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71部分

悍臣-第71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千斤干咳了好几次,都没能让儿子回过神来,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桌上杯盘狼藉,跟着坐下喝了几杯水酒的范统和姜伟纷纷站起来四处巡逻去了,谢千斤见状站起来打算离开:“多谢督帅款待,时间也不早了,小老儿现行告辞。”

说罢他就伸手去拉谢杰。

可谢杰跟个八爪鱼一样挂在张儒身上,压根就不甩自己的老爹。

张儒拱了拱手道:“谢老爷若是不嫌弃,就在这镇守太监府暂住一晚吧!我与谢兄一见如故,难得相聚一堂。”

谢千斤十分尊敬地道:“犬子无状,请督帅见谅,这毕竟是官邸,小老儿不过是平头百姓而已,不敢居住。”

张儒笑道:“谢伯父不用见外,我与谢兄都称兄道弟了,谢伯父怎的还是一口一个督帅的。督帅两个字,那是让外人叫的,咱是自己人,您叫我虎子便好。”

谢千斤连道不敢,执意离去,很显然,他不相信张儒会因为跟谢杰喝了一场酒就变得如此平易近人。

可谢杰怎么都不愿意离开,最后谢千斤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谢杰留下。

谢千斤走后,张儒拉着谢千斤重新坐下,又拿了一坛子烈酒出来,谢杰迷离的醉眼突然变得清醒了不少,他慢条斯理的将酒碗倒满:“督帅留下在下,是不是为了报仇?”

张儒呵呵一笑,从谢杰手中夺过酒坛,给自己倒了一碗之后摇头道:“我可没那么小心眼,倒是那装模作样的功夫不浅,把你家老爷子都骗过去了。”

谢杰不满的瞪了张儒一眼:“这种烈酒在宣府乃至大明都不多,被你这么喝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老爷子平时很少管我,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知道我能喝多少,我也从来没在他面前喝过酒。你留我下来不是为了报复,莫非还真的要跟我把酒言欢不成?”

张儒喝了一口烈酒,哈了口气:“难道和你把酒言欢你不乐意?”

谢杰端起酒碗朝张儒举了举:“乐意之极。”

张儒笑道:“我留你下来,不过是给别人一种态度而已,这种态度,足以让你谢家的生意更上层楼。”

谢杰皱着眉头问道:“督帅应该不是简单的想帮助我谢家吧!如果是为了表达歉意,只需要将那些封掉的铺子还给我们就成,何必多此一举。”

张儒淡淡道:“如果不是因为你家老爷子答应从江南和湖广调粮食到宣府来,我不会这么做。卖个好给你们,你还好心当成驴肝肺,你要是不想要这种面子,明天我让人将你吊在外面吊一天,保证以后你们谢家的生意伙伴都会少不少。”

谢杰摆摆手有些着急地道:“可别,我家生意做得越大,对你这个九边总督能够给予的帮助就越多,你可不能做这种事。”

张儒笑道:“看来,你还是挺在乎家里的生意的嘛!我说了我留下你的原因,你是不是该跟我说说你自己愿意留下的原因?总不会是因为我这个年轻的总督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亲近,让你想要接近吧!”

谢杰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你以为你是朵花啊!我谢杰在宣府虽然被称为纨绔子弟,可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只是不想你为难家父,所以才留下来让你出气的。”

张儒没好气地道:“我要是想出气就不会让你起来,反正一个大公子在门口磕头,让人看了去丢脸的可不是我。”

谢杰笑道:“好吧!我承认,留下来的确别有用意,你也别寒碜我了,事情很简单,我谢宏图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作为大明的子民,虽然是白身,也有着拳拳报国之心。是你那番话,让我留下来的。我想要看看,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如你自己所说那般一心为国。

你背后有什么人支持,那不是我考虑的问题,反正你背后的人也不会出手对付我这样的小人物。

倒是你,算得上大明开国百十年一个奇葩,总让人想去了解你。

凌天那小子要不是跟你共同在追求苏姑娘,估计你们早就成为同道好友了。可惜那小子现在恨不得你赶紧消失在宣府,你们二人,怕是难成朋友了。”

张儒语气变冷:“看来谢大公子还真知道本将的身份啊!在知道本将身份的情况下对本将如此凌辱,莫非以为谢家财大气粗到足以和朝廷作对了不成。”

谢杰不屑的撇了撇嘴:“别拿你那套官僚主义作风来吓唬我,今夜之前,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身份。凌天也只是当你是锦衣卫一个小军官而已。如果早知道你的身份,你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招惹你。

像你这样少年得志的人,可不是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能够招惹得起的。

锦衣卫不好惹我知道,可锦衣卫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势力,至少在宣府,有张将军压着,那姓陈的也不敢得罪我谢家。”

张儒自嘲一笑:“真没想到,为了唐傲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你明知道锦衣卫不好招惹还要招惹我。”

谢杰淡淡道:“那是我的朋友。”

张儒问道:“为了朋友可能会让谢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觉得值么?”

