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714部分

春秋我为王-第714部分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灭继绝?散播仁义?开什么玩笑!

他的目的,当然是靠着这霸主之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

“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野外的狼总是集体出动,这群畜生在飘风骤雨里追逐猎物,不断阻断其退路,最后一拥而上将其撕成碎片。但当猎物倒下后,饥肠辘辘的狼群却只是嗅闻,不敢凑近去啃食鲜活的血肉。因为头狼还未发话,所有的猎物,狼王都有先下口的权力,只有在吃饱喝足后,它才会对剩下的猎物加以划分……”

“这天下诸侯也一样,伯主就是头狼,拥有决断是非,分割疆域的权力。与它亲近的狼能舔舐残羹冷炙,与它疏远的狼却连根毛都分不到!”

今天是正月初二,黄池之会的第二天,赵无恤任由季嬴帮自己穿好戎辂之服,头上戴韦弁,对着镜子里精神抖擞的伯主笑了笑,说道:“我的刀子已经磨得铮亮,只等着去分割新年的祭肉了,这第一块肉,叫做齐国!”

季嬴知道,无恤平日是没这么多话的,只是这几天成为伯主,大愿得逞,颇有些兴奋过头了。

在羽林侍卫的护送下,赵无恤离开寝屋,走过庭院,步入议事用的明堂,在门外,他遇到了燕侯恪。

二人曾经在代北有过一面之交,当时他还是太子恪,随着燕简公的死,太子恪继位,燕国彻底断绝了与齐国的关系,这几年对赵国的使唤无不应从,算是铁杆盟友。

一阵寒暄后,赵无恤与燕侯一前一后走进灯火通明的厅堂,里面的四个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赵无恤的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扫过,国书,高无邳,鲍息,晏圉,他们都是陈氏的敌人,本应该就此灭亡,却被赵国接纳,苟延残喘,最后带着赵军反攻齐国,将陈恒赶下了海。

“见过伯主!见过燕侯!”

见赵无恤近来,四人连忙下拜,言辞恭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但是对于燕侯与赵侯携手而至,心里也免不了诧异了一下,今日要议的是有关齐国君位的事,这跟燕国有什么关系?

“燕侯来此,是做一个见证人。”

赵无恤也不着急,请燕侯入座后,便径自走到主座上坐下,侍从将他爱喝的热茶献上,赵侯就这么在榻上一边品着茶,一边闭目养神起来。

燕侯眼观鼻鼻观心,齐国四人也大气不敢出地等着,终于,赵无恤似乎是歇够了,才缓缓说道:“今日请四子前来,是为了议一议齐国之事。”

四人齐声道:“公子荼乃先君幼子,本是陈氏扶持起来的,继位本来就不合理,今日被废黜,齐国卿大夫无人敢有异议,至于新君人选……但凭伯主一言断之!”

赵无恤对他们有自知之明很是欣慰,但却摇摇头道:“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此事先往后搁一搁,先将齐国与邻国的疆界划定,再议不迟。”

四人心里咯噔一下,赵无恤却不容他们抗议,叫子夏把一副齐国地图在堂内铺展开来,指着上面的山川河流说道:

“赵国、燕国为了助汝四家平定陈氏之乱,光复齐国,经年累月地征兵鏖战,千军万马不知耗费了多少粮草,必须得到补偿。”

他大手一挥:“首先,三十年前被齐国强占的舒州,必须归还燕国!”

舒州,也就是后世的天津、沧州一带。别看后世乃京门繁华之地,这时候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仅有一座不大的城邑。这里本来是齐桓公送给燕国的地方,三十年前齐国干涉燕国内政,顺便也把这里占领了。几年前赵无恤攻占河间,因为路途太远,甚至都没派兵去取此邑,今天归还燕国,算是对燕国的奖励。

区区舒州北鄙之邑,无关四家利益,国、高、鲍、晏四人不在意,也不敢在意,忙不迭地应诺了。燕侯恪则喜形于色,暗道这些年总算没有白白追随赵国,他才继位没几年,许多权力都被公族把持着,能分得舒州这一杯羹,可以让他在国内威望大涨。

不过比起赵国得到的,舒州只算是一粒小虾米。

“其次,济北、济南、即墨,这三处要划归赵国!作为赵的郡县。”

赵无恤话音落下,四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苦笑。

从去年七月份攻破临淄之后,赵无恤让四家深入东莱追击陈恒,他自己则将主力撤回济北、济南,把临淄百姓迁到了历下,并在当地安排了官吏屯田,恢复生产,一副赖着不走的架势。今日赵侯提及要将这两处划归赵国,更是证实了四人的猜测。

济北、济南,是青州的膏腴之地,大概占了齐国土地的五分之二,上面城邑密布,人口近百万!再加上胶东大邑即墨,赵侯的胃口也太大了些吧……

国书有些不忿,想要站起来据理力争,还不及说话,却被高无邳死死拉住了。

齐国全境,现在还被赵军占领着呢,赵无恤又得到了天子“俾尔赵侯,得专征伐,以纠王慝”的大权,所以才敢对齐国肆意分割。单凭国、高,是根本阻止不了他的,这时候抗议,只会白白丢掉性命,害了家族!

