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18部分

重铸清华-第218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七爷,请赫德先生游览一番西苑,再赐宴紫光阁,您请陪吧。”慈禧太后说道。淳郡王应下,太监高喝,“赫德跪安!”

第283章 英雄末路(一)

太后的御驾出了紫光阁,一路浩浩荡荡望着北海而去,太后坐在轿辇上,朝着太阳眯着眼睛,原本庄严的队伍今日又多平添了许多肃穆,往日里极会插科打诨的小安子今个也安静得犹如八旗未出阁的姑娘,老老实实得地扶着太后的轿子往前走着,太后瞧了瞧安德海谨小慎微的表情,不由得开口笑道,“小安子,今个身子不爽利?怎么话也没一句?”

刚刚绕过一片太湖石叠就的假山,安德海小心地扶着太后的轿辇,开口勉强笑道,“这不是大伙都吓到了吗?见到娘娘您居然洋鬼子的话都会说,不仅把那洋鬼子吓得一愣一愣的,还把我们这些底下伺候的吓坏了,不知道娘娘啥时候学会洋鬼子的鸟语了!”

“什么鸟语!掌嘴。”太后笑着啐了一口,“那我岂不是成了鸟人!”

安德海装模作样地拍了下自己的脸颊,“呀哟,我这张嘴呀,该打该打。”引得太后发笑了起来,“不过太后倒是告诉奴婢,奴婢也好知道娘娘的本领嘛。”

“恩?你想知道?小安子,那我告诉你。”太后眼睛又眯了起来,半仰着身子,神色有些迷茫又有些伤感,不仅仅是小安子来了好奇心,就连抬轿子的太监,拿扇、香炉、痰盂的宫女都竖起了耳朵,太后似乎在春日下沉醉了,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见安德海瞪大了眼睛巴巴得望着自己,太后突然咳嗽一声,脸上严肃了起来,“我在入宫之前,曾经大病一场,昏睡之中,得授一位白胡子的道长传授我各种治国之术,并教我各国语言,我这才能和赫德对答如流,怎么样,安德海,本宫厉害吗?”

安德海脸上露出了呆滞的表情,走路都走不动了,还是轿辇往前,这才带动了安德海朝前走去,不过也险些摔倒,“我的佛祖啊,娘娘,这真是……真是太厉害了!”

“哈哈哈哈。”太后爽朗的笑声响起,头上的金步摇摇来摇去,“傻瓜,我在骗你呢,你也信了?”

“怎么会不信呢,这些事儿原本就是在的,天上的神佛在保佑娘娘呢,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娘娘是福气大的很哪!”

太后撇了撇嘴,“你不相信就算了,可别乱传,这是个玩笑话,明白不?”

“是是是,奴才明白。”

太后这会子很明显不知道一句话:“要想让谣言飞快的流传开,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禁止他。”

……

醇郡王原本是对着这个洋鬼子不理不睬的很,刚开始也不过是浮皮潦草地遵旨罢了,奈何赫德此人十分的热络,又熟知中国官场的礼节,不会做出得罪人的行动和语言,加上刻意结交,尚未走到瀛台,醇郡王就已经和赫德十分的要好了,已经约好出了西苑,一同去便宜坊吃烤鸭。

赫德站在瀛台的含元殿里头,看了看南海的景色,对着醇郡王笑道,“郡王殿下,中国宫廷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我真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我的心情,相比较而言,我必须说实话,我们英国女王殿下的白金汉宫,不过是乡下财主的房子。”

论起表面功夫,英国人实在做的是一流,醇郡王被说的眉开眼笑,连忙摆手,“赫德先生太谦虚了,贵国怎么可能如此寒酸,赫德先生若是喜欢,我让内务府把这西苑的烫样找几个出来,送给贵国的女王,若是在贵国也能建几幢东方风格的建筑,也是一桩趣事。”

“郡王殿下说的极是,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赫德微微颔首表示谢意,两个人在侍卫太监的带领下出了含元殿,走在弯弯曲曲的汉白玉游栏上,赫德若无其事地开口说道,“郡王大人,虽然我可能有些没礼貌,但是我还要问一句,贵国的皇太后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太后她老人家聪明能干,先帝在的时候,国家大事就都交付给皇太后他来参议了,就连我那六哥,在以前,参与政事的时间也不如太后多,当然,当年还有肃顺那小子在,所以太后也拿不了主意,只是帮着忙出出主意,这南边说太后是发逆的克星,这话我寻思了几次,倒是有那么点道理,这才干了得,文采又是斐然。”醇郡王摇头晃脑,吟诵起了最近的新词,“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这也是太后新作,国朝前有纳兰性德,如今又有太后,可谓叶赫双璧了,哎,这些你也不懂。”

“最紧要的是有仁厚心肠,当年那肃顺如此跋扈,又敢派刺客来行刺太后,太后也是既往不咎,流放了了事。”醇郡王有了兴致,大肆地在宣扬慈禧太后的功绩,赫德双目闪烁,又似乎有所思,两个人折返,回到紫光阁,这会子时候差不多,筵席也已经准备妥当,两个人就准备坐下领宴,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拍着手进来,朝着醇郡王说道,“七王爷,万岁爷来了。”

醇郡王刷的站了起来,还未来得及说话,紫光阁外头就进了一个穿着便服的八九岁男孩,朝着醇郡王叫了声“七叔”,就盯着赫德眼珠子都不转了,醇郡王打千行礼,“皇上这会子怎么来这里了?”

