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223部分

悍臣-第223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性耿直的谢迁寿眉微皱:“陛下,只怕是不妥,夺爵之事,如果不是犯下杀人谋逆之罪,只怕那些勋贵会闹腾。”

邱濬微眯着双眼,很没有礼貌的一直在看着朱佑樘的脸色,谢迁说话了,他都没有说话。

朱佑樘被邱濬盯得有些不太舒服,将目光移开问道:“邱爱卿,你以为如何?”

第357章 :落尘埃

邱濬老眼微睁,有气无力道:“陛下既然召见臣等,想必心中早有定计。”

朱佑樘十分虚心的打着哈哈道:“邱先生,朕一人之力,断然无法掌控整个大明江山社稷,无你等老臣辅佐,朕怕是早就累死了。此事朕也拿不定注意,还请邱先生帮衬一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邱濬也不好再拿架子,认真分析道:“陛下要张文轩死,可夺其爵位,贬为庶民。陛下若想要他活,那便保留他的爵位,至少让他有个能安身立命的幌子。”

朱佑樘沉吟道:“容朕考虑考虑吧!”

道理皇帝懂,张儒这些年帮他做事,得罪了很多人。有人要张儒死,之所以到现在都没人动手,无非是张儒都是顶着九边总督的头衔和一个侯爵的爵位。一旦这两个东西失去,离张儒的死期,就不远了。

几个大臣都从皇帝的脸上看到了挣扎的神情,不仅心有戚戚。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然而权势却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改变。

汪直垂首站在一旁,好像睡着了一般,覃吉一双老眼眯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翌日,秋雨如织,几个御史言官早早来到太和门,进门马上就有小太监端来暖炉。随后,官员们陆续入朝,张儒算是最后一批进入太和殿的官员。

刚到没多久,皇帝朱佑樘就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出现在龙椅上。

他神色复杂的看了张儒一眼,然后面无表情的道:“众位爱卿,可有事奏。”

“臣,有本奏。”最先到的几个御史一同出班,每个人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奏折。

覃吉迈着小碎步下去把几份奏折接了上来,朱佑樘看过之后猛地一拍龙案,将奏折朝张儒扔过去:“张文轩,你自己看看,这上面所书,可是事实。”

张儒淡淡道:“陛下,不用看了,不管他们如何弹劾臣,臣认了。”

朱佑樘冷笑道:“哼哼,好,你认了就行!辽东总兵缑谦弹劾你贪墨军饷,敲诈勒索一方总兵,擅杀边军以冲军功。固伦长公主弹劾你勒索其名下产业,贪污白银千万两之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张儒面无表情:“臣无话可说。”

朱佑樘脸上带着期盼的神色,十分复杂,好像希望张儒辩驳,又好像希望张儒认罪。

想一想也对,朱佑樘毕竟是跟张儒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如果没有张儒,朱佑樘可能连这个皇帝都当不上。

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但是权力让人产生了变化。不管是张儒还是朱佑樘,这么些年过去,身上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有人猜测可能是之前张儒在朝会上说要朱佑樘退位的话惹怒了皇帝,也有人猜测是因为张儒组建水师,有谋反的迹象,朱佑樘仁厚,为了将来不跟自己的奶哥哥白刃相见,所以才提前把张儒打落尘埃。

听到张儒说无话可说之后,朱佑樘整个人松脱了不少,身体有些软趴趴的朝后面倒去。

过了很久,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朱佑樘清冷的声音才断断续续传入众人耳中:“既然。。。你认罪,朕且看在你为朝廷尽心尽力这么多年的份上,夺你爵位,贬为庶民,暂时幽禁家中。那定边侯府,就算是朕留给你的礼物。往后,你就在京城,做个富家翁吧!”

大棒子高高举起,落下来却轻飘飘的。

然而,这样的结局,对于朝中攻讦张儒的文官来说,却是极为公道的。

以皇帝跟张儒的关系,让皇帝真正定罪于张儒,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今,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要夺张儒爵位,那就意味着,张儒在皇帝心中,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从朱佑樘脸上的表情完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纠结。

甚至有大胆的官员还从他眼中看到了泪花。

散朝,弹劾张儒的官员欢天喜地的离开,跟张儒交好的官员也就走过去拍了他的肩膀表示安慰。

唯有朱祐樬过去安慰了几句:“没事,爵位没了,我们还在。”

“答应你们的银子,可能不会有了,主持开海禁的人应该会换,换成什么人我也不知道。”

“没事,那点黄白之物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你最近尽量少出去,对你恨之入骨的人不少。”

“呵呵,一条贱命而已,有何可惧。”

“话不能这么说,你要是有事,陛下会伤心的。”

“他能夺我爵位,就能夺我性命,伤心二字,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个成功的帝王身上。好了,你也赶紧走吧!我没事!”

