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240部分

悍臣-第240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听命金帐的所有部落,见到这三人及其部下踪迹,务必禀报金帐。

届时,本汗将亲自率军征讨。”

屠胡的话,让一众手下面面相觑,那几个老人可都是满都海可敦的亲信,现在大汗回来没有多久,那些老人不仅没有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好处,反而地位一落千丈。

就拿这次出征来说,布洛特是主张出征的,大汗要征讨他无可厚非。就算阿里布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汗王感到恼恨,他们也可以理解。可哲科别是坚决反对此次出征的,为什么大汗竟然将哲科别也当成了眼中钉?

能够被提拔上来当万夫长的千夫长大多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年轻,另外一个是能征善战,第三个就是忠臣,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聪明。

他们不用过多的想,就明白了大汗的用意。

从他们成为金帐万夫长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跟自己以前的上司要脱离关系,也意味着,他们已经上了屠胡的贼船。

命令,坚定不移的执行了下去,下面的人心中有疑惑,有不解,却无一人说出口。

消息在鞑靼大军离开五天之后传到布洛特等人耳中,三人率部聚集到一块商量对策。

那时候,是他们三个坚定不移站在满都海可敦的阵营,才有了现在的鞑靼大汗巴图孟克掌控大小百余部落。而今,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巴图孟克却毫不犹豫的将他们当成了弃子。

“不如投降明廷吧!至少,他们对投降的人还算不错。”哲科别出了个主意。

“不行,投降明廷的话,对黄金家族的血脉是一种侮辱。我们死了之后,长生天是不会原谅我们的。”阿里布一口否决了哲科别的提议。

布洛特沉吟道:“现在那小杂种也不管我们的死活了,而且还严令蒙古所有部落,见到我们的人就要赶尽杀绝。五万大军人吃马嚼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往西北,有我们的兄弟姐妹磨刀霍霍等着我们,往东南,有明廷数十万大军在严阵以待。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哲科别道:“是不是可以派人去找一找可敦。”

布洛特摇头道:“可敦一心都在小杂种身上,在金帐的时候,可敦就无数次违背自己的原则。以前巴图蒙克在的时候,我们是千夫长,掌控的兵力也有几万。现在在这小杂种手里,我们名义上是万夫长,可我们麾下的人马,甚至还比不上几年前了。”

阿里布随声附和:“不错,可敦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敦了,我们回去,就等于自投罗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倒是想想办法啊!总不能让儿郎们都在这大同边镇的外面饿死吧!”哲科别气急败坏道。

阿里布一边拍打脑袋一边思索,头上的三缕小辫子在空中摇晃。

过了半晌,他都没有想出一个可靠的主意。

布洛特摸着虬髯胡须道:“为今之计,只有拖了。明廷如果没有张文轩,我们的归附对明廷皇帝来说应该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但是明廷有张文轩,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张文轩就是一头狼,一头只知道吃人骨头的饿狼。

巴图蒙克在京城过的日子生不如死,现在他死了,反倒是解脱了。

那个明人就像是蚂蟥一样,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血的额机会。我们一旦归附明廷,不仅会被长生天抛弃,而且还会成为他的刀下亡魂。”

人都是贪生畏死,这几个自认为勇武的鞑靼汉子也不例外。

遇到张儒那样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们也不得不多考虑一下。毕竟,一念生,一念死。

“怎么个拖法。”阿里布问道。

哲科别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布洛特。

布洛特道:“我们现在是在明廷的势力范围之内,现在小杂种带着他的嫡系部队离开了,明廷的边军却依然守在我们的周围。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四面树敌,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敌人。以我们现在手里这点兵力,一旦遇到敌人,那只有死路一条。

这鸦角山关城不能说固若金汤,却也不是一点点人马能够打得下来的。我们手里有鸦角山守军留下的粮食和弓弩,完全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地多久,一天,两天,还是一个月?总有一天,这关城里面的粮食会被吃完。那些明军也不是死人,这里是他们的地盘,你认为他们不会来进攻?”布洛特刚一说完,哲科别马上就反驳道。

“你如果还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分道扬镳。”布洛特冷冷道。

对这个憨傻,他真的已经受够了。

阿里布道:“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谁都别怪谁,谁都不要说谁。现在最重要的是看怎么能够躲过眼前这一劫。现在,也只能按照布洛特的方法去走一步算一步了,守住鸦角山,我们就有跟明廷谈判的资本。守不住,我们就都会变成这鸦角山下的一抔黄土。”

