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良跃农门+番外2 作者:浮波其上(起点vip2013-06-16完结,种田) >

第362部分

良跃农门+番外2 作者:浮波其上(起点vip2013-06-16完结,种田)-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欣便点了个头,给杏儿擦了擦汗,又问她饿不饿,半夜生孩子怕杏儿没力气。
  杏儿便也老实地点头,她也怕自己到时候后劲不足,没力气把孩子生出来。
  李欣便点头,先去灶间,见关文已经添了水开始烧水了,忙解了钥匙递给关文,让他把小康抱到扬儿屋里去挨着扬儿睡,免得待会儿杏儿疼起来叫出声来吓着他。
  关文赶紧接了钥匙去抱了小康,李欣另起了小锅烧水煮面,在灶间和杏儿屋里来回倒腾。
  趁着等水煮沸,李欣赶紧问了杏儿干净的棉被在哪儿,给她换了被子和床单,也准备好了小孩儿的衣裳,舀了火盆添了火烤暖和。
  煮好了面,李欣喂着杏儿吃下去,整整一大碗杏儿愣是吃得一点儿不剩,汤也差不多喝了个见底。
  搁下碗,杏儿拉了李欣的手,喘了口气说:“阿武怎么还没回来?”
  李欣安慰道:“想必这会儿已经回来了,接生婆离咱们这边儿住得也不远。”又问杏儿:“你这会儿感觉怎么样了?”
  “还是一阵一阵地疼,肚子坠得厉害。”
  李欣没生过孩子,但是也知道一点儿生孩子的事情,想掀了杏儿的亵裤看她这会儿宫口开得如何,又不好意思,也只能先协助杏儿脱了裤子,然后帮她擦了汗。
  呆呆地待了会儿后,杏儿突然闷叫了一声,猛地拽住李欣的手说:“羊水破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杏儿生子

