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39部分

复贵盈门-第39部分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琳婉不徐不疾地向郑七小姐行礼,“听说妹妹回来了,我来和妹妹说句话。”

郑七小姐看着琳婉脸上甜美的笑容,就要上前亲近,一时想到琳怡提醒她的话,热情立即少了三分。

琳婉似是没有发觉,依旧声音悦耳,“我带来一条汗巾子,看看你喜不喜欢。”

蝴蝶逐花的式样,正好配她那条软金罗裙。

郑七小姐笑着拉起琳婉的手,“谢谢姐姐为我费心。”

……

琳怡也伏在长房老太太膝前说往事,“我哪里会弹琴,没办法就带了无弦琴去。我跟先生说,琴音由心生,我带了诚心,却怕输给先生,就没带琴弦。”

旁边的白妈妈听了也忍不住要笑。

长房老太太更是哭笑不得,“这样先生也肯教你?”

提起这桩公案,琳怡也有些不好意思,“求学就要厚脸皮。”

长房老太太肩膀一抖,“这是哪来的话?”

琳怡睁开黑白分明的眼睛,“父亲教的啊,父亲为了给我们兄妹请先生费了好多心思。”

在福宁的日子是很快乐的。

下雨的时候哥哥和她没有躲在屋子里,而是让人在后院憋池塘,放鸳鸯。下过雨后的天气格外清新,晚上可以放孔明灯,哥哥偶尔让小厮买些烟火,没有烟火他们就烧青竹,虽然没有京里生活舒适,却是无拘无束,所以来到京里,她才对外人少了份防备。

长房老太太叹气,“现在就看周家的意思了。”

琳怡的示弱很快带来了好处,周家让人送来了一筐蜜桃。这个时节能吃到这么大的桃子实在不易。

长房老太太脸上总算有了笑意,“看来我们要给周家回礼了。”

一筐桃子,换了封书信。

……

皇太后千秋,宫中设宴,内命妇、外命妇前去慈宁宫朝贺。一时之间宫门口异常繁华,琳怡听长房老太太说从前进宫时的情景。

“外命妇都要去的,从前宫里摆宴我都和郑老夫人、袁老夫人一道……”说到袁老夫人,长房老太太算算日子,“袁家也该被送进京了。”

祖孙两个正说着话,白妈妈带进来消息,“林家出事了。”

琳怡放下手里的蜜桃,用旁边的软巾擦了手指。

长房老太太抬起眼睛,“怎么了?”该不会是与吴家的事有关,林家之前派人去过画舫寻吴大人的妾室,若是被人顺藤摸瓜,势必要找到他们陈家。

白妈妈道:“不知道林家老爷怎么认识的一群悍匪,在城外犯了事,将林家老爷招认出来,还说要替林老爷寻什么人。”

长房老太太神色不虞。

书香门第出了这种丑事,定会被人抓住不放,只要跟这事有半点牵连,都会被拽出来。

长房老太太捻动佛珠,“好在这件事现在才闹开。”要是早一步,说不得周家就不能再送书信。

长房老太太吩咐白妈妈,“让人多留意,有消息就回来禀告。”

白妈妈应一声快步出去安排。

“该来的还是要来,”长房老太太看一眼琳怡,“六丫头,你怕不怕?”

琳怡摇摇头,“不怕。就算闹开了,前面还有周家、郑家和林家。”天塌了还有个高的顶着,他们一个小小的陈家肩膀窄身子弱担不起多大的重量。

长房老太太点点头。

琳怡沉下眼睛,有人撒网在前,如今是收获的时候了。

……

周家将信带进宫中之后,整个京城似是一下子静了下来。连续半个月的酷热天气院子里的竹子仿佛都无精打采。

终于迎来一场大雨,袁家管事婆子一边抹额头上雨水一边报喜,“我们家老爷、太太回来了。”

长房老太太将茶杯递给琳怡,笑道:“几时进京?”

