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楚霸王 >

第64部分

大唐楚霸王-第64部分

小说: 大唐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决裂了,不然以李二的性子也不可能对秦琼这些天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而无动于衷。

“诸位,现在真得到一个消息。来源未知。可是却事关重大,所以现在将诸位留下,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看看这个消息的准确信,以及如何让应对!”李二此时放下了宴会上那一个高兴的面孔,如同换脸一般此刻阴沉得像是要滴下水来,当时他和李宽之间的对话因为事情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就没有直接说出其中的内容。但是群臣却也听到了擅动刀兵这个字眼,所以大概都在心中猜测了一番。

“陛下。是不是将有战事?”长孙无忌每次都是第一个说话的,谁让他和李二的关系摆在那里呢。想起宴会上李二的那句话。长孙无忌心中一个闪念说道。

“辅机,确实有关于此,现在这里也没外人,朕就明说了,宽儿给了朕一条消息,颉利兴刀兵,渭水斩白马。此信息的含义想必大家都能理解,突厥可能要打过来了!”李二面色没有丝毫的改变,很是沉重的说道。

“是楚王殿下给的信息?这可靠吗?”李世绩却在质疑这消息来源。这位刚被李二拜为为的并州都督,封邑九百户,是武将中少有的智者,这位历史上跟随了唐朝开国初的三位皇帝,被倚为大唐之长城。他原名徐世绩,表字懋功,被李渊赐姓为李,以多谋善战著称,此刻他的质疑引起了许多人的附和。

“微臣同意懋功兄的意见,楚王殿下连宫门都少出,岂会得知如此重要的消息,但是楚王殿下也不可能拿这种消息当作儿戏,虽然年少,可是微臣观之楚王殿下却有着一种成熟,想不通啊!”房玄龄善谋,此时却也一头雾水,因为这个消息的来源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朕也不大相信,但是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诸位爱卿认为如何?做一些防范还是必要的,而且这段时间放出探子去草原上验证,看看突厥的动向。”李二说道。

“陛下,俺老程认为,突厥早晚都得打,不如就现在大军压境,将他们灭了算了!”程咬金又开始说浑话了,反正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憨货,那么就表现出来又如何。

“不错,我大唐现在兵马正在愁没仗打,干脆灭了突厥,开疆扩土,说起来我等也是无上荣耀!”屈突通也出声附和。

“怎么打?大唐现在刚安定,国库空虚,百姓凋敝,这一场战争打下来,大唐百姓还要不要活了?你们知不知道前隋哪怕炀帝残暴,可是隋亡的时候天下尚有百姓七百万户,可是现在呢?武德八年,天下登记在册的百姓不足三百四十万户,还有差不多四百万户去哪里了?全都被这些年的战争给打没了,青壮出征,老弱妇孺也被战火影响,流离失所!现在大唐支撑不起这样一场战争!”杜如晦被李二拜为太子左庶子,并且兼任了户部侍郎,是李二打进世家大族阵营的一颗钉子,哪怕刚上任,可是这天下整体百姓数目还是知晓。

“那就是没得打了?那么我们这些武将还要来何用?不要告诉我要守城,那事儿俺老程干不好!”一听不是攻城略地,程咬金立马没了兴趣,要他守城,还不如让他去左武卫训练那帮士兵来劲儿。

“确实是支撑不了!大唐江山尚未稳固,何以对外扩张?只能固守,在草原到我大唐腹地之间有着一座雄城,朔方城,我们现在只需要派遣一员虎将坐镇在那里,率领三万精锐,定然能守住一段时日,那样就有时间从容的从其余地区调集兵将,对突厥进行阻截了。长孙无忌想了一会儿出声道。

“末将愿往!”守城程咬金不愿意,”可是却有人愿意啊,侯君集就是如此,他心中对于现在的地位很是满足,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不大配得上现在李二给的地位,所以就想着为李二分忧,所以抱拳出列道。

“侯将军既然愿往,那是最好不过,有侯将军坐镇朔方城,定然万无一失!”房玄龄出声。

“确实,侯将军在我们这些人中确实是文武兼备,谋略与武力皆是上上之选!”杜如晦也附议道。

“既然房杜二位爱卿都觉得侯将军是最好人选,而侯将军也愿意前往,那么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李二一锤定音,决定侯君集去坐镇朔方城。

“好了,既然有了结果,时间也不早了,诸位爱卿也回去休息吧!”李二挥手示意散会,众臣大礼朝拜之后就各自回去了。李二站在这偏殿里,望着穹顶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出来吧!”李二站立良久之后出声道。

