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03部分

重铸清华-第303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五福接过花瓶退下了,慈禧太后和皇后说了几句闲话,无非是日常琐碎的事儿,皇后问过几年就是七月初七的日子,已经在同乐园预备好了戏,昆腔,汉调,还有乱弹,预备唱五天五夜的戏并杂耍之类的,慈禧摇摇头,“这且不忙,如今天津的事儿还在闹腾,若是咱们在园子里还这样大张旗鼓的唱戏过节,未免外头又要说闲话,我知道你的孝心,只是如今局势不稳,先不急着这个,等到天津的事儿解决了,再叫升平署拍大戏就是,他们若是谁想要听戏的,自己传就是,不必赶在这样的节日里,凑到外头言官那里去自己找不自在。”

“皇额娘思虑周全,儿臣再也不能够的。”

“你安排的很好,我看了这些日子内务府的账本,你处置事务井井有条,慈安妹妹也很是赞赏,只是这皇后的位置,是掌管后朝,若是寻常家里的女主人,自然无妨,可皇后,还要看着前朝的局势,再居中调度,这才是正理。”

太后悉心传教,皇后连忙站起来恭敬的听着,太后喝了口漱口的茶,宫女们把景泰蓝的盂拿上来,太后漱了口,“我看着敬事房的档案,听说。”太后用帕子擦了擦手,“皇帝还没翻过几个嫔妃的牌子?”

“是。”阿鲁特氏低头应道。

“你和皇帝新婚燕尔,自然是恩爱,可后宫之中,不是就一个皇后,你也明白,六宫同沐恩泽,雨露均沾才是皇后处理后宫之道,现在皇帝的嫔妃就这么几个人,将来若是更多起来,更是难管,不如现在就先把规矩立下来。”太后招手,让阿鲁特氏上前,拉住了她的手,阿鲁特氏的手微微发凉,一如她不安的心情,太后叹了口气,“你没见到先帝的后宫,除了宫里头的那些,还有这园子里,什么圆明园四春,嘿,不胜可数,当年也是这么大度下来的。”

“你刚入宫,这里头的人和事儿,都不熟,除了一个皇帝还日常见面的多,别的,怕也只是见面笑一笑罢了,这心里肯定是忐忑的很,别怕,这还有我呢,我已经下旨,叫你家里的女眷,进圆明园陪陪你。你是皇后,大度些,自然,也不是说你不大度,你在这里位置上,谁都抢不走你的,就放一万个心吧。”

皇后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含碧堂,一路朝着北边漫无目的走去,身后太监拿着香炉华盖和羽扇亦步亦趋,山明水秀,掩映在皇后寡淡的面容之上,连带着也失去了颜色,那个侍女扶住皇后的臂膀,见皇后不肯说话,脸上也有郁郁之色,喊了一声:“娘娘。”

这时候刚好上了一座带亭子的木桥,皇后脚下一个没留神,踩了个空,身子就歪了去,幸好侍女死命撑住,边上的嬷嬷太监乱糟糟的,连忙扶住皇后在桥上歇息一会,皇后回过神,“没事,不用叫太医,只是刚才在想事情罢了。”又让随行的宫人退下,只留下主仆两人在这个桥上。

皇后抬起头来,看了看匾额“棕亭桥”,无声无息的叹了口气,侍女是阿鲁特氏带进宫的,年岁虽然小,可凡事十分伶俐,跟着皇后拜见了太后,那一席话又都听到极为清楚,那里不知道皇后的心思,皇后虽然大度,可这毕竟是感情上的事儿,任何一个女人对这种事儿都不可能大度。

“娘娘是在想太后娘娘说的那番话吗?”

皇后坐在廊下,托腮望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正直六月的天气,凌霄花开的极好,不少橘红色的凌霄花朵随水飘零,“鸣翠,你说,我该不该听太后娘娘的?”