  李欣顿时怔住,同时也惊了一下。
  这么快!
  羊水要是破了,那不就干涩了吗?这要是孩子不出来,岂不就会难产?
  李欣也顾不得什么,赶紧让杏儿叉开双腿看她的情况。
  产道已经大开,而且,而且不但是羊水破了,血也流出来了,甚至可以看到孩子的头!
  这表明宫口已经大开了啊!
  孩子不出来时倒是沉稳,一出来便那么急迫,估计也是不想母亲受罪。
  “怎么办怎么办……”李欣也有些语无伦次了,强自镇定道:“杏儿,你还撑得住吧?”
  “撑得住。”杏儿皱了皱眉,忍不住呻吟了一声:“大嫂,下边儿什么情况?”
  李欣忙跟她说了一遍,杏儿也不住地深呼吸着:“这么快,可接生婆还没来……”
  “对啊!接生婆没来,我这没经验……”
  杏儿又闷哼一声,李欣忙安抚她说:“没事儿没事儿,二弟一会儿就回来了!”
  正当李欣手足无措的时候,关武终于拉着接生婆来了,接生婆还直报怨,杏儿生过一个了,没那么快。
  李欣忙朝外边儿喊道:“二弟,赶紧叫婶子进来!我这都能看到孩子的头了!”
  恰好杏儿又呻吟了一声,关武立马踉跄了一下,接生婆一听也是一惊,忙往屋里去,把门给阖上。
  李欣让开位置,接生婆也惊讶道:“的确是很快啊!快,端热水来,我洗手。”
  接生婆又恢复了那沉稳的样子,李欣也心里也有了底,忙往灶间去。
  恰好关文这时候也回来了,帮着李欣舀了水。
  关武在一边跟着李欣,搓着手掌,又在产房外边儿不断踱步。眼巴巴地看着李欣进去,才瞄了一眼又被挡在了门外。
  生产的过程很顺利,杏儿几乎没吃多少苦,孩子的确是个急性子。从杏儿发作到生孩子出来也不过只花了一个时辰。
  望着包在干净的布里放在杏儿身边儿的小娃子,李欣不由笑了。
  天边儿也亮堂了起来。
  “生了,男孩儿。”接生婆笑着恭喜关武:“挺结实的小子,六斤六两福气命。”
  关武笑得合不拢嘴,进了产房去,烘暖了手和衣裳才坐到了杏儿边上去,瞧着杏儿已经睡熟。又轻轻伸手拍了拍床里边儿一样睡熟的儿子,傻呆呆地直笑。
  李欣洗了手,有些筋疲力尽地坐在了堂屋里。
  关文轻拍了拍她肩说:“是不是累着了?回去歇会儿吧?”
  李欣摇头:“这会儿没睡意。”忽然又想起一个事儿来,忙问关文:“这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正月十四还是正月十五?”
  关文道:“正月十五。”
  李欣笑了起来,点了个头说:“家里又有事儿可以忙活了。”
  第二天一早关文和关武就去跟老关头说了这个消息,老关头笑得合不拢嘴,催促着要瞅瞅重孙子。关文和关武将老关头送到关武那边儿的堂屋,关武抱了新生儿给老关头看。老关头激动地眼泪纵横。
  扬儿和小康也知道添了个弟弟,都好奇地往老关头怀里瞅。小康还惦记着说他今早醒来怎么是跟扬儿哥睡在一起的,好生纳闷儿。
  李欣让悦哥带信去镇上通知关全和阿秀、阿妹一声。自己写了信托人带去给阿荷,让她知道杏儿产子,好安个心。
  关家一大早这一番动作自然瞒不过去,再加上接生婆舀杏儿生孩子生得快,又是个六斤六两的娃子这事儿说,还舀了李欣谢她的银钱给大伙儿瞧,不到中午荷花村中便有许多人知道杏儿已经生娃了。
  杏儿娘赶紧来了这边儿照看女儿,听杏儿说昨晚上李欣对她照顾地无微不至,还一叠声地谢李欣,倒是让李欣挺不好意思的。
  白慧、银环听说了消息也赶紧过了来。就是才办了百日宴的悦哥媳妇儿姚氏也抱着闺女过了来道喜。
  第二日关全夫妻、阿妹夫妻和阿秀都回来了,给侄儿送上了礼物,关全喜得抱着小娃子直亲。
  胡月英看了有些不得劲,她嫁进来时日也不短了,可是还是没怀上孩子……
  转念一想,大嫂不是也没怀上吗?
  这样一想她心里又舒坦了。
  阿秀坐到杏儿身边儿问她的身体状况。杏儿笑着说:“你那人参可没得用,生这孩子不过就是一个时辰的事儿,我都没觉得有多痛。”
  阿妹笑道:“这是这孩子顾着娘,怕娘疼呢。对了,孩子名字二哥起了吗?”
  杏儿摇摇头,看向关武。
  关武搔了搔头说:“我又不识字儿,起不了啥好听的名儿……问问爷爷,看爷爷有没有啥想法。”
  众人便都去了堂屋问老关头。
  老关头正盯着关全,很是不满他抱着娃子不给他。听关武说了孩子的名字的事儿后,老关头沉吟片刻吐出一个字来:“承。”
  李欣顿时眉头一皱。
  关武也怔了一下,问老关头:“爷爷,是关止承那个承?”
  老关头便点了点头。
  关武却立马摇头说:“不行!我儿子怎么能跟他一个名字?”
  老关头叹了一声,断断续续地说:“他是止承,这是承,不一样……”
  “都一样的,关止承,关承,这名字不好!”关武也来了脾气,他一向就对关止承很不满意,如今摆脱了关止承,自己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老关头取的这个“承”字难不成是在想念关止承吗?他才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用自己讨厌的人的名字!
  杏儿在屋里听到也是不悦,但好歹是爷爷,她也不好说什么,见李欣背对着门,门被虚掩着,忙叫了李欣一声。
  李欣过了去,杏儿低声说:“爷爷取这个字要是是因为怀念六弟倒也罢了,阿武是绝对不同意的,我也觉得这名字不好。不过要是只是想用个承上启下的意思,表明关家有后代,倒是可以建议换一个字。”
  李欣意会,出去跟关文耳语了两句。
  关文点头,便对老关头说道:“要是爷爷想说是咱们关家终于有重孙子继承家业了,‘承’字可以用,那用‘秉’字、‘继’字也不错。我是觉得,用‘承’字到底是重了字,不大好。”
  老关头抿了抿唇,阿秀在一边柔声说了句:“还是先让道士算一算命,看侄儿命里缺什么,到时候再取名字不好些?”
  老关头这才作罢。
  才出生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这才几天的功夫,那表面的皮肤就从红红皱皱的变成嫩嫩白白的了。杏儿照顾小儿子,难免忽视了大儿子,但小康也一点儿不吃醋,说是跟他扬儿哥商量好了的,要当好哥哥。
  李欣和杏儿看着都觉得欣慰。
  杏儿的舅家第三日也来了人,她舅舅、舅娘和两个表嫂都来看望她。
  杏儿这个舅舅便是小康的亲爷爷,外甥女兼儿媳妇生子,他来也是礼数。
  等人都出了去,屋里只声杏儿、小娃子和钱舅娘时,钱舅娘便拉了杏儿的手,期期艾艾地说了自己的打算。
  钱家想把小康接回去!
  杏儿吃了一惊,忙拒绝道:“舅娘,小康是我的儿子,即便是我有了这个小的,也必定不会疏忽了小康,阿武也是待小康如亲儿子一般,这……”
  钱舅娘忙摆手说:“我跟你舅舅不是这个意思……”
  安抚了杏儿,钱舅娘才把他们老两口的打算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小康亲爹是个读书人,钱家失了一个儿子本就悲痛。如今杏儿又有了儿子,忙着照顾小儿子肯定对大儿子有些疏忽。小康亲爷爷亲阿嬷就想着,自己儿子已经去了,读书是没指望的,他儿子却也不能荒废掉,他毕竟不是关武的亲儿子。
  “你舅舅想着,送小康去读书。”钱舅娘叹了口气,说;“小康他爹那么聪明,只可惜他命不好,没考上大功名就去了。小康看着也挺聪明的,以前身子不好,我们也想着那就算了,身子不好没得念书识字,想想也累他身体,还是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只觉得他到底是没福气。可后来小康身子越发好了,你这也生了第二个,是他们关家这辈的第一个孙子,大家肯定都疼着。”
  “舅娘……”
  “阿武对小康好,我们也知道。可是到底不是亲爹。你舅舅想送小康念书,算是让小康他爹有个继承人,阿武对小康再好,能送他去念书吗?那花费可就大了去了……”
  钱舅娘叹了口气:“所以你舅舅才跟我商量着,把小康接回去,一来给你们减轻点儿负担,这小的一个还要吃还要穿,你也照顾不过来;二来呢,我们老两口也老了,没事儿带带孙子孙女儿的,送他去念书也负担得起……”
  “舅娘,你跟舅舅的意思我都知道了。”杏儿笑着说道:“不过这个事儿,真的不用担心的,小康念书的事儿,我跟阿武都商量过了。”
  钱舅娘挺意外:“商量过了?”
  “嗯,商量过了。”杏儿笑着说道:“阿武没有任何意见,大嫂年前回娘家,还专门就学塾先生的事情去问了她弟弟,回来我们也商量了,等我做完月子就去寻那两家学塾看看先生如何,开了春就把扬儿和小康送去开蒙了。”
  钱舅娘更是意外:“你大嫂也要送她那养子去念书?”
  杏儿点头,说:“是啊舅娘,所以你不必担心,小康我会照顾好的。”


