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67部分

悍臣-第67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骑绝尘而来,未到包围圈外就下了马背,为首一人浓眉小眼,身高不高,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却极为强烈。那高耸的鼻梁和凸起的颧骨,无疑告诉了周围每一个人,老子不是好惹的。

看到这人,骑兵首领羞愧的低下了头颅。

只见这人径直走到张儒面前,拦在张儒前面的锦衣卫竟然不由自主的让开了一条道路,他凝视张儒:“末将宣府总兵,参见督帅。”

他只是拱了拱手,连武将应该行的单膝礼都没有,这番做派,足以看出有他多不在乎张儒这个名义上的上司。

张儒不以为意:“原来是张总兵来了,怎么,这些人是张总兵的手下?”

张安面不变色地道:“几个手下不懂规矩,冲撞了督帅,还请督帅见谅。”

极为严重的闹市纵马事件,被他几句话轻描淡写的推了个干净,张儒在心里都有些佩服这张安的脸皮了。

不过他没打算就这么算了,脸色一沉,冷哼道:“张将军就是这么带兵的?这闹市之中,百姓无数,军人纵马,非死即伤,莫非宣府的百姓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张安淡淡道:“此次有紧急军务,事急从权,没得办法。”

“本将倒是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紧急军务,竟然能让我大明的军人对大明的百姓下死手。”张儒不依不饶地道。

张安懒洋洋地道:“事关军中机密,恕难奉告。”

张儒厉声呵斥道:“张安,搞清楚你自己的身份,本将乃是圣上钦命的九边总督,莫非,连本将这个九边总督都没权力知道是什么机密军务?”

张安气息一窒,被这番抢白弄得哑口无言。

第107章 :针锋相对

良久,在心中准备了一下措辞之后,冷不防看见张儒穿着的是便服,而且手里拉着一个美貌女子,他沉声道:“莫非督帅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谈一谈军机?莫非督帅觉得军中军规都是儿戏?看样子,督帅可不像是跟末将谈军务的样子,什么时候督帅将儿女情长的精力放到军国大事上,末将定当开门相迎。”

这下,轮到张儒不好意思了。

的确,拉着一个苏七七,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就算真的有紧急军务,也是没法谈的。

不过他不打算就这么罢休,毕竟他曾经让人去赵国张安八次。

“好,本将现在跟你回府,今日,定要听听你这宣府总兵,用什么样的紧急军务来纵容手下闹市纵马。”张儒冷笑道。

双方针锋相对,都不肯给对方台阶。

就在这时,苏七七趁着张儒和张安两人说话的功夫,用力挣脱了已经被张儒捏得发红的手。她转过身,看都不看张儒,头也不回的跑掉了。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面孔很生的汉子纷纷跟了上去,他们很有章法,每个人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张安揶揄道:“督帅不去追?”

张儒处之泰然:“人就在那里,没必要追。倒是眼下的事情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否则,真有贼寇犯边,你我都走不脱。”

张安眯着眼睛,语气阴冷:“不劳督帅挂心,此事末将定会禀明兵部,上面的大人们,定能给出一个妥善的方案。”

下面如果要打仗,是必须通过六部的,不然光是一个总兵说要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九边重地,都有镇守太监,不经过兵部的兵马调遣,全部是私自调兵,那是涉及到谋反的大罪名,没人敢担。

六部之中还需要户部和吏部的配合,军队才能真正开赴前线打仗,不然让一帮子大老爷们跑战场上去,只怕战死的不会太多,饿死的倒会有不少。

张儒凑过去压低声音问道:“可是真出了什么事?”

从对方的语气中,他听出了不对劲,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这些骑兵开脱,张安完全没必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会禀报兵部。

张安神色显得有些凝重,同样压低声音道:“去末将府上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本来以为有一场好戏可看的百姓们闹了个没趣,因为两个大佬似乎在私下里达成了默契,没多久,双方对峙的人马就散了。

姜伟很聪明的派出了锦衣卫跟随苏七七的脚步,在跟踪的过程中,锦衣卫的人发现了那些暗地里盯梢的人,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只是让人将情报送了回来。

当然,情报送到张儒身边的时候,已经是张儒和张安两个本将谈完事情之后的事了。

一到总兵府邸,张安二话不说带着张儒进了书房,也没招呼张儒坐下,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扔给张儒:“督帅自己看看吧!这是大同的急报,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率领二十万草原铁骑兵犯大同镇,这次,看样子不是开玩笑的。”

张儒眉头紧皱:“鞑靼连年犯边,这巴图蒙克也非等闲之辈,灭了瓦剌之后,鞑靼势力大增。可现在才八月,还没到深秋,怎么这次他们就按捺不住了?”