袁家婆子道:“大约申时。二奶奶说,请老太太明日过去呢。”

长房老太太笑道:“好,明日我们一定去。”

袁家人走了,长房老太太吩咐白妈妈,“去准备准备,明日我和六丫头去袁家。”

圣上招袁学士回京的圣旨一下,袁家反倒如临大敌,平日里即不见客,更不出门赴宴,只等着袁家老爷、太太返京。如今袁学士踏进袁家大门,隐忍了许久的袁家,如同被扔进油锅的水滴,一下子炸开了花。

袁家远近的亲戚全都上门贺喜。

长房老太太和琳怡在袁家的垂花门下了车,抬头就看到笑容满面的林大太太。

林大太太虽消瘦了些,精神倒还好,上前给长房老太太请安,“老祖宗来了。”

68_第六十八章再遇

长房老太太笑着看林大太太,“好久不见了,家中一切安好?”

林大太太表情僵了僵,仍旧强笑,“托老祖宗的福,都好着,只是青哥要临试了,我也是忙里忙外不得闲。”

父亲被戏子陷害的事八成是林家所为,难得林大太太在长房老太太面前还能泰然处之。

林大太太说完话又拉起琳怡的手,“瞧瞧,这才几日不见啊,陈六小姐出落的更漂亮了,真真是让人看了挪不开眼睛。”

林大太太滑腻的手,那双波含深意的眼睛让琳怡浑身不舒服。

上辈子她进了林家门,拜长辈的时候,林大太太连眼皮也不曾抬一下。只是冷淡地吩咐喜娘将她扶进新房。而今却似将她当作亲生女儿般。

袁大奶奶在旁看了抿嘴笑,“林大太太在我面前不知道提了多少次陈六小姐。”

琳怡想起惠和郡主相看周二小姐的情形,可不跟现在正好相似,周围的女眷也都在瞧着林大太太和她,况且还有袁家人在旁边说项。

好在长房老太太已经知晓林家嘴脸,不会点头答应林家。

长房老太太看看袁大奶奶,不留痕迹地转开话题,“亲家老爷、太太可好?”说着话伸手让琳怡搀扶着向前内院走去。

琳怡轻巧地脱离了林大太太的掌控。

林大太太脸上笑容收敛了一半。

袁大奶奶道:“大太太瘦了一大圈身子骨不大好,大老爷精神倒是不错。”

长房老太太叹气,“任是谁被这样折腾都要如此。”

袁大奶奶拿帕子擦眼角,“可不是。大太太知晓二弟妹怀了身孕,这才宽慰许多。”袁大奶奶拿下帕子,“大老爷、大太太回来之后就念叨亲家老太太,若不是亲家老太太哪有我们袁家今日。”

袁大奶奶这般逢迎,是怕长房老太太在袁大太太面前说起袁氏一族对袁二爷夫妻不管不顾的作为吧!

琳怡扶着长房老太太慢慢向里面走。这些话哪里用得着长房老太太说,大姐夫也会向袁老爷禀个清楚。袁氏一族虽然太过世故,可也算不上是丧尽天良,大姐夫入狱,袁氏一族总算妥善照顾大姐。光凭这一点,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长房老太太笑着道:“这话严重了,我一个老太婆又能做什么。”

几个人刚要走到堂屋,后面有丫鬟道:“陈二老太太和两位陈小姐来了。”

