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257部分

悍臣-第257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走走停停,进入福州知府官邸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并不知道张儒来了的福州知府雷远在冬日里忙得满头大汗,虽说东那一带的天气没有北方严酷,却也算得上凉爽。饶是如此,都将雷远累得浑身是汗。

实际上,自张儒上次离开福州之后,雷远基本上每天都在过这样的生活。

从早上鸡鸣开始,一直忙到晚上万家灭灯,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要做,但是这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却是甘之如饴。

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对于雷远来说极为不易,没有张儒的垂青和提拔,他可能一辈子都会窝在福州知府的位置上碌碌无为,甚至哪天海商们犯了事,还会把他这个福州知府给搭进去。

现在虽然他看不到升迁的希望,却看到了青史留名的希望。

一旦江南富裕,可能他这个福州知府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甚至比得上某些侍郎级别的人物。

“忙什么呢!”张儒的声音在雷远的书房门口响起。

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过张儒的声音了,雷远一时没听出来,十分烦躁的挥手道:“出去出去,没见本官正忙着嘛!把王书吏叫进来,本官有事问他。”

“我可不认识什么王书吏,这福州府里面我认识的人不多,你算一个。”张儒略带轻佻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次雷远察觉到不对劲了,猛然抬头,看到门口的张儒,他一下从位置上窜了起来。

“哎呀,侯爷,您怎么来了。”雷远脚不沾地的跑到张儒身边,十分恭谦的做了个请的手势:“侯爷您要来京城,好歹也跟下官说一声,下官也好设宴迎接不是。”

张儒笑着摆摆手:“你看你这都忙成什么样了,我要是再让你设宴,那就真有些不近人情了。不是让你从文轩号领银子招募书吏么?怎么还搞得自己如此疲惫?”

雷远憨笑道:“下官累点苦点没什么,只要事情能够办好,不给侯爷丢人就成。每个月从文轩号福州分号领三百两银子,基本上都给了下面的书吏。如今这福州府光是书吏就有三十余人,还有各号杂役不下四十人。”

张儒奇道:“三百两银子聘三十书吏?雷远,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这可是月俸。”

张儒自己的确有计划要给下面的人开高工资,但是不是现在,至少也要等到海运的赋税收益上来之后。可现在雷远就已经提前把高工资的事给落实下去了,他急需一个解释。

雷远无奈道:“侯爷,下官实在没有办法,这些读书人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每个人都想着金榜题名。如果不将俸禄提高一些,他们是绝对不会来当书吏的。

现在负责作坊的书吏有八人,负责海商洽谈的书吏有十五人,负责整理朝廷邸报的书吏二人,负责诉讼断案的书吏四人。还有几个人随时听候船厂调遣,就这些人,下官还觉得不够用呢!”

张儒点点头:“嗯,这的确是个问题,可你堂堂知府,也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嘛,你可是要好好注意身体,将来还要帮朝廷掌管好这东南的金山银山呢!”

第412章 :近况

雷远听罢大为感动:“多谢侯爷挂念,雷远没事。累点能让事情按部就班,雷远觉得值。”

张儒拍了拍雷远的肩膀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有空的话,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吧!”

雷远道:“属下还年轻,不急吧!”

张儒怕他误会,解释道:“不是让你退的意思,只是不想你这么疲惫罢了。这福州将来肯定会成为大明经济中心之一,将来除了京城之外,福州要成为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朝廷到时候会有安排,与其让朝廷安排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破坏我们的劳动成果,还不如早点培养出一个信得过的接班人。

你应该不想晚节不保,我也不想到时候进退两难。我的话,你可懂?”

雷远沉默了。

这些话不至于说有多么大逆不道,却是实实在在的反动语言。作为一个传统读书人,他秉承着忠君爱国的思想,但是作为一个人,他也要为自己的家人多多考虑。

张儒的话很有诱惑性,这种诱惑性让人忍不住想要马上就点头答应。但是雷远内心深处儒家的古板思想依然在作祟,所以他犹豫了。

张儒轻笑一声,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翘起二郎腿道:“雷远,没必要这么严肃,我们不是要谋逆造反,也不是要另立天下,我们只是有些自私的要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朝廷怎么想的,不重要,陛下怎么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福州的荆棘发展起来之后,势必会被很多人当成一块可以吃的肥肉。有点吃相的人可能会给福州留个囫囵个,没有吃相的人,只怕就会让我们的努力付之东流。

可是雷远,你知道下一个皇帝面前的红人,是有吃相的还是没吃相的?”

