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295部分

春秋我为王-第295部分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因为条件所限。

他们在进入西鲁前,每天都要靠岸休息,不是不能长时间航行,而是因为船只拥挤不堪,没有太多储存空间,一艘行动的战船为了快速机动,一般只携带一到三日的食物。但过了须句后,沿途近百里水道没有己方能停泊靠岸的安全地点,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不能久留,制定的计划是在东北风刮起的这几天航行到大野泽,沿途攻击一切赵氏船只,抵达郓城外的水面后封锁码头数日,示威一番后再返回。

如此,齐侯在这几个月的货殖战争里被激怒的虚荣心才能得到满足。

“下桨!”在须句一处水流平缓的地方下锚休息一夜后,须且叫道。

对这艘大翼,烦且几乎跟自己的床榻一般熟悉。她分上下两层,能载百人,下层有六十支桨,上层甲板站满手持弓箭和长矛的兵卒,巨大的体型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而且十分敏捷迅速。

“成列!”大翼的六十片桨叶同时入水,桨官大喊着号子。而鼓点犹如硕大而和缓的心跳,每敲一下,桨动一分,六十人一体,整齐划一。

在这艘大翼的身后,两艘中翼,六艘小翼也同时展开各自的木翅膀,七舰速度尽量保持一致,叶刃搅拌济水,艨艟、轻舟、扁舟、舫舟紧随其后。

战列之外,他能够远眺耸立于河畔的各小邑聚,农田沿着大河延伸,一眼望不到头。夯土的哨塔贴近碧蓝的天空,这是赵无恤设置的沿河烽燧,如今发现船队后,燃起了细长的黑烟。看到黑烟,乃至于无可抵挡的齐人船队后,岸上的农人、士卒顿时骚动得像炸了窝的蚂蚁似的。

齐国舟师的目的由此便达到了,被掐断午道、大河航道的憋屈一扫而光。

烦且得意洋洋地说道:“赵无恤太过猖狂了,以为阻断道路、河流的事情就他能做得出来?今日吾等便将这卑劣手段统统还给他!叫他知道谁才是河海上的霸主!”

……

待到船队过了兵卒见船只则趋风而逃的范邑,开始进入郓城地界后,沿河开始出现反击。有军吏组织弓手、弩手放箭,却丝毫威胁不到河中心的船只,统统落到了水里,再度引发了齐国水手们的一阵轰然大笑。

烦且对手下们肯定地说道:“虽然赵氏武卒战力不差,但只要吾等在河上,他们便奈何吾等不得!”

有个船上的军吏问道:“赵氏子为何不派舟师来阻挡?就任由吾等前行?”

烦且轻蔑地说道:“中原诸侯除了齐国外,就没有能在水上作战的,更无舟师,赵氏子手下只有盗跖及一些打渔和摆渡用的小船,哪敢前来抵抗。”

大野泽那些盗寇,他是不放在眼里的,当年盗跖再强,也不敢顺流而下到齐境沿河劫掠,正是因为公室舟师的存在。

由于战船总数和大小远超赵无恤,烦且认为小心谨慎或精巧谋划都不必要。他直接将舰队编成两战列,各由十五六艘战船组成。大翼和中翼、小翼负责扫清河道,摧毁赵无恤的那些小小渔船。稍小的船只护卫两侧,抢掠舫舟,就像河盗在大河上干的一样,无论是不是齐国人的,这可是赚取外快的好机会……

烦且板着脸宣布:“向赵氏交税过关者,皆为齐国仇雠!”

此举让齐国商贾们叫苦不已。

然后,他们遇到了第一支有组织抵抗的对手,十多艘狭长的划桨船,如同一条条水上蜈蚣,上面是叫嚣不已的赵氏水兵,其实就是从前的湖泊盗寇们。

在站于大翼上的烦且看来,这些船都是孩童在小水沟里玩耍用的小木舟而已。

他听见齐国水兵们在甲板上欢呼,彼此鼓励,连桨仓里的也厉声叫了起来,兴奋不已。自临淄出发以来,他们大多数时间一直闷在舱内,无所事事,早已迫不及待,渴望战斗,并且自信满怀,坚信胜利。

齐国舟师,无敌于诸夏!