三个人中间有两个人同意了,哲科别也不好再说什么,阿里布说得对,他们三个现在坐在同一条穿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连夜紧急布放之后,一帮被屠胡抛弃的鞑靼士兵开始了自己最为不擅长的守城任务。

明军那边好像没发现这里还有这么多鞑靼士兵没有撤离一样,不仅鸦角山原来的守军没有归队,反而还将鸦角山那些人全部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了。

布洛特等待了半个月时间,却忽然听说这次的三军统帅张儒已经带着大部队回了大同府城。

三个人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为什么张儒会突然带着人离开,为什么他们连自己的领土都不要了。

同样对张儒的举动感到不理解的还有宣府总兵张安,一路上他不止一次问张儒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惜,张儒并没有据实相告的意思。

终于,在大军进入大同府城之后,张安再也按捺不住了,一把拉住张儒问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知不知道这个消息要是传回京城,会给多少人攻讦你的理由。”

张儒淡淡一笑,胸有成竹道:“我的老将军,你说你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是这么毛躁呢!”

张安吹胡子瞪眼道:“别管老子毛躁不毛躁,今天你必须给我个说法。”

张儒笑道:“难道将军还没有看明白?”

张安下意识问道:“什么?”

第385章 :奸人

张儒无奈摊手,坐下倒了一杯茶,一股脑灌进喉咙后解释起来:“你难道没看明白,那鞑靼大汗的目的何在?

布洛特、哲科别、阿里布,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我的老相识了,经历过第一次大同之战,三十万大军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倒戈一击,可能已经将大同辩证打得支离破碎了。

对他们,我不能马上动手,毕竟,这样十分不仁义。”

“仁义个锤子,现在是他们占据了我大明的领土,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有言,寸土不让。你现在这么做,可以说是公然违背祖训。”张安没好气道。

他是着实有些生气,闹了这么大阵仗,将宣府、蓟镇、大同、山西等地几十万边军全部调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现在倒好,大队人马撤退,留下一小撮人马占据大明的边镇堡寨。

这要是传扬出去,不说百姓怎么看边军,就是他们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张儒伸手抚了抚张安的后背,将茶杯送到张安嘴边:“好了好了,一把年纪了,哪来这么大的火气。

既然屠胡想要借我大明的手除掉自己的眼中钉,那我大明如果真的去做了,岂不是正中他下怀。

这次鞑靼大军撤退,谁知道他下一次会不会卷土重来。大明现在要做的不是打仗,而是尽量保持着自己的战斗力。

要在平稳中求突破,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今内忧外患不少,陛下和我,都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敌人来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他们要打,你就打,不死不休。

他们不打,那就让他们在鸦角山待着。关城里面的粮食不多,现在最怕时间的是布洛特他们,不是我们。

等到他们实在撑不下去了,自然会来找我们求饶。”

“万一他们要是不求饶呢!”张安面色稍霁。

“他们不求饶的话,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他们都不敢进攻,那就证明他们怕死。”张儒淡定道。

张安一拍脑袋:“真不知道你这颗脑袋是怎么长的,这么多弯弯绕绕。”

张儒笑了笑没说话。

他倒是想说我比你们多几百年的知识,前世看过的勾心斗角的小说比你们写过的八股文还要多。又怕说出来之后把张安吓到,会让着老将军提早进入黄土堆。

“那你接下来怎么打算。”张安又问道。

张儒回答道:“宣府边军暂时不要离开大同,就在大同安营扎寨。蓟镇、山西两镇人马全部回归本阵,做好战斗准备。

接下来,我要动手清楚内忧。”

张安噌的一声站起来,一脸惊恐的看着张儒:“小子,你可不要想不开!朝中大臣们虽然跟你政见不同,但是你要是敢下杀手,老夫第一个不放过你。”

杀朝中重臣?那就真的坐实了谋反的大罪。

官员有罪,皇帝自然会惩罚,什么时候都轮不到张儒一个臣子来杀。

张儒笑眯眯道:“我发现你越来越杞人忧天了,我张文轩是什么人难道你还不知道。对大臣动手,除非我活腻歪了。

我说的是白莲教。”

张安担心道:“白莲教的人神出鬼没的,对我大明来说不过藓芥之疾,你弄得如此声势浩大,浪费的人力财力不是个小数目。”