谢杰苦笑道:“有什么值不值的,想到就去做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想这些。再说了,你这不是没把谢家怎么样嘛!”

张儒端起酒碗举到嘴前:“就冲你对朋友之义,我敬谢公子一杯。”

谢杰眉头一挑:“你就不怕我是在骗你?想取得我的信任,也用不着什么都不想,装得太像,可不是个好主意。”

张儒没好气地喝道:“你喝是不喝,不喝拉倒,老子自己一个人喝。”

谢杰嘿嘿一笑:“喝,堂堂九边总督让我喝酒,我怎么敢不喝呢!不过要交朋友的话,你最好别跟我摆九边总督的官架子,惹恼了我,我可是会打人的。”

张儒扬了扬拳头:“来来来,让我看看宣府第一公子到底有几斤几两,话说我也好久没跟人打过架了。”

“粗鲁!”谢杰嗤笑道:“别交我谢公子了,看得起的话,叫我表字宏图便可。”

张儒笑着拍了拍谢杰的肩膀,这一下差点没将谢杰给拍得趴下:“好,我得明年才及冠,不过我那过世了的老师,却给过我一个表字,你以后可以叫我文轩。”

谢杰乜着眼看怪物一样看张儒看了好一会才道:“这么粗鲁的人,竟然取这么文雅的表字,我真醉了。”

张儒没好气的推了他一下:“得,醉了赶紧睡觉去。”

谢杰双手一摊:“我睡哪?你总得给我安排一下不是。”

张儒高呼道:“姜伟,过来,请谢公子下去休息。”

姜伟一瘸一拐的跑进来,诧异的看了张儒一眼,然后为难道:“大人,咱这宅子里,可没地方睡了。”

他这么一提醒,张儒才想起,自己的房间都让给苏七七了,连他自己都只能在书房里将就。啥时间,场面变得有些尴尬。

谢杰打趣道:“看你这大厅挺大的,让人送被褥过来,咱就在这里将就一晚就是了。”

姜伟为难的看向张儒,这并不是待客之道,可现在的确腾不出地方给谢杰居住。

张儒洒脱道:“去弄被子过来,我和老谢今夜就在这里将就一晚。”

姜伟道:“大人这”

张儒眼睛一瞪:“啰嗦什么,让你去取就去取,别废话。”

无奈之下,姜伟只好让人去取被褥过来,大人喝了酒,说出醉话,他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劝张儒,毕竟在他看来,还有谢杰这个外人在场。

第114章 :兵部令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下面的人送来被褥之后两人又干了两坛子烈酒之后才酣然入睡。来到大明第一次喝这么多酒的张儒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起来的时候,谢杰已经不见了。

他摇晃着胀痛的脑袋缓缓坐起,听到里面动静的姜伟第一时间将热水和毛巾递了上来。

稍微洗漱了一番之后,喝了点养胃的小米粥,将身上带着浓郁酒气的衣裳换下之后,张儒走出了镇守太监府。

只是出来走走,身边没有跟人,但是四周还是有锦衣卫护卫的。

没走多久,他就回到了宅邸,身上总感觉有些不得劲,回到宅子里让人准备热水沐浴。直到将身上的酒气全部洗掉之后,他才神清气爽的再次出现。

一阵马蹄声从远处响起,开始离得远,张儒以为是过路的马匹,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张儒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就让姜伟出去看看。

姜伟是瘸腿,速度比较慢,还没走到门口,马蹄声就消失了,一个身着铠甲的把总出现在门口。

门口的门子是锦衣卫的缇骑,看到这人的装束之后拦住他去路问是干什么的,那大胡子把总神情焦急地道:“末将有紧急军情,奉张总兵之命前来禀报督帅大人。”

正好姜伟来到了不远处,看到这人的装束,他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劲,马上让人放他进来。

在他身上搜寻了一下之后,才带着他出现在张儒面前:“大人,张总兵的人来说紧急军情要汇报。”

张儒看着那大胡子把总道:“什么紧急军情?”

大胡子把总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张薄薄的信纸,纸上面有兵部特有的红色印戳,他将信纸双手递给张儒之后道:“兵部已经下令,内容末将不知晓,但是总兵大人吩咐,督帅看完之后务必前往总兵府一叙。”

姜伟正色道:“张总兵好大的官架子,竟然要督帅去总兵府,莫非他张安不能来这里?”

