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楚霸王 >

第187部分

大唐楚霸王-第187部分

小说: 大唐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忌这个家伙其实在朝中的地位是多么的超然了。当然,长孙无忌也不是那种居功自傲的傻瓜式的人物,他微微侧身,然后稍稍后退了一些,这样他就和李恪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不动声色的给李恪卖了个面子。

果然见到长孙无忌的识趣,在队伍中很多目光微微带着丝丝不满的官员顿时收敛了那种不怎么友好的目光,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起来,这些人是朝堂中前隋坚定的拥护者们,他们现在虽然是大唐的臣子,可是在他们的心中前隋还是占据着不小的地位,这李恪身具前隋和李唐的皇室血脉,在他们的眼中这是是最好的皇室继承者,所以这些人在皇宫中那位的联系串和下在立场上开始倾向于李恪了。

长孙无忌知道现在前隋的遗臣在朝堂之上还是有着很大的权柄,而且这些人习惯的抱团,让他们的话语权在朝堂文武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所以微微的一个细小举动结下善缘,然后以他的长袖善舞定然会在其中找到盟友,从而分化这些人,为以后自己那几个外甥顺利继位埋下伏笔。

时间悄悄地流逝,不一会儿太阳就跳出了云层挣脱了朝霞的遮掩,撒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在这个时候。朱雀门的大门发出咯吱的声响,伴随着守城军士的那一声:“开城门了!”文武百官纷纷整理好身上的朝服铠甲。然后沿着朱雀门的城门洞走了进去。

“宣,文武百官觐见!”随着一声太监的尖锐嗓音。朝会开始了,立政殿的门前,文臣武将分成两列,纷纷向前拾阶而上。只是这两列队伍实在是有些长了,定然有一部分人会站在殿外。可是朝会还是会继续,他们这些品衔不够的,就只能做一次旁听生了。

“拜见圣上!”大臣们躬身行礼,声音震得整个大殿的穹顶都要被掀翻了。

李二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里边很多人都换了,少了很多人,也多出了许多的生面孔。这是世家们退出朝堂之后发生的变化,也是李二一直想要的。现在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这个大唐总算能按照他的心意办事了,不再需要顾及那些大世家的立场,只要不去那些世家盘踞的地盘上撩拨他们,这些人将不再阻挠大唐政令的传达和推行。这让李二这段时间对于处理朝政的积极性都高了不少。

“诸位爱卿,平身!”李二长声说道。

“谢圣上!”大臣们直身而起。然后就到了议政的时候了。六部官员都纷纷将这段时间的需要处理的国家大事,难以做决断的启奏了上来,然后李二做一个最终决断。这也是一个帝王需要做的事情,虽然这个位置至高无上。但是却也不是一份清闲的差事,皇帝其实也是一个职业,也许要上班。而且加班也是时常的事情,比起一般的打工仔还要苦逼。因为这个职业其实是全年无休的。

随着李二一件件事情作出裁决,朝会继续了接近两个时辰。李宽在一边站在一根庭柱前。差不多就要睡着了,这个时候,他等待的肉戏来了。

“诸位爱卿,这些年,大唐在诸君的努力下,业已日渐安定,朕准备在今日再次册封各位有功之臣,还有朕那几个不成器的子嗣。”李二说着,一旁的一个老太监就托着一个卷轴走下了龙椅前的台阶,站在了九级台阶的一半的位置,然后展开了卷轴。

“大唐皇帝诏曰:‘天运昌隆,群臣贤德,兹大唐皇帝李世民册封:杜公讳克明,克己奉公,多有断德,兹追缢:蔡国公,大司空,位列三公!”第一个被册封的,是在去年年底去世的杜如晦,而且在这道旨意中,李二甚至使用了杜公这一个词,可见这位拥有杜断之名的初唐名臣在其心中的地位。

“微臣代替先父叩谢圣恩!”一个身着白色长衫的年轻人上前谢恩,他就是杜如晦的长子,虽官居四品,可是这个时候却是身着白衣,表示其还在守孝之期。

之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等等随着李二一起打江山的人都有了各自的封赏,程咬金卢国公的名头没有变,但是食邑却加了三百户,也算是锦上添花了。这乐的老程很是开心,当堂就笑出了声。

“太子李承乾上前听封:大唐太子,李氏承乾,少有聪慧,兼爱弟妹,且有理政之功,特此黄金百斤,白玉如意一对,蜀锦百匹……”李承乾得到了一大串的东西,但是却并没有官职上的封赏。因为他已经是大唐太子,封无可封了。

“楚王李宽上前听封!”