☆、第五百四十章 定先生

  诚如杏儿所说,她和李欣一句商量好了,开了春送两个娃子去学塾启蒙。前往地方看先生也是在计划之中的。
  杏儿都这般说了,钱舅舅和钱舅娘自然也只能点头,不打算把小康接回钱家去了。
  孩子的洗三和满月宴都办得极隆重,这毕竟是关家第一个亲孙子,扬儿和小康一个是养子,一个是继子,都做不得数的。这也是老关头强烈建议的,身为晚辈,关武和杏儿也不得不照办。
  等杏儿出了月子,便与李欣商量着去看看那曲先生和傅先生了。
  关文如今是在镇上做着生意,因为有了红欢当做脚力,隔天来回倒也不觉得多费工夫。正好这日关文回了来,李欣便让他和关武陪她们妯娌一起去学塾看看,顺便也带上扬儿和小康。至于小娃子便嘱托给了杏儿娘照看。
  如此家中便没了人,关文和关武都锁好了各自家中的门窗,先朝曲先生那边儿去。
  因曲先生的学塾挨镇上近些,当时建造地想必也好些,看上去还有些气派。据说曲先生因为性子豪爽耿直,念书的时候便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具是家中有些根基的,所以即使是当个学塾先生,养家糊口也丝毫没有问题。
  同李铭说得一样,曲先生的确是有些恃才傲物,说得更直白点儿就是个愤青。因为屡次不第,所以对官场有消极之心,只觉得考录官看不中他是因为里边儿有猫腻,而非他学识不佳。所以自暴自弃。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李欣是不大欣赏的,看他教下边儿的学子那种巴不得把人脑袋给掀开把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的劲头,李欣生怕他以后把扬儿和小康也教成他这副德性。
  要让李欣说。只会觉得这曲先生跟关止承还有些像。关止承没考上童生试之前不也是抱怨说定是有人使了银子占了他的位置吗?
  好在曲先生不像他那样生了歹毒心肠。曲先生更加是自恃清高,也不屑于使贿赂这种手段。
  从曲先生这边儿回来,下晌便去了傅先生那边儿。
  傅先生人要年长些,瞧着的确比曲先生稳重许多。教书的时候不骄不躁,且兼顾着每一个学子,有人不明白便会停下,等大家都明白了再继续说。
  关文也去打听过,傅先生这边儿念书的娃子也不过只有二十来人,而曲先生那边儿却有四十来人。整个荷花村、下河村要念书的孩子几乎都是去这两个先生名下读书。顾先生坐镇的是李家村附近的学塾,一般也是李家村的娃子去那儿念书。
  有送孩子去傅先生处读书的人家跟关文透露,傅先生什么都好。脾气好,有耐心,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只是有的孩子聪明学得快,有的孩子愚笨学得慢。傅先生总是会等着学得慢的学上来了才继续讲解文章下去,这就使得学得快的孩子不高兴了——这不是拖后腿儿浪费时间吗?
  所以一般而言,学得慢的孩子喜欢傅先生,学得快的孩子,也就不怎么喜欢傅先生了,认为每日留在傅先生那里也没学什么,枯坐了一天。束脩却是一样教着走的。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关文、关武等人回家便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先是问过了两个孩子的意见。
  扬儿和小康毕竟年纪还小,评判先生想不到太多的因素,尤其是小康,立马就开口说:“大伯娘。去曲先生那里好了。”
  李欣笑道:“哦?为什么小康想去曲先生那里?”
  “曲先生讲典故什么的。讲得可好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