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807部分

远东1628-第807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商务部在梁玉洁等人的带领下,彻底的打开了中原高消费市场,其中皇室用品和古董文物市场,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还有各类第三产业,诸如高档连锁酒店、高档会员制赌场,甚至像天上人间那种高档连锁休闲会所都有,都是极为高端的高消费场所。

这些场所都是酒池肉林、纸醉金迷的销金窟,全世界各地的美女齐集于此,就算是你有再多的钱,想进入这里消费也进不去,都是有着极高门槛的地方,暴发户肯定是进不去的。

必须是有身份有地位才能具备会员资格,然后花上一大笔银子办一张会员卡,以后才能在这样的场所消费。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第二阶段战役

如今贵阳城外,已经完全变了一番样子。Ω 』Δ e远东军的工兵部队已经在城外,陆续建立了庞大的军营、飞艇起降场等设施。

由于远东军后勤部打通了乌江水道,大批物资也通过乌江源源不断的运抵贵阳,后勤部在贵阳城外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后勤分部,贵阳城外也成了西南野战军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后勤物资集散地。

现在每天都有大批驮载物资的西南军马,从乌江渡到贵阳两地往返,川黔古道上一匹匹驮载物资的西南军马连绵不绝。

由于物资数量太多,使得西南军马的数量根本不够,所以远东军在川黔等地雇佣了大批的马帮,补充后勤运力的不足。

即便如此,山地环境下后勤物资的补给工作,仅靠西南军马驮载物资,使得西南野战军的后勤补给工作,依然比较紧张。

为此,强大的远东军工兵部队,利用飞艇从后方吊运来大批物资,在川黔古道乌江渡至贵阳路段的各个险要地段,修建了几个蒸汽动力的索道,这样一来,使得后勤物资的运送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的保障了西南野战军的后勤补给需求。

另外,远东军后勤部还利用红河水道,利用蒸汽甲板驳船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云南元江府,再从陆路通过西南军马运往昆明,并在昆明城外设立了后勤分部,建立了庞大的后勤物资集散中心。

西南后勤物资补给通道的打通,为西南野战军执行下一步作战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战士们经过几天的休息,也都恢复了体力,再次生龙活虎了起来,部队的求战**非常强烈。

一艘飞艇缓缓的降落在贵阳城外的飞艇起降场,飞艇刚一停稳,高建国和刘保国等人就从飞艇的吊舱中跳了下来。

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李明,率领霍天野等人连忙迎了上去。高建国看到李明,就一把握住他的手,使劲的摇了摇,哈哈大笑道:“贵阳这一仗打得好啊……哈哈……”

李明也笑着说道:“彼此彼此,昆明打得也不错……”

大家听了两人的话,也全都笑了起来。

高建国摇了摇头道:“昆明战役之所以顺利,主要是借助了红河水道的便利条件,部队和物资可以很快的抵达战场出发位置,可贵阳战役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只能依靠四百多公里的川黔古道,条件非常艰苦,对参战官兵来说,绝对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李明也点了点头道:“山地一师的官兵,仅用六天就突破了乌江天险,确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很多战士在急行军的途中已经脱力了,却还在坚持行军。其中部队非战斗减员达到了将近两成,但是官兵们最后依然坚持了下来。虽然西南野战军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但是通过这次战役,他们向所有人证明了,这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部队。”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所有西南野战军的各单位主官,全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板,尤其是山地一师的师长霍天野和各个旅团主官,脸上充满了自豪的表情。

远东军最能打的部队很多,包括突击勇猛,战斗作风凶悍的武士集团军,还有擅长大纵深、大穿插作战,曾经创造了二十余天长途奔袭近两千余公里的的远东军各个主力骑兵部队,以及擅长各种环境下作战的野战步兵师。

但是通过这次西南战役,西南野战军的山地部队,却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支专业的山地部队,部队从建军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适应未来在各种复杂的山地环境作战。

虽然武士集团军也具备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但是严格的讲,武士集团军还只是一个万金油的轻步兵部队,敢死军部队具备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不假,可缺乏纯山地部队的专业性职能。

高建国和李明等人在飞艇起降场简单的寒暄了一番,然后来到了刚刚建好的西南野战军司令部,共同研究下一阶段作战的各项事宜。

西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室,大家围坐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高建国和李明坐在沙盘的上首,听取了西南野战军参谋长陈述下一阶段作战计划。