张儒正在看信,没理会姜伟的责问,倒是那把总毫不畏惧地道:“末将奉命行事,不知将军为何如此下令。”

正好,张儒看完了公文上的内容,脸色凝重地对姜伟道:“去总兵府,带上几个得力的弟兄。我们这镇守太监府什么都没有,地形图都看不到,怎么谈论军中大事。不要为难边军的兄弟,大家都是大明的军人,你们只是所处的位置跟他们不同而已,没比人家高一等。”

大明是封建社会,总有很多人有高人一等的想法,现在锦衣卫的年轻人倒是少有这样的毛病,毕竟第一批人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之后的人都是牟斌根据他交代的方法训练出来的。

不过姜伟以前不是他的人,后来跟了自己之后才成为现在锦衣卫的一员,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把总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不过军人不善言辞,他没有表达出来。

张儒带着姜伟和范统朝总兵府方向行去,一路快马奔驰,因为事情已经变得十分紧急了。

他差点没将那兵部的公文撕碎,因为公文上竟然要求宣府的所有边军按兵不动,等到大同告急的时候再出发。

原因公文上没有说清楚,不过张儒估计那是朝堂上纷争之后的结果。

到了张安府邸之后,张儒和张安直接进了白虎节堂。

来白虎节堂的人都需要将兵器解下,张安和张儒都不能例外。这是军中的规矩,传扬下来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纵然是张儒这种离经叛道的人也无法打破这样的规矩。

进去之后,一个庞大的沙盘几乎占据了白虎节堂三分之二的空间,沙盘周围就是一排凳子。这沙盘上的地形囊括了整个九边重地,一条长长的边防线上面插满了小旗子。

张安一边走一边道:“这事你怎么看?”

张儒愤愤道:“还能怎么看,恨不得将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夫子拉到边疆来看看,看看到大同镇的人是怎么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我大明以武建国,承平百年,让那些老夫子都忘了和平是用战争换来的了。”

张安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满以为张部堂会帮忙,没想到他也帮不上忙。这要是大同失守,哪怕是宣府和蓟镇的几十万大军同时出动,也未必挡得住鞑靼三十万铁骑。大同一失,京城就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之下了。”

张儒道:“大同到宣府地势平坦,四百里路程,如果是轻骑快速疾驰,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到达。那样的话,我们就算做准备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跟敌人打仗。宣府不是战争的第一线,城池没有大同高,防御器械也没有大同足,此战,必败无疑。”

“可上面下了死命令,我们也没办法。”张安感到十分无奈。

他不认为兵部的人都是猪脑子,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到,可兵部的人要打仗,那也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工部要送防御工具,要送箭矢弓弩,要送长枪铠甲。户部要送钱,要送布匹,要送很多东西。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惹的祸。

君不闻大汉强盛一时,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才勉强能够让汉武帝麾下的卫青霍去病将匈奴赶到漠北。饶是强盛如大汉,经过数十年征战之后,最后也渐渐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现在大明论强盛比不上大汉,论民心比不上大汉,论钱财更是比不上大汉,上面的人考虑的这方面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上面的人怎么想张儒根本不在乎,所以他马上盯着张安的眼睛问道:“将军就甘心?”

张安抬头,看着张儒,十分认真地道:“不甘心!可是那又能如何,抗命不尊?你就不怕有人说咱们拥兵自重?”

张儒冷笑道:“原来将军是怕背上恶名。”

张安解释道:“恶名我不怕背,就怕有心人拿这个做文章。张安是大明的臣子不假,可一家老小三百四十余口人的命,也是命。”

张儒点点头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不需要你来抗命,这个责任我来担,你只需要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张安不放心地道:“这么大的责任,你扛不起的。”

张儒冷笑道:“战争败了,谁都扛不起,几十万战士的性命,几百万百姓的性命,那是不能当做儿戏的。朝堂上的人怕是知道了本将的性格,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看到我领兵战败之后被摘掉项上人头而已。

所以这一战,还要拜托将军才行。

三十万铁骑,鞑靼举全国之兵出动,那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这一次如果他们战败,我大明的边境至少能够安静二十年。

为了大明,我在所不惜。

只有胜利了,那些人才不敢攻讦咱们这些有功之臣,只有战胜了,大明才能真正的弘扬国威。”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安也不再含糊,脸色沉重的点点头:“你信得过我,我必不负你。此战,必胜!”

张儒又道:“作战方针什么的我不想知道,那是你的事,虽然此战我是全军主帅,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