二老太太董氏带了琳婉、琳芳一路赶了过来。

“我去看嫂子,才知嫂子已经先走了。”二老太太董氏笑着道。

袁学士回京仿佛就变作了一块肥肉,无论是谁都想要凑过来咬上一口。毕竟这么快被朝廷从尚阳堡召回来的官员少之又少。

琳芳向琳怡努努嘴,“六妹妹怎么也不回家,我和三姐都想妹妹了。”在外人面前琳芳总是要表现的姐妹和顺,尤其是欲语还休的模样,让人觉得她仿佛受了多少委屈。

人前这种口舌之争,她实在没有兴趣,琳怡一笑而过。

进了堂屋,琳婉、琳芳、琳怡三个依次给屋子里的女眷行了礼,因袁家是亲戚,房里的人大多都沾亲带故,这样一来比去旁家做客随便了些。

然后便是各家女眷互相介绍,等到袁家子弟来请安时,琳芳的眼睛随处张望。

若是袁学士官复原职,袁家子弟会不会在二太太田氏择婿的范围之内?琳怡正想着,林大太太带着女儿过来坐下。琳怡和林五小姐闹出斗诗的事后,林三小姐总是不敢正眼看琳怡。

琳婉倒是和林三小姐说起话来,两个人提到琳娇,“大姐有了身孕,一直在卧床养着,所以不能过来。”

林三小姐点点头,声音也轻柔,“那我们一会儿去看看袁二奶奶。”

琳婉低声笑道:“好。”

琳怡看向身边琳芳,自从看到林家人,琳芳就有些不自在,手一直紧紧扯着衣襟儿,林三小姐说话,琳芳装作不在意,其实是侧着头仔细地听。

琳怡收回目光,专注地拿起矮桌上的茶来喝。自从上次二太太田氏在长房讲佛经,琳芳跑去白堰池堤摔过一跤后,琳芳对林正青的热情仿佛减了许多,变成了如今的又惊又畏。

袁学士和袁大太太进了门。晚辈皆起身迎接。

琳怡抬起头去看袁学士,却不其然对上袁学士身边那双清亮的眼睛。

宝蓝色直缀,挽着简单的发髻,远远看去就像一根秀竹。

林正青,他的视线也不偏不倚地落到她身上。

琳怡像见陌生人一样避开了视线。

“袁学士给哥哥做过启蒙。”林三小姐已经在一旁说,“听说袁学士回来了,哥哥放下书本就赶了过来。”

那双眼睛从她身上轻掠而过,嘴角一弯目光更加幽深,琳芳的手抖得更加厉害。林三小姐不经意瞧见,“陈四姐姐怎么了?”

“大概是衣衫穿得少了有些冷。”琳芳伸手去拽袖子,“前几日还是大热天,谁知道一下雨就会这般凉了。”

林三小姐拉起琳芳的手,“可不是,指尖都是冷的。”

“四姐喝些热茶吧!”琳怡指指矮桌上的茶碗。

琳芳这才被提醒,捧起茶碗来暖手。

袁学士毕竟是经过官场的人,应付这种劫后余生的场面十分自如,倒是袁大太太再被长房老太太亲切问候后,掉下了眼泪,大家这才知道,袁大太太走的时候怀了身孕,可惜没到尚阳堡孩子就没了,袁大太太的身子也被拖垮了不少,袁学士开始教学也是想给袁大太太看病筹银两,谁知道因祸得福。

孩子虽然没了,却救了未曾谋面的父母。

二老太太董氏也叹气,“这真是缘分,”说着拉起袁大太太的手,“你年纪不大,以后还会有的,老话说的好,是儿不死是财不散。”

这话听起来好听,不过袁大太太如今已经四十余岁,之前有孕是因保养得当,而今孩子掉了身子虚空,不可能再抱子了。

袁大太太看向陈家长房老太太,“我还要谢谢亲家老太太,要不是老太太照拂,我们袁家哪里会这么快又有了后人。”

袁大太太说这话,袁二爷又上前给长房老太太行了礼。

长房老太太笑道:“是你儿子媳妇有福气,我哪有什么功劳。”

大家正说到这里,外面传话,“国子监司业齐家来人了。”

