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台湾娱乐1971 >

第63部分

台湾娱乐1971-第63部分

小说: 台湾娱乐197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战史诗巨制《喋血孤城》首映式现在开始,有请电影主创人员,导演王梓钧,副导演白沐阳、陈观水、陈坤厚、侯孝贤……”
    “啊!”和侯孝贤坐在一起的电影专业学生一阵惊呼,现在的科班学生出来,从底层做到副导演至少要四五年,有些甚至十多年,而侯孝贤却还没有毕业。
    侯孝贤也有些发愣,他想不到王梓钧会把他列入副导演名单,顿时激动得差点掉眼泪,心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白景瑞和李行指着台上的陈坤厚笑道:“老赖,你这个侄子现在可是升级做摄影副导演了。”
    赖成英不屑地说:“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居然把我介绍给他的摄影工作都辞了,跑去林口的深山里呆了几个月。我倒要看看,这些年轻小子花了1000万到底能拍出个什么东西!”
    白景瑞点头说:“是啊,电影这东西可不是花钱多就能拍好的。”
117【全台轰动一】
    117【全台轰动一】
    主创人员上台,从导演到演员,除了王梓钧自己之外,居然只有邓光荣一人算是明星,其他的全部都是没听过的新人。
    台下不少圈内人暗暗发笑,同时也对即将播放的电影颇为期待:他们想看看这样一群新人花费1000万新台币,到底弄出个什么怪胎。
    若不是有蒋经国等一干大佬在场,恐怕下面都已经哄笑起来。
    “下面有请中华民国***国防部副部长,行政院长蒋经国先生为首映式致辞,书迷们还喜欢看:!”
    “啪啪啪啪……”掌声雷动。
    蒋经国现在在台湾还没做出过多少政绩,这些掌声多半是冲着他的职位去的。
    “就不耽误大家看电影的时间了,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话:中华民国是充满希望的,台湾是有前途的,请大家翘首以待。谢谢!”
    蒋经国说完撂下话筒就下台了,这斩钉截铁地话让台下许多人若有所悟——蒋经国上个月刚刚由行政副院长转为院长(地位大概相当于大陆的国务院总理),成为台湾行政一把手,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句话,恐怕是准备大干一番了。
    其实王梓钧有很多关于电影行业的东西想在首映式上说,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种问题和其他同行私下讨论就是,没必要当众抛出来。
    随着大荧幕拉下,大厅里灯光全部熄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眼睛盯着大荧幕。
    荧幕亮起来,出现整版的蓝色,一盘电影胶卷从荧幕的右边滚到中央。突然听到一声咆哮,一条斑斓猛虎凭空跃出,前爪有力地将滚动地胶卷按住。猛虎转头望向观众,突然定格下来,额头上的“王”字突然放大,又跳出个笔画凌厉“氏”字,一左一右的分列在猛虎身边。
    “王氏电影公司?”琼瑶看着王梓钧公司的标志,忍不住笑了,对她身边的平鑫涛说,“梓钧野心很大呢,那个公司的标志是想要称霸影坛吧。”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电脑特效,王梓钧的整个标志都是以水墨动画的形式出现,但李费蒙画工深厚,还是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几个党营电影公司还没什么想法,但其他私营电影公司的老板就有些不屑了,心里都在嘿嘿冷笑。
    王氏电影公司的标志过去,荧幕一黑,出现五个大字——王梓钧作品,书迷们还喜欢看:。
    看到这个五个字,那些专业人士笑意更浓,一个仅仅只拍过一部爱情戏的演员初做导演,居然敢大言不惭地打出个人作品字样,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民国三十二年冬,日军出动第11军5个师团和四个伪军师在内的16万多兵力,与我党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2个师约21万人,在以常德为核心的地区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常德大血战……”
    一行行的字幕打过来,足足有三十秒钟,清晰地交代了整个会战的背景以及常德对于整场会战的关键性。
    不过这教条式的字幕差点看得人睡着,那些专业人士嘲笑的心思更加剧烈了。
    “嗡嗡嗡……”就在大家看得昏昏入睡的时候,放映大厅里突然出来巨大的引擎轰鸣声和飞机的破空声,把众人的集中力全都拉了回来。
    只见数架有日军标志的飞机从机头前划过,不断有纸张从飞机上掉落,镜头随着空中那些飘舞的纸片下降,荧幕***现了一个巨大完成的城市。
    “嘶!”观片的纯观众还好,电影专业人士却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终于知道这1000万是怎么花出去的了。为了眼前这一个镜头,布景都要花上几个月,好奢侈的排场啊!
    随着纸片的飘落,镜头下移,是常德守军组织百姓撤离的镜头,那数不清的黑压压人头看得人心里一紧。
    这,这得多少群众演员啊!至少得上万人吧!
