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75部分

大明武夫-第875部分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心多是读书人啊……魏忠贤心里一叹。

只要给官做,他们又何曾在乎头上的主子是谁?

“所以,公公你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等虽然已经在大明的朝廷败落了,但是天可怜见,我们还有别的路可走。”魏广微的笑容越来越深了,“而且学生这段时间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学生已经跟赵进手下的一个大官沟通好了,他们乐意让我等来投!既然如此,公公,我等何不索性做个从龙之臣呢?!”

“从龙……你以为赵进就能成得了龙吗?”魏忠贤忍住了心中的怒气。

“他如何成不了龙?天下除了他还有谁能够成龙的?难道京城的那位少年天子就像真龙吗?”魏广微笑得更加深了,“公公,你我都是曾经秉持过国政的,难道我们之间还用打什么机锋吗?大明如今是什么千疮百孔的模样,难道你我还不知道吗?自从公公苦心纠集起来的大军,被赵进带兵顷刻而下,难道朝廷现在还能纠集起另外一支大军吗?就算纠集起来了,难道又能打赢赵进不成?现在大明已经没救了,关外建州事已经糜烂,徐州贼更是势大而不可制,我等不早点寻着出路,难道还要等着被朝廷宰割?”

魏广微的话,让魏忠贤一下子无言以对。

在他权倾朝堂的时候,魏广微是和他一起把持国政的,因为是直接负责的阁臣,所以对国家大事恐怕比自己还要明白,他既然说大明朝廷已经无望恢复,那大概确实就真的无望恢复了。

没想到,他居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寻找退路,和赵进的人勾搭上了。

一个魏广微是如此,那……难道……赵进就真的成为曹操吗?

就算如此,就真的有理由背叛朝廷了吗?

“公公,早做决定吧!时间已经不多了,等到天子下旨让人来追你索命,那时候就万事休矣!”眼见魏忠贤已经无言以对,魏广微继续做了最后的劝说,“学生就是不忍心看着公公遭了那些东林小儿的毒手啊!只要公公点个头,今天我就想办法让人把公公救出来,咱们一起去投了赵进算了!那崇祯天子只派了两个人来挟制公公,学生担保一定能将公公平平安安救出……”

这时候魏忠贤终于明白魏广微的用意了。

他想要去投靠赵进,然后把自己也当做礼物一起献过去。

他这么做,一是确实感念当时自己对他的恩遇,不忍心看着自己被天子处死;二也是想在赵进那边抬高他自己的身价,为他在新主那里谋到更好的待遇吧。

可悲,可叹。

东林这边是一群误国宵小,自己这边难道又多了多少正人君子?

都一样,都一样,这些朝臣士大夫心里只有家,又哪里有国?

不止魏广微,就算是现在朝中得势的大臣,又不知道有多少是暗中和赵进私通款曲呢!

在魏广微期盼的眼神当中,魏忠贤沉默了良久,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

“显伯,你的心意我是领了,但是这事我不想做。”

“公公?”魏广微大吃了一惊,显然不太明白魏忠贤为何要如此做。

“先帝……先帝待我不薄,我不能负了他。”魏忠贤低着头,闷闷地说。

“先帝……先帝待公公不薄,可是公公也是为了先帝殚精竭虑了,又有哪里对不起先帝?!”魏广微连忙劝说,“再说了,现在先帝已经驾崩了,新帝又对公公如何?公公忠心耿耿维护他大明江山,可是他却不辨忠奸贤愚,还要将公公置于死地!既然如此,公公又何必坐以待毙?”

“咱家受先帝如此大恩,就算新帝对咱家不住,也没什么可说的,天子若是想要动手,那就动手吧。”魏忠贤平静地说,“咱家是粗人,是太监,讲究的就是知恩图报,朱家天子给了咱家这么大恩德,咱家岂能不以身相报!”

这若有如无的讥刺,让魏广微脸上微微一红。

“学生是一心为公公才说这一番话的,公公不听也就算了,还要出言讥讽……为何如此不识好歹?难道朱家天下变成如今这样,公公没有责任吗?”

“没错,咱家是有责任,所以咱家愿意背起这个责任。但是你呢?当年咱家正是靠着你们来治国的,结果天下混乱,百姓困苦,天灾人祸不断,饥民四处流窜,还有不少来了京师!你敢跟咱家说其中没有你的责任?”魏忠贤斜眼睨着对方,微微冷笑了起来,“咱家要负责,难道你等不需要负责?你等跟着败坏了天下,结果却轻飘飘地来一句识时务,然后就投了新主,这种恶事,咱家这种太监都不愿为,你等士大夫倒干得乐此不疲!你……你和那些东林小儿又有何区别!”

