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539部分

远东1628-第539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子,进山啊……上来吧……”

希克腾一听。连忙谢过了老人,把行军包扔在马车上,然后坐在了老人的旁边。土著老人猛的一甩鞭子,雪橇马车又开始缓缓的前进。

“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啊,现在很少有出山的马车了。幸亏我今天去镇上有急事儿。要么你就等吧。”

希克腾拿出香烟递给了老者,并帮他点上,然后笑着道:“老爷子,我也不想啊。我的部队远着呢,我回来一趟足足走了十几天。”

“呦……你在草原上当兵?怪不得呢,我们村也有个小子和你一样,回来一次光是在路上就走了一个月。”

希克腾和老人相互聊着天,车上的两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则是不断向他询问部队上的事情,眼中满是火热的崇拜。老人很健谈。和希克腾聊了一路,本来并不顺路,但是却执意把希克腾送到了地方。

目送着马车离去,希克腾背起行军包,拎着两个沉重的包裹,抬头看着通向家的那条蜿蜒的山路,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

希克腾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家人,还有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他深吸了一口气,默默的向大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走去。

刘德贵从火车上跳了下来。自从他到德惠地区担任管委会的主席,一年也就能回家几次,每次只能呆上几天而已。

原本他向把家人接到德惠地区,但是家里的那个鞑子女人却死活不干。如今黑土地饭店生意兴隆。还开了一家分店,全得指着她张罗。

还有两个儿子都在沈阳念书,毕竟德惠地区的教学质量无法和沈阳相比,而且孩子们也需要土著女人照顾。

他拎着沉重的行李,刚刚从出站口走出来,自家的那个鞑子女人就迎了上来。一把接过他手中的行李。然后埋怨道:“我的大老爷啊,你可算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把我们娘几个给忘了呢。”

刘德贵嘿嘿笑道:“嘿嘿……瞎说什么呢,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对了,儿子呢……老子回来了,他们居然不来接我。”

“你一年在家呆不了几天,还好意思说儿子,自从当了那个什么破主席,这两年春节你都没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后爸呢。”

看到女人发牢骚了,刘德贵连忙笑着哄道:“我这不是忙吗,今年春节我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陪你们,嘿嘿……儿子他们干什么去了?”

女人白了他一眼道:“他们出去和同学聚会去了,说今天不回家了。”

刘德贵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往女人身边凑了凑,然后嘿嘿笑道:“那个……那个……你今天还回店里去吗?”

看着男人脸上的贱相,女人心里也是一荡,但她却装着板脸道:“当然要回去了,过节前这几天店里忙着呢。怎么……你有事?”

刘德贵一听就急了:“媳妇儿,你看我好容易回家过个节,咱们也不差今天,你就不能好好的在家陪陪我。”

“大年三十店就关了,到时候我天天陪你。几天你都等不了了,看你那猴急的样儿……”

女人说完,满脸风情的撩了刘德贵一眼,然后转头就走,走起来的时候,故意的把她的******来回的摆,都快把要拧折了。让刘德贵的心里这个刺挠啊,他连忙追了上去。

“喂,你别走啊,等等我……媳妇儿,嘿嘿……我们是不是……好久都没有……那什么了,你看……嘿嘿……”

女人停了下来,转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德贵:“你就没在德惠那里续个二房啊,你现在是大主席,那帮小狐狸精不得天天往你怀里扑啊。”

“你瞎说什么呢,我天天在那边忙得要死,哪有时间扯那个蛋。我都几个月没闻到肉味了,嘿嘿……”

女人停了刘德贵的话,拉起他就往前走。把刘德贵弄得有些懵,急忙问道:“媳妇儿,你……”

“你什么你啊……赶快回家……老娘的地也荒几个月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強化人間、逗比大熊猫、大汉草民、达闻西、yangminfafaf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私有化的探索

虽然假期时间很长,但远东公司的疆域太广阔了,有些地区的条件还很艰苦,并不适合家属跟随,所以每年春节假期,外地部门的员工都要在回家的路上奔波很久。

公司驻外地的部门一,般情况下都会提前几天放假,但想印度、南洋地区的员工需要坐船回家,西北地区的官兵需要乘坐飞艇,而且中途还要换乘几种交通工具,那一路奔波的滋味也算是煎熬了。

远东对员工假期归家往返也比较重视,所有的舰船、火车、马车,甚至飞艇全部要以归家的员工和部队官兵为主,保证所有员工都要在除夕夜之前回到家。

从小年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各个部门的会餐聚餐、同事战友之间的聚会、亲戚朋友间的小聚,基本都在这段时间。

