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613部分

春秋我为王-第613部分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陈恒的计划里,从少海到西歧,秦齐郑魏四方东西万里横向联合,共同对抗赵氏,故谓之为“连横”!

继晋国诸卿和齐国的赵氏包围网后,这将是第二次反赵同盟的开始。

但魏驹并不是被所谓家仇和前景一激就上头的人,在一番天人交战后,他选择了拒绝。

……

“《周书》有言: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釐不伐,将用斧柯。这意思是事前不考虑清楚,后必有大患。如今我考虑的,除了保全宗族外,无非是让百姓渡过饥荒,无须卷入大战中去。使百姓安定的根本,在于选择邦交,邦交选择得当,魏氏之民就安定;邦交选择不得当,魏氏之民就终身不安,死于沟壑。”

魏驹不糊涂,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将意味着魏氏的命运,一旦同意叛晋归秦,无疑将在晋国内部重新点燃战火,一场比六卿之乱更大,蔓延到整个天下的战火……

这不是魏氏能承受得起的,纵然最后所谓的“连横”取得成功,得利的也只会是秦齐,魏氏的河东到那时只怕已变成战火下的废墟了。

既然无论如何都会大受损失,他宁可彻底彻底向赵氏低头,只求保全六卿之乱前魏氏的一隅之地。

桃园结义,侯马之盟仍在,赵无恤不会悍然将魏氏赶尽杀绝,他仍然存在一丝幻想。

“多谢陈子的斡旋和大庶长的好意,但魏氏家主新丧,毛羽已折,不可以高飞,今日的话,就当魏驹没有听到。”

他不顾子蒲阴沉得发黑的脸色,准备让人调转马车,回到少梁,他终于鼓起勇气,打算回河东,与赵无恤好好谈一谈……

“子腾留步!”陈恒却让人驾车追了上来,双手高举,以示自己没有敌意。

“我还有几句机密之言,要对子腾说,可否让我蹬车?”

陈恒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并不能对人高马大的魏驹构成威胁,魏驹也不疑有他,点了点头,让戎右下去,换陈恒上车。

“事到如今,子常还要对我说什么?”

“我要说的是……”陈恒贴了过来,他的脸靠的很近很近,魏驹甚至能闻到他身上腥咸的汗水味道,以及沉重的呼吸,他突然觉得不妙,一个激灵,拳头猛地打出。

但陈恒动作之快超出他的想象,魏驹的拳头却打空了,还不等他拔剑,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已经抵在了他的脖子上。

魏驹大惊失色,却见陈恒先前的文弱君子模样已不知所踪,他手脚灵活地迅速换到魏驹身后,防止魏氏的御者冒死救助,陈豹、陈庄也开弓搭箭,瞄准了要拼命的戎右。

“放下武器,休要动弹!”

“吾中计了!”魏驹大呼上当,再看陈恒,却见他得手后露出了笑容:“现在,魏卿可否下令魏氏弃晋归秦?”

……

那还是六十年前,晋国发生了震惊世人的栾盈之乱:栾氏虽然被放逐,但是国内的家族势力依然存在。而且栾、魏两家是世交,栾盈与魏舒的私交更是亲密。因此,栾盈在齐庄公的帮助下冒险回国复仇,他一方面纠集家族党羽,一方面秘密联系魏舒,而魏舒对栾氏愿意两肋插刀,他欣然允诺,同意作为内应,一起发动兵变。

然而,在乱起当日,这边的魏舒也已将家族人马召集起来,准备与栾盈并肩战斗,却来了个不速之客。范鞅直奔魏家,骗得蹬车后,突然亮出匕首胁迫了魏舒,要他命令魏军倒戈,结果孤军作战的栾盈终于失败……

