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

第131部分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第131部分

小说: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轰。轰。。一发发炮弹就落在了他指挥部的附近,指挥部内剩余的鬼子立即被炸的人仰马翻,饭岛奇被参谋长一把摁在了地上,躲避漫天的炮火。

“饭岛君,不行了,咱们撤退吧。要不然,咱们就和山上的士兵一个下场了。”参谋长尽量吼的大声一些,防止炮火湮没了他的声音。

饭岛奇紧紧的捏着拳头,就算他在不甘心,可事情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狠狠的一拳砸在地上,浑身颤抖的大吼:“撤,撤,撤”

原本浩浩荡荡而来的三万多日军,在丢下了接近三万的尸体后如同丧家之犬般逃跑了。逃跑的时候为了能躲避炮火,他们丢下了一切的装备物资,师团长饭岛奇和一众师团高级军官们狼狈的甚至连汽车都没敢坐,牵着几匹拉车的骡子就跑了。

高东并没有下令追击,一来这些人已经没有什么价值,杀不杀这些鬼子全看高东的心情。二来上山的鬼子还很多,仍然没有全部被消灭,所以需要继续战斗。三来此次作战主要是为了检验青龙山的防护能力,这第一步已经完美的做到了。

战斗又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在大批的同伴死亡的情况下,山上还活着的鬼子在承受巨大死亡的压力下,终于在各个角落内跪地举手投降。

此次战役可谓是战果辉煌,战后统计。战役共持续了五个小时,共歼灭鬼子两万一千人,俘虏了接近七千人。鬼子整整一个师团的装备几乎完好的留在了青龙山,并且因为战线拉的很长,前方的鬼子投入进了战斗,后方鬼子的运输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向青龙山前进。

这就导致了鬼子撤退之后,那些源源不断来临的运输队才刚刚抵达。所有的物资都帮青龙山免费运送了过来,他们简直是成了青龙山的运输大队。

此次缴获的武器弹药极其之多,高东又让方奎在这些武器里重新挑选了一些火力强劲的装备,并且还给他的部队配备了几门山炮。这对于一个团来说,那已经是非常强的火力配备了,就算是单独遇到鬼子,方奎的部队也有战胜的可能。

缴获的武器实在是太多,高东又把多余的一些武器送去了新四军,供部队换装备使用。他的每一次无私馈赠,都好比是雪中送炭一般。给了正在艰苦之中挣扎的新四军如同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从此高东这个名字,在新四军内成了一个神一般强大的名字。人们提到他,往往会摸着手里的武器,然后骄傲的告诉别人,这就是高队长从日本人手里缴来的。

青龙山的防务还在进行,新俘虏的那七千鬼子加入了战俘营内,成了青龙山的劳工。他们原本还很不服,但随后看到了早已就认命成为劳工的同伴,又看到了青龙山那牢不可破的堡垒,最终也只有认命的顺从下来。

这一战,高东的威名再次震动安徽大地。日军一个加强版的乙种师团连一天都没有撑过,就在青龙山全军覆没,并且丢失了一切的装备物资,这简直就是日军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消息传到日本本土,军部所有将军震惊,天皇更是愤怒的连他爷爷送给他的武士刀都给扔了。亲自下令要严惩逃回来的一众将军,尤其是饭岛奇,必须要枪毙掉。

日军的高层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这次战役。青龙山成了一个重要的词语,出现在东京那些日军高层军官们的口中。

随后安徽境内增兵,日伪军一共算在内人数超过了六万。这已经是日本人在中国战线这么吃紧的情况下所能派出的最多兵力了,因为青龙山的关系,甚至制定的徐州第二次会战都给延迟了。

但这六万多增援的部队进攻青龙山后,除了下场比饭岛奇的部队好些外,其余的结果完全一样。不是被山上的各种堡垒射杀,就是被密集的炮火给轰炸的连连撤退。

那些被俘虏的鬼子在青龙山上还曾一度的盼望着他们的部队能来解救他们,可当每一次看到自己的部队被击溃,然后**大队的士兵得意洋洋的去捡各种武器装备时,他们的心就彻底绝望了。许多鬼子认命的埋下头,他们再也没有了逃出去的希望,和先期那些来到青龙山的鬼子一样,老老实实的认命待在这里,甚至还帮助**大队一起杀他们的同胞。

一个月的围攻,日伪军六万多部队损兵折将。两名伪军的高级军官战死,一名鬼子的少将战死,超过一万五千人阵亡在青龙山,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并且鬼子们渐渐的发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运输大队而已。他们把士兵送进青龙山这座坟墓里,然后还把大量的武器装备也一同送了进去。给中国人增加了更多弹药,杀他们的弹药。