福州与其说是张儒的心血,还不如说是雷远的心血。他从当官开始就一直都在福州任职,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特别是通过他的努力,让福州现在有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后,他更是舍不得任何人来糟蹋这份劳动成果。

说得过分一点,这福州的一切就跟他的孩子一样,他舍不得任何人指摘。

张儒的话,正中他心坎,他清楚,现在是时候做出自己的抉择了。

心里权衡再三之后,他做出了决定,用力的点了点头:“侯爷,您吩咐的事,属下会办妥。”

张儒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雷远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现在看来,雷远也不像想象中那般迂腐不堪。

“好了,说说福州的近况吧!”一颗石头落地,张儒问起了福州这边的情况。

雷远走到桌边,从桌上找出一份厚厚的卷宗后,翻开第一页,飞快的扫了一眼卷宗上工整的小楷。

随后,他快速翻阅起来,翻到一半的时候他才道:“回侯爷,如今厦门水师已经初见成果,弘治三年四月,第一批水师两千人正式跟随第一批福船下海,一战荡平沙丘岛、双鱼岛、骆驼岛三地海贼。擒获海贼两千余人,击杀海贼一千余人,缴获物资折合白银十万两。

厦门港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十万民夫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安置,他们将会成为厦门港的新移民。

这些人里面,匠户占据五成,商贾一成,其余都是普通百姓。

江南制造局已经成立,不过现在百姓暂时还在观望状态,有好的织工也不愿意进入制造局,宁可自己织布。倒是原材料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苏州、杭州一带的产业有所带动,农户务农的同时,已经开始大规模养蚕。

文轩号分号开遍了东南沿海一带,现在许多百姓都愿意把闲钱存进文轩号中,只是暂时没有太多人完全相信文轩号的吞吐能力。商贾暂时都在观望之中,似乎在等朝廷的政策。

海船如今制造成功的已经有十四艘,最大的是五千料大船,能够载布匹三万匹。因为朝廷暂时没有明确的指示,所以这些海船暂时没有开出。”

“下过水了吗?”张儒摸着下颚问道。

他内心震惊不已,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制造成了十几艘海船,而且还有五千料的大船,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离开福州的时候,一切都在准备阶段,所以他不知道到底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做这些事情。

雷远恭敬道:“回侯爷话,所有海船全部已经下过海了,五千料大船暂时只有一艘,其他海船全部是通过以前海商的海船改造而来。

按照侯爷的吩咐,四百料海船上装备弗朗机炮两门,火龙出水一共三千发,不做载物准备,全部装备武器。一千料大船配备火龙出水一千发,弗朗机炮一门,以供震慑之用。五千料大船装备弗朗机炮二十门,所有角度全部装备到位,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火器一共三万发,主攻战斗。

五千料大船全部用铁甲制作,一般实心弹无法击穿甲板,不会造成损失。这都是已经经过了实战演练的,三百火龙出水砸下去,只留下十七个浅坑。”

说起这些武器来,雷远就打心眼里骄傲,这些东西可都是那些工匠日夜不眠制造出来的,攻击力强,杀伤力大。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这些武器的制作所耗费的成本也极为巨大,基本上福州文轩号分号就是被这些武器给掏空的。

要知道,经过数年发展,文轩号早已发展成了商号中的庞然大物,单是福州分号一年的进项,就有近二百万两之多。

张儒满意的点点头:“好,不错,不到一年时间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真是难为你了。”

雷远赧然道:“耗费千万巨资,百万匠户参与,若是还不做出点成绩,岂不是对不起侯爷和朝廷的厚爱。”

“百万匠户?有那么夸张?”张儒诧异道。

面对张儒不算责难的询问,雷远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侯爷,这真的不算什么,那五千料大船的制作颇为复杂,懂得造船工艺的匠户不是很多。而且侯爷不许过劳,所以基本上都是轮班上阵。最多的时候,一天泡在海里的人就有六十多万。”

听到这个数字,张儒倒吸了一口凉气。

六十多万?那是什么概念?那是能够直接将海平面给提升一尺的存在。

看张儒瞠目结舌的模样,雷远十分得意:“侯爷不要误会了,这些人都是分散在不同的浅海制作,各种部件都是后期安装,主龙骨全部都是用铁拼接,然后用铁水焊死的。”

张儒翘起大拇指,心悦诚服的说了句:“雷远,你真牛!”

