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468部分

远东1628-第468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远东开出的价码实在是“高昂”,为了争夺远东的订单,几个印度教部落的头人,疯了似的驱赶部落的土著挖煤,然后将挖好的煤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选煤、洗煤,装上停泊在达莫德尔河沿岸的远东公司的内河甲板驳船上,利用达莫德尔河将大批的煤炭运到了加尔各答码头,最后再装上远东公司的海船运送到锡兰的科伦坡港和亭可西里军港。

经过阿散索尔当地部落的土著们几个月不眠不休的挖掘,目前锡兰的科伦坡港和亭可西里军港,以及印度沿海地区的各个贸易据点煤炭仓库里的煤炭推积如山。

公司在印度沿海的各个贸易据点,不但储备了大批的煤炭,还建立了栈桥码头、煤水补给点、机械维护站等设施。使得参加印度战役的联合舰队所有船只,在印度沿海地区可以轻松的获得煤水补给,保证联合舰队众多船只蒸汽动力所需的煤炭供应。(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战前夕(三)

远东印度战役司令部为了保证远东军利用印度各条河流进攻内陆地区,派遣了大批的先遣小组,用几个月的时间驾驶小型内河船只,将远东军准备利用的几条主要水道,进行了一次实地侦察。

对这些主要河流的水文情况进行详细勘察,还对河流沿途的地形、地势和主要的城镇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探察,并用dv进行了录制,制作了实时的军用地图。

战区司令部还派出了大批的侦察小分队,沿着参战部队的进攻路线,在驻印度情报站的积极配合下,渗透至印度的内陆地区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侦察。尤其是阿格拉城和德里城地区,情报部和战区司令部的侦察部队,把这一地区莫卧儿帝国的军力布置和防御情况进行了重点的侦察。

经过情报部和战区司令部的侦察部队的努力下,战区司令部参谋部制定的进攻计划中,所有参战部队进攻路线和进攻目标,以及沿途的兵力部署、防御配置等情况,基本被摸了个底儿掉。保证了战区司令部所有参战部队的顺利进攻。

远东公司军委会为了印度战役的顺利实施,还在第乌岛、加尔各达和乌特拉等地,建造了几个大型的飞艇起降中心和三角翼飞机机场,以及物资补给仓库和全套的地面维护站。保证战区司令部的空艇部队和三角翼飞机大队,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起降、维护和补给。

印度的雨季即将结束,锡兰岛上的远东军各参战部队也开始积极的准备了起来。各个部队除了早操,已经停止了各种形式的训练。武器弹药、野战物资也都发放到战士们的手中。就算是刚刚参军的新兵蛋子,也能感觉到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

战区司令部几乎每天都召集各参战部队的旅以上干部,在司令部作战室开会,与战区参谋部一起。对即将发动的印度战役做着最后的研究讨论,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作战计划出现纰漏。

各参战部队的基层干部士官,每天也都被召集起来在营部开会。对上级下发到部队作战任务,根据得到的详实情报进行仔细的研究。每天都忙碌到深夜。

战区参谋部的林华和战区情报中心主任丁兴浩,每天都是彻夜不眠。对着已经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凝思苦想,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漏洞和不足。他们已经把各部队的作战任务,下发到旅团一级的指挥员的手中。

与作战任务一起下发到部队的极其详实的实时情报,包括行军路线、进攻目标的情况,包括详尽的实时资料、地图和视频,以便于各参战部队能根据这些情报资料,更好指挥各自的部队进行作战。

希克腾和排长正沿着海滩。向远处的营部走去。日本战役结束后,他就因战功被提拔为班长,来到锡兰岛不久后,他又被提拔为副排长。平时协助排长管理排里的日常工作。

远东军部队的副排长甚至是排长,基本都由基层部队的优秀士官担任。如果具备带兵潜力的士官,会被送到军校深造,以后会成为远东军真正的基层军官。士官和基层军官虽然待遇基本差不多,但是论未来的发展,基层军官的前途就要光明多了。

远东军各基层部队,能被送往军校深造的士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是表现非常优秀。并且具有培养潜力和具有丰富基层管理经验,还要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基层士官。这一步是极为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而且随着远东军各级军校的大规模扩招。而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希克腾双脚踩在软软的沙滩上,感受着海边咸湿的海风吹拂着他的面颊,心情极为愉悦。他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细白的沙滩,还有成片的椰林,每个夜晚哪怕训练再累,他都会和战友们在沙滩上坐一会儿,静静的看着大海。

