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181部分

复贵盈门-第181部分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房老太太仔细思量,琳怡说的有道理,只是琳怡怀着身孕,她这样走开又不放心。

琳怡道:“凡事有轻重缓急。说到底还是要为将来着想,皇后娘娘的意思也是让父亲先委屈保全。”

长房老太太长叹口气,脸色微霁,“也好,我年纪大了不好回去,”说着看向小萧氏,“你就陪着回去三河县好好将养。”

琳怡知道祖母是担心她,还要劝说。

长房老太太沉下眼睛,“我这把老骨头还是住在自家舒坦。这京中也要有人照应,你们自去,小八姐就交给我。”

小萧氏看向陈允远,她虽然舍不得孩子,这时候却要以老爷为重。

陈允远答应,“儿子听母亲的。收拾收拾这两日就走。”

“不用再等了,”长房老太太打断陈允远的话,“让人准备好车马,明日一早就出京,你如今没有官职在身,无论去哪里都方便的很。”

陈允远有些迟疑,“会不会太急了些。”

长房老太太抬起眼睛,“我们家中能安然无恙,你就该庆幸。前些日子康郡王让你致仕你还觉得委屈,如今可看明白了?不是你行事不当,是有人早就等着害你。”

陈允远的肩膀一下子跨下来,“我听母亲的就是。”

长房老太太道:“既然如此,让人先送书信回族里,明日就启程去通州。”

陈允远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沉下头思量。

琳怡看看周围,“依女儿看,父亲这次离京是好事,哪朝哪代能少了言官,如今科道越没人说话反而越好,反而能衬出父亲直谏的可贵。”若不是这样皇后娘娘也不会这样提醒她。

陈允远看向琳怡。

琳怡颌首脸上露出些轻松的笑容,“如今政局不稳,正是需要言官的时候。父亲避开锋芒也是为了将来,人说不止不行就是这个道理。”

屋子里本来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化开来,长房老太太看向琳怡。

琳怡道:“您就信女儿的吧!”

虽然听了琳怡的话,陈允远心里开阔了不少,却仍旧觉得这样离京有些仓皇,陈允远去书房收拾东西,小萧氏吩咐厨房安排饭食。

长房老太太和琳怡坐着说话,“前几日你还忧心忡忡,这两天倒是想明白了。”

琳怡抿嘴一笑,“如今我们家比起才从福宁进京时已经好太多,那时二房步步算计我们,我们都没输,现在更不怕她们。董家一直小心翼翼地等机会加官进爵,现下皇上召见董长茂进京又将董长茂身边的将领安置在护军营,就是试探董长茂是否值得信任,董家昌盛就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一不小心就是瞬间的繁华罢了,董家却不懂得站得越高越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样一来,眼下就是我们反击的好时候。”

皇上若是信任董长茂,为何不直接将他调任九门提督,而是先用董长茂身边的人。

长房老太太赞许地看着琳怡,“光是看皇后娘娘的母家,就知道为官要小心,不能引出皇上的猜忌之心。”

正是这个道理。

琳怡和长房老太太一起用了饭就乘车回去康郡王府。

到了下午皇后娘娘遣内侍送来了上好的鹿角胶,琳怡让巩妈妈拿了银子送内侍出府,琳怡拿起贴着黄缎的鹿角胶凑在鼻端闻了闻,比她平日里吃的味道浓厚许多。

巩妈妈笑着道:“这下可好了,我们家中的可以尽收起来,一直能吃到郡王妃生下世子之后。郡王妃身子恢复的好,也能早早怀上第二胎。”

这一胎她还没生下来,巩妈妈已经惦记着下一胎。

待到周十九回来,琳怡将宫中和广平侯府的事简单说了。

周十九道:“我也是今天才听到一些传言,却不如皇后娘娘说的那般清楚。”

那是自然,琳怡沏了水给周十九,“要说了解皇上,谁能比得上同床共枕的皇后娘娘。”

周十九喝了口茶,细长的眼睛闪烁不定,让人看不透,“皇后娘娘如今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关键时刻能与你说这些,也是信任你。”

想到这个,琳怡有些内疚,皇后娘娘这样信任她,她却不是一心追随的皇后党。琳怡看向周十九,“淑妃娘娘母家在宫中四处活动,”看淑妃母家魂不守舍的模样,“是不是皇上对储君之位已经有了决断。”

周十九道:“皇上要立二王爷为储君。”

琳怡眼睛一跳,这正与前世相符。

“太后娘娘听说了这件事,当晚就去了景仁宫,指责皇后娘娘乱政,皇后娘娘足足跪了两个时辰,皇上就让人送了一幅画给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因此气病了。”

琳怡在宫中没有听说这些,“是什么画?”