“恕奴婢多嘴,太后娘娘说的在理呀。”叫鸣翠的穿着青色的宫女服装,袖口上着意绣了许多繁复的花纹,彰显她与普通宫女的身份不同,鸣翠眼珠子转了转,见到左近没人,一干服侍的宫人退在柳荫之下,这又附在皇后耳边悄悄地说道:“娘娘是国母,是六宫之主,那里还需要和那些嫔妃们计较的?这皇后的身份压在这里,他们不过是嫔妃,是奴才而已,爬不到娘娘头上来,再说了,万岁爷也是这么疼爱娘娘,知道这。”鸣翠看了看茹古涵今,“知道娘娘饱读诗书,特意让人开了茹古涵今的库房,这里头全是历朝历代皇帝和大臣书画原作,让娘娘随意观看,这样的心意,可实在是难得呀。”

阿鲁特氏点点头,脸上泛出一层红晕,“皇上带我是很好的。”

鸣翠继续说道:“如今进了宫,没想到,皇太后看上去虽然是威严,可也是讲道理的,娘娘这颗心可就能放下了,一家之中,若是婆媳不对付,这可实在是难弄了。”

“是啊,太后她忙着朝政,素日里见不上几次面,今天说的话儿,我细想了想,虽然话里的意思让我有些难受,可这道理是半点没错,所以我只有心悦臣服的份儿,鸣翠,我进了宫,心里可实在是忐忑的紧啊,外头早就说了,不说这正牌子的皇太后说一不二,就连慈安太后并几位太妃都不可小觑,这家里都是部堂高官,或者是封疆大臣,我这心里实在是害怕啊,入了宫,是半句话不敢多说,半步不敢踏错,生怕被别人笑话,丢了这个皇后的体面。”

“我怎么会不明白,皇太后的话在理。”阿鲁特氏幽幽说道,“大户人家都免不了有几个侧室,更别说这最尊贵的天家了。”阿鲁特氏到底还是年轻,不够大度,所以这时候还在含着心事,在太后面前维持得体的笑容,出了长春仙馆,这才把脸拉了下来,“只是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舒服。”

“娘娘请宽心,若是娘娘一味让万岁爷不招那些嫔妃,这皇太后心里就不舒服,时间久了,万岁爷也会不舒服,这宫里头那些想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宫女多了去了,日防夜防也防不住,还不如大度些,自己亲自安排着,也放心些。”

皇后这才知道,天家富贵也不是那么好享受的,点点头,起身,强打着精神,走下了亭桥,准备去九州清晏,抬起头不防瞧见了几个太监急匆匆的进去长春仙馆,不多会,皇太后的轿辇就匆匆出了含碧堂,一路朝着东边而去,可见是去勤政殿了。“这会子又有什么事儿了?”

“谁知道呢,估计又是什么大事儿要处置吧。”

“太后可真是忙。”皇后说道,“大家都说在园子里是避暑,没想到太后是这样的忙。”

“是啊。”鸣翠看了看左右,“接下来可就是万岁爷忙了。”

皇后点点头,扶住鸣翠的手去了九州清晏,越过了圆明园殿,朝着东边走去,到了天地一家春,这里头遍植海棠茉莉,殿堂幽静古朴,却又不失大方威严,紧挨着九州清晏皇帝的居所,皇后到了殿里,歇息了一会,太监来报:“万岁爷去勤政殿议事,打发奴才来告诉娘娘,晚膳就不来一起用了,等掌灯了再来瞧娘娘。”

皇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只是翻了一本《易安词集》,看了几页,宫女们安静的挥着扇子,殿内的大缸里头放着去年存下的冰,殿内清凉无比,日头隔着松柏树照进了一些斑驳的亮斑,不远处传来了几声悠扬的鹤鸣,日子显得恬淡从容,鸣翠拿了一碗茶上来,对着阿鲁特氏说道,“娘娘喝杯茶,歇歇吧。”

皇后摇摇头,“晚上万岁爷来的时候,叫敬事房把绿头牌拿过来预备着。”

“是,娘娘圣德。”鸣翠赞许了皇后一声,皇后又问,显然她现在十分的没主见,“你说,翻牌子,该让谁先第一个?”