“暗一拜见陛下!”一个身影出现,正是李渊身边最得力的高手,暗卫的统领——暗一。

“结果如何?”李二问道。

“军中尚好,只是朝堂中却是一团雾烟瘴气,许多文臣全都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好多背后都有着那些家族的影子,奴婢追查良久,确定,五姓七望在其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长安城的那些商贾有接近半数是他们支持的,也就是说长安城有近半的钱财流进了这些家族。”暗一在李渊下定决心将李二扶上位之后就被派遣到李二身边,听从李二的命令,这位当世有数的高手被李二派去调查那些满朝文武在朝堂之下所拥有的私产和背后的支持者,因为他要知道哪些臣子是那些家族的,好安插自己的人手,而又不触及那些家族的底线,现在李二还要看那些家族的脸色。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二怎么也得将要害部门掌握在手,不然这天下恐怕就不会安稳。

“暗一,你们暗卫有多少人?”李二突然问道。

“连同奴婢在内,一共七十五名暗卫。”暗一现在也不敢在李二面前称杂家了,因为现在李二是他效忠的对象,就如同之前他效忠李渊的时候不将李二的身份看的太重的时候不一样了,所以自称也改为奴婢了。这些人是死士,效忠某人之后,对其余人就不甚在意,只在乎自己主子。暗一就是这样一名死士,效忠李渊就不在意李二,被李渊派遣到李二身边效忠李二之后,就对李二死心塌地。

“那么,朕要你暗中组建一支队伍,名曰‘百骑司’监察天下文武官员,只向朕一人负责,不知可否?”李二将一个很大的权柄交给暗一,这是委以重任,也是试探考验。

“奴婢遵命!”暗一干净利落的领命,不管李二要他做什么,他都会将事情做好,这就是他这种人的使命。

“退下吧!对了,派人去突厥看看情况!”李二在暗一临走的时候又吩咐道。

“奴婢遵命!”暗一消失在阴暗处,这身手哪怕没有秦琼配合恐怕也能摸进玄甲军的大营吧!李二看着消失的黑影,心中暗叹道。

第四十章惊变

在辽阔的大唐边境,西北苦寒之地。时过九月,塞外早已飘起了纷飞的大雪,朔方城,这个帝国西北第一雄关,此刻城门洞开,无数身着铁衣的将士站在寒风之中翘首以待,因为今天是陛下新任命的朔方城最高军事统帅赴任的日子,在元朔方城守备卢越的带领下,裨将之上的将领全都集合在一起了,准备好了各种欢迎事宜,就差今天的主角了。

远远的,一骑当先,身后是几十个护卫亲兵,一行军队飞速的向着朔方城前来,隆隆的马蹄声都隐约听得见了,卢越站在最前面,将手举起,然后重重的挥下,鼓乐声就想起来了,而他自己则是带着那些将领们骑马迎上前去。作为这里的守备,对侯君集的到来他还是有些不满的,可是这礼仪却还是要做到位。

“末将卢越,恭迎侯将军!”卢越率人来到了侯君集身前,而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道。他身后的其余将领也同样翻身下马,整齐划一的动作甲胄与地面交击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但是却看得侯君集一阵欣喜,这样娴熟的动作,证明这驻守朔方城的军队绝对是精锐之师,统领这样的军队是每个将军梦寐以求的事。

“诸位请起,侯某初来乍到,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多多包涵!”侯君集也下了马,上前将卢越扶起。哈哈笑着说道,然后也不上马,就这样徒步向着朔方城而去。其余人跟在他身后,牵着各自的战马。踩着吱吱的积雪,鱼贯进入了朔方城门。

侯君集驻守朔方城,李二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虽然这位性子有些骄傲浮夸,可是军事才能在整个大唐都是绝顶,只是守城,那么给颉利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控弦之士也拿他没办法。只要侯君集挡住一段时间,大唐就有时间调兵遣将了。

这里不能怪李二思想消极,只想着被动防守,而是大唐国力暂时还无法支撑一场对外战争。不得已而为之,大军一动,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钱粮都嫌不够。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以只能这样,要是消息有误就没什么,要是是准确的。也有一个缓冲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是半月,李宽这段时间利用酒仙居的银钱,四处求购灯油火油等物。终于将身体彻底养好,然后再将骑射练习至一定深度了。有了马蹄铁,追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狂奔了,所以每天去东郊马场跑上几圈,再带着小灰灰,追撵着几只野鸡野兔。再抓上一只带回宫里,小日子过的优哉游哉的。

时间渐渐入冬了。长安城也开始下起雪花来,李二站在立政殿的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雪花,黯然失神。昨夜接到百骑司星火急报,突厥已经集结了二十万控弦之士,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准备南下了,这一封奏报在路上走了接近五天,跑死了三匹战马才送到长安,可是这段时间恐怕足够颉利攻打到朔方城了,李二昨夜已经连夜召集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杜如晦,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左武卫大将军秦琼进宫商议此事,情况不容乐观。

想起昨夜发出的命令,李二再一次长叹一声,并且在心里充满了无奈之感,这天下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大唐百姓为何要遭受如此的战火纷扰?