朱祐樬神色复杂了看了张儒好一会,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他是皇亲国戚不假,但他在朝中的势力真的不大,而且他做事,很多时候都是靠着自己的父亲德王。

张儒爵位被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最先落井下石的不是那些衣冠楚楚的文官,而是专门给侯府送新鲜菜蔬的老农。

那老农的表现虽然下作了些,却很实际。

你还是侯爷的时候,我这个草民不担心你不给钱。但是现在你不是侯爷了,你这钱什么时候能给,你自己都不知道。我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所以这钱你还是尽快给我的好。

王周冷着脸给了银子,把人轰出去之后,气哄哄的对张儒道:“老大,这都是什么事!”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人生,无非就是那么点事而已。我张文轩二十郎当岁,也算是风光过。”张儒叹气道。

王周急道:“老大,你可不能颓废啊!那么多兄弟都指着你吃饭呢!”

张儒摇头苦笑:“这大明的官员,靠的无非就是圣恩而已。陛下看重,你作恶再多也能如鱼得水。陛下不信任,你就是立功千万,也不过是岳武穆一般的结局。

我和岳武穆唯一的不同便是,他青史留名,可能我死后会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罢了,你和范统他们,找时间送点礼给牟斌,说说好话。他可能会看在昔日情谊的份上给你们留下一个官职的。”

王周涨红了脸,张儒的话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裸的不信任。

“老大,你把我王周当成什么人了!我生是定边侯府的人,死是侯府的鬼。这辈子能够得老大看重,那是王周的无上荣幸。范统、姜伟他们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是绝对不会走的。”王周梗着脖子道。

张儒叹了口气,眉头微蹙:“你小子怎么就这么轴呢!有你祖父在,你的政治前途还是会有的。你也不是那种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鄙武夫,你完全可以在朝堂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王周骂道:“这些操蛋的事都是谁弄出来的,反正我是不想当什么大官。老大你这个前车之鉴难道还不够明显,懒得搭理那些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东西。”

张儒笑骂道:“行了,我现在不是还活着么。哪来那么多愤世嫉俗的想法,你这一骂,可是把你家老太爷都给骂进去了。”

听到这话,王周忍不住老脸一红,自家爷爷似乎也是文官之中的一员,而且自家祖父在这次规模浩大的倒张案中,也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在张儒这边帮着说话。

“行了,回去好好休息,别想太多。我还没死,事情就没到绝望的地步。”张儒笑呵呵道。

王周满脸狐疑的离开,他不明白为什么张儒到了这个地步,依然还能保持这么乐观的态度。

南京,魏国公府。

徐俌坐在椅子上听着下面的人读完邸报,整个人瞬间就坐不住了,他十分烦躁的挥手示意那读邸报的人离开,然后让人哪来笔墨纸砚,直接就在书房写起信来。

辽东,一把年纪的缑谦站在总兵府门口,十分留恋的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对吴光道:“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

吴光躬身道:“义父。。。”

话未说完,缑谦已经摆手打断了他说话的势头:“在其位,就好好干,干出成绩来。义父老了,以后这天下,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可惜,可惜了一个大好儿郎。”

吴光紧抿嘴唇,不知道该如何说。

福州,范统一巴掌把面前的小桌子拍成两半:“小皇帝简直欺人太甚!”

还在考验阶段的沈红莲还从未见范统发过这么大的火,一时间呆滞的站在原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邸报是她给范统的,她当然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曾经红极一时的九边总督、定边侯张儒,竟然被皇帝削了官职、夺了爵位,这可以说是天字号的大新闻了。

惴惴不安的福州知府雷远屁股不着凳子,整个人都变得焦躁了不少。

他自认为是张儒的人,现在张儒倒台了,他不知道自己这个福州知府的位置到底能够坐到什么时候。

脑袋上的乌纱帽倒是没什么,浩大的海禁工作现在正进行到最紧要的时候,定边侯这个倡导者倒台了,朝廷是不是还会坚持开海禁?

一旦郭汉生等海商被平反,我这个福州知府将何去何从?