“这不是全瞧着万岁爷的心思嘛。”

“这万岁爷要是让我挑着呢。”阿鲁特氏说道,“我也好歹有个主意呀,要不让瑛妃或者是慧妃先?”

“娘娘。”鸣翠跪下来给阿鲁特氏捏腿,“凭谁都可以,这是娘娘您的恩典,她们不敢不尊的,只是您怎么不让珣嫔娘娘先?”

“小姑姑,哎。”阿鲁特氏苦笑,“她虽然是长辈,如今可又在我下面,我看着她行礼实在是心里慌的很。”把自己的姑姑推给皇帝,心里也实在不舒服。

“娘娘,这瑛妃慧妃听说是太后娘娘颇为中意的,当年也是皇后的人选,虽然如今大局已定,也免不了两个人要在万岁爷面前做幺蛾子,还是防着些好,别的不说,珣嫔娘娘是娘娘的亲戚,还能胳膊肘往外头拐?”

第414章 洞在清溪(一)

“太太在府里头就说过,珣嫔是娘娘的姑姑,是自家人,入宫了之后就是相互扶持的,娘娘先给珣嫔体面,她不会不感激的,再说了珣嫔是庶出,妨碍不到娘娘的,其余的,奴婢瞧着,都不是省心的主儿。”

皇后被说动了,点点头,“鸣翠你说的极是,是这个理,就先让珣嫔预备着吧,你叫人去知会她一声,免得到时候失了规矩。”

鸣翠应了下来,又有人来报:“承恩公进园子了。”

“怎么?”皇后不意自己父亲突然入圆明园,崇绮的了爵位又连升三级,这些日子是最忙的时候,怎么突然又进园子了?“快请进来。”

“不是娘娘家的。”那个太监禀告,“奴才没说清楚,是承恩公穆扬阿大人,进园子朝见慈安太后。”

“哦。”皇后又稳了下来,“那你叫人预备着,说不准要赐宴。”这宫里头的承恩公也实在真是多。

“嗻。”

……

“我听说父亲在外头,最近在奔走叫人?”慈安太后住在舍卫城,这里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里头收藏了大量历代从西藏、蒙古及外藩进贡的金佛像、珍贵法器、经文等,据说各类佛像有十万尊之多,又称万佛寺,这里让诚信礼佛的慈安太后居住着是最好的了,慈安太后就住在“仁慈殿”里头,穆扬阿进来磕了头,慈安太后问了自己父亲这句话。

“娘娘耳目灵通。”穆扬阿腆着肚子笑道,“到底是母后皇太后一力提拔起来的,总要忠心奉上。”穆扬阿如今虽然在交通部当差颇为劳累,可这日子却实在是滋润,又有协办大学士的头衔,养心殿立班都是在内阁,在诸部尚书之上,如今也可以称之为穆相了,“我预备着和御史台还有理藩院一起上折子,虽然皇帝要亲政,也不能不顾及孝道,何况如今天津局势不稳,洋人也在聒噪,怕是万岁爷还不能够亲政,我们几个的意思,缓一缓才好。”

董元醇是左都御史,庆海是理藩院尚书,穆扬阿是交通部尚书,这三个人,算是铁杆的后党,有这样的行为,也不奇怪,慈安太后微微皱眉,“可姐姐的意思,似乎要让皇帝亲政了,并没有说想继续垂帘。”

“这是董翁告诉我的。”穆扬阿微微惊讶,“说是宫里头传出的旨意。”

“哦。”慈安太后明了,“不是王必然是高了。”

