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63部分

悍臣-第63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膊迓龛热耍质且庥挝 

张儒冷笑道:“刘大人倒是什么都知道,不过马璁本就是大同镇的人,他父亲是什么人,本将相信刘大人用心查的话,也查得到。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大同,那就要问大同总兵杨荣到底怎么想的。

大同千户所本就是锦衣卫的卫所,为何我不能管了?指挥使大人授权本将管理,本将就有权利管理。莫非我锦衣卫的内部事务,还需要经过您刘大人的同意才能执行不成?

如果说这样就是勾结地方军队,意图谋反的话,那么陛下派出去的钦差没有是个也有八个,这些人,个个都有谋反的嫌疑。

本将记得锦衣卫记录在册的记录里,刘大人您就曾经作为钦差去过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是不是本将也可以弹劾你一个勾结地方官员的罪名?”

刘吉被说得哑口无言。

六科给事中马上有人跳出来说话了:“就算此事与你张大人没什么关联,那么在辽东的时候,张大人让人害死兵科给事中朱巍之事,又该如何算起?”

梁芳暴喝道:“荒谬,朱巍是自己找死,与张大人何干!”

那给事中也不甘示弱:“金銮殿上,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阉人说话了。太祖曾严禁宦官干政,梁芳,你可是要干政!”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朱见深也不好再看着下面的人互相攻讦,十分虚弱地道:“梁公公所言,乃是朕事先交代的。”

那给事中却没有偃旗息鼓的打算:“敢问陛下,是否已经病入膏肓?若是,还请陛下保重龙体,这审问也大可不必进行了。若不是,还请陛下用证据说话。朱大人死在辽东,喊冤而死,我六科给事中向来就是言天下之事,君王不许,我等死谏,这便是臣等存在的意义。”

言下之意,就是皇上你还是少说几句话,不然最后矛头都会指到你身上去了。到时候就算我想给你留面子,只怕天下人也不会给你留面子了。

朱见深眯着眼睛,声音低沉:“你是谁?有什么资格这么跟朕说话?”

当了几十年保护伞的万安本想到最后再站出来说话,但是看皇帝的意思,貌似是想先除掉自己的爪牙,他只能硬着头皮出班:“陛下,还请息怒。言官可言天下事,这是祖制!”

张儒冷哼道:“是么?祖制,万大人现在知道拿祖制说话了,那么本将倒是想问问大人,祖制有没有说臣子可以威胁君父?若是有,还请万大人说出来,到底见于何本书籍,若是没有,此人最不容恕!”

万安怒道:“你一个罪臣,有什么资格说话。”

张儒哈哈大笑:“罪臣!莫说现在还没定本将的罪,就是定了本将的罪,也是你们这帮奸佞小人的欲加之罪。你们现在可以为了你们的主子奔走呼号,等到百年之后,你就等着被后人戳脊梁骨吧!”

万安脸色一变,色厉内荏地道:“你眼里还有没有皇上,竟然敢咆哮金銮殿。”

张儒瞥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看戏的皇帝:“是么?貌似咆哮大殿的人是你,不是本将吧!锦衣卫何在,刑科给事中扰乱审讯,拉下去,砍了。”

他这摆明了就是越俎代庖了,皇帝都没说话,莫说他一个九边都督,就是万安这个内阁首辅都不能随便说话的。

可是在场的人貌似没人拿这个问题来指摘他,原因在于,龙椅上的皇帝,已经站起来了。

“都给朕住嘴,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来人,将刑科给事中给朕拉下去,廷杖三十,用心打。”朱见深猛然喝道。

这一声暴喝,让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原来皇帝还没死,原来皇帝还灭有到任由他们欺负的地步。

这些年朱见深身体不太好,内阁的职权有了很大的提升,是以现在朝臣才敢在某些事情上跟皇帝讨价还价。他们将皇帝的沉默当成是懦弱,却不曾想,这个皇帝,也是曾经叱咤风云之辈。能够帮助自己的父亲,从自己的叔叔手里将皇位重新夺回来的人,哪里是能够任人欺负的主。

用心打三个字,就已经注定了刑科给事中的命运。

还没有人能够在用心打这样的号令下熬过二十廷杖的,皇帝说要打三十廷杖,摆明了就是不相让这个忤逆自己的人活。

万安也闭上了嘴,他可不敢再撩拨皇帝,不然的话,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被廷杖而死的首辅,那可真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继续。”朱见深重新坐定,对梁芳淡淡道。

梁芳扬声道:“既然你不认罪,那么可有证据?”