“皇额娘来西苑,朕在宫里头闷的慌,这不,弘德殿刚下了学,朕就过来瞧瞧。”同治皇帝嘴里对着醇郡王说话,眼睛只是盯着赫德,赫德不卑不亢,朝着皇帝鞠躬行礼,同治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赫德的湛蓝眼睛,点点头,“你就是赫德?”

“是的,尊敬的皇帝陛下,我是来自英国的赫德,向您问好,愿您长寿快乐。”赫德又微微颔首说道。

“多谢。”同治皇帝微笑,“你的汉话说的很好。”醇郡王请皇帝坐下一起用膳,同治皇帝坐在醇郡王的位置上,对着赫德十分好奇,边吃着饭,边问着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贵国在何处?若是坐车来,需多久?贵国女王芳龄如何?登极多久?贵国有何等特产?”赫德一一回答,事无巨细都详细描述。

醇郡王连忙站了起来,走出了原本和赫德对坐的圆桌之外,这时候一个穿着褚黄色便服的十来岁男孩就被一群太监簇拥着进了武成殿,醇郡王打千行礼,“给皇上请安,皇上这会子怎么来了。”

“七叔请起。”同治皇帝饶有兴趣地盯着赫德的湛蓝色双眼,上下打量着赫德,赫德微微点头,不卑不亢地站在原地,同治皇帝看着赫德,嘴里却是和醇郡王说道,“皇额娘来了西苑,我刚在弘德殿下了学,听说皇额娘来西苑,这想过来伺候着,没想到皇额娘已然走了,听说您在和赫德吃饭,所以过来瞧瞧。”同治皇帝对着赫德微笑,他对赫德的那件燕尾服十分地有兴趣,“你就是赫德?”

“是的,江海关关员,英国人赫德祝愿大清国皇帝长寿青春。”赫德弯腰鞠躬行礼。同治皇帝点点头,笑道:“多谢。”

醇郡王让皇帝入座,亲自给皇帝布菜,小皇帝对着赫德十分地感兴趣,方一落座,就连连问起海外见闻,说起英国本土轶事,赫德也曲意奉承,说起“日不落帝国”之名的由来,赫德又是刻意炫耀,“太阳何时都会照耀在女王陛下的领土上。”同治皇帝听地心驰神往,不由得喃喃自语,“为君者,若是能有如此显赫,也不枉费来这人世间一遭啊。”

“皇帝陛下若是有机会,可以去印度瞧瞧,就是当年唐僧去过的地方。”

“哪里可真的有西天佛国?”同治皇帝连忙追问。

“佛教在印度已经没有了,所以,很遗憾。”赫德耸耸肩,“印度已经没有佛陀了,不过去印度现在不用走陆路,海路就很方便,搭着军舰去,大概十几天就到了,印度天气炎热,人都长得很黑,风景不怎么好,但是印度的红宝石、猫眼石、绿宝石还的很不错的,我相信,若果皇帝陛下去硬度观光,印度总督绝对会受宠若惊的。”

皇帝兴致勃勃地准备接话,醇郡王连忙放下筷子,“皇上是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岂能随意去印度那种地方?”同时偷偷得瞄了皇帝一眼,同治皇帝微微有些悻悻然,却也按下话题不再说,然后问起英国国内的故事,赫德将英伦三岛的典故说了些,见皇帝对历史这些不感兴趣,于是又说起了不用人力就能日行千里的铁甲船,不用人工也能纺织布匹的纺织机,皇帝听得目眩神迷,“原来英国工艺如此的高?哎,七叔,什么时候告诉六叔,这些洋人们厉害的东西,买些回来让朕瞧瞧才是,还有这铁甲船,什么时候能到天津?”皇帝转过头问醇郡王,没等醇郡王说话,他自己就自顾自地下命令,“到时候朕要去天津瞧瞧的。”

醇郡王无奈地应下,同治皇帝又问起赫德西洋诸国事,兴高采烈,“这英国必然是英才极多了,那这法国,顾名思义,想必是极为敬重律法了?”

“不是的,陛下,这法国之名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音译过来,他这个国家的读音叫做法兰西,简称法国,说起来,这法国之人天生烂漫,最为文艺范,景色和美食是西洋诸国之首,咳咳。”看着同治皇帝似乎有不信的神色,赫德恍然,“当然当然,比不上中国的美食,在下都已经吃到撑了。”同治皇帝颇为自豪,“还请多用些,时候趁早,朕与你多说说话,对了,那这美国,也不是美人之国了?”同治皇帝颇为失望,“朕原以为能见识到美人之国的。”

醇郡王尴尬地连连咳嗽,赫德又说了一番美国的来历,同治皇帝又是大为惊讶,“美国原来是乱臣贼子,奈何英国不派兵剿灭之?”