又过了半个月后,早就已经萌生退意的日伪军在付出了总共超过两万士兵阵亡的巨大代价下,终于从青龙山撤兵了。

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敢靠近青龙山五十公里范围。青龙山这三个字,在日军里成为了比地狱还要恐怖的字眼。只要一提到让谁谁谁去进攻青龙山,那那个被提到的人准会吓跪下来,因为去青龙山,只意味着死亡。

年末将至,安徽境内再次和平了下来。马上就要到1939年了,在鬼子的占领区内第一次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画面。鬼子第一次不敢去进攻一个地方,只求和对方相安无事。

高东穿着军服厂刚刚做出来的棉衣,迎着冷风看向遥远的广阔大地。他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完成了,下面,将是复兴整个中华的开始。

。。。

第三卷战争之王第204章:日本高层的决定求。。。

天空乌云密布,一片片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复制网址访问: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新匕匕奇新地址:天地之间一片素白,大地银装素裹,像是披上了洁白的婚纱。

樱花树早就凋零,摇曳的纸条再也无法重拾盛开时的荣光。寂静的下路上,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渐渐的被积雪所覆盖,片刻后便不见踪影。

只是小道旁肃立的士兵一动不动,就像一尊尊永久恒在的雕像一般。任由风雪盖满他们的身体,他们却像没有任何知觉一般。

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并不起眼的日本传统屋舍,掩映在一片在风中哗哗作响的林间,看起来十分的平淡,人们永远无法把他和战争机器的首脑们联系在一起。

此刻屋舍的四周站满了士兵,这些日本兵都穿着传统的陆军军装,袖口和衣角都打上了红边,看起来比起一般的日本兵要威武了不少。

每一个士兵都目不斜视的看向前方,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风雪,没有任何的杂物。他们将屋舍围成了一圈,严密的守护起来。

屋舍外的地板上放着一双双潮湿的靴子,显然这些鞋子的主人都是冒着风雪赶到了这里。相比于屋外的凄风苦冷,屋舍内却是一番别样的景色。一条条地火龙在地板下冒着腾腾的热气,为每一个角落送去了温暖。

而屋舍里还摆放着许多植物,这样就算是干燥的屋舍也不觉得那样的闷人,偶尔还能在这寒冬内闻到一丝不属于这个季节的花香。

但是和屋舍内的温暖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围绕长条形桌子坐着的每一个人都面容苦涩,像是发生了什么无法逆转的大事,让他们束手无策。

“诸位,今天请大家到这儿来,是我代表天皇陛下向诸位询问。到底如今的中国战场局势如何恶劣还请大家如实相告。”一个坐在上首的小胡子男人说完这番话后,便对在座的所有人深深的鞠躬。

“平沼君您太客气了,协助天皇陛下,是我们这些人的责任。”说话的人竟然是前些时候才在徐州惨败的板垣征四郎。本应该在战场的他,竟然被调回了日本国内,担任了陆军大臣一职。

而刚刚说话的那个小胡子正是日本这一届的首相,平沼骐一郎。此次是由平沼骐一郎代替天皇主持召开了这次会议,集中了陆军和海军以及空军的最高层人物,共同研讨如今危急的中国战场问题。

从七七事变开始,曾经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人再也不敢提当初的那句大话。虽然他们一路向中国内陆挺进,但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从徐州会战开始,中国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如今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几乎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了。

这里最有发言权的人可能就是刚刚调回国内担任陆军大臣,并且还在徐州战场差点被全歼的板垣征四郎最有发言权了,毕竟他有过切身体会的最惨痛经历。

见在座没有人说话,板垣征四郎长长的嘘出一口气道:“中国的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边缘,以前我们可以欺负中国人的部队素质差,装备比我们落后,并且不团结一心。”

“可这一切都可以画上一个句号,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中国战场上,不仅出现了作战意识超强,部队素质超高,并且战术运用超好的队伍。他们的武器装备也从缴获我方部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战场,已经被这支新冒出来的队伍给整体拉向了一个泥潭。如果我们再不增兵,继续用原有的战略对付中国,那我们必将在中国战场彻底失败。”

板垣征四郎快速的讲着,虽然他的心中有羞愧,强烈的自尊心也在不时的戳痛他。但是为了整体大局,他还是讲出了这些事实。

“哼你们陆军就是这么无能,区区的一个支那,就把你们搞成了如此地步,当真是丢了我们大日本皇军的脸啊。”坐在板垣征四郎对面一个穿着海军大将军服的男子不屑的说道,他的地位和板垣征四郎差不多,是海军大臣百武源吾。

