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687部分

重铸清华-第687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家马上要再出一位贵人,我能精神不好嘛。”他转过身子费力的弯腰穿靴子,钮祜禄氏连忙帮着桂祥穿好靴子,“走。”桂祥拍了拍福晋的手,“咱们去瞧一瞧静芬。”

到了静芬的闺房,只见到静芬背对着房门,看着菱花水银镜沉默发呆,边上的丫鬟见到了桂祥夫妻,行礼说道。“老爷,福晋。”

静芬站了起来,转过头,面容沉静如水,“阿玛,额娘。”

桂祥点点头,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你想好了吗?今个是入园子的时候了。”

静芬低着头沉默不语,桂祥也不以为忤,重新又问了一边,钮祜禄氏有些不忍,“老爷,咱们闺女不愿意进园子,还是算了吧,啊?”

桂祥摇摇头,坚定的拒绝了,“咱们这样的人家,选秀是必然要做的,不入园子是不成的,但是如果静芬她自己个没想通,就算进了园子,选上了秀女,就算当上了皇后,也对她自己个没好处,对于咱们这个家更是没好处。”

“女儿要这么多好处做什么。”静芬说话了,她抬起头,眼中有怔怔之色,“如今和以前的时候不一样了,女孩子有书读,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门玩闹,这些好处女儿是多年没有享到了,自然我也没有埋怨阿玛额娘的道理,只是觉得这前半辈子,实在是过得太辛苦了一些,若是要好处,应该也是抢着要的。”

“可入宫当秀女,这实在不是我愿意的。”她的脸颊上泛起了一抹红魂,“若是在外头,我自己个自得其乐,有什么不舒心的事儿,发散出来就是了,可我入了宫,步步雷池,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不仅仅不能保全自身,更是会连累家人,这不是女儿愿意见到的。”

“为父已经请罪于皇太后,皇太后会招抚你的,不仅仅是看在你是她的内侄女的份上,更是因为你难得的大度稳重,太后虽然是女子,但是她十分的理性,只要你懂事守本分,她是一定会帮着你的,有太后帮着你,宫里头的日子不会难熬。”

“若是我不愿意守本分呢?”静芬沉默许久,说了这么一句话。

桂祥的瞳孔猛地放大,随即又紧缩,“不要说什么胡话。”

“俗话说,宁愿英雄妾,不为庸人妻。”桂祥站了起来,对着静芬说了今天最后的一次长篇大论,“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与其默默无闻自由自在庸碌的过完这一生,还不如奋力一求,求一个康庄大道,锦绣前程,你有为父的血液,也有皇太后的血液,我知道你的心,是不会愿意被我们这样的家庭拖累的,只是因为还有父母照顾,故此你不愿意离开。但,你有更好的前程在宫里头等着你。”桂祥直勾勾的看着静芬的双眼,眼神有些复杂,“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前程,你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

桂祥转过身走出了房间,钮祜禄氏也跟着走了出去,只留下静芬一个人默默的坐着,对着梳妆台前的镜子看,看着自己的容颜,说句实在话,静芬并不是国色,但是别有一种雍容大度从容不迫在里头,见过世面的人,都交口称赞,她有几分神似慈禧太后,这是福气还是谬赞?还是别有用心的吹捧,静芬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静芬叹了一口气,把梳妆台上的一把青玉梳子插在了后脑的燕尾髻上,“走吧,雀儿,咱们出去。”

桂祥没有盯着自己女儿的行踪,他又重新躺回了房间,身子还没有完全的好,需要静养,他刚躺下不久,管家就来报,“二小姐上马车出发了。”

桂祥点点头,“这个女儿,我到底是没看错。”他的眼眶突然泛红,“只希望她不要像她老子一样的没用。”

各府接人的马车尽数到了大宫门前,静芬听从伴随的嬷嬷指挥,下了马车,这个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猿鸟乱鸣的时候了,静芬打量着泛着红光的圆明园大宫门,在夕阳晚霞映衬下,似乎大宫门用鲜血涂就的阴森,一阵微风吹过,静芬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雀儿连忙说道,“小姐可是冷了?”

静芬摇摇头,嬷嬷这个时候请各家的秀女一同在偏门等候,交接关防之后,一位自我介绍是敬事房太监的白白胖胖中年男子,笑眯眯的带着嬷嬷秀女还有秀女身边的丫鬟们一同进了偏门,大宫门的门洞那么的长,长到走进圆明园的时候,天边的夕阳已经瞧不见了,只留下了一些晚霞的红光,天色骤然变黑,大宫门里头的汉白玉甬道上,低头站着两排的小太监,他们手里还拿着死气风灯,远处的亭台楼榭在树木的掩映下十分巍峨秀丽,夹杂点着一些灯光,好像是开始进入沉睡的巨龙横贯卧于此地,敬事房的太监低声的告诉,“各位的住处已经安排妥当了,请跟着各位小太监前往就是了,今个天色已晚,就请先休息。”

有一位爽朗大方的少女开口问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去拜见皇太后?”