这一对旧日的搭档,此时却因为一言不合,互相怒目对视了起来,气氛陡然变得十分紧张。

没错,他们既然当时在秉持国家,那国家败坏就有他们的责任,谁能轻轻巧巧逃过去呢?

“公公,学生是在为你说话啊!”良久之后,也许是觉得已经无法说服魏忠贤了,魏广微只好又再叹了口气,“好吧,既然公公不愿意采纳,那在下也不再劝了,人各有志,也没办法。”

虽然口中是如此说,但是他心里却是对魏忠贤的话颇为不服的。

自古以来,士大夫们都是说家国天下,家就是排在国前面的,只要能保住家,又何必在意国呢?反正就算是改朝换代,皇帝也还是要人来帮他做官的吧?别说赵进了,就算建奴的黄台吉来了又能如何?当年金国人占了河北之地,还不是无数人求着去考金人的科举?

魏公公毕竟还只是小门小户出身,不明白这种道理。

“好了,显伯,你说得对,人各有志,现在到了这种地步,咱家也只能顾到自己了,你想要怎么做随你,咱家不会管也管不了。”魏忠贤移开了视线,看样子是不想再同他多谈了,“你要是没事,就先回去吧。”

眼见他下了逐客令,魏广微又是心里一滞。

他的意思很明白,你想做什么我不管,但是别劝我去投赵进了。

那这样一别之后,恐怕以后就真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吧……

毕竟多年共事一场,而且还领了他的恩情,他又怎么可能就这样完全放任不管?

“公公,且不要这样着急!”他拉住了魏忠贤的手。

“怎么?你还是要强行挟持咱家,拉到赵进面前那里表功?”因为手被抓得有些发疼,魏忠贤冷视着对方。

“公公多想了!”魏广微连忙松开了他的手,“学生岂会做那种事?那不是平白无故让那边小看了学生吗?再说了……公公现在都已经是这样了,就算劫持了公公,又能如何呢?公公,我只是想你先听我说完,既然上策不用,那公公还可以用用中策救急!”

“什么中策?”魏忠贤随口一问,但是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期盼。

“中策就是散财保命,卑辞厚币找上那些朝臣,让他们拿了钱替公公说话,只要朝堂上的舆论扭转过来,那公公就有了生路。”因为心里着急,魏广微的语速十分快,“不过缓不济急,那些东林小儿恨公公入骨,未必会这么快就转过弯来为公公说话,所以还需要刚柔并济,用之前公公掌握的那些罪证来威胁……另外,这一策的风险比上策更大,因为天子对公公十分痛恨,如果天子一力坚持要动手的话,恐怕就算朝堂舆论改观,也难以改变……”

“那些钱,我已经散给了东林了。”魏忠贤平静地打断了他的话。

第1399章冀南流民

接着,他将自己同杨涟的那次交谈原原本本地转达给了魏广微。

“糊涂!公公糊涂了啊!”还没听完,魏广微就痛心疾首地喊了出来,“那杨涟是出了名的刚直的,公公把钱交给了他,他肯定不会截留分润给党徒,那那些人就念不到你的好!如果不得到公公的好处,他们又怎么肯为公公说话呢?再说了,杨涟这种糊涂人,又岂肯为了公公和同党和天子翻脸?公公……这钱就是命,公公是把命送给了东林小儿啊!”

贿赂朝臣,结交同党,这是聪明;给钱给忠直之人,让他们为国办事,反倒是糊涂。

这大明,到底是怎么变成如今这样的?

魏忠贤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好像,从很久很久之前就是这样了吧。

荒谬,太荒谬了。这样的国,又怎么可能不败坏呢?!

一瞬间,魏忠贤的心中豁然开朗,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

不管是阉党在位,还是东林众正盈朝,这大明,终究还是救不了的。

难以形容的痛苦,一瞬间涌上了魏忠贤的心头。

“既然如此,那公公只好按我的下策来行事了……”痛心疾首了好一会儿之后,魏广微终于勉强定了定神。

“不必说了。”

“公公?”

“不必说了。你的上中两策,已经是凶险无比,那下策就算用了,又能比如今好上多少?”魏忠贤挥了挥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听天由命就是了!咱家……咱家已经不想拼了……”

“不想拼了……”魏广微眼中的精光,也随之慢慢地黯淡了下来。

他重新注视魏忠贤。

然后,他发现这已经是一个颓丧而且失去了全部意气的老人。

仅仅是一个老人而已。

衰老,萎靡,看不到原本那种雄心勃勃的旺盛精力。就算没有天子的诏书,他的生命也会很快被夺走吧。

他只是在等死而已了。

既然如此,那确实多说无益了。

“公公……既然公公如此说,那学生确实无话可说了。”魏广微声音颤抖着,然后站了起来,深深地朝魏忠贤作揖,眼角中也微微泛出泪花,“学生只想请公公好好保重!”

