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345部分

远东1628-第345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把这次战役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件件的摆在桌面上,和诸位常务董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足足讲了一个小时,才算是讲完。

高建国皱着眉头道:“毕竟这次战役是军委会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出现问题很正常。我们应该庆幸问题来得这么早,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就是了。若是这些问题出现在第二阶段战役,那就热闹了。对了,宋涛那小子干什么去了,他没和你一起回来吗?”(未完待续。)

PS:明天白天有事,第二章更新可能会晚一些,估计会在六点以后。感谢huanyu、书友150329113231167 的月票支持。感谢霸气嘚?、lminiy的打赏。

第五百八十章 形势严峻

听到高建国问道宋涛,李明笑着道:“察哈尔部主力被消灭,老窝势必空虚,我就让宋涛组织了西进支队,去察哈尔部扫一次。这个家伙这次没怎么捞着仗打,一直憋着呢,得到命令就带着人去了。”

旁边的李玉坤听了,点了点头道:“这个任务交给小宋不错,这小子干这个在行。”

大家听了都哈哈的笑了,李明又解释了一句道:“北上集团军虽然仗打完了,但后续工作也不少,几个军团司令都抽不开身,只能派他去了。”

高建国叹了口气道:“宋涛虽说平时混不吝的不着调,但带兵打仗却都打得不错。若是这小子能坐得住,以后镇守一方都没问题。可是这小子的性子,可惜了……”

王和想了下道:“老高不能这么说,小宋的性子或许不适合镇守一方,但现在正是我们远东开拓进取的时期,需要像他这样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人才。就算是我们打下了天下,可地盘大了免不了出现不安定因素,小宋以后也是我们远东不可或缺的人才。”

李明和宋涛的关系,大家心照不宣。所以他并没有说什么,但宋涛和特战队在远东的绝对是觉足轻重。高建国希望宋涛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之才,作为军委会一号人物,他的想法当然没错。

可是李明却有不同的心思,宋涛和特战队必须留在自己的身边,以后还有大用。

最多十几年,李明必然会执掌远东这盘大棋,而且未来几十年,远东军委会和民委会各自战局半壁江山的形势会继续延续,地盘大了,家当多了,问题势必会更加复杂。

高建国和王和也同李明有过数次深谈,下一届董事局李明执掌大局,这个调子早已经定了下来。下一届董事局的九人团将会重组。大半常务董事会退居二线。到那时公司内部将会因为这一次权利更迭,面临重大考验。

宋涛私下里也和李明说起过,未来他绝不会进入董事局,更不会坐镇一方。但他和特战队始终会无条件支持李明,而且未来宋涛会挑选一批绝对忠诚的战士,以特战队为骨干组建中央警卫团,作为维护公司稳定的一把利剑。

周比利也曾数次找李明深谈,未来情报部也将无条件支持李明。并建立一支内卫武装力量,维护公司的内部稳定。高建国和王和等人,在下一届董事局改组之前,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持董事局权利更迭所带来的影响。

李明沉思了一会儿,就摇了摇头,从纷乱的思绪中走了出来。

这时,大家开始讨论战后的一些后续工作,这就是民委会的工作了。负责移民接收工作的胡伟苦笑道:“你们打仗打得倒是爽了,可这个烂摊子。我们要收拾起来可就难了。今年入冬前,我们移民工作组不但要安置几十万的蒙古牧民,还有三十六万来自大明的移民。”

说这里他又叹了口气道:“虽然这两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可现在看还远远不够,人员不够,物资紧张,随着越来越多的蒙古青壮俘虏和老弱妇孺,陆续来到各个营地,我们的接受工作很混乱。物资方面紧一紧倒是能应付,但我们的工作人员太少了。我现在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大家听了他的话,脸色都暗了下来。公司今年这盘棋下的有些大了,胡伟的能力大家心里有数,能让工作狂的皱眉头。那说明形势已经很严峻了。看来公司今年有的忙了,这个年不好过啊。

远东一下子接受了这么多的人口,光是衣食住行就得耗费无数的资源。最缺的还是基层管理人员,还有各方面的保障的人员,也非常的不足。而且草原上的蒙古牧民语言不通,让他们学习汉语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沟通也是一个大问题。

高建国想了下,然后皱着眉头道:“这样吧,我让守备旅抽出一部分骨干,加强你们的力量。老乔,你们海军部也挤出点人来,怎么也要把今年熬过去再说。”

