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678部分

远东1628-第678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东军横扫中原,在江南地区也造成了一番动荡,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远东军会一鼓作气渡过长江席卷江南的时候,远东军的攻势却嘎然而止,部队纷纷撤回了江北。

大明在江南的文官武将、王侯勋贵们天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远东军杀过江来。直到过去了几个月,他们才拥戴武昌府楚王世子,终于在南京建立了新的南明朝廷。

虽然江南各省如今都是心思各异,但至少表面上都是非常拥护。数月的混乱局面,各地百姓也是人心思定,使得江南的社会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平静。

为了对抗远东,南明朝廷开始大肆编练兵马,日夜整训,屯重兵与长江南岸。但是南明的水军却不敢踏入长江的江面半步。

南明朝廷的水师船只只要出现在长江的江面,瞬间就会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远东快船团团包围,敢于抵抗就地击沉。

如今长江的江面上是远东内河舰队的天下,无数内河机帆船在长江来回巡视。虽然现在江南的民船可以在长江行驶,但是不允许船只过江。

清晨时分,刘同站在内河机帆船的船头,不时拿起一部望远镜,非常认真的观察着江面的情况。

自从远东军撤到江北以后,刘同也带着一家老小跟着公司来到了汉口。因为这个家伙是武昌府附近江面的活地图,所以他也被远东军长江内河舰队汉口支队招募了。

与刘同一起被远东军招募的原大明的官军,都是具备一技之长,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的人。而且他们都是在当地有家有业,并经过部队一段时间的考察,最后才能具有被招募的条件。

刘同在江北汉口安顿好了家人,就被远东军扔进了新兵训练营,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残酷集训。因为训练营的教官全部来自海外师的兵痞,所以刘同和当地的几百名参训的人员,都被折磨得欲%仙欲死,活活的脱了一层皮。

虽然他们被远东军招募,但若是熬不过这几个月的集训,那一切还是白搭。而且在集训结束后,所有的参训人员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通不过考核同样也不行。

可新兵训练营即便再残酷,刘同他们这些参训的人员,天天也都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因为远东军的待遇,实在是太特么好了。

刘同刚进新兵训练营,就接受了净化处理,然后分到了全套的远东军制式军装,从内到外包括内%衣裤、袜子、秋衣、胶鞋等等,还特么一次就给了两套。

这还不算,还有一体式的铝制餐具水壶、薄铁脸盆、牙缸牙具、厚厚的铺盖、雨衣蚊帐、帆布的挎包行军包、毛巾肥皂等等,就连笔记本和铅笔都发了一套,也不管他识不识字。

最让刘同激动的是,他们刚进新兵训练营第一天,伙食标准就非常高,而且还真像传说中的那样,中午肯定有鱼有肉,早上每人还能分到两个鸡蛋。

而且刘同在新兵训练营第一个月就领到了足额的新兵军饷,都是足额的“花银”,让刘同激动的彻夜未眠。

倒不是他没见过银子,是他在明军吃了十几年的粮,就特么没发过一次足饷。就算他后来熬到了巡江把总,每月的军饷也没有多少,若不是他靠在江面上克扣,连家人都养不起。

而他们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还算不上远东军的人,可依然发下来了足饷。他在为远东军做向导的时候,曾经和远东军的各级官兵都聊过,参军一年列兵的军饷和士官相比足足差了几倍,这还不包括士官每月的各种福利品、补助和补贴。

刘同还试探过远东的一些火枪民兵,发现所有的民兵都想当兵。每次远东控制区扩编,各地的老百姓都打破了脑袋想要参军,可要成为一名远东军官兵,比大明科举都难。

如此丰厚的待遇,让刘同他们这些曾经的明军官兵眼睛都红了。他们心里清楚,只要熬过这几个月,那他们的家人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反正刘同这几个月可遭老了罪了,毕竟他年纪已经三十好几了,这些年在明军一直在混日子,身体素质非常差。所以他也是豁出了命才熬过了几个月的煎熬,最后也将将巴巴的通过了考核。

事实证明他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自从他出了新兵训练营,佩戴上了列兵的军衔。刘同的人生也随之改变了。

首先他的家人都成了远东军光荣的军属,家门的外面贴上了一个显眼的红色帖子,告诉所有人这家是军属。

当刘同穿着崭新的远东军制服回到家的时候,当地的基层单位的管理干部,第一时间就上门慰问,握着刘同的手向他承诺,让他安心在部队服役,他们会照顾他的家人,并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基层的干部前脚刚走,当地驻军就上门了,不但送来了一些慰问品,还向刘同放心,他的家人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当地驻军部队解决。