远东公司各地的饭店、酒店几乎全部爆满,刘德贵家在沈阳开的两家“黑土地”饭庄,别说是包房啊,就连一楼大厅都是一桌难求。

生意兴隆是一方面,主要也是远东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聚餐,基本都会选在这里。但是因为想来的人太多了,也都要提前订桌,然后按照日期安排。

宋涛和丁为国他们一帮人倒是不用,楼上的包房始终会有一间专门留给他们,不管宋涛他们什么时候想来,随时都会有位置。

这几年沈阳、海参崴和马尼拉等地,如今都在鼓励自主创业,在一些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全面的对外开放,公司会对申请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低息贷款。

当然,自主创业的申请的审查非常的严格。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提交的申请才可以获得通过。首先是必须有拿得出来的手艺,比如祖传的哪怕是做饭、小吃、剃头、修脚、推拿、裁剪、修鞋等等手艺,甚至是会磨剪子磨刀也行。

审核的第一项就是要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本事,而且还是很多同行业的人聚在一起竞赛,由公司的内部员工进行评判。从中选拔手艺最好的人。

主要是为了控制规模,避免一窝蜂的行为。既要有激烈的竞争氛围,又要有合理的配置,保证所有商户都能生存下去。

光是有祖传的手艺也不行。提交申请的商户平时的表现还要好,一般都是以各地的比较老实憨厚的积极分子中优先进行选拔,如果有过工作消极态度的或是有劣迹的,永远也无法通过审核。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远东公司各地的主要城市、城镇的各个主要街道可以说是店铺林立。各个行业的铺子都有,各种饭店的口味非常丰富,各种商铺的商品也是玲琅满目。

比如饭店酒馆、成衣铺子、小型超市、文具铺子、寿衣铺子、小吃面馆、糕点铺子、皮匠铺子、首饰铺子、理发铺子、豆腐坊、书画铺子等等,街头还有很多摊点,比如剃头摊子、混沌摊子、小吃摊子、磨剪子磨刀摊子、糖人摊子等等种类非常繁多。

因为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沈阳、海参崴和马尼拉等大城市的街道上来回奔驰的出租马车也越来越多了,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出行。

各地的城市、城镇还建立了大批的自由市场,其中最多的是水果青菜市场,剩下的诸如日用杂品市场、旧物市场等等。另外,各个城镇还配置了人力车和搬运工市场,配有大批的人力三轮车和人力搬运工,极大的方便了城镇群众的生活需要。

所有店铺和摊位都是采用私有化的形式进行经营,自主创业、自负盈亏,每月除了必要的商业税收和店铺的租金,还要偿还二十年的低息贷款,虽然创业比较艰难,但是却能给了大家希望。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远东各地的城镇都遍布着各种商铺摊位和自由市场。不但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还极大的搞活了远东各地的经济。

当然,远东公司对这些店铺摊位的管理非常严格,包括卫生安全、服务态度、偷税漏税、价格欺诈、假冒伪劣、不合理竞争等问题抓得非常严格。一经发现都会接受严厉的处罚。情节严重者,不但要吊销营业执照,店铺的经营权还将被剥夺。

其实公司也为市场管理的问题,进行过多次研究,其中有人认为公司管得太多,建议让私人商业店铺自主发展。过分的管理会束缚商业的发展,以后还会在各个管理部门滋生**现象。

但是绝大多数的内部员工还是支持在放开私有化的初期,公司应该尽可能的进行管理。一定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贯彻实施,让所有的商户在远东制度化的管理体制下,养成一个合法经营、童叟无欺的经营习惯。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逐步开放私有化的市场。

大年三十这一天,远东公司除了坚守岗位的员工和部队官兵以外,其他部门已经全部停摆,沈阳、海参崴和马尼拉等几座大城市,以往生意兴隆的店铺几乎全部关门歇业,街上到处也都是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弥漫着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家家户户从早上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人都是带着孩子贴春联、对联、年画和福字,

一家人还要积极的准备着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每家都得弄上一大桌子菜,还要包大批的饺子,到了午夜的时候吃。剩下的则是放到外面冻起来。每家每户都囤积了大批的年货,米面、鱼肉、糖果、瓜子和小吃等准备的最多,一直能吃到十五。

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一遍遍的摆弄那些除夕夜放的鞭炮,还有他们晚上出去玩的时候,拿着的各种灯笼,大都是他们父母做的,也有在街头手工艺人手中买的。

