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34部分

重铸清华-第334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还是坚持要在书面上确定琉球是中日两国共同的属国,中国的总理衙门坚决不同意,听小道消息说,恭亲王只是愿意口头同意琉球朝中日两国一起朝贡,绝对不可以用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

“中国人喜欢面子。”大使喝了一口咖啡,“所以就算总理衙门认为琉球是无关紧要的领土,抛弃也没关系,但是他们不敢明说,因为。”大使嘴角露出了一丝讽刺的微笑,“他们不敢丢了面子。”

“从十几年前的战争之后,中国人的面子突然又讲究了起来,以前那些陈腐的架子似乎又出现了,我不得不说,我在中国的工作变得艰难了起来,除了那些保守的大臣,就连总理衙门很多官员也洋溢着一种莫名的情绪,这种感觉,好像中国人又是站立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了,在陆地上打败了那些包着头巾的印度兵,然后买了大英帝国要淘汰的军舰,逼住了西班牙人,似乎还挽救了一个小小的岛国,这样就回到了世界第一?可笑啊,他们的北洋水师对着法国人的远东舰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法国佬在中国人的海域里面撒野,现在似乎又欺负了吨位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上的日本海军,呵呵,似乎中国人又要骄傲起来了。”

“您说的很有道理,大使先生。”边上一个喝着茶不说话的英俊黑发男子想了想,还是说话了,“但是有关于,气势和勇气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国家,势头保持下去,是非常可怕的。他们现在只是一点点的小胜利,就让他们如此痴狂,将来任何一场战争他们都会无所畏惧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一旦被激发,就无法抑制了。要是中国人一直保持这种胜利的荣誉感,一直这么保持下去,会引发可怕的质变,到时候,他们所向往的中央之国的荣光,一定会再出现的。”

“所以我们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是的,贵国和我国可是一起入侵过中国的,中国人是最能记住仇恨和帮助的,我想法兰西也不愿意出现一位既记仇又强大的敌人吧。”

“这正是我想说的,尊敬的大使先生。”

“这种荣誉感所填充的凝聚力看上去十分可怕,但是只要经受过一次失败,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引以为自豪的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纸老虎,吓唬人用的,一旦动手,我们可以轻松的粉碎这种妄想,来得快,去的也快,这个国家,就会重新掉入到炮火、鸦片、割地赔款的可怕深渊里面,大使先生,你说是不是?”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法兰西大使饶有兴趣地说道,“要知道,我们两个国家都不可能把重要的兵力安排在远东,我们目前也没有借口和中国人发动战争。”

“不不不,我们不需要自己动手。”英国大使笑道,笑的很神秘,“有时候,自己动手,还不如看着别人动手,之前我邀请日本特使来我这里喝下午茶,没想到他拒绝了,今天他又回信说自己愿意来。”

“哦。”法国大使摇摇头,啧啧称奇,“这些黄皮肤的东方人,没有一个是可以值得相信的。”

“对于自大这一点来说,日本人也很擅长。”英国大使不屑的点点头,“是的,您说的不错,他们以为靠着自己的几条舢板,就可以和中国人抗衡吗?真是做梦,但是。”英国大使露出了诡异的笑容,“我们可以给他这种做梦的机会。”

“我已经和国内申请,同样出售给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甚至更先进的军舰,只要他们出得起钱。”英国大使说道,“他们的工务卿,也正在英国访问,大概也能得到不少东西。”

“就靠着日本人的行动?恕我直言,短时间之内,可能无法看到效果。”

“还有别的安排,请容许我卖一个关子,大使先生。”英国大使笑吟吟地说道,“中国的太后马上就要到天津了,我希望她知道了英国的举动,对于我们的厚此薄彼,不会太过于生气。”

同治十一年,九月初三,离开国内半年之久的皇太后终于归国,她的御驾到了天津,同治皇帝率领着醇郡王、塞尚阿、景寿、胡林翼等大臣在天津大沽口码头迎接,慈禧皇太后走在甲板上,见到皇帝率领群臣跪拜在码头上,连忙叫太监扶起,这才下了轮船,对着迎上来的皇帝笑道,“这是做什么。”她转过头,看着人山人海的迎接队伍,锣鼓喧天,彩色帷步延绵数里,“做的这样招摇。”

“这是臣民的心意,知道皇额娘在外面办成了多少事。”皇帝有些动容,眼眶红了起来,“皇额娘辛苦了。”

“我不辛苦,倒是你辛苦了。”太后摇摇头,拉住了皇帝的手,让皇帝上了自己的马车,皇帝的手有些凉,“怎么有些凉了?”太后看了看皇帝的衣服,“穿的这样单薄。”

“只是站在风口里久了,不碍事。”皇帝笑着说到,皇太后的马车里带着轻软的小毯子,太后把毯子铺在了皇帝腿上,给自己也盖了起来,太后就拉住皇帝的手一同放在毯子上,“可别着凉了。”

马车辚辚驶向前方,皇帝喊了一声,“皇额娘。”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怎么了?”太后温和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许久没见,十分的想念,这样看着同治皇帝,似乎永远都看不倦,“看你的样子瘦了些,是不是政事有些烦躁?”