    这些场面都是王梓钧临时加上去的,务求将整个常德保卫战拍得更加真实和完整,而群众演员则是就在拍摄的那个古县城里找当地人换上衣服就行。
    纸片继续飘荡,最后贴在墙壁上,人们才看清那是日军投下的劝降书,其他书友正常看:。悠扬的常德丝弦响起,镜头随着声音拉入阁楼之中,一个穿着白色旗袍、古典端庄的清丽女子正抱着琵琶弹唱:
    “澧水清清,沅水长
    常德是个好地方
    桃源的米酒,陬市滴糖陬市滴糖河洑滴油条一排长。水溪滴豆腐像城墙走到德山回头望摸摸荷包但只见当票两张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两眼啦泪汪汪,啊泪汪汪……”
    刚刚还在品味影片镜头的这些人,目光很快就被赵雅芝扮演地婉清给吸引过去,心想这是哪个公司的演员,以后拍古装戏倒是个好人选。
    “这个女的好漂亮!”后面的普通观众更是直接开始议论。
    而在场的音乐界人士则是觉得这丝弦小调非常之好听,以前没有听过,不知道是不是新作。
    观众心中这些杂念,很快就随着情节的进行给抛之脑后,当看到日军一排排大炮齐轰,炮弹落到德山阵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难道他们拍电影的时候用的是真炮弹吗?
    在欧美呆过的导演心中稍微明白一些,但也被眼前的大场面给震得说不出话来,即便是好莱坞也不带这么玩的啊!
    特别是当看到一发炮弹落下,一个战壕里的***战士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血块四溅,硝烟过后地上只能找到一只手臂的时候,后面一个胆小的女观众直接吓得哭了起来,她还以为人真的被炸死了!
    其实被炸飞的不过是塞了猪肉的道具而已!
    真实,是王梓钧的电影理念,是他上辈子就坚持的东西!所以这部电影拍出来远比那一世的《喋血孤城》要震撼。
    蒋经国没想到王梓钧会拍成这样,他来之前并没有看过,只听负责审核的人一直吹捧,让他有些期待。但此时电影里不时出现的血淋淋的场面让他看着都有些心惊,这种电影,做政宣片合适吗?
    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他们看着看着就老泪纵横,不由想起当年死去的弟兄。
    当看到德山防守长官在手下兄弟阻击敌寇的紧要关头带着心腹跑掉,前面的专业人士和官员还能忍住,但那些老兵和普通观众却破口大骂起来。
    后世那部影片中这里逃跑的过程直接省掉,看起来干巴巴的,完全没有感觉。而王梓钧此时却用惨烈的战斗先进行渲染了一番,立马激起观众的情绪,直到后面那位劝诫的连长自爆殉国,许多人已经感动得眼睛湿润了。
    随着情节一点点发展,在横山勇组织敢死队冲击城门的时候达到**,两方人先是开枪对射,在短兵相接后,变成惨烈的肉搏战。
    拳砸,嘴咬,头撞……一个个***将士与日军同归于尽,死后双方的尸体还紧紧地抱在一起。
    影片在这里又出现了重大改动,那就是作为饰演荣团长的邓光荣与饰演冯连长的王梓钧,在肉搏中大显神威,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终于把敌军的敢死队歼灭。
    “好,打得好!”反应最热烈的依旧是普通观众和老兵们,一个个含着眼泪欢呼。在残酷到几乎纪录片的血腥镜头面前,看着一个个***将士倒下,甚至连那些电影业内人士都动容了,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说话都带着呜咽声。
    而王梓钧与邓光荣的发威则是激起了一种民族的自豪感,给人一种中国不可欺侮,国人不可战胜的感觉。
    “杀!”随着王梓钧在荧幕上挥舞着刺刀,一个老兵突然站起来大吼,接着一排老兵全都站了起来。
    现在在台湾北部,随便拉十个老人出来,有八个都是老兵。但被王梓钧请来观影的这些老兵却都是有身份的,甚至有些和老蒋都有联系。
    见他们一致起立,蒋经国突然笑了,看来这部影片可以作为爱国政宣片大加宣传。
    满地的尸体和浑身是伤的将士看得观众心头堵得慌,直到余程万去慰问受伤的将士,和士兵一一握手时。他走到一个年轻战士身前,那战士迟疑了一下,终于伸出右手,却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手腕,手掌已经被锯掉了。余程万又脱下自己左手的手套,那个士兵也抬起左手,还是一个光秃秃的手腕。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连一点音乐都听不到,镜头不断地切换将与兵的面部表情。看到这里,观众心中的悲痛终于达到爆点,一些人忍不住低啜起来,直到余程万与那个士兵拥抱,大家才开始鼓掌。
    后面王梓钧与赵雅芝结婚的情节,终于缓解了一下大家心中的郁闷。不过这种难得的温情很快就被打破,林凤娇演的女二号被日军打死,甚至连影片的主角王梓钧都在炸敌人机枪点的时候被炸死……
    观众突然绝望了,有什么比主角死了还让人绝望?