每到春节的晚上,各家的孩子们都会人手一个灯笼,在家的附近成帮结伙的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在街头巷尾尽情的玩耍。(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除夕夜

每年的大年三十,远东公司各部门都是一把手值班,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初一的二把手,然后以此类推。

不光是春节,所有的节日都是如此。另外,各部门的工资、福利什么的,基层的第一线员工都要比机关高很多,而且还有各种补助、加班费等额外的收入。

远东公司一线的基层员工,工作非常辛苦,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主要是远东公司扩张的过快,各级基层单位的干部总是要被抽调新的单位,经常面临管理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出现。

公司的机关工作人员倒是比较稳定,但人员编制却非常紧张,连部门的领导都要承担很多工作。绝对不会像现代社会那样,机关干部极其臃肿,天天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抽烟喝水混日子,到头来工资待遇却比基层的员工高。

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公司董事局的九人团常委,都坐镇远东公司各个部门值班。晚上的时候,他们还慰问各个部门的值班人员和站岗执勤的部队官兵和在街上巡逻的治安警察。

李明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摆着厚厚的一摞文件,旁边放着一个木质的食盒,里面装的是花子和两个女儿亲自为他做的除夕年夜饭。

临近午夜的时候,花子还会为他送来自己亲手包的水饺,都是刚煮的还热乎乎的,两口子就坐在窗边一起吃,还能欣赏外面的********。

这几年的除夕夜,李明都是在单位度过的,花子和孩子都已经习惯了。每年除夕夜她们为李明亲手准备食盒,也成了李明家里的传统。

其实公司对值班人员是提供年夜饭的,但是李明都会吃家人为他准备的食盒。原来都是花子一个人准备,现在两个女儿大了,也都参与进来。虽然捣乱、恶搞多过帮忙,但是李明依然吃得很香,有股家里亲情的温馨味道。

“嘭……嘭……”

外面响起一阵阵鞭炮礼花的声音。李明抬手看了眼表,发现已经是十一点半了。他站起来揉了揉酸痛的后背,走到了窗户旁边。

远处升起的一簇簇焰火,在漆黑的夜色里显得格外璀璨。沈阳城内也是鞭炮齐鸣,原本寂静的城市,瞬间变得无比喧闹。

这时,花子推门走了进来,手上还领着两个丫头。但是一看她们就都已经困得不行不行的了,不断的揉着眼睛,脑袋都耷拉着。

“你怎么把她们带来了?”

花子麻利的打开食盒,把一个个保温盒拿出来,摆在了窗边的茶几上,笑着说道:“她们说什么也不睡,吵着要来为你送饭,呵呵……路上就困得不行了。”

李明把两个丫头抱在怀里,她们已经睁不开眼睛了,嘴里还呢喃着:“我不睡……我要给爸爸送饭……”

没等说完呢。两个丫头就蜷曲在李明的怀里睡着了。

花子收拾利索了,就从李明的怀里接过来一个,两口子每人抱着一个丫头,坐在窗边吃起了饺子。然后边吃边静静的看着窗外不断升起的烟火。

花子性子娴静,李明在家里也是闷葫芦,两人平日里话并不多。花子跟了李明多年,依然还是一副小女人的样子,无欲无求,只要能默默的坐在李明的身边,她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很多时候李明在家里看材料看到很晚。花子就坐在旁边要么织着毛衣,要么就是拿着一本书看。不时的为李明续一些茶水,或是替李明揉揉肩膀什么的。

两人早就形成了默契,一般不说话。只要眼神交流一下,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李明有时候一两年不回家,花子也从不抱怨,一个人在家默默的侍候着孩子。

十二点刚过不久,外面的********也结束了,城内的鞭炮声也逐渐稀疏了起来。花子把孩子放在旁边的沙发上。开始把吃剩的饺子装回食盒准备离开。

李明的两名警卫员也适时的推门进来,手中还拿着两件军大衣,把睡在沙发上的两个丫头包起来抱在怀里。

“嘭……”的一声,李明办公室的大门被推开了,宋涛小脸通红的走了进来,晃晃荡荡的,手里还拎着几瓶酒和几个袋子,一看就喝了不少,看到李明刚想扯蛋,一下就看到了旁边的花子。

“嫂子,你怎么在这里啊,诶呦……这两个小祖宗怎么也来了,对了,嫂子我给您拜年了,过年好啊……”

花子微微的鞠了一个躬,然后笑着道:“过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