张安目光深邃,眼神中饱含着几层意思,可惜张儒一层都没看懂。

他长舒了一口气道:“巴图蒙克做事,向来没有章法可循。这次兴兵二十万,可以说是穷尽了鞑靼所有的兵力。历年鞑靼犯边,都是从宣府和蓟镇调兵相助。这次说来也奇怪,朵颜三卫多年没有动静,今年竟然也开始蹦跶起来。本来辽东还能调兵过来的,可建虏不怎么听话,缑谦只能派兵镇压。蓟镇李铭,末将已经通知了,现在就等兵部那边的意见。”

“张总兵觉得这一仗该不该打?”张儒饶有兴趣的问道。

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这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有巴图蒙克知道。

他没往大明内部的人身上想,在他看来,明朝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的封建王朝。

老朱家的子子孙孙,不论昏聩还是英明,都做到了天子守国门这一点。甚至那志大才疏的末代皇帝崇祯,最后还来了个君王死社稷。

可以说,大明的皇帝,很多人的人生色彩都充满了悲壮。

建虏、朵颜三卫、鞑靼,这三者之间是不是有所勾连?不然他们为什么会在差不多的时间发难?

张安诧异的看了张儒一眼,随即带着些许恼怒冷哼道:“咱大明立国以来,还没对谁求过和。这一仗自然是要打的,只是不知道兵部的大人们,准备怎么打。”

张儒赞道:“好,果然不愧是镇字号的将军,说出来的话都不同凡响。既然要打,那就必须要有熟悉鞑靼的人领兵才行。将军以为,何人合适?”

说到军事上面,张安心里的警惕放松了许多,他皱着眉头沉吟片刻,才分析道:“按理来说许宁是不错的选择,可惜,他现在已经死了。杨荣对鞑靼虽然熟悉,可他的眼光看得太近,守城可以,进攻完全不行。小战役他可以打赢,大战争他当统帅,完全是让麾下的兄弟送死。

京城的大人们倒是很少有队鞑靼知根知底的,以前倒是有个能打仗的太监汪直,可惜现在汪直也被弄到南京那边去了。

末将不担心缑谦那边,他是老将了,应该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李铭镇守蓟镇二十多年,人虽然老了,壮志不减当年,应该能够担当统帅之职。”

说了半天,他愣是没有扯到自己头上,这倒是让张儒大感意外。

既然对方不提,他索性直接提了出来:“莫非张总兵对自己这么不自信?总兵镇守宣府也有五六年光景了,以前在大同镇的时候,你可是跟巴图蒙克在正面战场上交过手的,按理来说,你次啊是最好的人选呐!”

张安瞥了张儒一眼:“本来,末将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不过末将得罪了督帅,只怕就算末将是最好的人选,督帅也不会选择末将。”

张儒肃然道:“张总兵不仅小看了自己,也小看了张某人,小子不才,与将军之间的确有嫌隙。可在军国大事上面,本将还不至于如此糊涂。

不出意外此次对鞑靼作战,陛下一定会力排众议让本将当三军统帅,就算是兵部提出其他人选也没用。

到时候还请张总兵主持全盘工作,本将甘愿跟在总兵身边,多学些东西。”

张安先是一惊,然后一喜。

惊奇的是张儒竟然会让自己主持全盘工作,喜的是,张儒说话的时候不像是在消遣自己。大明朝可不是后世,在这种正当的事情上面,没几个人会开玩笑的。

“此话当真?”张安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张儒点点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一刻,想来在军中极其威严的张安竟然有一种感动的感觉,他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貌似也不是像传说中那般可恶。

“督帅不怕末将再立新功,到时候难以驾驭?”张安强制压住心中激动的心情,缓声道。

张儒眉头一挑,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摸着已经有不好绒毛的下巴道:“总兵都不怕本将将来占了你的军功,张某难道还怕总兵立功不成?张儒虽然不才,却也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外敌入侵,自然应当同仇敌忾。咱们之间的矛盾,打完仗之后,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不需要任何人插手。谁敢插手咱的家事,那就打得他们连爹娘都不认识。

中原被鞑子奴役了两百年才有了大明,我们不能容许,再出现被鞑子凌辱的事情发生。”

张安哈哈大笑:“好!就打得他们连爹娘都不认识。”

两人在书房里发出一阵阵爆笑,守卫在门口的士兵一脸古怪,他跟随张安三四年了,可还从来没见过自家将军这么开怀的笑过。

好一会,两人同时止住笑容,张儒脸色一沉:“在这里,咱们可以惺惺相惜,出去之后,还请张总兵恢复原状。”

张安了然的点头:“那是自然,某非有意与你为敌,不过是身不由己而已。等将来有一天,某将该还的恩情还晚了,咱们再把酒言欢。”

张儒伸出手掌:“君子一言!”