这气氛感染了烦且,他举起了短剑,指着前面的阻挡者大声喊道:“摧毁它们,前面就是大野泽了!”

……

隆隆的战鼓穿越河面,啸叫嘶哑深沉,犹如雷鸣。

方才的战斗结束的很快,不,也许不能称之为战斗,因为齐国一方还未怎么发力,敌人便开始溃败了。

烦且所在的大翼一马当先,径直撞翻了前方狭长而娇小的轻舟,木板破碎发出撕裂的巨响,敌人的阵型完全散了。

顷刻之后,一声又一声巨大的碰撞回荡在水面上,在船木分解的刺耳尖啸中,艨艟将一艘长船迎面劈成两半。机灵的敌人开始逃跑,迟钝的船则被夹在两艘小翼中间动弹不得,船员正与跳上去的齐人做殊死搏斗。

它们不断退却,而齐人舟师不断追击,渐渐进入了较狭窄的河道,自己的队形也已经散乱了。

又一次撞击,烦且指挥大翼逮到了敌方唯一一艘能被他看在眼中的小翼,其左舷的桨如脆弱的筷子般被掠过的大翼全数撞断。“放箭。”烦且命令道,弓手们立刻掀起一阵致命的箭雨,他看见那艘小翼的人陆续倒下,大多数人早已跳水逃走,它成了齐师的俘虏。

“到下层去看看,将划桨的人尽数杀死。”夺船是最让人兴奋的时刻,烦且有权处理自己的战利品。

“又有船来了!”就在这时,又有船员高喊了起来。

他抬起头,却瞧见河面上残余的几艘长船逆流而逃,一群小船则逆着风顺流而下:其中有渡船、划艇、木筏、小舫船和船身腐烂得几乎无法漂浮的小翼。

烦且露出了轻蔑的冷笑,种类杂七杂八,场面混乱不堪,真是绝望的挣扎,凭这一堆浮木怎可扭转战局?只能挡道罢了,显而易见,赵无恤已经无计可施,齐国舟师抵达郓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他开始让人击鼓,准备重演刚才的摧枯拉朽,然后一路冲进大野泽,将那儿刚平静下来半年的局面搅成一锅粥。

然而当命令刚刚下达,后方的船只越过大翼超前划行时,下到那艘被俘小翼船舱的人上来回报,烦且的笑容顿时凝固住了。

“满满的一船石涅,还有稻草?”

石涅易燃,可以作为燃料,可为何会在一艘与他们作战的小翼上?

情况不对,他这才注意到,他们已经抵达了较为狭窄的河道,左右不过一里半,岸上的草丛灌木间,已经有不少潜伏已久的兵卒站了起来,手持长矛和弓弩,冷冷看着漂浮的巨木们。

待到逃窜的长船以方才没有的灵巧穿过那些小船组成的线列后,一个身高九尺的大汉从船舱里站了出来。他露出了一丝冷笑,手持弓箭,在旁人的协助下引火燃矢,开弓如流星赶月,无一不中,点燃了一条又一条缓缓运行的小船,噼噼啪啪,火焰在风中急速燃烧蔓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多时,一个由赤色烈焰和黑色浓烟编织成的天罗地网顺流而下,朝齐国舟师扑来……

第476章 疾风烈火

PS:咳,济水宽度三里有点夸张,找遍水经注没发现描述下游宽度的,重新设定为濮水宽半里,济水宽一里,汛期最宽两里了,毕竟是和江河淮并列的大河之一。另外之前柳下跖的话应该是河道上作战胜率八二开,湖泊里六四开,写茬了。

齐国靠近海滨,因常年目睹浩瀚无边的海洋,诡异多变的蜃楼,所以神仙之说泛滥。

舟师统帅烦且在近海航行时,就听说过这样的传说:

海的那边,遥远的东方有一株扶桑巨木,扶桑树下还有太阳升起的汤谷,那里的长人身高千丈,逐日的夸父由此而出。若是人死之后,魂魄没有回归蒿里,而是误入东方,那儿有十个太阳轮番照射,金属和石头熔化变形,连空气都会被点燃,魂儿一去必定消解无存。

所以齐国巫师招魂时一定会高呼:魂兮归来,东方不能够寄居停顿!