第358章 :落尘埃2

因为张儒被打落尘埃差点产生的连锁反应,让那些曾经跟张儒关系不错的人人人自危,那些站在张儒敌对立场的人则沾沾自喜。∷頂∷点∷小∷说,x。

张儒的定边侯爵位才被拿掉没几天,就有官员在朝堂上痛陈开海禁的种种弊端,意图劝说皇帝继续海禁。

朱佑樘倒也不蠢,没有马上做出答复。

海禁一事事关重大,张儒好不容易才开的头,顶住了莫大压力,如果因为张儒的倒台而将远洋航海再一次禁掉,那之前浪费的钱财就真的是浪费了。

兹事体大,朱佑樘不会草率决定。

当朝中有将近三成官员上书请求禁海的时候,朱佑樘也坐不住了,是日,朝会完毕,立马召集内阁刘吉、谢迁、邱濬,兵部尚书马文生、吏部尚书王恕进东暖阁商议。

他的这个人选也是十分巧妙的,所有曾经跟张儒交好的人他都叫了,就是没有叫那个在朝堂上领头攻讦张儒的户部尚书李敏。

可见皇帝虽然迫于压力夺掉了张儒的爵位,心中对那位奶哥哥还是存在一定感情的。

纵观大明历史,真正能够称得上有人感情的帝王,也就是朱佑樘父子了。

而纵观整个神州历史,大明朝的君王,。无疑是最为重情重义的君王。不管君王昏聩还是贤明,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普通人的特质。

对皇帝的意思揣测的十分明白的几位大臣进了东暖阁之后十分同意的缄口不言,皇帝的作为让他们觉得可怕。

试想一个曾经在皇帝面前红极一时的张儒,都能因为朝臣的攻讦说倒台就倒台,他们这些人虽然有闷声万千,但权柄未必比得上那位。自己是不是能够在朝堂上如履薄冰的继续走下去,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张文轩是以为说错话才被罢官夺爵,他们可不想因为说错话而步张儒的后尘。

朱佑樘一脸头痛的用手指揉着眉心,清瘦的脸上不带其他表情,从紧皱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十分疲惫。

“都别拘束,跟朕说说今日朝臣所议该如何处理。海禁一事兹事体大,朕一时也没得个主意。”朱佑樘缓缓道。

刘吉左右看了看,对邱濬使了个眼色,后者如老僧入定,压根就没搭理他。他又对谢迁使了个眼色,谢迁看到他的表情后冷哼一声,一张老脸十分果断的对准了另外一面。

无奈之下,刘吉只好躬身拱手道:“回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最先促成海禁开启的是前定边侯张文轩,而今天津、福州两地对开海禁一事十分上心。水师在组建之中,已经耗费了大量财帛,若是这个时候朝廷再次禁海,只怕两地百姓会不依。”

朱佑樘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然后看向谢迁。

本来不想发表任何意见的谢迁十分干脆的装作没看见,他对张儒没好脸色,对那些只知道抓人小辫子的言官也没好脸色。

但是在这件事上,他心理上是站在张儒这边的。

朱佑樘有些无奈,又看向了邱濬。

谢迁已经明目张胆的不给皇帝面子了,邱濬也不好拿大,笑道:“臣以为刘阁老所言极是。”

朱佑樘道:“邱爱卿,这不是大朝会,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言。”

邱濬闭口不言,微微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其他意见。

这可就将刘吉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这老家伙一向喜欢和稀泥,没想到今天这和稀泥的本事倒是被邱濬给学去了。

几个阁老都不愿意表态,马文升和王恕自然也不愿意发表各自的言论。以前倒是有个定边侯,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现在定边侯不在了,他们可不敢拿自己脑袋上的乌纱帽做赌注。

他们年纪大了,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为了自己的想法能够坚持在朝堂上做事。但是他们不想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就让自己罢官回家,晚景凄凉。

朱佑樘不悦道:“诸位都是朝中肱骨重臣,朕问计尔等三缄其口,又是为何!若是所有臣子都跟你等一般,朕这江山,莫非要朕自己一点一滴去治理不成!”

本来应该第一个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的刘吉慢了一步,第一名被邱濬给抢了去。

在这样的场合,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就是不跪下都不行。所以,所有的老臣全都匍匐在朱佑樘脚下,口称老臣该死。

朱佑樘气哄哄道:“你等着实该死!”

可嘴上这么说,难道他还能真的把这些不愿意说出心中想法的臣子拉出去砍掉不成!朝中能人不多,熟悉政务的能人更是稀少。好不容易发掘出来的老臣,那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可以说,这群人中间,除了刘吉是因为资格老没做错什么事而留下内阁的老臣之外,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本事和能力。

外放为官,他们能够治理好一省政务,入京执政,他们又能为皇帝分忧解难。

在臣子这一点上面,弘治朝比成化朝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磕了几个头之后,谢迁气鼓鼓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朱佑樘大喜过望:“朕要的就是你们直抒胸臆。”

谢迁磕了个响头:“海禁一事,当初是定边侯大力促成,陛下更是鼎力支持。而今定边侯罢官而去,朝中宵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