“儿臣在!”一身铠甲的李宽上前,哗哗的声响伴随着他跨出的脚步,在这立政殿中响起,这使得武将阵营一片赞许,而文臣则是微微蹙眉。

“楚王李宽,北击突厥立下奇功,今册封李宽,封号大楚……”这一声一出,满朝哗然。(我的小说《大唐楚霸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五章哗然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楚霸王》更多支持!

“什么?封号大楚?”群臣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语,要知道亲王的封号在这个时代一直都是按照古时的国家的名号来进行册封的,群臣在之前就已经猜测各位皇子会获得什么封号,但是却从未想过李宽会获得这样一个封号。大楚,虽然楚国在古时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可那也只能叫楚王啊,在前面加了一个大字,那就意思全然不同了。就比如现在的帝国,国号唐,但是为了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都会称之为大唐,这是代表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一个亲王的封号加这么一个字算什么?第一亲王?

“陛下,此事不可啊!”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是李泰还有李治的舅舅,为了自己的两个外甥计,他绝对不能让李宽坐实这样的封号。因为要是承认了李宽的大楚的封号,那么自己的两个外甥不管封号是什么,恐怕都只能屈居在这个大楚王李宽之下了,而像这样在亲王封号前面加一个大字的,也只能只有一个,最不济也要等下一任天子继位之后才能册封第二个。这样让长孙无忌如何能忍得下来。

“长孙爱卿,朕知道,这个封号会让很多人不解,但是朕已经决定了,不容更改,宽儿拥有这个封号是当之无愧的。”李二出声制止了长孙无忌接下来要说的话:“诸位爱卿。你们可知道,为何朕会赐予楚王李宽大楚的封号?北击突厥。楚王李宽初上战场,但是却带回了传国玉玺。这还只是他的功绩中的一部分,至于别的暂时朕不打算公布,可是朕可以保证,这个大唐第一亲王的名号,宽儿当之无愧!”

“圣上……”长孙无忌还想说什么,但是却被李二伸出手制止了,然后示意宦官继续宣读圣旨。

“蜀王李恪上前听封:蜀王李恪,素有贤能,颇有贤德之风。现册封蜀王李恪升吴王,封邑五千户,择日就藩!”宦官在李恪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听封之后,见着嗓子念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一句让那些前隋遗臣面色微变,这事儿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前面太子留在长安城,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之后楚王李宽却没有被要求前往封地就藩,他们还以为李二不会将这些皇子发配出去呢。没想到到了李恪这里,居然要求其择日就藩。这让他们有些接受不了,为何老二李宽居然不被要求远离京城,老三李恪却要被区别对待?

之前李宽的封号就已经让他们感到不能接受了。现在又发现这样一出这让他们觉得皇上实在是太过偏爱楚王了,于是这一次前隋旧臣也不能再忍气吞声了,要知道吴国在什么地方?远在江浙一带。这样的地方虽然说是富庶之地,可也离京都长安太远了。天高皇帝远的,让寄托着他们全部希望的身怀两朝皇室血脉的三皇子去那地方。还怎么在皇上面前显露自己的才能啊,这样原本还有的那么一丝丝希望变得渺茫了,这如何能够再忍?

“陛下,为何楚王不必就藩?而吴王却要远走吴越之地?吴越之地现在还是匪患丛生,并非善地啊!”前隋旧臣的代表人物,裴寂走出朝臣之列,对着李二躬身下拜说道。他在前隋的时候出任过晋阳宫副监,与李渊交好,在李渊起兵之后,便追随李渊,时年已经年过花甲,在这些前隋旧臣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正是因为吴越之地现在匪患丛生,所以朕希望恪儿前往之后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来,至于宽儿,他现在的功绩业已足够,而且朕另有任务交予他去完成,所以裴卿不必多言!”李二再一次独断专行起来,这个裴寂其实也是是家中的一员,江东裴氏也是一个大世家,只是没有五姓七望那么声名卓著而已,但是单论实力,其实这裴氏比起五姓七望也小不到哪里去。再加上这个裴寂他们在背地里坚定的支持着前隋的正统,这让李二不顺心很久了。此时如何还会让他们如意的将身怀前隋皇室血脉的李恪留在京中,所以李二心安理得的独裁了一回。