“到了咱家这个年纪,保重不保重也就这样了,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到皇陵的那一天。”魏忠贤苦笑,“如果能到得了那里的话,咱家也得好好地跟反思己过才是。”

“公公对大明,已经再无所负了,何须如此!”魏广微沉声说,“东林小儿现在攻讦不停,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罪过都揽到公公一个人头上,现在他们得势没办法,只是上天有灵,公公一定会平反昭雪的!”

接着,他再度向魏忠贤深深作揖,然后才慢慢地转身离开。

魏忠贤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的背影,等到他的背影消失的时候,他心里也知道,整个曾经煊赫朝堂、不可一世的阉党,也正式在大明烟消云散了。

再也没有人可以搭救得了自己,也再也不会有人来试图搭救自己了。

“就这样也好。”

送别了魏广微之后,魏忠贤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得更加糟糕了,他经常陷入沉思当中,时不时长吁短叹,眉头一直紧皱,看上去忧心忡忡,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忧心什么。

刘松平和齐望两个锦衣卫也没有兴趣去管他心里高兴不高兴,一路上护送他离开了保定府。

出了保定府往南行,然后穿过了真定府的深州冀州一路,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广平府的地界,只要再向南行,他们就可以走出北直隶进入河南了。

出于之前的教训,他们一路上更加小心,也不去大的集市留宿,以免惊动他人。

这份小心,不仅仅是在提防魏忠贤在东厂和朝中的敌人,更加是为了防备赵进。

没错,他们现在离赵进的势力范围越来越近了。

因为之前的议和条款,现在山东已经成了赵进的地盘,他们不得不小心地选择路线,以便绕过山东地界,躲开他们有可能的干扰。

然而,和之前行路时的荒凉不同,这一路上,道路上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流民,正在和他们一起朝南方赶。

这些流民个个面黄肌瘦,有些人甚至瘦的皮包骨,看得出来已经饿了很久,就连走路都有些歪歪扭扭;他们的脸色都十分奇怪,平淡中透着一股绝望的麻木,好像看淡了生死的哲人一样。寒风在他们旁边呼啸,但是他们却好像一无所觉,只是呆呆地朝前面走着,好像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一样。

这些流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相互之间绝少交谈,好像饥饿已经让他们失去了一切欲望,行尸走肉般地前行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存的唯一意义似的。

大多人的鞋子已经成了灰土色,被磨出了破洞,有些人甚至都没有鞋子,就这么赤脚在干裂的地面上走。深秋的寒风当中,一路上不断有人倒在地上,有些人再也没爬起来,还有瘦骨嶙峋的孩童在已经奄奄一息的父母身边啼哭,但是更多的人只是看也不看地继续朝前走,他们的脸上都只有一种死灰色。

这种景象,让三个才刚出京城的人心中有些发寒。

这还是北直隶呐,怎么就变成这幅模样了?

“何以……何以如此啊!”魏忠贤的嘴唇微微颤抖了。

虽然他也是在民间长大,但是当时他离开家乡的时候,还算是万历年间的好时光。后来在京城呆了这么多年,他哪里又有多少机会知道京城外面的世界?

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想要得知地方上的情况,只能通过地方官员的奏报,虽然他心里知道那些奏报肯定不尽不实,大明现在举步维艰,百姓的生活肯定困苦。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才离京城不过几百里,就已经是这幅模样。

齐望的心里也和他一样难受。

朝政紊乱,上下昏昏,贪腐横行,庸官遍地,到处流民和饥民在饥寒中受苦……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还不就是因为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权奸!

一想到这里,他的怒火就难以抑制,狠狠地瞪了魏忠贤一眼。

“你等欺瞒圣上,把天下败坏成这样,都是你等的错!”

“是我等的过错……”魏忠贤颓然垂下了头,自己也觉得自己过错甚深。

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望了望这一路上络绎不绝的流民,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毫无建树。

“只盼着孙阁老和杨阁老两位辅臣能够力挽狂澜!”

“几位老爷,能否帮帮老儿,赏老儿一口饭吃……”就在这时,旁边突然挤过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向他们祈求。“老儿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他脸色枯黄,声音有气无力,看样子就算不如说的那么窘迫,恐怕也差不多了。

齐望和刘松平对望了一眼,然后齐望从自己的行囊里面拿出了一些干粮,递给了老者。

他们知道自己也帮不了所有的人,但是多多少少能帮一个也好。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老人快速接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