回转身子,却见到长孙从一边的走廊里行了过来,身怀六甲的她,此时显得臃肿,但是却用充满了母性的光辉。此刻俏脸上满含担忧,昨夜的星火急报她虽不知具体事情,可是却也知道自己丈夫和几位大臣商议了整整一夜,而且派出了数路使者,整夜她都睡不着,这不天刚亮他就急急忙忙的赶来,看看李二是不是又遇上烦心事了。虽然政事上她从不插手,可是李二心里的苦与累,却是她最为了解。

“观音婢,你有身孕在身,怎么还这样不爱惜自己?”李二心疼的责怪道,看着妻子微红的双眼就知道她应该是一宿没睡,这样可不行。

“陛下,臣妾只是担心!”长孙无言,只是用那双如若秋水的剪眸看着李二。

“没事,此事我们早有所准备,放心!”李二说道,听李二如此说,长孙稍微松了口气。有准备就好,有备无患,总比被打个措手不及来得强。

朔方城,侯君集站在城头,身后是大唐三万精锐士卒。这座城在两日前突厥人就兵临城下了,侯君集一直在和这帮人鏖战,突厥人不擅攻城,不然那二十万人在这两天时间里也不会被大唐三万人堵在这里了。

颉利在朔方城外设立王帐,高高的金狼旗在王帐上飘扬,周围是其余突厥贵族的帐篷,再往外才是各大部落士兵们的帐篷。从城楼上看过去,刚好能看清那最大的王帐,还有那飘扬的旗帜。

“来人,拿弓来!”侯君集下令道。

“诺,将军!”一名亲卫从身上解下一张五石强弓,这张弓在这朔方城里也只有侯君集能拉得动,其余诸将皆是对它无能为力。这张弓的弓身是用柘木制作而成,所谓十柘九弯,这天然弯曲的柘木是制作弓身最好的材料。弓弦却是用不知名的动物的筋做的,相传这张弓的弦是用蛟龙筋做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总之这张弓是整个朔方城最强的一把,力道足以在百丈之外穿金裂石。

侯君集接过弓,搭上羽箭,瞄准那王帐一侧的旗杆一箭就射了过去,这里离着王帐足有百二十丈,如此远的距离侯君集射出的箭羽居然力道不减,直直的射到了那旗杆之上,随着吱嘎的一声,旗杆从中断成两截,那随风飘扬的金狼旗也摔落尘埃。

“好……将军箭术无双,这一箭哪怕是三国黄汉升也不过如此!”卢越首先叫好,侯君集这一箭确实让大唐兵士士气大振。

而突厥那边也不是无人,论骑射,大唐士兵还真不是突厥人的对手,不光是因为他们生长在马背上,而是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弓箭就是他们千百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护身之术,而大唐这边因为是农耕民族,所以习惯的是刀枪,而不是弓箭。

只见几只箭矢向着城楼而来,快如流星,而且皆是向着那站在众将中间的侯君集而来,侯君集原本还在得意洋洋的接受着周围将领的恭维,可是谁曾想到,这几支箭会这样直向着他奔来,而且箭矢划破空气的呼啸声让他知道这几支箭上面的力道不比他之前射出的那一支箭来的差。

“妈的,那里来这么多箭术高手,突厥人都这样善射吗?”侯君集没和突厥人打过仗,这两天因为只求无过的守城不出,却没领教突厥箭雨的厉害,要知道那铺天盖地的箭矢像是蝗虫过境一般收割着挡在它们面前的一切生命,大唐和突厥交战通常都是用盾阵,挡住箭矢,然后短兵交接。因为战马在之前一直都是稀缺资源,大唐无法组建那么多的骑兵与突厥比拼骑射。

“将军,快下城楼!”卢越大吼了一声,就拉了侯君集一把,将自己挡在他前面,并且顺势一滚,两人就这样从城楼上消失不见,而其余的将领却没这么幸运,好几个被足以那穿金裂石箭矢切成两截,鲜血就这样流淌,内脏合着血液喷了侯君集一头一脸。

“妈蛋,弄死这帮突厥崽子!传本将令,所有会射箭的都给本将射,射死这帮突厥崽子!”侯君集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恨恨的道。

于是一波箭雨就从城墙上射了下来,突厥阵营里冒出了一朵朵血花。而之后突厥人也还以颜色,就这样又过了好几日,两军还是相持不下。而朔方城内,侯君集却不怎么上城头了,因为他要准备着迎接后面的支援队伍,城头上的战事暂时交给了那天救了他一命的卢越暂且代理。

这一夜,夜色深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