“皇太后日日要处理政事,平日里只怕是不得空。”敬事房太监显然是认识这一位少女,笑眯眯的回话,也不生气,“格格您若是见,老佛爷必然是会见的。”

少女微微一笑也不继续说话,仓促之间,静芬没有仔细打量同行的秀女,只是在灯光下惊鸿一瞥,就觉得环肥燕瘦各擅其长,太监们各自分派了地方,秀女们依次跟着太监们一同前行,静芬虽然偶尔会入宫拜见皇太后,但从未来过圆明园,只觉得一路花香和流水声清脆的画眉鸟叫声从未停过,绕来绕过,一路穿花拂柳,就到了一处灯火辉煌宛如月中宫阙的宫殿,小太监上前和守宫门的太监说了几句,守门太监让这些人在这里候着,转身进宫禀告,不一会,几个嬷嬷就走了出来,朝着静芬福了福,“给小姐请安。”这个时候身份未定也不好有什么称呼叫着,故此就只称呼小姐,静芬也微微福了福回礼,嬷嬷们都让开,连道不敢当,“皇贵太妃娘娘已经在殿里头候着了,请小姐进去呢。”

静芬点头,“多谢嬷嬷们了。”

一个嬷嬷接过了丫头雀儿手里的包裹,几个人走上了青砖铺就的台阶,进了武陵春色,到了正殿,丽皇贵太妃就已经在宝座上等候了,静芬连忙蹲下行福礼,皇贵太妃起身,连忙把静芬亲自扶了起来,“何须如此大礼,咱们原本就是亲戚。”丽皇贵太妃笑眯眯地说道,“看在老佛爷的份上,咱们也不能如此的生疏。”

静芬谦虚不已,丽皇贵太妃是昔日文宗咸丰皇帝宫中第一美丽之人,故此有了“丽”字的封号,岁月匆匆,倒是特别留情于丽皇贵太妃,她的容貌一如往昔,只是眼角多了一些皱纹,“你舟车劳顿,想必是饿了,我正在这里等着你一起吃晚饭呢。”于是亲热的拉着静芬到了偏殿,丽皇贵太妃要静芬上座,静芬执意不肯,“无论如何,臣女都是晚辈,怎么样也不能越了这个规矩。”丽皇贵太妃无法,也只好让静芬在下首坐下。

太监和宫女们把食盒端了上来,静芬等着丽贵妃吃了一口瓜条牛肉,这才让太监给自己布菜,她也不乱看,只是看着左近的一些菜式,等到宫女献上来,也不过是夹一两下筷子,绝不多吃也绝不发出声音,这么一顿饭吃下来除了碗筷的声音之外,居然没有半点其余的声音,一点儿咳嗽声也无,吃饭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子的,丽皇贵太妃心里暗暗的点头,到底是世家渊源,又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气度风华错不了,等到饭毕,太监们把晚饭端下去,又献上漱口的茶,这才结束了一顿晚饭,两个人离开了偏厅,到了东暖阁叙话,太监们又奉上茶汤上来,丽皇贵太妃笑道,“时候不早了,上的是薄荷茶,茶叶就不喝了,免得晚上喝了茶睡不安稳。”

静芬称是,“都听皇贵太妃娘娘的。”

“今个是没什么差事了。”丽皇贵太妃点点头,“大约这些日子都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你若是得空了多出去转一转,园子里宽敞的很,风景也好,除了一些长辈的太妃太嫔之外,没有什么外人,她们都和气,你呢,见到了嘴巴甜些,多行行礼,总是没错的。”丽皇贵太妃觉得静芬此女不错,故此也出言提点着,“若是要拜见老佛爷,和我说一说就是了,我带你去,原本也不用这么麻烦,只是勤政殿那里头人来人往的,外头的大臣多的很,咱们女孩子家的,不能轻易乱走动,何况太后也实在是忙,每日都只是抽着空见一见,没有我带着怕是你见不着。”

“是。”

又说笑了一会,“你舟车劳顿的,时候也不早了,你且安置吧,等到休息好了,明个咱们再说话,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也不知道今年福海有没有龙舟看,若是有,我带你去乐呵乐呵。”

静芬站了起来,又是一福,“臣女告退,娘娘请安置吧。”

静芬跟着两个嬷嬷一同到了一处偏殿,这里头床铺已经准备妥当,虽然不甚华贵,但也是天家气派,和寻常人家不同,雀儿已经在这里候了多时了。她服侍着静芬躺了下来,“雀儿。”她躺着想了一会心事,突然开口了。

“怎么了小姐?”

“你说咱们入园子,是不是一件好事儿?”

“我瞧着倒是好事儿。”雀儿到底是天真浪漫的,她笑嘻嘻地说道,“这个园子晚上看的不真切,可不管如何,比咱们公府是好多了!好风景的地方我就觉得是好地儿,咱们若是能住这里,自然就是好事儿了!”