乔海鹏笑着道:“今年冬天不参与海军部南下冬训的留守人员,都给你们派过去,让他们明年开春舰队回归的时候再归队。”

李明想了下道:“等草原的扫荡工作结束以后,就把蒙古民兵旅撤回来,从中抽调一批骨干和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强移民工作组的力量。”

王和也说道:“公司会在机关、基层各大队、支队部也会抽调一批员工,加强你们的管理力量。至于物资吗,公司马上进行动员,吕宋管委会、南洋管委会都会马上积极筹措物资,尽最大可能保障你们的需要。”

胡伟听了大家的话,脸色也好了不少。这是他自己主动揽下的工作,也没想到形势这么严峻,其实说白了就是远东接收移民的能力还不足,面对汹涌而来的草原牧民和大明移民,远东有些措手不及。

“那我就谢谢大家了,我也不想麻烦公司,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若是在这么下去,年关都过不去。”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高建国打趣道:“你看把我们的工作狂给逼的,老胡你也是,工作遇到困难了就说啊,公司肯定会支持你的工作。”

王和也笑着道:“这次我们的步子是大了一些,但只要挺过今年,公司的局面将大为改观。这几十万穷苦的蒙古牧民,对我们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极为重要,公司也将动员全部资源迎接这次挑战。”

郭松点头道:“也不要那么消极吗,这次战役我们的收获也不小,看看那些牛羊马群,数不清的皮货和毛毡,还有那些从贵族那颜的大帐里缴获的金银珠宝等战利品,这些东西到现在还没有统计完。可想而知,战利品的数量之大。至少我们在今后几年,移民包产到户所需的耕牛不用愁了。”

李明也笑着道:“几十万草原上的牧民,虽然大半都是老弱妇孺,可是他们都是草原上主要劳力,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几十岁的老人,放牧都是一把好手。草原上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他们知道了我们远东的强大实力,对我们都心怀敬畏之心。

只要消灭了草原上的贵族群体,再让他们吃饱饭,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有什么异心,按照草原的规则,他们都愿意依附于强大的部落。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我们远东部落的一份子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牧草加工厂和饲料基地

几个常务董事的碰头会结束之后,马上召集董事局委会的各位委员,共同研究战后的善后工作。而重中之重就是今年形势极为严峻的移民接收工作。

其实有些委员对公司接收这么多蒙古人也是颇有微词,但北方广袤的草原,依靠迁徙汉人去垦荒戍边,那就是扯淡。想要控制草原,没有蒙古人不行,只有他们才是草原的主人。

所以改造这些蒙古牧民,让他们和远东一条心,也就成了远东目前的首要任务。第一批接受改造的蒙古牧民,目前表现良好,在北上计划第一阶段战役中,主力骑兵旅和蒙古民兵旅的表现,深受军委会的好评。

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结束之后,远东公司各部门开始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军委会的陆军部、海军部、政治部和后勤部,都抽掉了大批的人员,甚至连人数最少的空军部都抽掉了十多个人,大批蒙古民兵连的骨干也纷纷南下。民委会机关各部门、基层各大队、支队部、火枪民兵连等部门,也抽掉了大批的员工。这些官兵和公司员工,都赶到设在沈阳的移民工作组,接受工作安排。

胡伟带领移民工作组,早已制定好了计划,公司大批员工被分配到了各个部门,马上进入到工作状态。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移民营地内中队大队的基层干部,以及移民工作组各部门的勤务保障人员。

军委会后勤部和民委会仓储中心,也纷纷打开战备仓库和物资储备仓库,无数物资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向各地的移民营地运送。经过数年的积累,远东后勤战略储备系统非常充足。

这都是被上一次的粮荒给吓着了,所以近几年远东公司都在拼命的积攒家底,粮食、布匹、棉花、皮货和各种干货等物资在各地的战略储备仓库里堆积如山。这些物资足以让远东在颗粒无收的极端灾害面前,支撑一年之久。但此次公司面临严峻的形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与此同时,吕宋管委会、南洋管委会。以及大明东南沿海的郑芝龙、广东沿海的刘香和江浙的宋世平,都行动了起来。大批粮食等物资,装上了一艘艘风帆船开往辽东。

远东就像一座庞大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顿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缓解了危急的形势。移民工作组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严峻的局势的也稳定了下来。