如果先秦人的鬼神观里有地狱这东西,那十日所在的汤谷,也可以视为四方“地狱”之一了。

而现如今,烦且感觉自己周围也和汤谷差不多,火,目光所及全都是火!

当遭遇敌人船阵后,那些上去争功的齐船是最先遭殃的,在下游的它们本来兴冲冲地想冲开这些小舟,然而却眼睁睁地看着木筏、扁舟和渔船被点燃,载着致命的火焰,顺着济水河朝他们袭来。

船是木材造的,绳索遍布,还涂了防水的漆,这三样东西最怕明火。齐船们顿时大惊,艨艟和小翼的两行桨叶起起落落,像蜈蚣的脚一般疯狂摆动,奋力扭转方向,但无济于事,这些水蜈蚣无路可逃。

这时候东北风已经很微弱了,试图调转航行方向的船只反倒被上游漂下的数十条火船追上,然后砰地一声碰到了一起,带着火焰的唇轻轻吻了上去。

只是一个触碰,那些火船上燃烧的稻草、漆油点燃了船身和索具,火势逐渐蔓延,爬过绳子,登上甲板,在各类木材上剧烈燃烧。

烈火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吞噬了齐人的船只,被火焰缠身的人纷纷跳进水中,发出非人的惨嚎。

烦且目睹了这一切,他心里怦怦直跳。

上当了,他们的长驱直入,还有方才那些船只的不堪一击,这都是赵无恤的诡计,是为了将它们引入充满死亡和火焰的陷阱。他立刻鸣金下达新指令,让船队掉头,改为向后划行,和它并列的那些齐船也在撤离,希望不要沾上火苗。

这是济水比较狭窄的河道,它们在慌乱之中发生了碰撞,几艘船的船桨和绳索搅在一起,根本分不开。其中,就包括那艘满载石涅和稻草的小翼!

烦且急忙让人去斩断绳索,然而说时迟那时快,一抹红光闪过眼帘,火箭矢从船侧飞来,落到左舷方向。刹时,一窝火焰咝咝叫着在满载燃料的小翼船尾升起,翻腾,燃烧。

是一些站在简陋木筏上的盗寇,他们乘着齐人慌乱时纷纷下河,划行过来发动袭击,然后直接弃船而逃,跳入水中躲避。

烦且知道他们在躲避什么,塞满石涅和稻草的小翼被欲望的火焰所吞没,然后触发了一场爆炸,轰隆隆!爆炸牵连到了烦且的乘舟,甚至波及到了身边的两三条艨艟。巨大的冲击和火焰在河面上翻腾,浓烟滚滚,脚下的甲板消失不见,烦且被气浪掀飞出船,扑通一声落到了济水里。

好在烦且水性极佳,等他再度浮到河面上时,那艘小翼是彻底毁了,石涅的爆炸连续不断,船只的碎末纷飞于空气之中。作为旗舰的大翼被它纠缠着,完全被火焰包围,整条济水河似乎从河床开始沸腾,到处是燃烧的木板,落水的士兵,火船依然在顺流而下,烧得木头嗞嗞作响。

他吐出积水,深吸口气,抓住最近的木板,紧抱不放,但在试图游向一个芦苇荡匿藏的时候,却被带钩的矛挂住甲衣拖了上去,被赵兵生擒活捉!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盗寇哈哈大笑:“乃公可是水上逃命的能手,就知道会有水性好的往这边来藏匿,在这等好久了,还真让乃公逮住一条大鱼!”