张儒冷笑道:“敢问公公,那些弹劾张某的人,是不是有证据?如果他们有证据,那张儒自然是有的。”

万安歪过脑袋朝身边的郑通和低声道:“传证人。”

郑通和悄悄离开,这两个证人可不是向着张儒的证人,这两个证人是固伦公主派来的人。

梁芳静静的看着万安,显然是想问他,到底有没有证人。

万安干咳一声道:“回陛下,有证人,马上就到。”

朱见深眯着眼睛嗯了一声,然后开始闭目养神。

被这许多官员包围的张儒,竟然也在这个时候闭上了眼睛,好像一点都不担心似的。

万安心中冷笑:小子,让你现在得意,等下有你哭的时候。

他对固伦公主有一种盲目的信任,他宦海沉浮,多少次都是这位传奇女子救了他,不然他别说成为大明的首辅,只怕早就被这官场吞得骨头都不剩下了。

等了好一会,都没见郑通和的身影,万安心里有些急了,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就在大家等得不耐烦了的时候,郑通和从殿外急匆匆跑了进来,身后没有人,就她一个。

他跑到万安身边耳语了几句,万安闻言脸色大变,身体一抖,险些跌倒。

人证竟然都不见了!

第101章 :好戏登场2

朱见深脸上挂着戏谑的表情:“万卿,你说的证人,怎的还没来?”

这一声不大的呼唤,让万安稳住了心神,他挣脱郑通和的搀扶,拱手道:“臣万死,人证失踪。”

朱见深眉毛一挑:“恩?人证怎么可能会失踪?难不成这皇宫大内,还存在什么魑魅魍魉?”

郑通和双膝跪地:“陛下明察,这人证乃是乔装打扮之后经过确认才带进大内的,除了内阁几位大人,其他人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按理来说没人能让他们凭空消失,除非”

“除非什么?”朱见深接着他故意留下的话头问道。

刚一问完,这位九五之尊马上就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内心深处不由一阵恼怒,好一个郑通和,竟敢给朕设陷阱。

郑通和立马接口:“除非,是这皇宫大内有人私通外臣,相互勾结之下,才会让那些人消失。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皇宫大内,貌似还真没几个。”

梁芳眯着眼睛,老神在在地道:“郑大人说的这个人,可是咱家?”

郑通和敛容道:“梁公公,本官说的这个人是谁,恐怕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可我也没说是你。你站出来,是不是打算认了?”

梁芳淡淡道:“咱家没做过的事,认不认都不重要。只要陛下相信咱家,咱家肝脑涂地,死不足惜。再说了,咱家几日都是跟在陛下身边,咱家的行踪陛下一清二楚,貌似咱家也没有那个时间去把你们用来攀诬张大人的人证给弄走吧!”

郑通和寒着脸道:“这本官就不知道了,梁公公做了什么,咱们心照不宣。”

张儒伸了个懒腰,很没礼貌的斜眼看向郑通和:“别跟那阴阳怪气的说些指桑骂槐的话,什么叫心照不宣。本将倒是觉得,梁公公不可能做这种下作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某些人内部不和,狗咬狗罢了。”

“你说什么!”郑通和厉声喝道。

张儒笑嘻嘻道:“我说什么你心里清楚,咱们心照不宣。”

郑通和往前走了几步,看那架势好像是要跟张儒动手,好在身边其他几个老大人还没有昏了头,纷纷伸手拉住了他。

开玩笑,金銮殿上动武,对象还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九边总督,他郑通和也不怕自己牙口不好。

朱见深冷眼看着这一切,好像下面的人不是他的臣子,而是一群跳梁小丑一样。唯有当目光落在张儒身上的时候,这位昏聩了大半辈子的大明君王,眼中才会闪过赞许的异色。

一切都被万安尽收眼底,他的心已经沉到了深谷之中。

大明是君权至上的国度,皇帝决定的事情,很少有能够更改的。这次长公主动用了这么多的人,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如果皇帝真的不愿意,那只需要一句话的事。

可皇帝偏偏态度不明,摆出要惩罚张儒的姿态,实际上却是在维护张儒。

这让万安本能的感到不安,他感觉这就是一个皇帝精心编织的陷阱,就等着他们这些眼高于顶的朝臣往里面跳。

刑科给事中就是前车之鉴,如果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下去,谁也不知道,谁是下一个刑科给事中。

他忽然双膝跪地:“臣请求归老。”

这一幕,倒是让所有官员瞠目结舌,这老首辅莫非是老糊涂了?致仕是要先上折子的,一般皇帝都会留,留了几次之后,如果皇帝真的不想要你了你才能走。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审问张儒谋反一案的公审现场说自己请求归老,你是要给皇帝上眼药?