    那些专业的导演和编剧直接懵掉了,怎么能够在影片中弄死主角呢?难道电影已经完了?
    电影还没有完,战斗仍在继续!
    王梓钧拍的这部电影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却一点没让观众休息。多少秒钟一次小**,多少秒钟一次大**,什么地方舒,什么地方紧,都是严格计算好了的。
    观众的心情完全已经被他控制了。
    看到这里,那些专业电影人已经没有小觑的心思,甚至都已经放弃专业角度,而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去欣赏影片,感受着其中的悲壮与热血。
118【全台轰动二】
    118【全台轰动二】
    血与火融为一体,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其中巷战和突围战进行了详细的展现。
    层出不穷的战术让观众享受了一番视觉盛宴,但负责断后的几百伤兵与日军的战斗却从头到尾都让观影厅充斥着悲壮的气氛。
    最后余程万在手下的劝说中决定突围,却让观众感到纠结。于理,战役打到现在,余程万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突围出去联合友军一起收复常德才是最理智的做法;于情,许多人却希望他留下来死守,以全名节。
    不过当余程万带着83个手下生还时,观众们还是报以雷鸣的掌声。这让观影厅里余程万的后人松了口气,感到一阵欣慰。
    影片结束的时候,是一身妇人装扮的赵雅芝,抱着一个婴孩站立在常德会战抗日纪念碑前。影片中没有去说明她是如何活下来的,但她怀中的婴孩,却显然是死去主角冯葆华的后代。
    这一幕给处于压抑与激动中的观众带来了希望,宛若一缕清风拂过,将人们心中的抑郁吹散。
    影片在舒缓的音乐中结束,在职员表全部滚动完毕后,观影厅里的人们自动起立,用自己的掌声表达心中的敬意。
    蒋经国和王梓钧握手道:“小王,感谢你给我们带了一部好的影片啊。”
    王梓钧拍马屁说:“全靠院长的栽培。”
    “哈哈。”蒋经国突然拍着他的肩膀,凑过来小声说,“小康计划就要实施了,你可是居功至伟。好好干,你很不错。”
    这动作实在亲密,就像是对子侄一样,让新闻局、文化局的局长记在心头。
    蒋经国这是在故意抬举自己啊,多半是因为那个小康计划吧。
    王梓钧投桃报李,也小声道:“院长,你可以多关心一下最近美国那边的资本危机,恐怕台湾会受影响呢。”
    蒋经国听了一愣,没想到王梓钧会提起这种事情,只郑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等蒋经国离开,两位局长才上来和王梓钧攀交情,热情地赞赏道:“王老板不愧是咱们民国的青年俊才,就连拍电影也是不同凡响。”
    “哪里哪里,电影的推广还要多亏二位。”王梓钧恭敬道。
    几家党营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和厂长也都过来庆贺,而其他电影人却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可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来的。
    更多的导演、摄影师等等专业人员却是还沉浸在影片之中。
    但片商们却不管这些,等当局的大佬一走,立马蜂拥而来,将王梓钧团团围住。
    “王导,台南的发行就交给我卢某人吧,我敢保证让南边的绝大多数人都走进电影院。”卢聪焦急地说。
    说此时台湾电影不需要宣传是相对的,在资讯不发达的当时,一点都不宣传怎么能让观众知道有这部片子,从而走进电影院呢?多数时候宣传是发行商和院线在做,然后几方协商摊派宣传费。
    “姓卢的,什么台南的发行都交给你,你胃口有那么大吗?”另一个发行商反驳道。
    “你怎么知道我吃不下?”卢聪反问。
    很快地,各地的片商就忘了自己自己最初的不屑,为了抢夺片源而吵成了一团,书迷们还喜欢看:。
    王梓钧笑道:“我只负责拍电影,具体的发行问题,大家还是和我们公司的白经理谈吧。”
    白沐阳适时道:“有合作意向的朋友,明天上午九点可以到王氏电影公司来,到时候我们详谈。”
    普通的观众则不管这些,围着准备退场的演员要求签名。
    其中邓光荣的影迷最多,次之则是影片中惊艳出场的赵雅芝。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赵雅芝的名字,而是高喊着她在影片中角色的名字说:“婉清,我好喜欢你,给我签个名吧。”
    “婉清,我爱你,你有没有男朋友呀?”
    “婉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