刘同当了半辈子的兵,经历过很多事情,心早就黑了硬了。可是此刻他浑身的血都是热的,三十多岁的汉子,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心里油然升起一股要把命交给远东军的冲动。

别看以前他在明军混了个巡江的把总,可是在大明根本没什么地位。底层的老百姓对他虽然畏惧,可心里却是深恶痛绝,上层官府衙门的胥吏老爷,也是半只眼瞧不上他们。士绅富户更是视他们如狗。

直到今天刘同才知道军人这个词的意义,也开始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所以到了部队,他和以前相比,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真的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刘同被分到一艘内河机帆船上,依然做着他的老本行。他凭借在江面上漂了十几年的丰富经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仅仅在船上干了不到半年,就成了巡逻船船长极为倚重的人。

他所在的巡逻船,还在刘同的协助下出色的完成了几次艰巨的任务,使得他们的单位获得了集体三等功,刘同也因此受到了两次嘉奖,被破个提拔为二等兵。(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人渣训练营

“老刘,没什么情况吧。”刘同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到船长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

这艘内河机帆巡逻船的船长,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原来是山东沿海地区的渔民,在登莱之乱的时候,被孔有德手下的明军掠上了去辽东的海船。

“船长,没什么事儿,我一直盯着呢。”

船长接过刘同递过来的望远镜,向周围的江面观察了一番,然后笑着道:“明天我们这次巡逻任务就将结束,你也回家看看吧。”

刘同听了非常激动,他笑着点头说道:“嘿嘿……那我就谢谢领导呗……”

“少他娘的油嘴滑舌,两个月以后才能轮到你的假期。明天你去汉口支队,帮我送一份报告,正好你能回家呆几天。回来以后不许瞎咧咧,让别人知道了影响不好。”

“领导,我都明白,你就放心吧……”

刘同这家伙在明军的时候就会来事儿,要不也混不到巡江把总这个肥差。他三十多岁的人,又在江面上漂了十多年,阅历当然丰富,所以来到船上以后,几天就和战友们打成一片。

而且刘同自从看到了远东军的待遇,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在远东军干出名堂。所以平日里工作非常认真,可以说是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

再加上武昌府、汉口周围的江面情况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呢,他所在的巡逻船好几次,都是依靠刘同的经验,才胜利的完成了任务,还为部队争取到了一个集体三等功。

如今刘同可是船长手里的香饽饽,有了这个活地图,巡逻船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所以平时船长对刘同也格外的照顾。

第二天中午,巡逻船回到了江边的军港,部队刚刚交接完毕,刘同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军营。

参军几个月了,他还没有回过家呢。这也让刘同极为兴奋,紧赶慢赶的在天黑前赶到了汉口。然后在汉口为家里的老娘,以及老婆孩子买了不少的东西。

现在刘同兜里揣着几个月的军饷,平时一直不舍得花,可是给家人买东西,他却非常大方。忙碌了半天,刘同两手都拎满了各种东西,然后兴冲冲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远东公司进入中原以后,俘虏了大批的明军和流贼。但是公司却并没有从中招募太多人。只有像刘同这样的具备一技之长的特殊性人才,才是远东军吸收招募的对象。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对各地俘虏营里面的大批明军、流贼的俘虏,下了很大力气进行仔细甄别。普通的底层官兵,还有被流贼裹挟的流民,都被打散了编制,分别送往各地进行安置。

剩下一些明军中的嘎杂流痞,以及流贼里的积年老贼,目前他们都被集中在几个比较大的俘虏营,人数足有几万人,继续在各地的俘虏营接受集训。

这些人都是人渣,属于无法改造的范畴,与其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莫不如干脆放弃他们,把省下来的资源,用到更多的中原百姓身上。

当然,也不能让这帮家伙浪费粮食,所以开始公司并没有集训他们的想法,而是准备把他们统统送到各地的苦力营,想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

后来远东海外开发公司,通过情报部知道中原各地,还关着这么一批人。就找到了公司董事局,准备全盘接收这些人。并组织这些人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集训,这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人渣训练营”。