“是有些烦,不过也不算辛苦,只是晚上有时候不得安眠。”

“这也寻常。”太后和煦地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白天想着事情悬而未决,晚上自然会梦见,以后不能晚上批折子,睡前静静的呆着,不拘做什么事儿,只不能看折子或者是发脾气,大喜大悲的,晚上这才能睡得好。”

皇太后又絮絮叨叨的问着皇帝的日常,皇帝也不觉得烦,含笑一一答复,说到了后宫的人,皇太后问:“皇后主持后宫,怎么样?”

“很是妥当,儿子从未烦心过后头的事儿。”皇帝说道。

“这几个嫔妃的肚子怎么都还没消息?”皇太后这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婆婆嘴脸,微微皱眉,“我可是等着抱孙子呢。”

“额。”同治皇帝有些尴尬,手心顿时就出汗,“也不知道为何如此?”

“哦呵呵呵呵。”太后察觉到了皇帝的手心冒汗了,于是又说道,“不过这事儿也急不得,要看机缘,当初我进宫伺候你皇阿玛,也是过了好几年才有了你,当然啦,你才二十几岁,年轻的很,不担心这个。”

皇太后没说别的话,要是正统的传统的太后身份,这时候应该要正色规劝皇帝要开枝散叶,绵延皇嗣,不过皇帝已经有这么多嫔妃了,还要吩咐什么,皇太后决定闭嘴,不学唠叨的大妈。

这两位中国最尊贵的母子,谈谈笑笑,自然不可能只是说这些柴米油盐的事情,最终还是会归到政治上,“日本人的事儿,处理的怎么样了。”

“议政王太软和了,日本人的气焰十分嚣张。”同治皇帝说道,“所幸皇额娘派了北洋水师去了琉球,日本人畏威不怀德,这才稍稍让步,前些日子,两国已经建交了,台湾道传来的消息,日本人的舰队退出了琉球。”

“琉球归属,不宜定死。”太后点点头,“面上咱们坚决不让,内里也要体谅琉球,毕竟他离着日本太近了,咱们的南洋水师还没建起来,北洋水师鞭长莫及,难以策应南海之事。”

“是。”皇帝点点头,“所以,就先不论琉球之事。”

“北洋水师之事,毕竟是我突发奇想而已。”慈禧太后摇摇头,“如今我回了宫,这些事我就一概不插手了,你料理去就是。”太后的话里有着莫名的情绪,似乎有些解脱,又有不甘心之意,“外头签了的合同,你和你六叔瞧瞧,若是行就办,不行就先搁着。”

“皇额娘。”同治皇帝听到了慈禧太后说及恭亲王,不免心里不舒服,“他不舍得这个议政王的头衔!儿子没办好这事儿。”

“有什么关系,我知道他不舍得,所以故意给了他一点小教训。”皇太后朝着同治皇帝挑挑眉,“他的主意,你不方便驳回去,我却是可以,北洋水师这样一来,内外都知道我的意思,知道我和皇帝你是一起的,他就该思量思量,为了这个议政王,再次闹出什么风波,是不是值得了。”要知道历史上的慈禧可是先发作,没几年就撸了这个议政王。自己如此客气和蔼顾全大局,脾气之好,没有由着性子来,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不用担心他,舍不得名和利的人,没有什么威胁。”太后笑道,“他几起几落,对于这些看重,原本也是寻常。”

“儿子不想让他继续呆在军机处,或者说,军机处不能他一个人说了算。”太后今日很和蔼,所以同治皇帝也壮着胆子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每天看到他对儿子的意见都是不同意,心里就是不痛快。”

“功臣无大过,不得轻易贬之,这道理,皇帝你是知道的。”太后看着同治皇帝,“你想启用弘德殿的师傅们吗?”

“儿子没有这个意思,洋务之事,儿子瞧得清楚,于国于民,都是有益处的,李师傅他们这些人,道德学问自然是极好的,可若是办洋务,必然不行,他们当着御史或者针砭施政者都是极好,只是当不起洋务的重任,并不是说他们不会当差,只是他们对洋务有碍,岂能因人而废政?”

同治皇帝侃侃而谈,“洋务干臣还有许多,差不了恭亲王他一个。”

太后默然,随即笑道,“不能急,只能是缓缓图之,那依照你的意思,你想叫谁来主持政事啊?”