雷远嘿嘿直笑:“没,没,侯爷才是真的牛。”

张儒道:“好了,不跟你说那么多了,找时间带我去看看那五千料的福船到底是怎样的庞然大物。装备二十门弗朗机炮,数万发火龙出水,这阵仗,想想就兴奋。”

雷远乐道:“还有更让人兴奋的呢!两个月前抓住两个弗朗基人,他们说什么我们根本就听不懂,但是其中一个画出了奇奇怪怪的一个炮弹的图纸,咱们的工匠拿过来一看,竟然是开花弹的图纸。

那开花弹比咱大明那些放出去不知道能不能开花的开花弹可要过瘾得多,一炮能干出去两里地,而且每一发都开花。”

张儒也觉得十分开心,正要开怀大笑,猛然想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开花弹的造价。

他严肃的看着雷远:“多少银子一发?”

雷远一边摆手一边道:“不贵不贵,也就五百两银子就能制造出来一发,算不上贵。下官前段时间试炮的时候放了十发,那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张儒气得脸红脖子粗:“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十发,试个炮你用十发,你不知道这都是银子堆出来的啊!”

雷远一怔,恬不知耻的道:“反正侯爷有的是钱,让下官过过瘾也好嘛!”

张儒十分无语的松开了手,抬脚对准雷远的屁股就是一脚:“真是个败家子,以后试袍不准超过三发,你要是再敢这么败家,我扣你俸禄。”

雷远一脸无所谓:“没事没事,反正下官现在那点微薄的俸禄也没法养活一家老小,文轩号每个月还要补贴不少银子呢!”

对这个手下,张儒算是彻底没辙了,他事情倒是办的不错,就是太花钱了些。

现在什么都是起步阶段,就算花钱,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想想后世清政府一赔就是几个亿的白银,他的心,突然就没有那么堵了、

当雷远带着他看到那艘跟航母一样巨大的福船的时候,他心里所有的不悦全部都一扫而空。现在这个时代,欧洲那些列强暂时还没有发展起来,大明这些武器装备,去欧洲走一圈的话,可以横扫任何一个国家。

不过,他暂时没这个打算,他做这些事,都只是建立在自保的基础上的。

奶奶的,等老子的水师训练出来,什么越南猴子、印度阿三、日本鬼子、高丽棒子,老子带着舰队,一个个横扫。张儒站在福船上,心里对自己说道。

第413章 :水师

“侯爷,这五千料大船还没有命名,请侯爷赐名。”正在张儒**得不可自持的时候,雷远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儒搓着手,就跟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农民一样,口中嘿嘿直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征夷!就叫征夷号!”过了好一阵,绞尽脑汁相出两个字的张儒兴奋的叫道。

雷远看着他,就像看傻子一样,他完全弄不明白为什么侯爷这么兴奋,因为他根本不明白这艘五千料的福船在张儒心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

征夷号正式定名,这艘将来在大明航海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的福船,正式开启了大明强盛的道路。

经过训练勉强能够应付一般海战的八千福州水师的水师大营内,水师提督陈广战甲鲜明,身后水师将士一个个孔武有力,目光炯炯有神,单手持戈,气势惊人。

张儒现身的一瞬,八千水师全部单膝跪地行军礼:“卑下参见将军!”

气势如虹,非一般边军可比。

张儒呆立当场,过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伸出手做了个虚扶的手势:“大家请起!张某何德何能,得诸位如此称谓。”

陈广站起来一拳砸在胸膛上:“督帅经略九边,创下驱除鞑虏的奇迹,转战江南,清除盘踞江南之海口,功在社稷,当然当得起我们这些粗鄙武夫一拜。”

张儒大声道:“陈将军别这么说,张某人也是粗鄙武夫出身,并非什么王侯将相之种。京中之人恭维张某,说张某是将门之后,其实张某人的父亲不过是昔日太子宫中一侍卫,母亲不过是一个**娘。

蒙当今陛下厚爱,方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实在惭愧。

大家都是兄弟,以后都要在同一个锅里搅马勺,多的不说,往后只要海运有一份收入,必定少不了诸位兄弟的。”

“来人,上酒!”陈广大喝道。

马上,就有几十个士兵抬着酒坛子走了出来,另有几十个士兵拿出脸大的瓷碗分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

将酒碗倒满酒水之后,陈广第一个高举酒碗:“兄弟们,敬督帅!”

所有人全部将酒碗高高举起:“敬督帅!”

张儒手里也分到了一个瓷碗,但是倒进他碗中的却不是酒水而是白水。张儒一闻气味有些不对,十分不悦的对身边人低声道:“换酒!”

面对一群热血儿郎,他真没心思玩这种小动作。尽管知道手下人是为了他好,是怕他喝不了这东南烈酒,但他依然执拗的在众目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