集训期间的所有费用都由远东海外开发公司负责,只是他们将向这里派遣大批的教官,担任所有俘虏的训练工作。

河南某地的黄河沿岸,这里就有一座俘虏营,里面安置了近万的明军和流贼俘虏。营地中间是庞大的操场,每天上午这里都非常的宁静,但是只要走进营地,就会被眼前一幕弄得目瞪口呆。

只见近万人整齐的站在诺大的操场上,他们鸦雀无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有一些拎着皮鞭的教官在队列见来回的走动,不时的向某个人狠狠的抽上一下。队列里被抽打的人,连哼都不敢哼一声,只能咬住牙挺着。

这是这个俘虏营每天上午的例行科目训练,四个小时的军姿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有谁敢动一下,那等待着他的将是极为残酷的结局。

远东海外开发公司派来的教官,都是一群变态中的变态。初看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面带微笑,可是后来他们发现,如果落在他们手里,那简直就像在地狱里走上一圈。

反正这些变态变着法的祸害这些俘虏,其间有人被他们折磨疯了,开始发狂攻击他们的教官。但是那些教官则是从容的掏出枪,当着所有人的面,抬手一枪打碎了对方的脑袋。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如今俘虏营所有参加集训的人,已经被训练的每天在操场上站军姿,四个小时根本不算个事情,还不带动一下的。

好在自从这些变态教官来了以后,营地里的伙食改善了,至少能让他们吃饱。每个月还能改善两次。其他各方面的条件也都改进了不少。

远东海外开发公司现在在海外发展的非常快,不但遍布整个欧亚大陆,还有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的一些殖民点,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因为海外开发公司干得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甚至很多事情可以说是伤天害理。所以一般的情况下,一般的中原百姓根本无法接受。

一直以来,急速扩张的远东海外开发公司,都存在着人员不足的情况。都是尽可能在当地人中选拔一些人渣,专门的培养一番,然后帮助远东海外开发公司做事。

但是随着远东海外开发公司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外籍人员也占了公司的大部分。可能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可是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问题。

所以远东海外开发公司才打起了公司在中原关押的这批人渣,通过和公司董事局的沟通,他们投入大量的资源,并派出大批教官对各地的俘虏营进行统一集训,然后把他们派往各个海外控制区。(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流贼和兵痞

王铁牛笔直的站在队列里,一动也不敢动。以前他就因为站军姿的时候乱动,被那些教官塞进了一个站不直又坐不下的小黑屋,在那里面足足呆了两天。

自从经历过那地狱式的两天两夜,使得这个早把脑袋捆在裤腰带上的陕西汉子,也终于知道什么叫害怕。

俘虏营的其他流贼也和他一样,都是各个流贼武装老营的骨干。这帮不怕死的积年老贼,哪个不是杀人如麻,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可是他们面对这帮恶魔似的教官,仅仅几天的功夫,就都变得规规矩矩。他们或许不怕死,但对方利用花样百出的损招,把他们折磨得生不如死。

除了这些积年老贼,俘虏营还有另一个群体。那就是原来大明军中的兵痞,他们虽说没有流贼那样天不怕地不怕,可也都是非常难缠的滚刀肉。

平日里这两个群体在俘虏营里老死不相往来,还经常组团打个群架什么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两边都死了几十号人,如今已经结下了死仇。

“嘀嘀……嘀嘀……”

随着一阵阵急促刺耳的哨音,王铁牛“噗通”的一下坐在了地上。终于又熬过了一上午,他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虽然现在俘虏营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早晚各一趟五公里越野,下午又是各种体能、队列等训练,晚上还时不时的来两次紧急集合。

可是王铁牛最受不了的就是每天上午的军姿训练,所有人都像个木桩子似的一动不动的站一上午,那滋味简直能把人憋疯了。

“铁牛,吃饭了……”

远处一个汉子冲他大喊了一声,王铁牛这才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连屁股上的尘土都懒得拍两下就跑向了食堂。

王铁牛和一帮流贼规规矩矩的在饭堂前排着队,他们旁边排着的是一帮兵痞。虽然不敢说话,但是双方小动作却始终不断,还用眼神互相挑衅。

每天吃完饭俘虏营可以休息一个小时,也是营地里最自由的一段时间。流贼和兵痞双方的冲突,也大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俘虏营的教官在这个时间都会集体消失,除非是兵痞和流贼之间,酿成了大规模群架事件,他们才会出现,但只要不出现伤残死亡,一般不会对双方进行严惩。

如果两帮人打得缺胳膊断腿,或是死了几个人,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