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官 >

第48部分

天官-第48部分

小说: 天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真假假,不过是告诫百姓,宁王造反老天不容,蹦跶不了多久的意思。

民心渐渐安定,戒严与宵禁也慢慢放开。安陆城百姓,恢复平素的生活。大家唯一盼着的,就是兴王大丧早点结束。

宁王造反不造反,对他们影响不大,可王府治丧不结束,才真正影响民生。

现下虽然不忌宰牲,军民百姓不用再素服,可依旧禁音乐嫁娶。

王府这边,则依旧是将全部精力放在治丧上。京城传下消息,皇上为兴王薨“梭朝三日”派武安侯郑刚到安陆祭奠,行人司副司正王遣到安陆掌行丧礼:慈寿皇太后与王爷生母太皇贵太妃邵氏分别委托承奉张佐与黄英赐祭。

这些人等,已经从京中启程,现下在路上。

最高兴的莫过于王琪,尽管宁王在千里之外造反,可止步安庆:王遣等人从京城过来,避开安庆,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对于自己这位二堂兄,王琪甚是推崇:“二哥才华横溢,本是状元之才,可时运不济,乡试时屈居二魁:会试时是考了第四,二甲传胪。这还不算什么,没想到随后又因生病,错过‘馆选”最后补了行人司的闲差。

道痴听着,觉得王遣的境遇现下还不算背:等到王琪做驸马,才是真正背会。

前些日子,宗房二老爷王青江的两个儿子已经回安陆,准备参加今秋乡试。听王琪的意思,那两位学问也很好,会试且不说,乡试多半不在话下。

王乓宗房,子孙不仅繁茂,科举上也硕果累累。

瞧着这些日子世子对王琪的看重,像是默认了他与三郡主的婚事。

算算时间,郡主要在出服后才能议亲。二十七个月服制,三郡主要到后年秋才会议亲。

若是那时世子没有进京还罢,若是世子进京,三郡主成了三公主,那王琪还会期待这门亲事么?

自从安陆城过了最初的sāo乱,道痴几个伴读就卸下差事。虽说王府现下依旧有些人手在巡视四城,可归到仪卫司总负责。他们几个伴读,不是在府学,就是跟在世子身边充做伴当。

就是内府,几个人也进过几次。王妃待他们几个也颇为和蔼,时常有赐食过来。

众人的日子,悠闲起来,觉得日子惬意无比。可在世子跟前,又不好lù出欢喜样,一个一个板着脸,倒是越发显得稳重。

没等到钦差过来,王珍就使人过来告诉道痴,老和尚与虎头回了西山寺。道痴喜出望外,决定请假出城。

王琪这些日子正闲的发霉,听说道痴要去出府,死活要跟着。

道痴拿他没法子,便依了他,兄弟两个一起去世子跟前请假。

世子对众伴读的背景来历知之甚详,晓得那西山寺里的老僧对道痴有养恩,不仅通快地给了三日假,还使黄锦预备了两盒素点给道痴带上。

黄锦是个会来事的,前些日子同王琪相处的又好,借huā献佛给他们安排王府的马车,送兄弟两个去西城。

王琪本想拉着道痴先回家打个转,不好却了黄锦这份好意,两人就直接出城。

到了西山,看到作别—年的老和尚,道痴几乎要落泪。

老和尚脸上褶子更多,眉毛全白了。

虎头倒是窜的快,原本只比道痴略高,现在高了小半头…!。

第三卷 青云起 第七十九章 雏鹰欲飞,不畏风雨(求月票)

(好费劲的月票,爬呀爬呀还在第四第五上下,距离第三几票之差,恳求大家,看看有没有保底月票,支持天官一票架,数据十分重用,对作者来说,月票就是命根子。拼了,小九是慢手,说多了也无力做到,满百票加更,握拳)

王琪最是会看脸sè,见道痴难得动容,给老和尚见了礼后,就借口逛寺院拉着虎头出去,将禅房留给这一老一小说话。

“痴心……”老和尚看着道痴的目光满是仁慈:“你说对了,宁王反了……”

“是我多嘴,累及大师傅身处险境。”道痴懊悔道。

他虽向来嘴硬,可这回是真后悔。若是老和尚在南昌有个好歹,他心里真的不能安生口老和尚笑道:“太平时节,有几个人有眼福能见数万大军集结?干你何事,是老和尚心里不安静,想要去看这个热闹。原以为宁王会闹出些动静,可惜了,他时运不济,多半成闹剧。”

道痴听了,心下愕然口怎么老和尚这意思满是遗憾?难道他希望宁王成功不成?看来老和尚也是叛经逆道的,跟他一样,没有那些正统不正统的说法。

老和尚道:“不过有这么一出,京里那些大人也落不下好。三、两年之内,不会有人再敢提选嗣之事。”

