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台湾娱乐1971 >

第180部分

台湾娱乐1971-第180部分

小说: 台湾娱乐197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梓钧问:“她那位公公不管?”
    刘家昌笑道:“也就圈内人知道,谁敢说出去啊,其他书友正常看:。”刘家昌咳嗽一声,才引荐道,“这是刘文正,唱歌唱得不错。”
    “你好!”王梓钧笑着主动伸手过去。
    这位华语乐坛第一个天皇巨星此时还有些青涩,帅气得一塌糊涂,不过不是那种小白脸类型。可能是由于当过兵的原因,身体看起来很壮,有股从容沉稳的味道。
    “王先生你好。”刘文正见到王梓钧心里颇有些激动。他去年底在刘家昌的安排下,在台中作过一次演唱秀,不过由于没有自己的歌,名气也不大,所以效果不是很好。
    “进去说话吧。”王梓钧道。
    三人一起上楼,一个录音师看到王梓钧过来,立即跑来用讨好的语气说:“钧哥,录音室已经准备好了。”
    王梓钧道:“我和郑总有些事要谈,先等等吧。”
    “行,您慢慢聊。”录音师点头说。
    王梓钧偏头往里面看了看,见有两个小歌手坐在那里等着,其中一个正是高凌风。王梓钧笑道:“让他们先录吧。”
    录音师松了口气,春节过后许多高手都要出唱片,如今录音室忙不过来,他还真怕王梓钧耍大牌,站着茅坑不拉屎。
    三人正准备去找郑振坤,高凌风看见他们,便风风火火地跑过来,笑着鞠躬问候:“钧哥,昌哥早啊。”
    “行啊,要出唱片了?”刘家昌笑问,他心里可没怎么看得上高凌风,要不是琼瑶的力荐,他才不管这个扑街好几年的小歌手。
    高凌风道:“是啊,多亏钧哥和昌哥帮忙。”说着又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刘文正,“这是公司新来的歌手吧。你好,我是高凌风。”
    “你好,刘文正。”刘文正微笑着和他握手。
    王梓钧看着两人,高凌风作为底层歌手混了好几年,身上全是市侩和圆滑,而刘文正则是温和沉稳中带着一股子与生俱来的骄傲。
    “好好干,我看好你。”王梓钧拍拍高凌风的肩膀,和刘家昌、刘文正一起去郑振坤的办公室。
    高凌风听了王梓钧的鼓励,激动地紧握双拳,风风火火地杀向录音室。
    “三位请进。”郑振坤的女秘书将几人引进去。
    郑振坤大笑着分别和王梓钧与刘家昌来了个拥抱,埋怨道:“家昌啊,你拍电影赚了大钱,怎么也不回公司来看看了。”
    郑振坤对刘家昌有提携之恩,刘家昌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才介绍道:“郑总,这是刘文正。”
    “你好你好。”郑振坤观察了一下刘文正,夸奖道,“不错,一表人才。这样吧,先安排小刘在台北各大夜总会和歌厅做几场秀,然后再上几档电视节目看看效果。我会叫人帮他写几首歌,对了,小刘适合唱什么风格的?”
    刘家昌道:“文正五年前参加过台视的歌唱大赛,还拿了第五名,适合清新的曲风。我这阵子忙,不然就亲自给他写了。”
    王梓钧从怀里掏出歌谱,笑道:“我这里倒是有几首。”
    刘文正的第一张专辑是在歌林唱片里出的,具体什么歌王梓钧早忘了,不过他的《三月里的小雨》、《乡间的小路》却记得清清楚楚,而这次他拿出的也不多,就这两首。
    “看来梓钧很看喜欢小刘啊,亲自操刀。”郑振坤拿过歌谱看了一下。
    刘文正站在郑振坤、王梓钧和刘家昌中间,不免有些拘谨,此时向王梓钧投过感激的眼神,说道:“谢谢王先生。”
    “好了,就这样吧。”郑振坤让秘书带刘文正去签合约,然后给其安排经纪人和私人助手。既然是刘家昌和王梓钧两人一起推荐的人,他郑振坤自然要大力培养。
    待刘文正出去,郑振坤才道:“梓钧,我在***高薪挖了几个高手过来。那个卡拉ok点唱机很好模仿,不过想要改进的话,却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我还得到一个消息,***那边好像有了一种录像机,可以通过磁带播放录像,现在***那边的人正在研究用录像带和点唱机结合,电视里出现歌词和画面,让记不住歌词的人可以看着电视唱歌。”
    “***有录像机了?”王梓钧诧异道,他记得这玩意儿要八十年代才流行啊。
    郑振坤道:“有,不过很贵,一般人买不起,所以没有流行起来。”
    王梓钧连忙说道:“这个录像机的技术我们一定要拿到。”
    郑振坤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次我还带了几台回来。”
    刘家昌听两人说了半年,有些闹不明白,问道:“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录像机是什么?”
    “就是可以在电视里放电影的玩意儿。”王梓钧笑问,“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合作弄一家生产录像机的公司?”