“自然是这里头的两人。”穆扬阿摇头晃脑,显然是极为佩服慈禧太后的手段,“洋人们的事端刚好就给了太后这个机会,我倒是瞧着弘德殿那些老小子,还有恭亲王,怎么收场,有了洋人的搅扰,怕是这事儿,有些人要吃不了兜着走咯。”穆扬阿甚是幸灾乐祸,见到慈安太后沉默不语,面上似有忧色,于是又劝道:“娘娘请放宽心,奴才有娘娘这个靠上,在前朝又有差事,什么都不怕的,只要听着上意做事就行。”

慈安太后无法,只能是说的含糊,“阿玛,这事儿,您不能掺合。”

穆扬阿有些疑惑,慈安太后细细分析,“这事儿是太后说的,是没错,可这是他们母子的事儿,自己亲生骨肉,红了脸,过几天就好了,那天在养心殿,太后那样生气,过几日也就搁下了,若是咱们掺合进去,将来万一有个不好,岂不是要迁怒咱们?”慈安太后说的在理,穆扬阿也不得不听进去,“皇帝最后还是要亲政的,这外头最后还是要皇帝说了算,到时候,您这上蹿下跳的,怎么收场?咱们如今的富贵可来之不易,凡事更要谨慎些啊。”

穆扬阿看着慈安太后若有所思,“娘娘的意思?也是,娘娘自然是和万岁爷更亲近些的。”

“再者,姐姐叫人传话给董元醇,想必也不会是说要大张旗鼓,只是要悄悄的办,你若是这样大张旗鼓,岂不是让皇帝以为要逼宫不成?那样就更是糟了。”

穆扬阿点点头,“娘娘说的是,我就听娘娘的罢,先让董元醇叫人上折子,看看风头再理论。”穆扬阿又说了一些家里的事儿,说到交通部的事儿,穆扬阿说最近在铺设到热河的水泥官道,也准备接通到库伦的电报线路。慈安太后就不明了了,笑道:“你这些部务去请姐姐的旨意就行,我这外头的事儿那里晓得,阿玛不如先去长春仙馆,事儿禀报了,再回来陪我吃饭倒也方便。”

穆扬阿点头应下,起身出了仁慈殿,舍卫城外头就是买卖街,昔日都有太监宫女扮作摊贩叫卖商品,又有人扮作游人买家,买东西讨价还驾,模仿外头的热闹集市模样,昔日咸丰皇帝最喜欢来此地玩乐,也算是体验民情,本朝以来,这里就没人弄了,太后最是反感这些假把式,而皇帝出宫的机会较之以往多了许多,所以除了原本有的街道、码头、酒家、商行之外,这里头尽然是半个人影也没有。

所以舍卫城越发幽静了起来,跟着穆扬阿的太监带着穆扬阿一路往南,到了同乐院,这里是赐宴看戏的地方,大戏台高三层,对面和两旁亦有两层的观戏台,穆扬阿之前也是在这里看过戏的,见到有些侍卫太监在搬运着戏箱子,就问那个太监,“这园子里又要演戏了?”

“回承恩公的话,皇后娘娘原本是定下来七月初七的节礼上唱几天,不过母后皇太后给否了,说等天津那边不乱了,再唱戏,免得外头大臣说闲话。”

穆扬阿袖着手看了看,这个太监是慈安太后的心腹,论起来不是外人,“你瞧着,母后皇太后待皇后怎么样?”

“承恩公问话,奴才不敢不答。”那个太监笑嘻嘻地说道,“瞧着是真好,第一次朝见就把咸丰爷御赐的手钏赐给皇后娘娘了,拜过太庙,也让皇后娘娘主持六宫的事宜了。”那个太监见边上没人,又悄悄的说,“外头说皇后不合母后皇太后的心思,看来也只是谣言。”

穆扬阿原本也想着让自己的第三个孙女进宫伺候,只不过被自己女儿否了,说这天家的富贵可没什么好享受的,穆扬阿想想也有道理,自己的女儿虽然是贵为太后,三十不到就守寡了,如今这活死人一般熬着,看着也心酸,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