿寒说服众国王出兵增援我大燕,这是个不错的策略,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要派遣最好的舌战之士前往各国,快去准备吧!”慕容俊看向臣子。正色下令道。

“是,王上,属下一定不会辜负王上的重托。”臣子大声领命,并转身离开。

看着臣子离开的背影。慕容俊冷冷的勾起了嘴角,不论如何,此次割让土地,都是对大燕国威望的极大损害,甚至,会引起被割让土地上燕国百姓的怨恨。就比如一个家庭,因为太过贫穷,而将部分子女贩卖给别人,如此,被卖掉的子女一定会心怀怨恨,而慕容俊自然不希望燕国的百姓怨恨自己,为此,必须要找到一名替罪羊,而这名提出割让土地策略的臣子,自然就是最适宜的替罪羊了,只要日后需要,慕容俊随时会将这名臣子杀头,以平复燕国百姓心中的怨恨,自古以来,帝王大概都是如此狠心吧!

在辽东郡的襄平城,王午派遣的斥候已经发现了辽水对岸的燕国大军,并立即向王午汇报。

得知燕国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向襄平城逼来,王午显得非常紧张,并立即命令麾下将领加快部署防御,以抵御燕国兵马的进攻。

“将军,这五万燕国大军,一定是昌黎郡的兵马,幽州的兵马不可能来的这么快。”部将李龙正色说道。

王午点头道:“没错,本将也这么认为,不过,即便是昌黎郡的兵马,实力也不容小觑,我军必须积极准备,绝不可以麻痹大意。”

“是,将军。”部将李龙正色应道。

由于辽河绵延数千里,所以,沿着辽河部署防线不太现实,为此,王午将手中的三万大军,全都部署在了襄平城的周围,其中西南方向的战略要地首山部署了一万五千大军,而剩余的一万五千兵马则直接部署在襄平城之中,如此,两支兵马互为犄角,可以很好的迎击来犯之敌。

其中,尤以首山的兵马最为关键,因为,这里是襄平城四周唯一的制高点,站在首山的顶峰,可以俯视整个襄平城,若是首山被攻陷,襄平城也就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了,防守城池的压力会成倍的增加,所以,王午才调遣了一半的兵马负责防守首山,以保住整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抵达辽水西岸的两路燕国大军,见王午并没有沿着辽水部署防线,为此,立即开始渡河,并在渡河之后迅速向襄平城扑去,打算一举攻陷襄平城。

当然,襄平城在王午的严密部署之下,早就已经坚固异常了,所以,两路燕军想要攻陷襄平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让王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慕容恪麾下的五万精锐兵马,此时已经在汶县西部的海岸边登陆,并兵分两路,向汶县和北部的安市奔袭,大有一举攻下汶县和安市的打算。

汶县和安市的兵马都只有五千余人,而且他们没有想到敌军会这么快抵达辽东,为此,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备战,再加上最近一直是大雪纷飞的天气,守卫城池的士兵就更加懈怠了,在慕容恪精锐兵马的突袭之下,立马就败下阵来,并向南关城方向奔逃,两座城池被慕容恪攻破。

在顺利攻下汶县和安市之后,慕容恪信心大增,并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两万精锐向南进攻,准备攻下晋军南部的据点,而他自己则亲率近三万兵马,向新昌和居就进军,准备在先后攻下新昌和居就之后,直逼襄平城,留守汶县和安市的兵马不足千人。

慕容恪走海路突袭,一举攻下汶县和安市,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襄平城,坐镇襄平的王午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吓得面如土色,汶县和安市被燕军攻破,就意味着他的后路被燕军拦腰斩断了,他与麾下的主力兵马,想要退回马右津渡口,不那么容易了,不过,王午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慕容恪与麾下的精锐兵马,居然可以行进的如此迅速,神不知鬼不觉的便抵达了汶县西部,并冒雪攻城,一举拿下汶县和安市,断了自己的后路。

“将军,慕容恪精兵来势凶猛,看样子新昌和居就很快也会失守,不如主动放弃这两座城池,让其中的兵马增援襄平,如此,我军守住襄平的希望就大多了。”部将李龙正色建议道。

王午无奈的说道:“来不及了,慕容恪的精锐兵马,既然可以这么迅速的抵达辽东,并立即攻破汶县和安市,怎么还会给新昌和居就兵马撤离的机会呢?已经来不及啦!”说完叹了口气。

“将军,慕容恪麾下的兵马来势凶猛,而我军防守襄平城的兵马仅有三万,真不知能守住多久啊!”魏统担忧的说道。

王午正色道:“襄平城是辽东的治所,城池高大,还挖了护城河,西南的首山更是可以作为依托,慕容恪想要攻破襄平城,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军能够坚守一个月,谢将军的主力兵马便可以攻破燕国的都城,到时候慕容恪必然会退军,襄平城也就保住了。”

正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天气骤寒

大雪连续下了数日,至此仍旧没有停止的迹象,襄平城内外,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野兽和他们的猎物全都躲起来冬眠了,鸟雀也大部分飞向了温暖的南方。