……

赵无恤扶着剑站在河边的烽燧台上一动不动,济水河上烈焰熊熊,齐人那贸然逆流而上的船队半数起火,这趟火攻使神气的齐国舟师化为葬礼的柴堆,空中满是烟尘、箭矢和尖叫声。

之所以在河道上决胜负,是因为赵无恤无法承受敌人观兵郓城耀武扬威,引发邑民惊恐的代价。而且水战不比陆战,器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胜负。大野泽的船多为单层的小舟,天生就有劣势,真的能和中原水上无敌的齐人斗一斗么?时间不等人,赵无恤设想的那些水上利器可来不及制作和操练。

所以赵无恤在盗跖的建议下,选择了借助外力:简单而粗暴的火焰,设计诱敌到达狭窄的河道再以火攻之。

火焰掀起的热风抽打到裸露的脸上,齐船或烧毁,或沉没,或搁浅被俘。参与这场战事的群盗和兵卒都在欢呼,他们在尽情捕捉游上岸的齐人,大胆的群盗则乘着木筏,在危险的燃烧河面上寻找猎物。

眼看胜局已定,赵无恤侧过头问身边的人:“徐承,你觉得此战如何?”

徐承是个年近四旬的高瘦中年,是前几日刚刚从徐地抵达郓城的吴国造船人,此人一脸的阴沉,随时都像别人欠他钱似的。

不错,吴国人的确是欠他一个邦国。此人据说是徐国公室子弟,也是徐国舟师的一个船主,但在十多年前吴国灭徐之战中惨败被俘,徐城也被伍子胥以水攻拿下,徐君及其夫人剪发投降,徐国灭亡。徐承也成了吴国舟师里管理船只的小吏,这次赵无恤向屈无忌索要造船人,屈无忌就把他扔来了。

邢敖对赵无恤交待的事情很上心,特地将徐承的履历写信告知,所以无恤才知道的那么清楚。徐承并非无才,他又会水战,又能造船,只是在吴国人扎堆的舟师里备受排挤,赵无恤算是捡到宝了,待之如上宾。

所以他今天带着徐承来观战,却是怀了考校的心思。

徐承说道:“齐人擅长近海作战,或者在宽广的湖面、大河上作战,却不利于狭窄水道里的舟战,大野泽的群盗则反之。所以齐国舟师一旦进入窄河,优势便会逆转,齐人以其之短攻人之长,真是蠢透了。河流之上,船再多再好都无用武之地,一次顶多摆开二十艘,惟恐桨叶交割,互相抵触,故此番司寇利用河道流水火攻,避无可避,便将其一举击败。”

赵无恤颔首,徐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方才都说到点子上了。杵臼啊杵臼,你听见这番话了没,你听到齐国舟师的燃烧和兵卒的惨叫没?这不仅出自我的计谋,更是由于你的愚蠢,或者,还要加上陈氏的阴谋诡计。

战斗接近尾声,此役有一半的齐船毁掉了,但是,还是有部分船只得以逃脱。水流难以捉摸,火船不如盗跖计划的那么散布均匀。但此番公室舟师依然损失惨重,大概陈氏也会为此而高兴吧?

无恤又问道:“若你为齐国舟师统帅,会怎么打这场仗。”

徐承道:“倘若我是舟师的统帅,决不会如此行动。首先,我会挑选数艘快船深入河道,仔细审察,刺探虚实,而非轻率地猛扑而进。如此一来,司寇的火攻之计便不顶用了,待抵达湖泊,齐国船只便如龙入海,能够施展所长,柳下跖纵横大野泽近十年,却自称在湖泊上比河道里胜率更低,自然有他的道理……”

“那吴国呢?吴国舟师比起齐国舟师来如何?”

沉痛,赵无恤没有看错,说到吴国舟师的那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