“借着宣旨!”李二不再理会这个老臣,继续开始封赏。

接下来李泰还是如同历史上那样被册封为魏王,而且李二仍旧允许他在长安城组建崇文馆,并且留在长安。这再一次在前隋旧臣的心上重重地划下了一道。在已经能够有独立意识的皇子中只有三皇子李恪被遣送出京,这代表着什么,这些混迹官场一辈子的人又岂会不明白,这让他们不由得悲从心来,而裴寂更是心中悲凉欲绝,只觉得两眼一阵阵的昏黑,在这一次朝会回去之后,这个老头就一病不起,并且在年关之前就病死于卧榻之上。

之后就是一班皇子的册封,李佑被封为燕王,李愔被册封为蜀王,继承了他哥哥之前的封号,之后是郯王李浑,汉王李贞,晋王李治。这些小王爷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一个个摇头晃脑的四处打量着。这让站在武将之首的李宽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当初他在这立政殿接受册封的时候,也和这些小家伙差不多大,现在却已经马上就要及冠了。

朝会在一众群臣的恭送中结束了,李宽等人先后走出了立政殿的大门,一群文臣武将大都各走各的,行色匆匆,他们个个面色不同,但是多数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满朝文武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在随时准备这站队,这一次的风向似乎不大对,他们都要思虑自己之后的出路,所以没有人愿意留下来,都想自己好好的筹谋一番,未来该怎么办。这可是关乎着身家性命的事情,一点大意不得,就像以前息王李建成的旧臣,现在还在这朝堂之中的还有几人?除了一个不把自己当人臣而是当人镜的魏黑子,其余的也就只有薛万仞这个武将了。

武将圈子比起文臣要好融入得多,只要身手够好,拳头够强,那么武将圈子里就能获得话语权,就可以和那帮子夯货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然后在各种场合大打出手。这就是武将,简单没有多少花花肠子,当然要除去李世绩,侯君集还有李靖这样的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家伙。这几个人在这圈子里都没多好的人缘,李世绩还好,有着程咬金和秦琼这两个一起投诚过来的好哥们儿,侯君集却是人人厌的货色,要不是他真的有这两把刷子,他恐怕就直接被排挤出去了,甚至程咬金这样的家伙会揍得他整天鼻青脸肿。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面,他也是半个武将出身,虽然现在是文职,但是却也身怀一些粗浅的武艺,在刻意疾走的状态下,他的速度是最快的,当先的走出了朱雀门,然后上了自家的马车,吩咐车夫赶车回府,然后闭上眼睛在车厢里思索起来:这件事情带着古怪,皇上今天明显在偏袒楚王,这到底是为何?

长孙无忌想不明白,这楚王李宽一直在李二心中不怎么受信任,一直都被李二隐隐提防着,怎么这一次会将李宽留在京城,而且还封了一个‘大楚’的封号,比起嫡出的李泰和李治都要高出不少。这其中定然有着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这些事情让李二心中的天平开始发生了倾斜,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要想个办法,将这个李宽支出京城,不然这朝堂里边的那些立场不定的家伙一定会有人倒向李宽那一边去。长孙无忌在心中这么想着,双手轻轻握拳,似乎在下着决定。

另一边,李宽却是骑着追云,身边还有秦琼,程咬金,李世绩,尉迟恭,屈突通,段志玄等这些天策府出生的武将,当然除了这个相同点之外,还有另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这些人的儿子,都曾经是李宽在长安城中厮混时的手下小弟。此时这些老将将李宽团团围住,看着这个身穿着玄色雁翎甲的少年。

“没看出来啊,你这小子细皮嫩肉的,怎么这么能打呢?”程咬金看着李宽白皙的脸颊,还有纤细修长的双手,不解的嚷嚷道。

“怎么,程将军,还想再比一次?”李宽邪邪一笑对程咬金问道。

“算了,你这小子有些邪门儿,力气也就和俺老程差不多,只是古怪得很,你早上使用的是什么妖法?怎么俺老程和你对了一拳,半只胳膊都麻了,一点劲儿都使不上?”程咬金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问着心中的疑惑。

他这一说出口,其余的人也来了兴趣,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程咬金的为人他们知晓,虽然就是一个不着调的,可是对于武艺身手这一方面却是从未说过什么谎话,既然他说李宽邪门儿,那么这种情况程咬金定然是第一次遇到,这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想要知道让老妖精甘心认输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厉害武艺。

“诸位,现在还是皇宫里呢,怎么能说这些?”李宽推脱道。

“那么就去东郊马场,那里宽敞,还有那里离娘子军的驻地不远,说不定还能遇到那群娘们儿操练呢!哈哈……”不着调的不仅仅只有程咬金,尉迟恭也毫不逊色。(我的小说《大唐楚霸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章再战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