然后西南野战军司令员刘保国,也就下一阶段作战计划,和各个师、旅单位主官对这个新的作战计划进行讨论完善。

经过将近一天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下阶段作战计划,并将所有的作战计划分配到各个单位。高建国对这个计划非常满意,他对西南野战军的各个参战部队的主官,进行一番鼓励,并对大家提出了要求。

李明也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贵阳战役和昆明战役给予了肯定,并进行了总结和表彰。最后他希望各参战部队发扬远东军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圆满的完成各自的作战任务。

西南野战军作战会议结束后,第二天清晨,四个山地师再次开拔,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各部队以营连为单位,深入西南各省的山区,对各地的土司残留武装进行大规模扫荡。

各个部队采取集中行动,也就是每个山地师负责一个区域,直到彻底扫清了这个地区的土司势力,然后再重新集结,对另一地区进行扫荡。

部队在山区环境扫荡的过程中,将得到远东军一支支精锐的特战小队,以及空艇分队的大力支持,力求扫荡一个地区,就彻底解决一个地区,尽最大努力做到不留死角。

每个营连单位,还会配备西南当地的马帮、商队和山民,做为部队的向导,引领部队在陌生的山地环境里战斗。

如今西南各地的土司精锐已经被消灭了大半,剩下的土司武装力量,也都散布在各地,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所以部队在扫荡的过程中,基本遇不到特别激烈的抵抗。

因为这次西南叛乱,各地土司将他们手下的精锐土兵和青壮男子,几乎征调一空,如今山上剩下的大都是老幼妇孺。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做的不错

“滴滴答……嘀嘀……滴滴答……嘀嘀……”

一阵阵刺耳的集结号声响起,无数早已整装待发的西南野战军官兵,迅速的跑到营区的操场上列队集结。

整个操场除了一声声冷厉的口令声,没有一丝喧哗,官兵们面无表情的站在队列里,气氛庄严肃穆,使得整个营区弥漫着一片肃杀的气息。

队伍集结完毕,各单位主官就纷纷带着各自的部队跑出营区。此时营区外面是连绵不绝的仓储区,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仓储区内是一排排驮载着物资的西南军马,各个营连单位分别派人牵走了一批军马,然后汇入到大队人马的滚滚洪流之中,一路向远处的大山挺进。此时空中的无数飞艇,几乎布满天空,正缓缓的向远方那连绵不绝的大山飘去。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站在运出的一处高地,看着西南野战军一列列雄壮的队伍滚滚向前,心中非常的激动。

高建国转头看了眼身后的刘保国,然后沉声说道:“西南野战军作为军委会的一支新组建部队,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战役,就取得了如此战果,我非常满意。保国,做的不错!”

李明也感叹着说道:“保国这几年不容易,一年到头都深入到部队的基层,连家都顾不上了,小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没有回去,现在那小子还不认他这个爸爸呢。”

刘保国情绪有些激动,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实军委会让刘保国组建西南野战军,对他来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军委会内部有相当多的人,对他担任一个野面军的司令员颇有微词。

毕竟刘保国的出身和资历,在军委会中非常一般。别以为军队内部的门道少,从某些方面上来讲,一点也不照体制内差,只是部队内部向来封闭,外界了解的比较少而已。

而且他为人方正,平日里也不善钻营,所以一直游离于军委会各个圈子之外。如果不是和李明靠的较近,在军委会就是一个边缘化的人。

若不是李明和高建国等人力挺,这个西南野战军司令员,还真轮不到他来做。大家当面不敢说什么,但是背地里却说什么的都有。

在如此情况下,刘保国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在中南半岛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最开始的几年,就算是春节他都没有回家。为了带好西南野战军,他真可谓是鞠躬尽瘁了。

而且他对李明始终感觉无以为报,所以只能拼尽全力的工作,力图将西南野战军打造成一支铁军,来回报李明的知遇之恩。

好在西南野战军在这次西南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甚至都在军委会内部引起了轰动。部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集结、开拔,并第一时间赶到战斗出发位置,完美的实现了军委会参谋部的战略意图。

尤其是山地一师,他们仅有了不到十天,就穿越了四百余公里的川黔古道,杀到贵阳城下。并化整为零,组建一支支小股部队,在贵阳东西两侧大胆穿插,对贵阳城下的十余万土蛮联军进行了而合围,最后全歼了十余万土蛮精锐。