高无邳现在也没有其他所求,只希望赵侯能高抬贵手,让姜齐的社稷延续下去,这样,他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姓氏了。

国书也是知道厉害的,长叹一声,脸色惨白地坐下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只是鲍息和晏圉就有些尴尬了,要知道,他们的领地,还在济北和济南呢!

却听赵无恤说道:“鲍、晏二子,可愿意脱离齐国,做赵国的大夫?两家的领地鲍邑和晏邑将保留下来,寡人还希望汝等能做赵国济北郡和济南郡的郡丞!”

……

“赵国的大夫,郡丞?”

鲍息和晏圉大眼瞪小眼,心里不愿,却不敢拒绝,他们觉得要是不从,领地大概就要被赵无恤剥夺了,只能答应下来。

赵无恤如此分割齐国,还将鲍、晏二人收纳,当然是有其理由的:济北是陈氏的老巢,济南大宗氏族盛行,又迁入了许多临淄人。赵军初来乍到,想要立足不易,必须像控制秦国河西、冯翊一样,依靠当地势力,鲍、晏两家就是最好的协助者。他们将作为副手帮助赵国的郡守将触须深入到乡里,五年任期之后,再让二人卸任或调往别处即可。

而即墨连络淮、沂,屏蔽齐、鲁,原本是东夷小邦,几十年前才被齐国征服,慢慢成了齐国的东南重镇。历史上燕国乐毅破齐七十二城,只有即墨和莒孤守,可见其形势之险。

再者,即墨东南的海岸,就是后世的胶州湾,控黄海咽喉,为东莱襟要。这里是一处比琅琊更好的海港,赵无恤虽然暂时没钱建立海军,不意味着以后不要,他打算在即墨设置一个由赵国直辖的县。

赵无恤大笔一挥,将齐国的疆域砍掉了五分之二后,堂内一下静谧下来了,鲍、晏为自己日后在赵国的仕途而隐隐担忧,国书则还没从这剧变里回过神来。

昔日的霸主之国,海岱大邦,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四分五裂了?

还是高无邳记得今日到这里来的目的,他轻咳一声,再度请求道:“伯主,既然疆域已经划分好了,是不是该议一议,齐国该由谁继位?”

赵无恤点了点头:“寡人记得,齐平公(齐景公)除了阳生和公子荼外,还有两位公子流亡在赵国,一个是公子瑁,一个是公子章……”

高无邳连忙道:“不错,其中公子瑁年长,是否应立公子瑁?”

赵无恤意味深长地说道:“但是寡人听说公子瑁无德,公子章更加贤明啊!”

高无邳咽了口唾沫:“那就立公子章?”

赵无恤还是摇了摇头,似乎在两个人选的抉择上陷入了为难。

就在高无邳心急如焚的时候,却见赵侯一拊掌,道:“不如这样,两位公子都立为国君吧!”

“啊!”高无邳差点一踉跄跌倒在地,国书、鲍息、晏圉乃至于燕侯恪,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赵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还是鲍息先反应过来,试探地问道:“伯主的意思,是要将齐国剩下的疆域,一分为二?”

“不对。”赵无恤笑了笑,图穷匕现。

“是一分为三!”

在堂内五人目瞪口呆之余,他拍了拍手,对明堂侧面的若隐若现的帷幕喊道:“韩卿,出来罢!”

“臣在。”

深衣翩翩,佩玉将将,温润的中年君子韩虎应诺而出,出来后先朝赵无恤下拜顿首,行人臣之礼,这才向其他五人颔首致意。

在经过在邺城和黄池的数次深谈后,他似乎又恢复了和赵无恤之间亲密的关系。

赵无恤也亲热地拍了拍韩虎的肩膀,似乎已经将赵氏代晋前后的恩怨一笔勾销,随即对屋内五人宣布道:“子寅是寡人的义弟,又是赵国姻亲,这几年在河外作为成周的屏障,追剿戎人,防御楚蛮,实在是委屈他了。天子因其屏蔽王室,职供不断的功绩,在寡人的推举下,已决定让韩氏也列为诸侯!其封地,就在东莱!”