两个月后,宋涛带领西进支队回到了辽东,又带来了大批的俘虏。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还有一眼望不到边得牛羊马群和装满了战利品的木轮马车。

察哈尔部真是富有,战利品很丰富,而且品质比嫩科尔沁部都要好得多,中央万户真不是吹的。宋涛带回来如此多的俘虏,也幸亏远东公司刚刚进行了大规模动员,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员,目前都很充实。要不面对如此之多的俘虏,胡伟看到了得愁死。

辽河北岸的草原,如今已经种满了优良的牧草。每年刈割3…4次,此时正值夏季,大批的蒙古牧民正在此地收割牧草。一辆辆木轮马车装满的牧草送往河岸边的草产品加工厂和饲料基地。经过加工的高密度草捆、草饼、草粉、草颗粒等干草料堆积如山,一排排仓库里也堆满了成袋的精配饲料。

数万蒙古牧民天天在这里起早贪黑的忙碌,这些穷苦的牧民,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赶着牛羊追逐水草丰美的草场放牧。每当遇到白灾,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牛羊饿死。

但当他们在这里之后,顿时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观念。原来牧草还可以种植,而且这里的牧草根系发达、生长茂盛、体型高大、茎秆坚实。品质非常优良。这帮苦逼牧民什么时候见识过如此优质的牧草,每到刈割的时候,根本不用动员,这帮蒙古牧民就跟疯了似的拼命的干活。一个个兴奋的像孩子似的。

常年在草原上游牧的牧民,他们亲眼看到成批的牧草送进草料加工厂里,在草棚中经过烘干设备快速的加工成干草,在经过捆扎设备加工后堆垛在露天堆贮场。经过烘干设备加工的干草,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掉,对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及消化率几乎没有影响。

很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牧民。看到露天堆贮场里堆积如山的捆扎好的干草,都像疯了似的跪拜。只有常年在草原上游牧的牧民,才知道这些加工的牧草意味着什么。每次他们追逐草场,在草原上风餐露宿,都希望遇到如此丰美的牧草。每到冬天,他们更是需要大量的干草。

他们无数次祈求长生天,赐予他们丰美的草场,可是他们在这里看到的草场,却比他们祈求长生天赐予草原牧民最丰美的草场还要好,怎么能不让他们疯狂。

除了干草饲料,草料加工厂还加工大量的青贮饲料,青贮的饲料与空气隔绝,产生有机酸,经久不坏,并可减少养分的损失。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仅损失10%左右。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大都喜食。

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达3…4年。由于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减少了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率。

饲料基地里每天生产成袋的精配饲料,有农林部专业技术人员精心调配的饲料,只要用于远东军骑兵部队使用,每一代精配饲料。这次北上计划第一阶段的战斗,光是战马所需的精配饲料就消耗了几十万袋,两年的生产库存几乎告罄。

随着大批的牛羊马群迁徙至远东设在各地的河岸附近的牧场,大批的牧民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每天轮流接受半天训练,剩下的时间就是照顾牛羊马群,或是收割牧草,在草料加工厂和饲料基地里忙碌。(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 视察

一艘蒸汽甲板驳船缓缓的停靠在辽河沿岸的一座码头边,高建国和李明、王和等人从船上走了下来。等候在这里的胡伟马上迎了上去,和大家握手寒暄。

高建国笑着道:“老胡,我们今天来就是随便逛逛,了解一下各个营地的情况,也想看看那些蒙古牧民这段时间的精神面貌。你要是忙就去忙吧,我们四处转转就回去。”

胡伟哈哈大笑道:“领导视察,我岂能怠慢。现在移民接收小组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各方面工作也已经陆续开展了起来。各个营地秩序井然,广大蒙古牧民情绪稳定。”

大家看到胡伟的情绪不错,就知道现在移民接收小组在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援下,各方面的工作挺顺利,工作狂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王和指着胡伟笑着道:“你们看到没有,老胡现在是春风得意。一个人掌管几十万移民的接收工作,他精神头还是这么足,不愧是工作狂啊。”

大家在码头这里逗留了一会儿,就由胡伟领着去了附近的一个营地。这个营地占地面积很大,一排排木刻楞整齐的排列在营地里。当初为了建设这些木刻楞,建委共动员了几万劳工,忙活了大半年。这还不算几个林场巨大的工作量。

好在这都是临时建设的木刻楞,制作的都非常粗犷,而且所需的原木,在木刻楞拆除了以后还能正常回收使用。但如此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