这是一段魏氏子孙提及就愤愤不平的历史,然而魏驹却没料到,当年的这一幕却在河西重演了。

劫持,这是魏驹先前没有料到的事情,看上去文弱的陈恒其实是个剑术高手。劫持了他后,魏氏备下的兵卒还在百步之外,秦人的伏兵便已一涌而出,按照与陈恒“若魏氏不从,便以武力胁迫”的约定,将魏氏三人团团围住。

魏人投鼠忌器,于是魏驹便被带回了秦军大营,名为客人,实为囚犯,彻底丧失了讨价还价的本钱。

先前魏驹推脱了陈恒与秦国大庶长的计划,可现在他却不得不让人回少梁通报执行了。

老家主被刺杀,新家主又被劫持,不出数日,少梁、王官的魏军无计可施,只能敞开城门,放秦人入内。

在陈恒的劝说下,子蒲倒也理智,没有大肆报复魏氏乘着秦国国丧讨伐,并杀伤大量秦人的仇恨。他知道,若是秦国想要守住河西,甚至继续往上郡、河东进取,那就必须依靠魏氏,依靠这些可靠的魏武卒。

于是魏驹被允许在秦军营帐中自由走动,在商谈时,他也作为三方代表之一参加,子蒲对劫持他一事再三表示歉意,并请他坐到了上席。

陈恒已经为这个同盟设计好了未来:“秦、齐、郑、魏四方在新郑洹水之上聚会,相互沟通故有的嫌隙,杀白马歃血盟誓,彼此约定。假如赵氏继续逼迫魏氏,那么齐秦就从东西牵制赵氏,郑国则切断赵氏与其盟友的联系。假如赵氏攻打齐、郑,秦魏也要牵制住赵军。吾等还可以寻求燕、中山等对赵氏面服心不服者,再说服楚国或吴国加入,到时候集结天下的力量讨伐赵氏,那么赵无恤一定不敢从冀州侵犯诸侯了……”

他对子蒲长拜说道:“当然,盟主暂时还请大庶长担当。”

楚国和吴国的态度未定,陈氏为了恭维秦国,让秦人牵制赵氏,一个虚有其名的盟主,“横长”之位自然不会舍不得,子蒲也不敢受此任,推脱后将这名义给了秦国年轻的国君。

太大意被劫持后郁郁不乐,整个人瘦了一圈的魏驹当然不会有反对意见。现在是寒冬腊月,没法大肆动兵,这点连赵氏也不例外。陈恒和子蒲催促他赶快命令河东魏军据城固守,等待开春后,秦军将踏上河东,帮魏氏抵抗赵氏。

“吾会效仿泛舟之役,从秦国发粮船救济河东,不能让赵无恤专美于前,收尽河东民心。”子蒲还保证了粮草的供应。

“一切都随大庶长定夺……”魏驹眼中已经失去了光彩,他深深感到,在发出命令后,他已经成了宗族的千古罪人,魏氏,或许要毁在他手里了。

直到冬至日那天,河东传来的消息才让他精神一振,大笑不止。

“叔祖父,真乃魏氏的主梁啊……”

首先说服秦国人,一言不合就冒险劫持魏驹,再提出“连横”。

陈恒计划好了一切,环环相扣,但他唯一没料到的是,魏驹这疯狂而孤注一掷的命令与平日谨慎的他大相径庭,故而被驻守河东的老魏戌认为这是“乱命”,他拒绝执行。

第953章 富贵险中求

“此乃乱命!”