    刘家昌摇头道:“还是算了,我老老实实的拍电影出唱片吧,高科技的东西搞不懂。”
    刘家昌的工作室连续几部电影都卖得不错,虽然不是大火,但却一直有赚,赚的钱甚至比他出唱片还多。所以这家伙拍电影上了瘾,连歌都不怎么写了,就算写也是帮自己的电影写主题曲。
    刘家昌不肯入伙,王梓钧也不勉强,他和郑振坤各掏一笔钱,用以请人拆解研究录像机,打算先走山寨路线,书迷们还喜欢看:。
    王梓钧和郑振坤谈完了山寨大计,刘家昌才问:“梓钧,青霞最近有没有空啊?”
    “什么事?”王梓钧问。
    “我最近准备拍一部电影,剧本都弄好了,叫《云飘飘》。想请你们家青霞来做女主角。”刘家昌笑道。
    刘家昌的前几部电影都走低成本路线,不怎么请名演员,想来这次是准备玩大一点了。
    “行啊,我帮你说说,不过她刚接了个剧本,不知道能不能错开时间。”王梓钧道。
    刘家昌说:“如果实在不行,我就去找甄珍看看。”
    一听刘家昌提起甄珍,王梓钧脸上就浮现出怪异地笑容。
    甄珍马上就要和谢贤在香港注册结婚了,而眼前这位几个月后就会开始挖墙脚。
    “好了,就这样吧。我先去录歌了。”王梓钧起身道。
    到了录音室,等一个歌手录完一首歌后,王梓钧才走进去对那个歌手说道:“抱歉,赶时间!”
    那歌手见是王梓钧,心中有些不满,也不好表现出来,笑着说:“你先来,我的不急。”
    ————————
    大家春节好呀,祝每一个看《台娱》的朋友龙年大吉,数钱数到手抽筋。
    明天恢复更新,过年封推效果真牛比,效果连平时的小推荐都不如,杯摧啊。
275【气急败坏的郑总】
    275【气急败坏的郑总】
    海山唱片公司如今在台湾的发行能力和对艺人的包装都是最顶级的,书迷们还喜欢看:。刘文正在海山唱片公司的全力推捧下,半个月内在台北各大娱乐场所连续进行了五十多场次的演出。
    《乡间的小路》和《三月里的小雨》以清新的民歌风格,迅速被广大乐迷所熟知。同时,在海山唱片的运作下,《壹周刊》、《七色界》等有影响力的杂志也连篇报道,将刘文正誉为继王梓钧之后台湾民歌第一人。
    在做足了宣传功夫之后,刘文正又连续获得《金曲奖》、《银河璇宫》等电视节目的邀请。刘文正英俊小生的面相,加上朗朗上口的民歌音乐,顿时赢得上到八十岁老婆婆,下到八岁小萝莉的一致喜爱,名气直追一线歌手。
    就在媒体将刘文正吵得火热的时候,王梓钧带着自己刚刚制作完毕的唱片,和“真心英雄”歌友会的两位会长杜克邦、袁颖两人去嘉义探望生病的女孩。
    杜克邦和袁颖提着礼物上车,看到两人的亲密模样,王梓钧打趣道:“看来过不了多久,就要喝二位的喜酒了。”
    袁颖含羞一笑,杜克邦则是嘿嘿笑道:“还没说服她爸妈,我是再婚,年纪也不小了,两位老人始终不肯松口。”
    汽车出了台北不久,路况就开始糟糕起来,这时代台湾南北出行基本上是靠火车,公路真心不给力,其他书友正常看:。
    不过开车的李京浩却是一脸轻松,好像便秘了一个星期终于大出来一样。这些天他被那个安雅萱缠得不行,实在是不厌其烦,现在离开台北算是脱离苦海了。
    王梓钧拿出一张包装好的唱片交给杜克邦,说道:“这是珍藏版的唱片,一共就做了五张,算我提前恭喜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杜克邦和袁颖都是超级“钧迷”,一听顿时大喜,小心翼翼地收起来。
    三十年后,这五张包装制作精美,还附带有王梓钧亲笔签名的唱片,其中两张因为意外而遗失、损坏,另外三张一张在王梓钧手里、一张放在海山唱片公司,最后便是杜克邦这张。某超级乐迷获知消息后,欲出价500万台币购买。杜克邦夫妇舍不得出手,却被他们还在念书的小儿子撬开柜子拿出去卖了,气得杜克邦要和自己的儿子脱离父子关系。
    到了嘉义的车站,杨发早早地就开车在那里等候。
    “源源的病情怎么样了?”王梓钧问。杨发的女儿便叫做杨源源。
    杨发露出个勉强的微笑说道:“切了半个胃,进食很困难,人也瘦了二十多斤。不过听说你要来看她,她的心情好了许多,吃饭也不用我们强逼了。”
    王梓钧叹气的同时又感到一阵欣慰,他上辈子虽说小有名气,也赚了些钱,但还真没能帮助其他人。这辈子,他名也有了,钱也够花,如果自己能为更多人带去帮助,也算是另一种成功。
    或许,自己可以拿出一笔钱来,专门用于慈善。
    杨发开车在前面引路,王梓钧则在自己的车上考虑着成立慈善基金的问题。如今的台湾,发展程度也就跟大陆八十年代差不多,小康计划已经开展两年多了,农村许多地方情况有所好转,但工业振兴计划去年底才开始实施,穷困的地方只能说解决了温饱,谈不上有多富裕。
    王梓钧首先想到的是希望工程,在台湾的一些偏远山区建学校,再则是病人、孤寡之类的需要救助人群。