“你”板垣征四郎怒容满面的看向百武源吾,但对方只是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根本不予理睬。

“好了,百武君请不要插话,让板垣君继续说吧。”平沼骐一郎不悦的说道。

板垣征四郎感激的看了一眼首相,继续道:“如今的中国战场抗日的情绪非常高,中国人从未有过的团结。我们的部队和中队形成了僵持的局面,尤其是安徽一带,已经和中队形成了割地分治的形势。如果长期以往这样发展下去,以我们的国力必然会被拖垮。所以一定要尽快增兵,消灭中队的有生力量,打击所有的抗日力量,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这场圣战。”

平沼骐一郎平静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用笔在纸上记录着:“我会把这些都告诉天皇陛下的,你希望增兵多少”

“八十万”板垣征四郎竖起了手指:“只有这个数字,才能让我们以雷霆之势将中队消灭个干干净净,同时我还要把陆军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加大生产量,而后配发到前线部队去。以绝对的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消灭中国一切抗日力量。这笔资金,还请内阁拨给我们。”

“不是八十万,是一百二十万。”就在这时,一直坐在板垣征四郎身边沉默没有说话的陆军总参谋长彬山元说话了。

日本的陆军大臣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用兵实权,只是管理军政一类。真正配合天皇指挥军队的实权人物,是陆军参谋总长,他才是直接指挥军队的第一号人物。

“可以考虑”平沼骐一郎说的仍是风轻云淡,没有任何的表情。

“不行不行,这件事情绝对不行。”此时,坐在长条桌另一端的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说话了。

和陆军一样,海军的军令部才是真正的实权派,海军大臣也同样只是管理军政的人物罢了,永野修身才是真正管理军队的人。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便一直大力发展海军。因为他们是个岛国,想要发展就必须侵略,想要侵略就必须走出岛国。那么海军就成了重点发展对象,从最初的天皇亲自捐款到全民节衣缩食买国外的舰船,到日本可以自行建造大型的航空母舰。

日本的海军在日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次战争都少不了海军。并且海军必然是主导地位,没有海军,陆军连个屁都算不上。

海军的实力在日本国内也是相当深厚的,只是到了二战开始后,陆军才开始渐渐的崛起。但是相比于海军的根深蒂固,陆军仍是差了不少。

此时日本海军的第一号人物发话,就连平沼骐一郎这个首相也不得不侧目看去,郑重的听这位军令部总长要说什么。

“德国已经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那个欧洲的强国,必定将会成为整个欧洲的主脑。这时候我们应该配合德国南下,夺取英法等国在亚洲所有的利益。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来维持这场战争,也能将我们皇军的军威散播到亚洲每一个角落。”

永野修身极其亢奋的说道:“中国战场,我认为增兵五十万足矣。如果还是觉得不够,我可以让海军派遣舰队支援你们。陆军的实力有限,但我们海军却不同,这点我们有信心。”

永野修身的话语十分傲慢,言辞里是非常的看不起陆军。在座的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都是憋着一口气,狠狠的瞪着这位海军的实权人物。

“我看,海军和陆军双方的意见,都非常的正确。”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突然屋舍内一扇紧闭的门突然间被打开。一个穿着一身戎装的男子从里面缓缓走出,微笑的看向众人。

“天皇陛下”所有人都迅速的站了起来,向这位日本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事实上也是正常战争的罪魁祸首,裕仁天皇参拜。

裕仁微微一笑,向大家道:“刚刚你们的提议我都在里面听到了,大家说的都不错。”

“海军的南下建议是我们一直都在考虑,并积极准备的。这一点,永野君和山本君都曾来和我做过多次的商讨研究,可以说已经非常确定,不用再讨论了。”

天皇的说完,永野修身一脸的傲然,完全不去看陆军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而板垣征四郎则低下了头,他知道,如果天皇决定了,那么大家的看法基本就一致了。

“但是,陆军的困难,也必须得到解决。”天皇板着面孔说道:“中国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文化,资源全都应该是我们大和民族拥有。我们必须解救被愚弄的中国人,让他们投入我们大和民族的怀抱里。中国战场是我们的根本所在,这场战争,我们决不能输。”

“所以,我建议增兵一百万,同时从朝鲜,台湾等地征集军队,全部开赴中国战场,务必要击垮中队的信心。”天皇微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