张儒抬头认真看向张安:“张文轩以国事为重,所以我来大同第一件事是带着大军对鞑靼展开进攻。但是人不能不讲情义,大同千户所有我出生入死数次的兄弟,而今我那兄弟不知所踪。一起失踪的,还有锦衣卫大同千户所的数千兄弟。

他们都是长期跟白莲教作战的勇士,可是现在他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是朝廷官员,但是我也是一个人,现在正事已经办完了,我必须要去找他们。”

“这事我也听说过一些,但是事情实在太过诡异,那么多人不可能凭空消失。而且大同境内也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械斗,他们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似乎没有一个人知道。你不觉得,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没可能发生么!”张安一点都不安,从军数十载,他还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诡异的事情。

如果事情是发生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一切都有可能,毕竟草原上可能会出现瘟疫,会出现不为人知的沼泽,能够轻而易举的夺取数千人性命。

然而事情发生的地方是在大同府城之内的大同千户所,而且大同地方官员无人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失踪的,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张儒坚定道:“不管是什么危险,不管白莲教弄出什么幺蛾子,这一趟,我都必须要走。否则我对不起那个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也对不起大同千户所那些兄弟。”

“你多带点人去,一路小心,这边疆堡寨,有我在,你不用担心。”对张儒的某些心思,张安十分理解,因为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候。

他没有多想,以至于后来他知道真相之后,甚至想要将范统拉出去杖责五十军棍。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将大同的一切安排好之后,基本上所有能够用得上的将领都去了边关堡寨,张儒这才带着两千人会同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一起派出来的侦缉高手去了大同千户所的驻地。

有山西布政使司的命令,驻地依然保持着姜伟他们失踪的时候的情况,外面有几十个人看着,没人敢进去半步。

等到张儒成功接防之后,那些人才如释重负的离开,任谁待在这种诡异的地方,都会感到毛骨悚然。更何况他们坚持守着这驻地不仅仅是白天,连晚上都要坚守岗位。

要不是看在银子给得够多,这些人根本就不敢来。

南北二镇抚司的侦缉高手倒是不怕这种鬼事,他们见的东西实在太过,侦缉的时候遇到的怪事也着实不少,反倒没普通人那么相信神鬼之说。

南北镇抚司的人彼此之间相处明显不是很融洽,两方领头的人各自带着自己人进了驻地,却是一人一个方向摸索而去。

北镇抚司的侦缉高手名叫孟傥,祖辈都是仵作出身,父辈曾经加入北镇抚司,后来这军户的位置就给他留了下来。

南镇抚司那边的高手叫肖阿奴,是个五大三粗的女子,长得不怎么样,却心高气傲得很,也怪不得孟傥会看不惯。

孟傥往东,肖阿奴往西。

驻地里的脚印十分凌乱,但是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地上的脚印很少有完整的,好不容易找到几个拓下来后,细心的孟傥发现这些脚印全部都是穿着官靴的。

再次仔细寻觅了一遍之后,整个驻地他负责的这个方向没有发现半个其他人的脚印。

进入营房之后,所有营房内的东西都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地上和墙上没有半点血迹。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厨房里的东西都已经烂了,可那些东西里面并没有任何毒素。

看着越来越让人心惊肉跳的现场,孟傥不甘心的围着驻地开始转悠起来。

才走到一半,他发现肖阿奴竟然也跟他在做同样的事情,对方的眼神中,也充满了不可思议。

为了案情的进展,孟傥极不情愿的喊了肖阿奴一句:“你也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脚印?”

肖阿奴冷着脸点了点头,一种不祥的预感同时涌上两人心头。

一同围着整个驻地转了一圈之后,已经到了黄昏时候,好在大同千户所驻地这边有不少空地,足以让张儒带着两千多人安营扎寨。

两个侦缉高手带着二十几个侦缉高手阴沉着脸从驻地里面走出,张儒满心的期盼都化为乌有。看二人的脸色就知道,这次的事,不是一般的棘手。

“怎么样?”尽管已经知道很有可能没有任何进展,张儒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孟傥和肖阿奴对视一眼,一个紧抿嘴唇,另一个垂下脑袋。

张儒有些急了:“你们倒是说话啊!你们不是锦衣卫中的侦缉高手么,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全部都说出来。”

“大人,我们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发现。”见肖阿奴打定主意不说话,孟傥只好硬着头皮回话。

张儒一愣:“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没有发现任何东西?难道里面的人都是凭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