    不过具体要怎么做,王梓钧却只有个大概想法,他又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经营,苦于无人来管理操作。
    杨发是个小商人,家境还算富裕,到了他的家后,开门的是杨发的妻子,一个四十多岁的传统家庭妇女。
    “你好,快请进,快请进。”女儿满屋子里都贴着王梓钧的海报和照片,杨发的妻子一眼就认出了王梓钧,高兴地对里面的女儿喊道,“源源,快看谁来看你了。”
    一个身体消瘦、面色蜡黄的少女慢慢地走出来,看到王梓钧脸上一喜,激动之下突然捂着胃部,面色痛苦。
    杨发的妻子连忙跑回房里拿止痛药片。
    “快坐下!”王梓钧几步走过去,扶着少女坐到沙发上。
    杜克邦和袁颖也上前拿出自己的礼物说:“源源,祝你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杨源源身边坐在自己的偶像,心情大好,朝两人点头笑道:“谢谢叔叔阿姨。”
    袁颖过去挨着少女坐下,笑道:“我有这么老吗,叫我姐姐更好。”
    杨源源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姐姐。”
    袁颖拿出自己的礼物,是一套漂亮的芭比娃娃。杨源源已经十六七岁了,感觉芭比娃娃有些幼稚,不过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只道娃娃很漂亮。
    “源源,你家的唱机在哪?”王梓钧问。
    杨发说:“在源源卧室,我去搬出来。”
    等杨发摆弄好唱机,王梓钧才拿出自己的礼物,说道:“源源,这是我的新唱片,有一首歌可是专门送给你和你的爸爸妈妈的,市场上卖的版本里面是没有的哦。”
    “真的?”杨源源眼睛亮起来,手里摆弄着唱片的包装盒。
    唱针摩擦着黑胶唱片,悦耳的音乐声响起,病弱的少女手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宣传的唱片。
    杨源源的父母微笑地旁边看着,这些日子女儿的痛苦让他们揪心,难得有这么温馨的时候。
    “回到初相见那一天,
    我们多么腼腆,
    微笑似清水激荡起如诗的回旋,
    回到我们的那一年,
    褥热的夏夜,
    走过人气沸腾地大街,
    尽管狂狂袭来的疲惫
    ……
    你有时会跌跤也找不到,
    谁又能够完全预料,
    我只想说我的朋友,
    我守在记忆的窗口,
    即使再冷再寒的雨夜,
    也有一盏小灯火,
    别放弃希望
    ……”
    王梓钧这张新唱片就叫做《别放弃希望》,眼下放的正是它的同名歌曲。
    与张雨生的原唱略微不同,王梓钧唱这首歌的时候,声音显得醇厚而温情,就像是朋友在身边呢喃安慰一样。
    少女听着听着就开始掉眼泪,对王梓钧道:“谢谢梓钧大哥,我不会放弃希望的,我会开开心心地活着。”
    屋子里所有人都笑了。
    下午的时候,杜克邦和袁颖两人由于工作的需要,提前回台北去了。
    王梓钧则是抛开杂事,留在嘉义玩了几天。
    晚上的时候,还请了杨源源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过来,提前一个月庆祝她十七岁的生日。
    那几个同学见到王梓钧都是哇哇直叫,在吹生日蜡烛的时候,王梓钧亲自唱着生日快乐歌,让他们对杨源源羡慕无比。
    杨源源少女心性,在朋友面前虚荣心得到巨大的满足,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连续几天似乎长期性的胃痛都没有了。
    嘉义山高水长、古庙林立,王梓钧放下俗事,陪着少女好生地游玩了几天,才一身轻松地回到台北。
    回到王氏电影公司,王梓钧和白沐阳讨论了一下《醉拳》的发行,如今在台湾《海鸥飞处》虽然没有下画,但最开始的狂热已经有所消退,是时候将《醉拳》推出来了。
    且不论影片本身的质量,《醉拳》放在华语电影史上,绝对是划时代的作品,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模式——那就是将动作和喜剧完美地糅杂为一体,不想造成轰动都难,书迷们还喜欢看:。
    王梓钧敢保证,《醉拳》的票房绝对超过年前引起轰动的《流星蝴蝶剑》。
    有了王梓钧的吩咐,白沐阳马上联系程龙等人,同时开始做第一轮的电影宣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