原来随着宁王造反,南赣巡抚王守仁发出剿文,公布宁王罪状,其中就有图谋皇嗣这一条。

早在几年前,宁王就买通京里的大太监与锦衣卫,想要将世子送到京城,在太庙礼中行帝嗣之职。若是那样的话,即便宁王世子没有过继到今上膝下,也取得继承大位的资格。

因皇上忌讳子嗣之类的话题,宁王yīn谋才没有得逞。

现下宁王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直接造起反来,以后想要将儿子过继给皇上的藩王就要寻思寻思,敢不敢背负这个嫌疑。

道痴这才知晓,宁王还玩过过继这手,瞪目结舌道:“他不是皇上的祖父辈么?宁王世子就是皇上的叔叔辈。这得是多荒唐,才会想着让叔叔辈的去做侄儿辈的太子?不成正常,要是真成了才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老和尚指了指脑袋,道:“若是宁王这里不是浆糊,怎么会想着造反?朝廷养猪似的养了藩王一百多年,早就将这些人养废,哪里去比上马领兵、下马治国的太祖诸王。”

老和尚又讲了些南昌府见闻,宁王在藩地霸占良田,逼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御状都告到京中。宁王之所以仓促造反,也是因京中下来钦差查案的缘故。

道痴这边,便也讲了自己这一年的生活,县试、府试的过关,前些日子兴王薨后,众伴读的当差,等等。

力和尚听得津津有味,听到道痴的成绩并不出sè,也没有说什么:待听到兴王薨时,老和尚念了声佛号,道:“兴王就藩二十余年,广施德政,确是位好国主。

待听到世子重用王氏兄弟两个老和尚脸上笑得越发温煦。

他看着道痴,道:“君子得名,小人得利。世人多易以好恶取人,喜君子而不究其恶,厌小人而无视其善。即便行小人之道,也不可失君子德行。”

道痴躬身道:“谨记!”

老和尚到底毫孝高寿,千里跋涉而归,与道痴说了一会儿话便面lù乏sè。

道痴服shì老和尚午歇后,便从禅房退出来。

他冉为王琪带着虎头在前院耍,可是找了一圈不见这两人,便踱步去了后山。

没等到山涧,就见王琪与虎头两个正在角力。王琪显然不是虎头的对手,一个回合下来就被虎头抱住腰,随后高举起来。

王琪倒不像害怕的样子,反而兴奋地哈哈大笑。虎头见了,备受鼓励,举着王琪跳上跳下。

等虎头放下王琪,王琪挥着胳脖道:“再来!“虎头就颠颠上前,两人重复刚才的情景。王琪“哈哈”笑个不停,虎头也跟着咧嘴。

道痴看了,嘴角直抽抽。虎头还罢,毕竟只有十二岁,心智又如稚童;王琪可是十五岁,四月里行了成童礼,还这般幼稚。

看到道痴过来,虎头放下王琪,跨步奔了过来。

道痴拍了拍他的手臂,道:“不错,力气使的越来越趁手。“虎头眨着眼睛,脸上缓缓地带了欢喜。

王琪喘着粗气,缓了一会儿,才对道痴道:“二郎,虎头有巨力,埋与乡野,实在太糟蹋!”

这个问题,道痴也犹豫许久,始终拿不定主意。虎头心如稚子,不适合复杂的生活。可是这样籍籍无名,被父母兄弟厌弃,过几年娶个乡fù生孩子,然后依赖兄弟侄儿照看的生活就好么?

偏生虎头自己没有这个决断力。

道痴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却不愿意背负旁人的人生。

王琪与虎头耍了这半响,当然也晓得他异于常人的地方,道:“要是让虎头去其他地方,别说你不放心,就是我也舍不得。可是现下正有个机会,可以去世子身边,又有什么危险?世子是个有主意的,最是见不得旁人不听话,才彻底厌了蒋麟。虎头这个样子,说不定正合世子的意。”

道痴依旧犹豫,他晓得王妃有意让蒋麒负责世子亲卫,可世子现下已经厌了蒋馈,将此事压着。虎头要是这个时候入王府,随龙伴驾,即便现下年纪小,只能凑数,可以后在天子亲卫中定有一席之地。

可是不单单是虎头的问题,老和尚怎么办?

自己骤然离寺,还有虎头接空挡,填补老人家的孤寂;虎头也离开,老和尚身边就没人了。即便宗房安排下仆来照看老和尚,到底与儿孙似的虎头不同。

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决断,道:“不急当差的事情等虎头稍大些再说。”

“就算当差的事情过两年再说,可这么好的苗子,也不好荒废了。我瞧着他除了力气,就耍长拳与棍法,再无其他。”王琪道:“要不改日带虎头见见陆大人……若是陆大人爱才,收了虎头做徒弟,等虎头以后入王府,你也不用担心他会受欺负。”

陆家的王府地位超然据他们这些伴读看,就是姻亲蒋家都没有陆家有体面。

陆典爱才之事,道痴深有感触,听了王琪的话,不由心动。

他抬起头,看着虎头道:“虎头,你想不想骑大马做大官,让人怕你?“虎头歪着头,想了一会儿,道:“吃糖……”

“有糖吃——道痴点头道。

虎头又指了指西北方向:“骂我……””

道痴皱眉道:“他们不敢再骂你!”