齐二太太带着齐二爷、齐三小姐、五小姐进了门。

“瞧,就是那位国子监生。”旁边的小姐才议论完林家大郎,又去小声说齐家二郎。

这么多的远亲近邻聚在一起,大家就互相认认看,保不齐那天屋子里的后生就成了自家夫君。有了姻亲关系的几家,一般都会亲上加亲,如此一来两家关系更加稳当。如今满屋子的少年郎,最出众的就是今年参加秋闱的林大郎和齐二郎。

等到两个人取了举人,不知道又有多少家赶着去联姻。林大太太要不是想利用父亲,也不会将目光落在她身上。

琳怡也看了一眼齐二郎。仍旧是深蓝色直缀,板着脸一丝不苟,得了袁学士好阵赞赏。

齐三小姐行了礼,往四下看了一圈,琳怡迎上齐三小姐的目光微微一笑,齐三小姐、五小姐就坐了过来。

袁大太太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向屋子里,“我听二媳妇说,家里有个六娘。”

听到被提起,琳怡站起身向袁大太太敛衽行礼,屋子里所有人都瞧过来。虽说没有及笄且不曾有婚约的女孩在亲戚面前不用太忌讳,可是在这么多人前露面还是第一次。琳怡各家做客多了,渐渐明白,越被长辈提的多越容易婚配。二老太太董氏就时常将琳芳挂在嘴边。

长房老太太慈祥地笑,“这就是我们六丫头。”

袁大太太仔细端详琳怡,“人长得漂亮,礼数也周到。怪不得这次回来二媳妇将这个妹妹挂在嘴边。”

二老太太董氏慈爱地笑了,“可不是,我和长房老太太都喜欢这个孩子。”

陈六小姐起身,齐三小姐看到对面的二哥微抬了抬头,目光悄然飘过来。不由地抿嘴撞了一下身边的妹妹。上次陈六小姐送的薄荷,大半进了二哥的肚子,后来她又听下人说,二哥吩咐花房多种几盆薄荷来。要知道哥哥除了读书,对其他事很少过问的,能这般在意已是十分不易。

看着齐三小姐和齐五小姐颇有深意的眼神,琳怡不自在地垂下头。齐二郎她见得不多,却常听哥哥提起。哥哥嘴里夸赞的都是一丝不苟,举止严谨之类的话。

她心中好奇,也会翻翻齐二郎借给哥哥的书。父亲虽然不是出自书香门第,却也十分在意书籍,但凡看过的书都十分齐整半个字也不敢写上去。她以为书香门第里的书籍都是如此。看到齐二郎的书,她便不由地惊讶。书上满是蝇头小楷的注释,通篇规整,没有半个字含糊。

就连父亲将书本拿起来也要夸赞,“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齐二郎这次大约能拔头筹。”

69_第六十九章问名

照琳怡从前的记忆,考中解元的是林正青,不过齐二郎也该是上了桂榜的。

大约是看到两个妹妹的笑容,齐二郎立即挪开了眼睛。

齐三小姐这次忍不住用帕子遮嘴笑。

“什么有趣儿?”琳芳见状忍不住问。

齐五小姐看了一眼姐姐,“我这个姐姐是人来疯,你不用和她计较。”

琳婉微微一笑,看了看琳怡。

旁边的袁大奶奶倒是反复瞧陈六小姐和林大郎。真是一对郎才女貌。林大太太托她去陈家说项,陈家当时没说出什么,女方家里多少要拿些架子,再说两次也就成了。以林大郎的配陈六小姐,那是足配的。

齐二太太本要凑趣说上一句话,看到袁大奶奶脸上的笑容眉头一沉没有开口。

不多会儿,小姐们就坐去碧纱橱里。

林三小姐想要去看琳娇,琳婉、琳芳、琳怡让丫鬟带路一起过去。

琳娇本在长房老太太购置的小院子里养胎,谁知有天晚上见了红,袁家怕出闪失便将袁二爷和琳娇接到二房住。

琳怡进门,看到琳娇戴着葱色杏花遮眉勒,穿着杨柳小凤尾纱衫,外面罩着一层水银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