大战在即,襄平城的所有将士都没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童话世界,他们全都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进行着积极的备战,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让人时不时是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王午看向西南方向的首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昨日,他已经得知新昌和居就两座县城被慕容恪攻破了,城中的半数人马逃出了城池,并奔向襄平城,为襄平城增加了五千兵力。

随后,在夜间的时候,一股寒流突然袭来,让襄平城附近的气温下降了很多,这对防守城池的大军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王午却担忧部署在首山的一万五千兵马,毕竟,山顶只有单薄的帐篷,天气突然变得寒冷,住在山顶帐篷的将士,会不会冻伤,他们会不会因为冻伤而严重影响战斗力,会不会因此丢掉首山,这些担忧折磨着王午,让其茶饭不思,人也变得消瘦了很多。

此时,五万燕国大军已经抵达襄平城的正北方向,并扎下了营盘,不过,燕国大军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每日不间断的派遣斥候打探襄平城周围的情况,时不时的骚扰附近的村落,抢夺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棉衣棉被都准备好了吗?”王午看向一名校尉,轻声问道。

“回将军,都准备好了。”

王午满意的点了点头,下令道:“立即将这些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交到将士们的手中。”

“是,将军。”校尉连忙应了一句。

“轰轰轰……”就在校尉准备将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的时候,大地突然剧烈的震颤了起来,紧接着在正南方向奔来了大批的骑兵,足有两三万之众。

“将军。是燕国骑兵,棉衣和棉被无法送往首山了。”校尉无奈的说道。

王午看向正在奔来的燕国骑兵,叹了口气,正色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立即备战,准备应对。”

将士们闻令。立即开始进行备战,城墙和城门楼上顿时站满了晋军将士,城内的众多兵马也做好了战备,随时可以增援南门。

“报,将军。北门外的燕国大军也开始行动了。”就在这时,一名校尉奔来汇报道。

“让北门的将士准备迎敌。”王午毫不迟疑的下达了迎敌的命令。

此时,燕国大军分成南北两路,向襄平城杀来,这给守城的王午军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襄平城是辽东的治所,不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全力以赴的坚守襄平城,以为谢艾军团争取攻破蓟城的时间。

在襄平城正南三里的位置,慕容恪与麾下的近三万精锐骑兵。缓缓的停了下来,并看向襄平城和西侧的首山。

现在,摆在慕容恪面前有三条路,一是集中力量进攻襄平城南门,二是全力进攻坚守首山的晋军兵马,夺取襄平城西南的制高点。三是分兵两路,同时进攻襄平城南门和首山之敌。

慕容恪骑在马背上。显得异常的自信,虽然此刻天气非常寒冷。但在连续攻下四座县城之后,他麾下的三万大军已经劫掠了足够多的棉衣,足以确保所有士兵都不被冻伤。

“将军,前方就是襄平城了,据斥候探查足有两万守军,左侧的首山之中有一万五千大军,我军进攻哪一处?”部将正色问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襄平城与首山互为犄角,两处皆是易守难攻,我军只要攻其一处,另一处的敌军必然袭击我军之后,所以,我军必须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主攻,而另一路则负责牵制敌军的另一路人马。”

“那将军打算主攻哪一处?”部将问道。

慕容恪看向首山,笑了笑,正色道:“首山地处襄平城西南数里,是襄平城的门户,只要攻下首山,便可以俯视襄平城内的所有情况,敌军的部署和战备,都将处在我军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首先攻陷首山才是上策,至于襄平城,只要首山被我军攻下,也就是瓮中之鳖了。”

“将军英明,末将愿领兵攻下首山。”一名部将立即抱拳请命道。

慕容恪摆了摆手,正色道:“不急,首山的情况我们还没有完全摸清楚,待探查清楚之后再发起进攻比较稳妥,先后退三里扎营。”

“是,将军。”在慕容恪的命令下,燕国近三万骑兵缓缓后退,并在三里外扎下营盘。

“将军,燕国骑兵退了,北门方向的燕国骑兵也退了。”襄平城的城墙上,一名将领兴奋的吼道。

王午自然早就看到了,他吁了口气,看向撤退之中的燕国骑兵,眼神之中流露出一股忧虑的神情。

虽然燕国大军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但从燕国骑兵那整齐划一的步伐,便可以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面对这样的敌人,他感受到了巨大的防守压力。

王午很想趁着这个机会,将早已准备好的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交到将士们的手中,但慕容恪的近三万精兵就在不远处,他担心送出的棉衣到不了首山就被燕国大军劫去了,所以,一时犹豫不决。

“王校尉,你立即准备好五千棉衣棉被,天黑之后送往首山。”王午大声下令道,显然,他打算分批运送御寒物资,以减少目标。

“是,将军。”

王午点了点头,开始巡查城墙,并在一些防守薄弱的地方停留下来,命令麾下将士对防御设施进行加固。

在燕军主将慕容恪的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正与部将一起分析敌情。为了更多的了解首山的情况,慕容恪派出了百余名斥候,前往首山之中探查。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先后返回大营,并将探查到的情况交代了一番。而通过这些斥候的交代,慕容恪对首山的敌军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对攻陷首山充满了信心。

“将军,首山的敌军缺少御寒的物资,而天气却越发寒冷,这样下去。驻守在山上的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