虎头看看道痴,指了指王琪,眼睛闪亮,道:“如……”

道痴见状,心中一软。虎头看着壮实实际上毕竟走十二岁的大孩子天xìng还是喜欢玩耍。这一年多,陪着老和尚不是在山中,就是在寺里,委实可怜。

道痴道:“他或许没空陪你玩耍,可有其他人,陪你摔跤、举石头——

虎头的眼睛更亮,可依旧没有点头:“小师傅……”

道痴笑了:“就算不在我身边,见面的次数也会多的。”

虎头不在吭吭哧哧,使劲地点头:“骑马……做官……”

道痴道:“那就好好的练力气我去请个师傅给你。

虎头想了想,乖巧地点头。

两人不过说了几句话,却用了一盏茶的时间。

王琪在旁,急出一脑门子汗,小声对道痴道:“还走二郎厉害,我都不晓得虎头到底说什么?是不是找人好好教教他,口舌又没毛病恁地说话这么费劲?——

道痴道:“这已经是强许多,之前他多是一个字……不是口舌问题,是反应的较常人稍慢些。”

王琪翻了个白眼,这还叫“稍慢”是“十分慢”才是。也就是道痴这里好言好语,换做其他人谁这么有耐心与虎头说话?

不过想着在虎头眼里,道痴排在“糖果”、“是否挨骂”、“玩耍”后,王琪又有些幸灾乐祸,道:“二郎跟小家长似的,可在虎头心里还是排了第四位,连糖果都不如。”

道痴瞥了他一眼,道:“我心里不仅当虎头是家人,还当七哥是亲兄长,不知七哥心里,弟弟能排第几位?”

王琪讪笑,回答不出来。

王珍先前安排的两个下仆还在,晚饭做的米粥咸菜。

王琪是无肉不欢的主,即便这一年来控制口腹之yù,可也只是不吃肥肉,鸡鸭还是不离口的。他就着咸菜,喝了两碗粥,依旧觉得肚子里空落落的,开始撺掇道痴明日回城。

道痴却不理他,依旧待到第三日中午,才准备下山。

下山之前,他再次去了禅室,心里已经想着劝老和尚下山。

看着老和尚的精力越发衰减,在老和尚最后这段日子,他想要陪在老和尚身边。若是老和尚不愿意下山,他就准备在王府大丧后与世子请假,回山上住些日子。

可是没等他开口,老和尚已经说出他的安排:“这次算了,下次你回来,就带虎头下山。他正是学东西的年纪,不好一直陪着老和尚身边。老和尚这里,不用痴儿操心。老和尚已经同王珍说过,留下那两个看寺的下仆——

若不是晓得王琪这两日没进禅房,道痴都要怀疑是不是他说了什么。

显然,老和尚与道痴一样,不看好虎头的家人,将照顾虎头的责任,交别道痴身上。

道痴犹豫道:“虎头心如赤子,若是挨欺负了怎么办?”

老和尚道:“男儿在世当掌权,难道就为了怕风雨,就拦着你们这些雏鹰、不让你们学飞么?”!。

第三卷 青云起 第八十章 闹府学谁是无辜人(求保底月票)

老和尚再次拒绝道痴关于下山的建议,道痴便没有再啰嗦。

只是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过了王爷大丧便请假出府,除了多陪陪老和尚,也可以全部精力用来预备应试。要是明年院试落第,就要等到后年六月。谁晓得世子何时进京,自己这边当然预备的越早越好。

黄锦安排的“周道”再安排马车送这兄弟二人出来时,便热情地问了他们两个的归期。于是,王府的马车已经在山下候了一会儿了。

王琪与道痴上了马车,兄弟对视一眼,真心有些无奈。原本他们还打算进城后就各回各家,明早再回王府。如今黄锦既“好意安排”他们反而不好节外生枝。

在马车上,道痴提及老和尚想让虎头下山之事。

王琪闻言,眼睛闪亮:“太好了,我去同陆大人说。”

道痴摇头道:“是否让虎头进王府,主要的不是看陆大人,而是看殿下。若是殿下愿意接纳虎头,往后才会真心护着虎头。”

王琪拍着xiōng脯道:“这有何难?我去同殿下说……殿下现下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要是虎头再大些,混个小头领都不意外。可惜了,实在年岁小了些……”

道痴笑着听了,心里寻思世子的xìng情。

即便是出身尊贵,可世子的年岁在那里,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小孩子通常都是乐意装大人的,而且愿意照顾那些比他们更小的孩子。这一点,从世子与陆炳、道痴两个多有关照就能看出来。

若只是关照陆炳一个还能说是对rǔ兄弟亲近;连带着道痴都借光王琪还没有那么大面子。

回到王府,已经是黄昏时分,兄弟两个回了乐群院。

进了乐群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