周十九声音轻缓,“是先皇临终前让宫中画师画的母子图,太后娘娘牵着年幼皇帝的手。皇上未亲政时,朝工曾指责太后娘娘干政,当时的阁老就给太后娘娘出了主意,让太后娘娘将这副图挂在养心殿,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这件事。”

先皇临终前让人画这幅图,就是告诉太后娘娘,皇上年幼需要太后娘娘辅佐,先皇已经如此安排,谁还敢多嘴,“现在皇上早已经亲政,不再是需要扶持的幼帝,现在这幅图倒是提醒太后娘娘要放开手,不能再干政,同一幅画,用起来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皇上没有明说,其实是在替皇后娘娘正名,提醒太后娘娘。”

没想到太后娘娘一气之下薨逝了,皇上一定后悔莫及,立储君的事又会耽搁下来。淑妃娘娘和五王爷看准了要利用这个机会让皇上回心转意。

周十九拉起琳怡的手,“岳父辞官,我向来没有表露过立场,不管整件事如何发展,现在都与我们无关。”

早就猜到会有今天,周十九才会劝父亲致仕。

太后娘娘薨逝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京中的显贵几乎都卷了进去,广平侯府和康郡王府却十分的安宁,琳怡一直清闲地养到了临产,府里才又忙碌起来。

离算好的日子还有一个月,琳怡就开始觉得腰腹坠涨的难受,提前请好的稳婆几次进府,大家小心翼翼地等了几天,琳怡肚子里的孩子却好像不想出来了一样,奇怪地安静下来。反正正日子还没到,琳怡也不着急,没想到这时候倒是有人坐不住了,哭闹着找上了门。

第二百九十六章示好

琳怡让白芍扶着去暖房里折花,巩妈妈急匆匆地赶过来,“老夫人的娘家嫂子来了,正在第三进院子里哭呢。”

琳怡放开手中白色的茶花,她还以为要过阵子才会找上门。太后娘娘的丧期还没过,这样哭闹倒是也不显得突兀,许多事还要借着丧事才好办。

琳怡慢慢走出暖房,回到内室里歇着,刚坐下段家太太带着两位小姐来给琳怡请安,大家都要穿素,葱白的褙子倒显得两位小姐十分清秀出挑,段大太太眼睛里满是红血丝,神情倦怠,说起话来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橘红端茶上来,大家喝了些水,琳怡才主动询问,“大太太这是怎么了?”

不问还好,这样一问段大太太的眼泪顿时淌下来,“家中这些日子不大安生,我家老太爷的身子不行了,从前只要问些药就能好,现在却怎么吃也不管用。”说着抬起头悄悄看了琳怡一眼,像是有些意犹未尽。

琳怡看出端倪,低声问,“大太太还有什么话不好说?”

段大太太脸色难看,“郡王妃怀着身孕,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免得吓着郡王妃的胎气。”

说的这样严重,琳怡也就不再追问,目光挪到两位小姐身上,段家两位小姐,年长三小姐带了白色的纱花,梳着高高的发髻,眼睛清亮流转,趁着旁人不注意正在打量屋子里的摆设,看到软榻旁的玉麒麟,麒麟的眼珠里不知是嵌了宝石还是黑珊瑚,对着光闪闪发亮,段三小姐顿时羡慕起来,目光一转又落在琳怡高高隆起的肚子上,然后才装作若无其事端起茶来喝。

琳怡微微一笑,这是闹的哪一出。段家到底是为什么而来。

琳怡这边和段大太太闲话家常,段老太太在周老夫人房里哭成泪人。“过年去宗祠祭祀,偏偏香烛被老鼠咬了,我就知道年景不好,谁知道竟这样差起来,昨日里供奉的香炉也掉了,咱们家的佛堂还起了火,这是要出大事,我寻来人看了看。说是姑奶奶这边向佛祖许了愿没还上面怪罪,否则你哥哥的病怎么就不好了。”

周老夫人皱起眉头,仔细看着段老太太,“嫂子这话是听哪家姑子说的。我是周家媳妇,就算许愿没还那也是和周家有关,怎么会牵连到娘家。”

段老太太看看周围没有旁人,“哪里是什么姑子,是普远大师的徒弟了眉师父,姑奶奶和普远大师相识,若是不信就去问问可有此事。姑爷才没了,咱们家里有什么事也不想麻烦姑奶奶,这确然不是我们能办妥的。”

周老夫人一边琢磨段老太太的话一边问道:“我哪里许过什么愿。就算是普远大师的徒弟,也有说错,嫂子不要相信,还是寻个杏林圣手给哥哥医治才好,有什么药材一时凑不上的,我想想法子。”

段老太太气色不善,“姑奶奶这样说。倒像是我来打秋风的,谁不知晓姑奶奶许了普远大师修寺庙建金塔,现下金塔只建了一点,就搁置在那里,还不是许了愿没有做到,咱们家为了你哥哥的病立了佛堂和仙堂你又不是不知晓,现在仙堂相安无事,佛堂却起了火。那不是和姑奶奶有关与谁有关?姑奶奶说牵头的信亲王府和敬郡王府那个不是灾事连连,怎么就不想想这个?姑奶奶再不想法子化解,这府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安生。”

平日里从来不登门,元景出事也不见他们半个人影,现在家中出了事却一股脑推给了她,周老夫人看着段老太太嘴一开一合心中觉得像被浇了一勺油。又热又恶心,仿佛张开嘴就能吐出来,好半天才强忍着道:“那嫂子说该如何办?”