当魏驹“赵氏日夜相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弃晋投秦”的命令传递到河东时,坐镇安邑的魏戌却如此拒绝。

“我那侄孙要么是被小人挟持了,要么是因为乃父遇刺伤心过度,得了癔症,否则绝不可能下次乱命。”

休说是与其谨慎的性格大相径庭的抉择,纵然是魏驹亲自跑到他跟前说这番话,魏戌也不会轻易遵从,而是会好好将他斥责一番。

魏戌是晋平公时代便在政坛崭露头角的老人家了,年近八旬的他再清楚不过,魏氏现在的处境极其危险:河东大饥,外有秦人逼近河西,内有赵氏怀侵吞之心。主少家疑,魏驹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决定魏氏的命运,延续,或是灭亡。

所以之前一个月,面对赵氏打着赈灾名义进入领地,魏驹在抗议之余,一直都停驻河西举棋不定。对此魏戌倒是可以理解,换了他,也难以很快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弃晋投秦?这恰恰是最臭的一招棋。

虽说借助齐、秦、郑等反赵的诸侯,的确可以让魏氏有了一份避免赵氏吞并的可能,但是……

“如此一来,魏氏就必须顶在抗赵的最前沿,河东要沦为战场了。”晋国六卿之战时,魏曼多极力避免的事情,将在此事发生,以魏氏现在的状态,靠什么和赵氏比拼?靠模仿赵氏军队打造的武卒?靠已经空空如也的粮仓?靠已经丧尽的民心?还是靠在赵氏器械面前好比纸糊的城邑?

简直是小孩子气的胡闹!

“河东之地势,虽然号称表里山河,但全部维系在几个重点上,北则霍太山,灵石口,可以阻挡太原之敌;南则中条山,虞虢之地,上阳下阳,可以庇护安邑。如今赵氏打着赈灾的幌子进入吕霍,已打通灵石口南下,至于南方地势,也在侯马之盟里划归韩氏,南北地势尽失,赵氏只需要借道平阳直逼绛地,再攻破黄父城杀入曲沃,便是一马平川,魏氏纵然引秦人进入,又如何与强大的赵军抗衡?”

这糟糕的形势,就算让魏献子复生,也很难打赢吧,最好不管谁赢了,魏氏都是输家。

魏氏的年轻一辈没想这么多,他们忍赵氏这口气很久了,在魏驹命令到后,很亢奋地想要响应,但魏戌却对他们当头棒喝,命令诸城闭门自守,不响应魏驹“弃晋投秦”的命令。

他要亲赴蒲坂,看看这是不是侄孙的本意。

作为宗族长辈,除了服从家主外,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以自己的经验规整他们,并在家主的决定偏离家族道路时,挽狂澜于既倒。

魏戌出发时,雪花正从天上飘落,俗言道瑞雪兆丰年,但这个寒冷的冬天对魏氏而言,是极其难熬的。不过有忧也有喜,没有军队能在这月份大肆活动,哪怕赵氏的精锐也不行,这是魏氏最后的机会,现在去阻止魏驹,还来得及……

……

十一月份,在控制魏氏汾水中流数县后,赵无恤便带着臣僚们转移到了铜鞮过冬。

可就在“小雪”这天一大早,赵无恤就突然召集群臣将吏,宣布了一个消息。

“魏氏以河西降秦叛晋了。”

整个晋国都普降大雪,众人还沉浸在暖被窝里,听到这个消息,便个个都像被冰水浇了一身似的,瞬间清醒过来。

“魏氏疯了……”子夏等人摇头叹息,心里又觉得,这又何尝不是赵氏逼之太急的缘故。

“主君挥师攻魏,不需要借口了!”石乞等人则大喜过望,摩拳擦掌地请缨出兵。

“魏氏反复小人,过去就曾数次背盟,背弃栾盈,叛知伯,如今血口未干就又忘记了侯马之盟,既然魏驹不念桃园之义,我也不必再容忍他。”

虽然还不知道魏氏内部因为魏驹“乱命”引发的脱节与混乱,但这次,赵无恤从善如流,选择了武统派的主张,或者说,他这一年来所做的这一切,就是在等魏氏忍不了去犯糊涂的这天。

他心中默默说道:“魏驹,你也休要怨我,要怨,就怨你我生在晋国这处诸卿争衡,最后只能剩下一只蛊的斗兽场吧。”