这时候在养心殿当差的一个执事太监匆匆跑了进来,在醇郡王耳边说了几句话,醇郡王脸上浮现出喜色,叫人连忙把乐停了,打断了赫德的说话,“皇上,六百里加急,逆匪石达开被困在了大渡河,太后已经驾御养心殿,请皇上过去呢。”

“知道了。”皇帝有些不高兴,却又无可奈何,放下了筷子,微微叹气,“叫人预备好轿辇。”

皇帝站了起来,对着赫德笑着说道,“赫德先生,今天谈的挺好,日后若是有空,还请多入宫,朕很愿意听你那些西洋的故事儿,七叔,你叫人把赫德先生送出去。”

“是,皇帝陛下请自便。”赫德鞠躬,太监宫女鱼贯而出,赫德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284章 英雄末路(二)

“呜呜~”几声风声呜咽,吹过寸草不生的峭壁,北方都已经春意盎然,可这西南边陲之地,却似乎还未见春色,天气虽然有些微暖,可这海拔千余米的地方,些许的微暖早就被风吹得殆尽。大渡河咆哮着将黑色的河水用力的拍打在峭壁之上,打着深深的漩涡,朝东而去,不远处有一个渔民在寒风之中哆哆嗦嗦的撒网,半日也不见收获,正灰心丧气地准备收工回家,突然见渔网死命一沉,那个渔民大喜,以为有什么大鱼入网了,连忙收网,然后喃喃自语,“我的天老爷,今个龙王慈悲,准备给我一个大的!明个我就去龙王庙花几个钱给您上贡哪!”那个渔民七手八脚得将网拉除水面,谁知里面一团红色的事物,原本那渔民还以为是红鲤鱼,定睛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红布包的人头,那个渔民吓得连忙甩手扔掉渔网,从船上跳了起来,“哎哟”那个渔民吓得肝胆俱裂,连忙拍胸口压惊,抬起头,发现江面上沉沉浮浮过来了许多黄红之色的事物,是不是在波涛之中翻出苍白的皮肤,那个渔民也顾不得自己唯一的那一艘船,三脚并做两步,跳上了河岸,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河道上全是尸体,过了片刻,一首军船飞快的顺流而下,将水面上还有些未死的太平军一一刺死,“这些龟儿子,倒是命大,从江宁一直逃到这里来,若不是咱们总督大人用巧计。这些龟儿子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地方!”为首的小首领朝着泛着鲜血的江面啐了一口,用四川话骂着,“走,咱们回大营,总督大人准备好了辣子和猪肉,巴适的很!”

船上的水手士兵轰然应了一声,调转船头,朝着上游驶了十来里的水路,到了一个水势平缓的地方,沿着江飘着如林般的旗帜,那首领一马当先跳上了岸,正准备去帅帐交接差事,见到四川总督跟前的戈什哈不复原本脸上的笑意,神色凝重地站在主帐前,那个小首领原本欢快的步履也骤然沉重了下来,怎么有些不对劲,“六哥,这是怎么了?石达开眼看着就挺不住了,怎么大家脸上连个笑意也没了?”

“荣禄来了。”那个被叫做六个的戈什哈脸上露出了不屑又恼怒的表情,“夜猫子进门就没好事儿,这是来抢功了!”

四川总督骆秉章看着沙盘沉思许久,一击手掌,“这下石达开再也逃不掉了!”

地下的一个参将连忙大拍马屁,“全赖大帅指挥有功,一路尾随逆贼而来,才能在这紫打地将石达开冲的落花流水!”

“过奖了,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功劳不是本督的。”越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农历3月27日,三四万太平军经冕宁小路进抵紫打地,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哪知,一个由骆秉章策划,由川军、湘军和土司“夷兵”组成的大网撒在大渡河两岸。农历4月4日,石达开义军乘筏渡河,“俟低其半,以枪炮连环袭击”无一生还。石达开选出五千精锐,集结船筏,大举抢渡,胜利在望。就在这关键时刻,大渡河提前涨水,几十年所不遇,洪峰猝至,船破筏毁,五千精锐皆葬身洪水,无一生还,全军夺气。北岸的清军先是十分胆寒,以为要有一场血战,后来看到太平毕船筏悉数毁于洪水,认为足“河神”显灵。骆秉章在上奏给朝廷的奏折里也说;当时防河之战赖有“河神助顺”农历4月12日,清军劫取马鞍山,太平军粮道尽失,陷入死地。

“若无将士用命,那里来的如此战绩,如今这太平逆贼最后的一个王眼看着覆灭在即,不过大家要小心提防。”骆秉章这时候却知道还不是得意的时候,只见他收住了脸上的笑意,沉声发令,“防着大意失荆州,叫底下的儿郎们,不许喝酒,肉菜管够,在长毛营前挂起‘投诚免死’四个大字,再叫人日夜劝降,这几天,就要石达开,乖乖得到本督面前乞降!”

“嗻!”

这时候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