听着不断翻涌的海浪声,任凭海风拂面。好像一天的疲累,瞬间都消失不见了似的。

营部非常简陋。只是一间比较大一点的帐篷而已。希克腾和排长走进了营部的帐篷,发现这里已经站满了人。大家看到了他们,都和他们打起了招呼。因为希克腾是第一次来这个场合,一帮老兵痞都对希克腾表示了问候。

当然,问候的方式都不怎么亲切,温和一点儿的会拍拍他的肩膀,但是大多数都会朝他的脑袋来上一巴掌。没办法,这是他们部队的传统,也能说是恶习。老兵对新兵,上级对下级,无论表扬还是训斥,都会照着脑袋来上一巴掌。

但是大家对希克腾这样,就是纯属恶作剧了。因为他是营里年纪最小的兵,平时性子还腼腆,脾气也好,而且是全营最后一个处男,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平时老实巴交,上了战场还敢拼命的半大孩子。

享受了一帮兵痞的蹂躏,希克腾的脑袋里嗡嗡作响,他心里对一帮老兵痞恨得牙根都痒痒了,但是还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立正……”

随着外面哨兵的一声大喊,原本还在营部里嬉笑打闹的兵痞们,全都以标准的军姿站在那里。营长和教导员等人,鱼贯着走进了营部。

“稍息……”

希克腾和大家听到口令,都放松了下来。但是营长经过希克腾身边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转身对希克腾笑着说道:“你小子也来了,哈哈……大伙以后都好好的照顾下小希啊,现在人家也是个屁%眼朝上的小老爷们了……”

营长的话音刚落,营部里的兵痞们顿时哄笑声一片,营长的话让他们笑的肚子都疼了,希克腾也被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等大家笑的差不多了,营长挥了下手,笑着说道:“好了,上级的命令已经下来了,我们骑兵师将参加东路军,在加尔各答登陆,现在我向大家陈述我们营这次作战任务的具体细节……”(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七章 登船

原本喧闹的亭可马里沿岸的远东军营,此时却变得格外的安静。整个远东军的营区里弥漫着一股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让人感到分外的压抑。

希克腾和战友们全副武装的坐在营区的帐篷里,默默的等待着集结号的响起。昨天晚上就已经收到营部的命令,今天七点之前,所有部队全部整装待发。可是现在已经快八点了,还是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声音。

大家在帐篷里等得有些焦躁,但并没有怎么表现出来,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背囊上静静的等待着。希克腾看了眼排长,对方觉察到了什么,转过头看了一眼希克腾,然后冲他咧嘴笑了一下。

希克腾微笑的点了一下头,然后开始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装备。一顶部队来印度前新配备的“锅盖头盔”、鬼脸面具、冲压钢板冷轧而成的半身甲、装着三天野战口粮和三组急救包的杂物包、带餐盒餐具的铝制水壶、马&;刀、双%管火枪以及四十发子&;弹、四枚木柄手榴%弹。还有副排长标配的一支二八式骑兵型左轮手&;枪。

另外还有一个行军背囊,里面装着一个热带型的睡袋、一件雨衣、两套换洗的内%衣&;裤、四双棉质袜子、一套牙刷牙具以及铝制的牙缸、一双高腰胶鞋等等随身物品。

“嘀嘀……哒……嘀嘀……”

坐在帐篷门口的排长“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满脸肃然的大喊道:“全体起立,背起行囊,检查装备,以班为顺序到营房外集合……”

大家鱼贯的冲出帐篷,在帐篷外列队集合,然后以连为单位向营区旁边的军马场跑去。原本安静的营区刹那间变得喧哗了起来,但是却没有一丝混乱,除了一声声口令的呼喊声,就是整齐划一的跑步声。显得格外的肃穆庄严。

一列列整齐的纵队纷纷有序的跑出了营区,战士们军靴整齐的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音,一股威武的气势。瞬间蔓延开来,压抑的气息令人喘不过气来。

希克腾的连队跑进了军马场,他迅速的跑到自己战马的旁边,将自己的背囊挂在战马的后部,然后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战马的。安&;抚%着它的情绪。

昨晚希克腾就已经为自己的战马佩戴好了马具,半夜的时候还为它们加喂了一次精料。战马看到了希克腾,亲昵的用头拱着他的脸,打着响鼻,呼呼喷&;出的热气吹拂着他的脸颊,感觉痒 痒的。

一阵急促的哨音传来,希克腾连忙翻身上了战马,小跑着跟上了部队。战士们在奔跑中控制着战马,组成了一个个三排纵队,向着远处的军港码头冲了过去。

骑兵队列冲出了马场。然后慢慢的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壮观的骑兵纵队,万马奔腾,好像一条条钢铁洪流滚滚向前。