皇帝朝着太后的耳边说了一个人的名字,太后眉毛一挑,“这主意不错。”

“大久保利通正在天津,想求见儿子,皇额娘想见吗?”

“大久保利通?”太后有些出神,“没什么可见的,不过咱们要在天津换火车,也无妨,见就见,我又不怕他。”

第460章 大国小国(五)

马车仪仗队伍不一会就到了天津城外的火车站,今天火车站已经戒严,闲杂人等一概未见踪影,车站左近都是工部的产业,有准备好专门给帝后歇息的小小洋楼,接见日本国特使,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的地点就在此处。

相比较历史上的来华谈判之行,大久保利通可是丢脸丢到家了。历史上牡丹社事件,使得中国对琉球的管辖权和宗主国的地位尽数失去,还赔了日本人五十万两白银,这可是就是空口白牙讹诈去的,日本人不费一兵一卒,而在这里,只是签订了建交的协议,琉球国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可恶的中国人居然连两国共管琉球这样的建议都拒绝了。

大久保利通,见到升座的帝后,微微鞠躬。“日本国特使大久保利通,参见清国皇帝陛下和太后殿下,愿两位福寿康年。”

“多谢贵使。”太后看着身穿燕尾服站在自己面前的日本国特使,“本宫听说日本国对面君上,亦是用跪拜之礼,两国既然建交,彼此臣子遇到各国之主,仍是应该行跪拜之礼,为何贵使见到皇帝和本宫,不行东方之礼,却用西方礼仪,这是从何说起?”太后笑眯眯地说道,“难不成贵国嫌弃中国不足以和日本国敌体吗?”

窗帘被风吹起,似乎帘后有刀斧手数十,随时等着太后摔杯为号,奔出将这位明治三杰剁成肉酱,大久保利通对着太后的刁难,有所准备,微微鞠躬,开口说道,“日本国已经进行了礼仪制度的改革,在国内全面实行西方制度,我们面见天皇也只是行鞠躬礼,再无跪拜之礼,这是日本的制度,请殿下谅解。”大久保利通复又说道,“且今日乃是太后当面,太后并非中国执政之君主,我亦是不用行跪拜大礼。”

这样拙劣的挑拨,皇帝微微一晒,笑盈盈的看着太后,太后亦是微微一笑,“贵国虽然有贵国的制度,但是岂不闻有入乡随俗之说?中国使节在西洋各处,均是行西洋礼节,贵使乃是天皇驾前最得力的臣子,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吧?”

太后话里的意思还是要求大久保利通行跪拜之礼,大久保利通微微皱眉,十分不悦,“西洋诸使节在中国亦未曾行跪拜之礼,日本和清国乃是平等的邦交之国,并非贵国之藩属国。”

“日本如何能和西洋诸强相提并论?”太后毫无顾忌的闪动着自己的毒舌,“天朝富有四海,而日本只是偏居于角落之中,焉能和西洋诸强国比之!”

大久保利通涨红了脸,这是红果果的羞辱,他的手紧紧的压在裤线之上,咬着牙,“请殿下注意言谈举止。”

太后心里十分痛快,日本人也有这样的机会让自己训斥挑刺的时候,“好了,那贵使要求见本宫,有何指教?本宫洗耳恭听。”

“有关琉球之事……”

“琉球乃是天朝藩属,此事毋庸再言!”太后说道,“大清管着外交之事乃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

大久保利通随即作罢,他清楚的明白了,有关琉球的地位,不能解决的原因就是出自面前这两位母子,对于无用功他从来都是不屑做的,“还有通商之事。”

“通商亦不用多说,同治元年以来,门户开放,洋务图强,未有闭关锁国之意,贵国商贾来往,亦是如此,不会有任何偏见。”

“西洋诸国有专属港口,并优惠之策。”

“那是因为西洋有诸多先进技术。”这时候是同治皇帝说话了,“故此有关税优惠之策,不是朕没有礼貌,贵国如今有什么可堪中国之用的东西?若是有,朕亦是能给贵国最优惠之策。”

太后看着僵硬的大久保利通笑而不语,日本人想着空手套白狼?自己不知道也罢了,知道了怎么能容许他们如此,“日本国也开始了维新,如此甚好,但贵国离欧洲颇为遥远,洋务之事若是有不知道的地方,也可以到中国里学习嘛,听说贵国的银矿甚好,开采能力如何,需不需要中国援助之?是不是叫石见银矿?”此地的银矿出产一度占到全世界白银的四成,直到下个世纪二战前夕都一直还有出产。

“多谢殿下关心,日本国内的事务,日本国可以自行解决。”大久保利通心里很是恼火,面上却没有露出来,“日本国愿意和清国进行各个方面的交流。”

日本人当然不肯把银矿交出来,太后只是这么一说,逗逗日本人而已,中国人还没有空手套白狼的本事,“我听说贵国要和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