张安也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的和张儒的手击打了一下,而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快马一鞭。”

这个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结成的隐形同盟,就在这看上去十分寒酸的宣府总兵府书房里达成了。

除了那个好像知道点什么却又说不出到底知道什么的亲兵之外,没人知道两人在里面谈了什么,因为当张儒走出总兵府的时候,是怒气冲冲的。

回到镇守太监府,范统屁颠屁颠的凑过来道:“大人,找到夫人的行踪了,她在宣府富商谢千斤的府邸。”

第108章 :打脸

谢千斤原名什么,宣府的人都忘了,只知道大明朝有这么一号人物,却很难见到他本人。

他的府邸占地三十亩,亭台楼阁多不胜数,从南海采集出来的珍宝更是遍地都是。据说他的私人库房,光是血色珊瑚就比皇宫都多。

然而有了明初沈万三的前车之鉴,这位谢大老爷已经懂得了财不露白的道理,每逢灾年他名下的产业虽然都会捐出数十万两白银,可这些银子,却都不是以他的名义捐赠的。

富不忘本,这个大明朝富可敌国的隐形富豪,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

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他都有人脉关系,江南的漕帮、盐帮,山西的富商巨贾,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违禁出海的人,他们经商贸易得来的东西,自然也需要这位谢老爷来销赃。

谢千斤三字,乃是当年为了报答救命恩人,这位谢老爷拿出了千斤白银作为酬谢。几十年前,那时候的谢千斤还是个三十岁的小伙子,却能把自己所有的家底——一万三千两白银,拱手送出去,这样的气魄,那是一般人无法拥有的。

范统说完之后没有离开,站在张儒面前欲言又止。

张儒抿嘴问道:“还有什么事?”

范统粗声粗气道:“那姓唐的小白脸好像跟谢千斤的儿子关系不浅,那谢家的高手也不少,走的时候有人对手下的兄弟说,谢大公子请大人今夜酉时三刻去谢府赴宴,还说到时候会为大人准备一个惊喜。”

张儒听罢面色古怪,自语道:“我看惊倒是真的,喜就未必了。”

范统迟疑道:“那咱们去还是不去?”

张儒笑道:“自然是要去的,不去反而显得咱怕了他谢千斤。再说了,你弟妹还在那边,我要是不去,她成了别人的媳妇可就不好了。别带太多人,酉时的时候你和姜伟跟我走一趟。我倒要看看,这谢千斤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那一声弟妹,让范统十分高兴,这是张儒亲口承认将他当兄弟看。

他问道:“这不是谢大公子的意思吗?怎么扯到谢千斤身上去了?”

张儒笑着解释道:“这种豪门之中,家主说话才管用,凭一个谢大公子,还没资格让本将赴宴。本将若是去了,只能是谢千斤作陪。你说如果谢千斤不知道这事,本将去了之后,只是他家的公子招待,往后他就不怕本将给他小鞋穿?”

范统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张儒看在眼里,脸上却不动声色。

要看透一个人需要时间,要绝对信任一个人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这来历不明的师徒俩,不管最终目的如何,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们没有害过自己。如果他们真的居心不良,只怕自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大同,张儒遇到的高手都不少,范无咎暗中处理了多少江湖上成名的高手,谁也不知道。但是张儒可以确定,如果没有范无咎在暗中保驾护航,他这条命,早就交代了。

酉时一到,张儒就从镇守太监府的马厩里牵出了自己的战马,这是一匹老马,却是一匹很听话的老马。

这马虽然不能在战场上再驮着主人纵横捭阖,用来代步倒是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这战马跟了张儒很多年了,那是师父崔克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老马慢悠悠的走,花了不少时间才到达谢千斤的宅邸,门口的门子显然不知道张儒的身份,将手往门前一拦:“什么人,请帖拿出来!”

姜伟淡淡道:“请这位小兄弟进去禀报一声,就说九边总督张儒张将军求见。”

一个官员在一个富商面前,用的是求见二字,这已经张儒将姿态放得极低的表现了。

那门子显然事先得到过交代,立马换上了一副笑脸:“原来是督帅大驾光临,您稍后,小的这就去通报,家主会亲自出来迎接。”

按理来说,如果对方真的有心亲自出来迎接,那根本不需要门子禀报。等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