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398部分

远东1628-第398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建国和胡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后,会议室又陷入了安静,半天都没有人发言。

大家的心理挺复杂的,若是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的那些流民,就这么活活的饿死,他们还真的不忍心,但谁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崇祯大旱,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他们从李明发来的电报,就感觉到这次大灾的情况,肯定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远东开始动员,发动所有的力量,大规模的收拢流民,哪每年从大明各地运来的流民,可能会突破百万。现在远东各大战略储备仓库里存储的粮食,也仅仅够远东控制区目前人口消耗两年。

可是崇祯大旱会一直持续近十年。而且流民的数量会逐年增加,远东若是每年如此规模的接收流民,光是每年耗费的粮食等物资,就能把远东拖垮了。

目前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公司一直以来,都是遵循稳扎稳打的发展规划,如果大批的流民蜂拥而来,势必会对远东的各项工作带来影响。

王和看了眼会议室的各位委员,然后深吸了口气。肃然说道:“我也同意高建国的意见,无论怎么样,也不能见死不救吧。虽然大批流民的到来,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长远的来看,又何尝不是一次机遇呢。只要我们熬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旁边的郭松也发表了意见,他笑着对大家说道:“目前公司开发南洋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我建议将部分大明的流民,送到南洋各岛各地。农林部应该有开发南洋农业资源的计划吧。完全可以提前几年实施吗。”

胡伟点了点头道:“嗯,这个想法好。东南亚农业发展的条件非常好,高温多雨,土地肥沃,地势也较为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发展农业。而且那里还是现代社会全世界天然橡胶、马尼拉麻、油棕、咖啡、甘蔗、木薯、甘蔗、烟叶和椰子的主要产区。虽然目前公司还没有控制南洋各岛,但是每年安排二三十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另外,我建议公司制定攻略中南半岛的计划,中南半岛大都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尤其是湄公河流域光、热、水、土资源非常丰富,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水稻可以一年种三季。目前公司的粮食储备。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暹罗进口的。”

李玉坤苦笑道:“我们军委会倒是有攻掠中南半岛的计划,但是因为那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太复杂,大明北方人口去了那里势必会水土不服。所以我们军委会的计划是,公司挥师江南以后,再逐步蚕食中南半岛,然后迁徙岭南地区的汉人去中南半岛。”

高建国想了下道:“等解决了日本。就在日本大规模征集武士组成敢死军,然后吧他们送到中南半岛。我就不信我们训练出十万小鬼子,还推不平中南半岛吗。以那帮小鬼子的操行,只要给他们政策,用不了几年就能把中南半岛的猴子杀光。反正日本遍地都是流浪武士,这帮家伙以后也是隐患,让他们都消耗在中南半岛的丛林里,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乔海鹏笑着道:“我认为现在解决中南半岛,时机并不成熟。就算是我们占据了湄公河等地的大面积耕地,大明北方的流民去了那里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而且那里的炎热的热带丛林气候,北方汉人去了那里,光是疾病什么的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

与其现在解决中南半岛,还不如先解决印度。现代社会的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据统计,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43亿公顷。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气温最低为15℃,南方气温高达27℃,几乎没有无霜期,全年均可生长农作物,气候资源相当丰富。

印度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全长2700公里,支流10余条,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8%。印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可谓得天独厚。”

大家听了他的话,就都来了兴致。

但是也有委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现在解决印度的时机还不成熟,印度距离太远,国土面积巨大,人口众多,现在的莫卧儿帝国实力也不能小觑。而且远东想要解决印度,势必要耗费大量的军队和物资,公司还要面对来自大明的流民潮,根本没有精力开辟海外战场。(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 崇祯大旱(三)

大家听了那位委员的话,也都觉得有一定道理,若是说将部分大明的流民转移到南洋各岛,还说得过去,毕竟距离不是很远,可印度离大明确实太过遥远。,

而且印度现在是莫卧儿帝国时期,和南洋那里的一帮土王不同,公司如果想要攻掠印度,可没有那么容易。崇祯大旱还将持续好几年,如果公司进行动员,大规模流民潮将对远东很大的压力,公司哪还有精力劳师远征去攻伐印度。

一直阴沉着脸的高建国,看了大家一眼,然后阴森森的说道:“同志们,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公司决定进行动员,大规模接收来自大明各地的灾民,哪仅仅依靠公司目前的资源,虽然能硬着头皮挺过一两年,但势必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甚至大量的流民潮会把公司拖垮。要想救大明各地的灾民,还不影响公司的发展,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外发动战争。用战争手段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拯救大明灾民。”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各位委员和常委全都目瞪口呆。一位委员当即就面色严肃的站了起来,发表了反对的意见。

“难道我们远东公司,以后要走军国主义的道路吗?我对公司的对外政策早就有想法了,目前公司内部有严重得民族主义倾向。我们拯救大明中原的灾民,就一定要把灾难转嫁到其他民族得身上吗?这跟当年侵略我们的那些西方近代列强的有什么区别,跟当年日本侵略者有什么区别。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就是因为我们的王道尚武精神和西方的狼道尚武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是道之所在,义不容辞,有强大的道义基础。西方是利之所在。暴力图之,是兽性的爆发。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有了历史上“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雄浑底气。”

高建国听了他的话,被气乐了。

“那你也说说你的想法,我想看看。你有什么办法救活大明中原的无数灾民。”

那名委员被高建国问得一愣,他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

高建国冷笑道:“你反对我的意见,我虽然不爽,但我必须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你的权力。可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公司的对外政策,公司的对外政策,是董事局委员会所有常委和委员共同讨论通过的,代表了我们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大多数委员的意见。

你所谓的王道尚武精神。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中国百年来的龟缩战略思维。当年盛唐汉武是何等荣光,可自宋以后,每到对外战争,士子书生都会振振有词,和议不绝余耳,就算被人逼到家门口,还是会以“克制就是自信”来掩耳盗铃。北宋以金钱换和平、南宋以和谈图偏安。可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以灭国告终。

自宋以后,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已经基本丢失殆尽。就算我们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南海周边大国纵横捭阖、耀武扬威,小国张牙舞爪甚嚣尘上,国家利益被疯狂掠夺、尊严被肆意践踏。一个有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着核武器、世界人口第一、拥有世界最大常备军的国家,居然会处于被包围、被侮辱和挑衅的境地?