第902章 儿女心事(二)

一夜无言,到了次日起来,静芬不敢怠慢,梳洗罢就到了丽皇贵太妃殿前候着,这个时候天还只是麻麻亮,洒扫的宫女刚刚开始工作,静芬主仆等了半个时辰,丽皇贵太妃的寝殿才点起了电灯,开殿门的宫女出来见到了静芬,忙不迭的将静芬请进了寝殿,丽皇贵太妃这个时候还穿着中衣在梳妆台前梳妆,把一只景泰蓝青翠玉蜻蜓的簪子在头发上比了比,见到静芬进来,不由得笑道,“你起的这么早?我这里又不需要你来伺候着。”

“这是臣女住在娘娘这里的本分,应该的。”静芬上前帮忙伺候着各式花卉,“臣女虽然不敢动手帮着娘娘梳头,来帮忙着。”她端起了黄杨木红漆的荷叶盘,荷叶盘上是各色花卉,有牡丹芍药月季玫瑰丁香荼蘼等,丽皇贵太妃挑了一只紫色的芍药递给了梳头的宫女,“你有心了,对了你不是带了一个小丫头进来,人呢?怎么不叫进来?”

“小孩子不懂规矩,怕冲撞了娘娘。”

丽皇贵太妃点点头,“你是个知礼的。”不一会梳妆完毕,两个人又一起用膳,吃了早饭,她就带着静芬一起出去转转,武陵春色以《桃花源记》为意境,此殿位于万方安和的北部,一个近七十亩地的岛子,四面青山环抱,山外小河环绕。岛的东部三面为山,中间有一汪湖泊。从而形成了水绕山,山抱水,河绕岛行,岛中有湖的景观。山上苍松翠柏树木成林,一派大自然的山水景色。湖的西边又是一溜青山,整个西部又是一个更小的四周青山环抱,中间为一个狭长而不规则的小平原。从西边山脚下流出的一条小溪,弯弯曲曲斜穿平原进入东面的湖中。在这个小平原上,小溪的南北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这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世外桃源。

丽皇贵太妃的掌事太监口才便给,一路带着静芬等人到处游览,“这里头,山间、溪畔种有上万株山桃树,到处点缀着高大的青松和湖石。每到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这儿的景色美极了。”太监指着远处和近处,“山上山下、溪水两旁,到处是粉红色、白色盛开的桃花。无数盛开的桃花倒映在清澈碧绿的溪水中,就像天山落下的彩霞。各色花瓣散落树下,就像铺在地面的鲜艳花毯。哎哟,可别提多美了!”

武陵春色的确是就如乾隆的御制诗:“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潮曦夕阳,光炫绮树,酣雪烘霞,莫可名状。”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初夏了,桃花是瞧不见的,只有看到结着的一个个青涩的小桃子,丽皇贵太妃笑道,“今个是见不到了,明年就有的瞧了。”

静芬脸上微红,默默不语,两个人在随便略坐了坐,又朝着东南部的小山走出了武陵春色,到了外头的山中有一条小河,唤作“桃花溪”。青石架起的“桃源洞”横跨于桃花溪上。桃源洞未按《桃花源记》中仅能让一人通过的小洞来安排,因为这是御园,怎能让贵为天子的皇帝“舍船从口入”?于是将洞口扩大,小舟可穿洞而过。几个人登上了小舟,太监们划着小舟,沿着落英缤纷的桃花溪向西逆流而上,穿过桃源洞,继续沿着小溪穿过山谷,便到了世外桃源。弃舟登岸,步入山中的小村子,今天静芬才瞧见了此处的宫殿模样,倒是没有其他地方的富丽堂皇,按照农舍的样子修建了宫殿也非红墙碧瓦,而是用土黄色的颜色涂墙,再用灰色的砖瓦筑就,十分古朴典雅简单,除却彩玺的画外,还真不看不出是天家御园。

才回到正殿附近,太监就来传话,说是云皇贵太妃来请过去喝茶,丽皇贵太妃点点头,对着静芬说道,“云皇贵太妃的身子骨最近不太好,长年累月的不见人休息,今个武家的大小姐进宫了,大约精神头好了些,这才叫着咱们去热闹热闹。”

两个人关系不错,住的也近,云皇贵太妃的“映水兰香”就是在武陵春色之东,一里路的距离,这里的风景又和武陵春色不同,此地依山傍水而修建其几排样式典雅的宫殿,屋旁松竹交阴,翛然远俗。前有水田数棱,遍植兰草,纵横绿荫之外。端午的时候,春兰还没谢完,夏兰又出来许多,适凉风乍来,兰香徐引,众人衣带飘香,十分悠然,圆明园的宫殿和紫禁城中的不同,紫禁城里头每一处宫苑都有红墙高耸围立,冬天倒好,可以挡一挡北风,可夏天就不成了十分的闷热,故此圆明园里头,除却勤政殿、保合太和殿、每处居住的宫苑都没有围墙,建筑和景色山水都融为一体,十分的和谐,两个人踩着六棱石子路,花圃之中种着各色兰草,花香淡雅飘逸,一片翠绿之间,有一个石门伫立,上头刻有四个字“香不数兰”,出自乾隆御制诗“心田喜色良胜玉,鼻观真香不数兰”。字的周边石板上青苔隐隐,石柱子也是藤蔓缠绕,这石门显然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