要知道整个战役都是在环境恶劣的山地环境下进行的,一个整建制的山地师,两万余官兵每人都要背负几十公斤的装备,部队还要携带大批的物资,在崎岖蜿蜒的川黔古道上急行军,那和玩命没什么区别。

最后部队渡过乌江以后,部队非战斗减员达到了近百分之二十,其中死亡百余人,重伤近千人。若是一般部队,士气早就垮了,就更别提部队接下来的战斗力了。

高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保国,现在西南野战军已经初具规模,各方面建设都已经步入正轨,底子打得很扎实。至于部队的实战经验缺乏的问题,呵呵……还是战士们在战斗中摸索吧。所以你也不要那么拼了,多花点精力照顾照顾家里。”

听了高建国的话,刘保国再次重重的点了点头。这次战役,西南野战军确实给他涨了不少的脸,若是在接下来的扫荡作战不再出太大的问题就行。以后只要按照之前的要求严格训练,狠抓纪律作风,西南野战军就算是基本定型了。

高建国想了下,冲旁边的李明说道:“是不是让铁路处的员工来看看,实在不行修几条五百毫米窄轨小火车应付一下也可行啊。如今西南野战军四个山地师的后勤补给工作,已经非常艰难了,若是等武士集团军的二十万敢死军部队赶到西南,那我们如何保证部队的后勤补给。”

李明摇了摇头,满脸凝重的说道:“我亲自在川黔古道的遵义至乌江关路段走过,道路条件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我特意和铁路处的员工探讨过,还查了下现代的部分资料,短时间内,即便是窄轨铁路恐怕也不行。

川黔铁路进入贵州后地势起伏,地质复杂,而且岩层风化剥落、塌方、滑坡较为普遍,石灰岩地区多暗溶洞,筑路非常工程艰巨。现代社会川黔铁路全线隧道及明洞一百多座,桥梁也有一百多座,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旁边的刘保国野点了点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也觉得建造铁路不太现实,施工难度先不提,就是工期太长的话,部队也等不起,还莫如打通各地的水道,哪怕是水路无法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大大的缓解部队后勤物资的压力。”

李明笑了下道:“前几天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拿川黔古道为例,四百多公里的道路,中间很多路段道路复杂险峻,这也是制约部队行军速度和物资运送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专门和工兵部队的负责人探讨过,想在川黔古道的几个险峻负责的路段,建设几条蒸汽动力的索道。

这样一来,就能极大的提高后勤物资的运送速度。目前工兵部队已经派出了精干的人员,正在这几个地区进行勘察,一旦具备操作性,他们就会联系公司的基建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协助他们在最短时间里进行施工建设,再加上保国提出的打通西南部分水道的建议,估计还是能解决后勤物资运送的问题。”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你们忘了吗

段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抬头看了眼远处连绵不绝的大山,转身伸手举起拳头,冲身后大喊道:“休息二十分钟……”

身后的战士们听了他的话,全都把身后的行军背囊放到地上,然后坐在上面呼呼的喘着粗气。他们已经连续在大山里跋涉了两天,一个个汗流浃背,累得精疲力竭。

段阳冲后面的军士长山田点了点头,然后和一个马帮向导老何,来到前面的山坡,拿起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情况。

只见远处影影绰绰的是一座寨子,牌楼、城墙、城门、道路、排水沟渠等建筑,也都隐约可见。

周围山势险峻,俨然成了寨子的天然屏障,想要前往寨子,必须从前方一条险峻栈道的甬道通过,那里有土兵把守。

他把望远镜递给旁边的老何,然后说道:“老何,你看看……”

老何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说道:“军爷,错不了,我和马帮给这里的土司送过几次货,就是前面的那个土司寨子。”

这次老何再次担任段阳他们营的向导,这家伙在马帮跑了几十年,川、黔、滇等数省几乎跑遍了,也经常驮载商货给各地的土司送货,所以对贵州的环境非常熟悉。

段阳又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儿,然后和老何回到了部队,并用电台和营部取得了联系。这次西南野战军进山扫荡,大都是以营为单位组成**的分队。

因为西南山地环境比较复杂,参战部队在行军期间,为了提高隐蔽性,每个山地营都是以排为单位分散行进,到达进攻出发阵地之前再进行集结。

过了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