段老太太道:“老太爷听说佛堂的事病更重了,挣扎着要来和姑奶奶说话,我好不容易才劝住了,依我看,姑奶奶不如和信亲王府说说,起码将佛塔建好,太后娘娘突然薨逝,建佛塔也算是对太后娘娘尽孝,普远大师是得道高僧不会将话说明白,难道姑奶奶还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你哥哥和了眉师父也有些交情,就求求了眉师父,暂时先化解眼前的灾祸,姑奶奶说可好?”

逼着她答应,其实是有后话吧,周老夫人面色不虞。

段老太太看周老夫人不肯接口,喝了些茶,然后放下茶碗,“你侄儿的两个女儿到现在还不曾定下婚事,家里还有几个小的没有娶媳妇,现在家中境况可不比姑奶奶出嫁那会儿,你哥哥为了撑起面子支出越来越大,姑奶奶为元景讨差事,我们家也是全力以赴的支持,现下你哥哥的药钱不少,我们家入不敷出太久,可是手头不便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连你哥哥的药钱也拿不出,我也是没法子硬着头皮来寻你,若是这灾祸能过去,我们家也不必被拖垮,日子还能过下去。”

这话的意思是她的嫁妆太多这才拖累了段家。从前嫂嫂就以此做威胁要将家中孙女许给宗室营,当时她应付着说要帮忙寻门亲事,现在是撕破了脸皮,明着和她算账。什么佛堂着火,就是借口罢了,是怕她从此一病不起,就再无利可图。周老夫人心中冷笑起来,她是做了什么孽,有这样的兄嫂,嫁给吃里扒外的丈夫,又生出元景这样一无是处的儿子。

段老太太说到兴头便是止不住了,将周老夫人出嫁前兄嫂如何照应,她跟着老祖宗如何到宗室营联姻也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周老夫人再也坐不住,让申妈妈扶着出去更衣。

走出内室,周老夫人握紧了手,脸色登时铁青起来,转头去看申妈妈,“他们这是嫌我死得不够早。”

申妈妈四处看了看,低声劝慰,“总是一家人,老夫人就忍一忍,给些银钱说些好听的让老太太回去。”这些年可不就是这样过来的。

周老夫人皱起眉头,“大太太和两位小姐呢?去哪里了?”

申妈妈低声道:“在郡王妃屋里。”

申妈妈的话音刚落,周老夫人目光一厉,“去了多长时间?”

申妈妈道:“大约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不是请个安那么简单。怪不得嫂子在她面前这样有恃无恐,原来是受了旁人教唆,周老夫人咬牙半晌道:“这些年我没亏待娘家,尤其是几个侄儿成亲,哪个我没花银钱帮衬,现下却帮着外人……她是握住了刀把,我越待她好,她越来讹。只知道来要钱,这么长时间可曾问过我和元景半句?不给,这次我一分钱也不会给她们。”

可是段老太太那张嘴……什么都能说出来。申妈妈十分担忧,“不如好生劝着,先稳住才好。”

不过就是吓唬她罢了,周老夫人道:“家中才发丧,哪来的现银,她实在要就将家中尚好的药材给她一些,既然她攀上了琳怡,两个小姐的婚事,就让琳怡帮忙,我如今是一无所有,还怕她挤兑不成?”说完看向申妈妈,“你去打听打听,看大太太在琳怡房里都说了些什么。”

申妈妈答应下来。

……

琳怡看段三小姐利落的分茶,白瓷茶杯里多了一枝梅花,琳怡低头看去笑着夸奖,“三小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手艺。”

段三小姐红了脸,“都说郡王妃茶分的好,我只是略通皮毛。”

这样也叫略通皮毛,分明是拿手好戏。

段大太太笑着道:“我这个女儿别的不会,整日里就学些这个,要我说这些东西没用的紧,这般年纪该好好做女红才是。”

段三小姐提起帕子笑着看向母亲,“郡王妃是会流苏绣的,若是母亲手艺好,能教我流苏绣,我一定好好跟着学。”

段大太太不知怎么说女儿好。

琳怡微微笑着,段家人本是来诉苦的,她有意留段太太和小姐多坐一会儿,气氛一下子就变成了这般,段三小姐有意向她示好,段大太太也看出了女儿的心思,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倒是融洽起来,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多时辰。

在琳怡屋里坐的太久,段大太太想起来告辞,段三小姐还有些依依不舍,琳怡道:“有空多来坐坐,我在家中也是无事。”

段三小姐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恭谦地道:“怎么好打扰郡王妃。”

琳怡笑道:“大家说说话,也觉得时间过的快些。”

巩妈妈送走了段大太太和小姐,来到琳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