PS:春秋时的齐国舒州,即西汉时的渤海郡东平舒县。

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

“淄川国,北至少海,南至马陉关,西至济水,东至具水,以临淄为都(大致相当于西汉淄川国、齐郡、千乘郡),高无邳为卿,公子瑁为淄川伯。”

“胶西国,北至少海,南至杞国、穆陵关,西至具水,东至胶莱河,以邶殿为都(大致相当于西汉北海郡),国书为卿,公子章为胶西伯。”

“最后是胶东国,东、北皆为大海,西界胶莱河,南至即墨,莱城为都,(大致相当于西汉的东莱郡和胶东郡的一半),韩虎为胶东伯……”

赵无恤放下了笔,指着地图上被分割成三块的山东对张孟谈说道:“自此以后,齐国之名将不存于世,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新的伯国。淄川、胶西虽然是齐国公子为国君,但实际上将由国、高掌握实权,加上韩氏的胶东国,可谓是‘三家分齐’了。孟谈你这计策,真是高明到了极点。”

张孟谈早已不是当年的白面书生,而是一位美髯公了,他的胡须保养得极好,说话时微微抖动,被赵无恤一夸,他顿时谦逊地说道:“此非臣下之功,实乃君上之威,若非九命侯伯,岂能随意分割他国疆域。”

现如今,齐国已经割两郡两县予赵、燕,领土仅剩五分之三,再一分为三,昔日的海岱大国,就这么变成了蕞尔小邦,每国至多有数十万人,一军兵力。而且淄川、胶西两国内部必然有国君与卿的矛盾,加上韩氏乃外来者,当地的齐人和莱夷必然不服,胶东与姜姓二国也难以联合。之后十年乃至于二十年,光是整顿内政,就足够三齐忙活,对赵国再也构不成威胁。

赵无恤偏过头,故意考校子夏道:“子夏,孟谈此策乃一石三鸟,分割齐地力量乃一鸟,还有两个好处是什么,汝可能说得上来?”

子夏对张孟谈的妙计也是佩服不已,略一思索后道:“其二,专程让燕侯旁观,以齐国的三分来震慑燕国。”

“其三,则是让韩氏离开河外、伊洛,只能带着族人和亲卫去胶东建国,而君上便可收其领地,得其人民。”

“不错。”赵无恤道:“寡人正打算在河外、伊洛设置一个新的郡,三川郡!治所为虢城,以此作为赵国的西南屏障,对西监视秦国,向南逼近楚国,隔绝两国联络,你在寡人身边数年,也是时候外放为吏了,可愿意去做个县令?”

子夏知道这是赵氏官吏晋身的必经之路,正所谓“宰辅发于州部”,自然应允,表示会尽心竭力,不会给赵侯丢人。

张孟谈也笑着勉励了子夏,他对这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很是看好,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即将告辞的时候,赵无恤却还有一件事要与他商量。

“孟谈,如今齐国已三分,如此一来,卫国的存在,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

黄池之会的第二天,继齐国被一分为三,天下多了三个新的伯国。诸侯们真可谓瞠目结舌,然而这还不算完,当盟会进入第三天时,摆在诸侯面前的,是更加令人眼花缭乱的疆域划定。

赵侯首先宣布,莒国、邳国对天兵负隅顽抗,国除!其土地也将被赵国吞并。

鉴于这两国已经被赵军占领两年有余,国君死后也再也没有继承者,所以这一条毫无阻碍地通过了。

吴国太宰伯嚭也不失时机地凑上来,表示吴国愿意正式放弃淮北,将徐、钟吾两地、钟离邑、善道邑等地割让给赵国,赵吴以淮水为界,希望以后能化干戈为玉帛。

虽然淮北早就被赵国控制,但伯嚭这马屁没有拍错,赵无恤表示只要吴国不再入侵中夏,赵国也不会贸然讨伐,至于吴越之争,赵国也不会干预。

如此一来,东南海滨大片土地就被赵国纳入囊中,对于赵侯大肆兼并的行径,诸侯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可奈何。当年晋文公在成为霸主后,不也是将鲁、卫、曹之间的土地肆意分割么?更别说现在赵国军威之盛,胜过齐桓晋文数倍。

然而更加重磅的消息在后面,盟会的中途,卫侯突然战战兢兢地走了上来,表示自己才德浅薄,无法治理人民,今愿献上卫国全部二十城土地,请赵侯不要嫌弃辛劳,代为治理……

这个消息无异于在安静的池塘里投下了一颗大石头,惊起了千层波浪。

卫国可不是莒、邳等蛮夷小邦,而是六百年前天子亲自册命的东方伯长!虽然现在国家衰败,但在历次盟会上,从始至终都占据着政治大国的地位。

现如今,卫国也濒临灭亡了?

刘公和郑伯张了张嘴,有意阻止,但却发现自己有心无力。因为卫国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是赵国的傀儡了,赵伊任卫国执政,几乎独擅卫权。卫国一直作为赵国与齐国的缓冲而存在,既然齐国已经三分,那卫国这个缓冲的傀儡,也就可有可无了。

在赵氏的逼迫下,卫侯被迫演了这一出戏,他的说辞跟之前赵氏取代晋国时如出一辙。赵无恤也不谦逊,三度辞谢后欣然接纳,由此,赵国正式吞并卫国,卫侯离开濮阳,保留诸侯的身份到楚丘居住,而赵国的官吏也已经备好了官印,只等着去卫地上任了!

至此,整个东方几乎被赵国连成一片。

“吞卫一事,无人敢公然反对。”张孟谈在宴会上观察着诸侯们的神情,见无人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