果然,一直显得有些病恹恹的皇帝突然站起来,脚步轻盈的走下了高台,双目如电,直视脑袋贴在地上的万安:“万卿说什么?朕老了,方才没有听见。”

前所未有的阴寒语气,让万安不敢再说自己想致仕之类的话,直视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过了好一会,看他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朱见深面色稍有缓和:“诸位爱卿,可还有证据,若是没有证据,朕便要宣判了。”

万安跪在地上装死不肯起来,其他朝臣面面相觑,再没一人敢站出来说话。

很多人都是看万安脸色生活的,现在万安都不说话了,谁还敢傻乎乎站出来说话。不是所有人都像那个刑科给事中那般没脑子的,也不是谁都想跟他一样不择手段往上爬的。

“既然没人有证据,此事告一段落,九边总督张儒谋逆一事,乃小人攀诬,查无实据。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再在此事上做文章。朱巍惨死,为国尽忠,其情可悯,加封太子少保、光禄寺大夫衔,厚葬之!

另,内库出资,养其子女成人,梁芳,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给事中,都御史台言官,凡是在此事上弹劾过张儒之人,一律罚俸三月,言辞激烈者,削职为民,永世不得录用。

内阁大学士万安年事已高,既然恳求致仕,朕也不忍他再劳累,找个时间,上表致仕吧!

刘珝,内阁这边的事,你先管起来,如果觉得累了,也可以跟朕奏禀,朕随时可以同意你致仕。

锦衣卫都指挥使袁彬年事已高,不堪大用,指挥佥事张儒就职以来,兢兢业业,即日起,由张儒接任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职。”

话是朱见深一口气说完的,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平淡,但是脸上还带着怒气,足以见得,万安那句话让他有多恼火。

从古至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辞职的宰相还真没几个,可万安,却是把他朱见深当成了真正的昏君。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请求致仕,这已经不在朱见深的容忍范围之内了。

人总是喜欢自欺欺人的,更何况朱见深是一个皇帝。他可以自己打自己的脸说自己是个昏君,但是绝对不会容许别人说自己是个昏君。

几人纷纷领旨谢恩,就连趴在地上的万安,也只能怏怏领旨谢恩。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是臣子,必须承受。

对那些言官,朱见深将棍子高高举起,但是放下来的时候却很轻,他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将所有言官一棍子打死。

言官是大明的脊梁,虽然这根脊梁现在有些歪了,可作为皇帝,朱见深也不能一棍子把脊梁给打断。

闹剧看上去已经画上了句号,实际上却并没有结束,朝堂上虽然没什么人对张儒继续攻讦,暗地里,却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议论张儒。

接下来半个月,锦衣卫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北镇抚司近五千人在京城大肆捉拿人犯,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犯,没有一个是官员。

不管张儒在京城怎么闹腾,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都没有插手,甚至言官那边都偃旗息鼓了。

京城的气氛,显得诡异。

城外三十里占地二十亩的南麓庄园内,不少绝色女子莺莺燕燕,五月的天,已经是花朵遍地,小鸟在枝头唱着无人能懂的歌谣。

开满桃花的老树下,一袭白衣的公子面如冠玉,鼻子坚定,脸上是非健康的白色,手中上好的宜兴紫砂茶杯里盛着最好的雨前龙井。

白衣公子修长的手指捻着茶杯的边缘,嘴角挂着淡笑,目光十分犀利:“看不出来,你有这个勇气,不过公主的事情被你坏了,你担待不起。”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颧骨凸起、胡子花白的老者,这人前一段时间还是庙堂之上的首辅,现在只是一个居家的田舍翁而已。

他就是万安。

卸了身上的担子,万安显得轻松了许多:“事情已经坏了,公主殿下若要责怪,老夫一力承担,不需要公子担任何风险。”

“你不觉得有些奇怪么?这么周密的计划,竟然被张儒翻盘了?”白衣公子淡淡问道。

万安摇了摇头:“不觉得,这小子出生开始,就创造了不少的奇迹,特别是那次差点被汪直害死之后,他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有时候老夫甚至怀疑,他身体里有另外一个灵魂的存在,不过二十岁的年纪,思考的问题,却堪比官场上混迹几十年的老狐狸。”

白衣公子笑道:“朝堂震动,兵部换了十六个主事,左侍郎削职为民,吏部三个主事下了大狱,礼部没什么动静,都走了两个主事。掺和进来的人,除了刑部一个都没动之外,其他部门都有动静。你难道就没有怀疑过?”

万安叹了口气:“糊涂未必不是好事,为何一定要知道真相呢?”

白衣公子站起来,一口将茶杯中淡黄色的茶水倒入口中:“你我不需要,公主需要。”

说罢,他站起来直接离开了,留下万安一人在原地摆弄价值万金的茶具。

白衣公子名清茶,名字都是固伦公主取的,他活着没有其他目的,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

来到龙兴谷,成功见到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