不仅日本依然对中国嚣张无状,连更小的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敢大肆抢劫中国岛礁,澳大利亚更是公然在白皮书中鼓吹和中国打一仗。在近代两百年的世界历史上,如此窝囊的大国,除了中国外找不到第二个。

和美国、俄罗斯相比,我们没有达到俄罗斯那样的军事水平。也不是像美国那样随意使用武力,但中国却依然成为众矢之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软弱,其他各国也知道中国是逆来顺受的脾气,所以才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的肆意挑衅我们得尊严。

当年汉武大帝留下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是何等的气壮山河。若不是当年数十万英灵,在朝鲜替我们国家打出了几十年的国运,哪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哪有后来的国富民强。

纵观历史,凡是尚武的朝代,都是伟大的朝代。环顾世界,凡是尚武的国家,都是强大的国家。

就拿我们的北上恶邻俄罗斯来说吧,1485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称帝,将国名正式定为俄罗斯,国土面积仅43万平方公里。

1533年,俄罗斯吞并了普斯科夫和梁赞,从立陶宛夺取了斯摩棱斯克。1547年,俄罗斯将喀山汗国并入了俄罗斯的版图。

1689年,彼得一世先后发动了包括连次远征雅俗、北方战争、进军普鲁特河、远征波斯、入侵黑龙江流域、夺取远东水域、侵占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通过这些战争,俄罗斯不仅大大拓展了疆域,而且夺占了面向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入海口,使俄罗斯由内陆国成为濒海强国。

1741年越过白令海峡侵入了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在西方,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将帝国的西北边境推进到库门聂河一线。

1762年,俄罗斯帝国西吞波兰,北控芬兰。将克里木半岛、诺曼半岛和库班河南岸地区纳入其管辖之下。同时,通过瓜分波兰,把俄罗斯的西部边界从比聂伯河推进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深入中欧,为干涉欧洲事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1809年,吞并芬兰。1812年占领了土耳其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南高加索地区。1813年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达吉斯坦并入俄国。

1826年到1828年,通过对波斯的侵略战争吞并了亚美尼亚地区。1828年底到1829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割占了多瑙河口及其附属岛屿以及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1853年占领库页岛,到1857年已经实际控制了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1858年5月的《瑷珲条约》、11月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勘份西北界约记》,攫取了满清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将中亚地区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变成了沙俄的殖民地,并进一步蚕食了中国西北地区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即使在这样一种即将面临崩溃的局势下,俄罗斯帝国仍然在继续着对外扩张的步伐。1911年,俄罗斯策动外**立,并入侵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

即便在当年苏联解体期间,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几乎陷入混乱。日本却依然不敢对俄罗斯占领的北方四岛,有过丝毫非分之想。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日本却天天和我们唧唧歪歪。没有真正的尚武精神,内心弱小,国家再大,也成不了强国。”(未完待续。。)

ps:感谢天使2005、lerduo001、wdg3553、书烟茶香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零三章 崇祯大旱(四)

高建国说到这里,拿起桌子上的茶杯狠狠的喝了几口,然后“嘭”的一声,重重的放下了杯子。

“我的意见也许有待商榷,但至少我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的流民活活饿死。我的意见可以反对,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你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没有一句有用的东西,和历史上那些只知道空谈的酸儒有什么区别。”

他的一番话,把那个委员说得脸都白了。

这时,旁边的补刀的人出现了。一个委员笑着道:“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听起来威武,但事实上是亏本买卖。前来朝拜的国家会得到很多赏赐和优待,所以周边国家当时都巴望着能得到朝拜的机会,甚至不惜动武也要得到。

说白了就是拿钱来买个面子哄皇帝高兴。有多少国家前来朝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并不是真心依附或者仰慕什么的,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个笑柄。用无穷无尽的奢华排场和惊人的浪费,来展示帝国强大无比的面子。

为了“万国来朝”这个显而易见的神话,帝国甘愿付出任何巨大的代价,用难以计数的时间、精力、财富和生命来充实这个“神话”,使它变得“真实”。这是一个庞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过程,则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典型“外圣内王”的表现,就算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百姓都要饿死了,也依然要维持这个脸面。”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了起来,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委员,被弄的满脸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直没有说话的乔海鹏,也满脸严肃的说道:“我做为一名远东军的军人,虽然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思想的滋生,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现在大明北方数省的灾民嗷嗷待哺。每天都在上演着人吃人的惨剧。这个时候,我们远东军就要站出来,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尽自己一切的努力。拯救灾民于水火。

我同意老高的意见,这一次我们发动战争,并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为了拯救大明的灾民。而且我们军委会也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至于那些什么道之所在。义不容辞的屁话,我是不在乎的,那么多灾民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谁还特么管什么道义。只要能抢来粮食救活灾民,那就是道义。”

郭松想了下道:“可是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也需要大规模动员,一样要耗费海量的物资啊。”

旁边的李玉坤笑了下道:“虽然公司今年移民工作压力很大,但是目前公司的粮食储备足可以撑过一年。有了这一年时间的准备,我们就能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我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