突然,希克腾听到一阵阵剧烈的嗡鸣声,他转过头一看,顿时就被惊呆了。只见一个个巨大的飞艇,正在远处的起降场缓缓升空,然后转过庞大的艇身,向海岸方向慢慢飞了过去。

巨大的飞艇一架连着一架。在空中汇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几乎铺满了天空。缓缓的从他们的头顶嗡嗡飞过。

“呜嗬……呜嗬……”

也不知道是哪个战士激动的喊了一声,惹得队列里的所有官兵都开始扯着嗓子,大声的呼喊了起来。还不断冲着空中的飞艇挥舞着双手。最后数万骑兵都加入到了不断的呼喊之中,巨大的呼喊声震慑四野,响彻了整个天际。

希克腾也瞪着通红的双眼,脖子上的青筋紧紧的绷着,扯着嗓子疯了似的呼喊,呼呼的海风吹拂着他。此时的希克腾感觉自己浑身上下的热血就像沸腾了似的。

数万铁骑终于来到了海边,希克腾看着远处海面上一片片连绵不绝的风帆,一艘艘巨大的战船,几乎铺满了海面。

面对如此壮观的大场面,希克腾的心情无比豪迈,真想继续大声的喊上几嗓子,来宣泄心中激动的情绪。

此时此刻,无数远东军官兵都在慢慢的向海边的军港挺进,好似一道道洪流慢慢的汇聚成海,场面无比的壮观。

公司去年就开始大规模扩建亭克马里军港,加长了岸堤码头,其中一段深水码头可以停泊两艘万吨轮船进行同时装载,其他地方也可以停泊更多的大型战舰。

还修建了一条条延伸到海面的栈桥码头,可以让大批小型风帆船停泊在栈桥的两侧,直接可以实施货物和人员的装卸工作。

岸堤码头上还修建了数座大型蒸汽机组,作为岸堤码头上几十座大型吊车的动力。扩建以后的亭克马里军港,不但停泊能力大大的加强了,货物的吞%吐能力也足足提高了十几倍。

这次联合舰队从辽东驶来,也并没有一路空载,而是装载了十几万大明的流民。这些流民都是公司去年安置在济州岛、台 湾岛和琉球群岛屯田的,但这些流民并没有分田实行包产到户,而是以农场的形式进行管理的。

他们经过了严格冬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组织纪律性。这些流民都经过了整编,组成了一个个流民支队,在远东军发动印度战役以后,也会陆续登陆印度沿海,在印度实行包产到户政策,进行大规模屯田。

从今年开始,远东公司将大规模向印度地区运送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缓解辽东地区的接收流民的压力。公司民委会也将向印度地区派遣民事工作人员,在印度地区建立各级民事机构,管理在印度各地的屯田的大明流民。

大批港口工作人员,在宪兵的带领下,和各个部队的指挥员进行了联系,然后引领着部队向港口码头的船只而去,虽然码头人声鼎沸、战马嘶鸣,但却没有丝毫的混乱。

各个部队的官兵在军港外排列成了一个个整齐的队列,然后放下身后的背囊,统一的坐在背囊上,安静的等待登船。港口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出军港,应领着一支支部队有序的开始登上各自所乘坐的战船。(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八章 远东虎贲

虽然亭可马里军港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但是因为港口内外的船只实在是太多,而且聚集在军港外面的部队也越来越多。首先在军港码头停泊的都是大型船只,都以骑兵、炮兵等部队优先登船。

军港外面的大批的步兵部队,干脆乘坐停在海岸边上的小船,慢慢的划向了远处海面上的风帆船。无数装满了远东军官兵小船不断的在海面上来回往返,密密麻麻的小船几乎布满了海面。

海面上的一艘艘风帆船,也纷纷在船舷的两侧放下黄麻编织的绳网,乘坐小船的远东军靠上去,顺着绳网艰难的爬上战船。

整个军港码头和海面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但却没有丝毫混乱,各个部队都在有条不紊的登船,偶尔还有几个远东军战士在登船的时候,因为紧张等原因,从绳网上掉进了海里,惹得旁边登船的战士们哈哈大笑。

希克腾牵着战马,随着部队沿着长长的码头,小跑着来到了一艘巨大机帆运输船的旁边,船上的几名军官正在码头上等待着登船部队。

港口的工作人员,马上走过去,拿出一个工作记录本,和船上的几名军官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沟通之后,机帆运输船的舰长拿出一个哨子急促的吹了起来。

大型机帆运输船上的海军官兵也马上行动了起来,只见船只的右舷的几块船板慢慢的翻到放平,早已等在码头上的劳工将一个个长长的踏板搭在了船只的甲板上,形成了几个上船的通道。

与此同时,船身右侧突然动了两下,两块两米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