不过对于是现在就打着晋侯的名义向魏氏开进,还是等一个月,等到春天到来,众人也有争议。

地图展开,扫视城邑密集的河东,赵无恤说道:“若坐等开春,魏氏一定会引秦人入河东,到时候河东形势就变得复杂起来,诚然,赵军两面进攻,秦人和魏氏绝无胜算,可若河东糜烂,韩氏的态度,也就难以预测了……”

对于魏氏,赵无恤步步紧逼,对于韩氏,则极力安抚,让他们绥靖赵氏,不要倒向魏氏。可若是赵氏独霸晋国,吞并韩魏之心昭然若揭,在形势不明朗前,韩虎也会犹豫不决,很可能会选择坐观成败。

所以赵无恤决定:“要在魏氏河西主力归来前,要在秦人大军介入前,就分出河东的胜负。”

石乞道:“好在灵石口已在主君的先见之明下夺取了,只需要借道平阳,便能直逼绛地。”

“新绛是魏氏重镇,没有攻城器械便不好打,而且大军从韩氏领地经过,也得先与韩卿打好招呼,当此之时,不可再刺激韩氏。还是得先从故绛这边下手,乘着魏氏主少家疑之时,攻破故绛,新绛和曲沃的大门便敞开了,如此更为稳妥些。”

“故绛虽小,但这大雪天里攻城略地,也是一场硬仗啊。”

“是难打,故而需要一名猛将。”

赵无恤将目光移到了黄父城,那里本是赵氏与魏氏的交界城邑,上个月他让人打着赈灾名义,想要重复吕县的事情,但被黄父守卒拒绝,双方发生了冲突,赵军破黄父关后,在那留了一个师的兵马,作为进取魏地的桥头堡。

“我记得,田贲也在黄父?”

……

“田师帅,这是……”

一副硬邦邦的皮甲,内里是保暖的厚麻衣,腰间拴着个酒葫芦,背包里是干粮和可以披在身上,也可以作为被褥的羊皮大袄子,缠好的绑腿,一双无论底子还是帮子都足足纳了有三四层干草的葛鞋……这就是田贲给士卒们准备的东西。

“是代师帅,若是此行打了败仗,我连卒长都做不了。”田贲对这个称呼很开心,不过还是严肃地对老下属们说明严重性。

前年少梁之战,田贲冒进损兵后受了重伤,虽然赵无恤让医者救了他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一撸到底,名爵被收回,田宅剥夺殆尽,降为卒长。

对于降职,田贲早就习惯了,让他难受的是这两年太行以西一片祥和,赵军没有仗打,赵氏此番与魏氏冲突倒是让他兴奋不已,他还是老脾气,降职没有让他气馁,在军中依旧我行我素,反倒是身边没了督军勒令,让他可以再次冲杀在前,杀人斩首。

入黄父时,他就不顾命令大杀一通,他的上司奈何他不得,告到赵无恤那,田贲又被申饬一番,他正郁闷,谁料赵无恤却突然给他官复原职了。

“为我取故绛,复汝大夫之爵,若不能,提头来见。”

军令言简意赅,说白了就是黄父两千步骑归他指挥,让田贲自由发挥,赵无恤知道,这头出笼猛虎从来对规定的死死的命令不感冒。

如今看这架势,众人都知道这是要动兵了,“田师帅,吾等要去何处?”

“去……”田贲手里也有地图,盯着绛地看了半晌后,面色变得狰狞。

富贵,险中求!

“吾等去新绛!”

第954章 田贲雪夜下绛都(上)

深冬的十二月,天空阴沉沉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一片有形的云彩,低垂的苍穹宛如一口倒扣的大锅,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空。

天上纷纷扬扬飘着雪花,地上两千人的队伍拉成长队,他们虽然是堪称这时代精锐的赵卒,但在这种天气里,也只能勉强保持着行军队列。地上的雪已经埋到小腿肚子深度了,打着绑腿的脚踩在雪地里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