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台湾娱乐1971 >

第71部分

台湾娱乐1971-第71部分

小说: 台湾娱乐197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港乐坛此时说得好听,可以叫做百花齐放,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没有体系,乱糟糟的一团。欧美歌曲、日本歌曲、台湾歌曲、菲律宾歌曲、马来西亚歌曲、老上海、黄梅调、粤语歌……五花八门,真真是群魔乱舞、乱七八糟。
    香港远比台湾开放,摇滚曲风在早前就登陆过香港,猫王也一度被香港新锐青年追捧。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远没有成为流行。八年前,英国“狂人”摇滚乐队来到香港,其歌曲中强烈的叛逆性引起社会舆论的一致抨击,然后准备在香港做推广的“狂人”只能灰溜溜地滚回伦敦。
    此时的香港乐坛,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没有属于自己的大歌星。
    分析了一大堆香港乐坛的现状,管伟华笑着对王梓钧说:“王先生,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研究当地的唱片市场,书迷们还喜欢看:。去年我来过一次香港,上个月又来了一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又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
    “什么结论?”王梓钧问。
    管伟华说:“你现在是香港乐坛第一人。”
    王梓钧奇怪道:“不会吧,我去年的唱片卖了几个月,销售量也不过才几万张而已。”
    管伟华摇头说:“香港的社会族群太复杂,一个歌手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变成他的歌迷,而达到几万张的唱片销量,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王先生去年的那张《精忠报国》,没有像猛火一样在香港唱片市场燃烧,其原因还是香港主流社会对摇滚地抵触。可是我最近发现,王先生的那张唱片,一直未在香港下架,而且音像店里对于这张唱片的销售情况还很满意。一张唱片能在保持销量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地区卖上一年,这说明什么?说明王先生将摇滚风格与华语流行歌曲、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曲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所接受。我相信突然有一天,香港会发现自己身边都是王先生的歌迷。”
    管伟华所说的唱片销售异常的情况,郑振坤也是前两个月才重视起来,还说要王梓钧在年底之前一定要再发一张唱片。那个时候绝对会引爆香港唱片市场。
    “管先生真是高人!”王梓钧赞叹道,心中却生起了把管伟华拉到自己手下的念头。不过管伟华貌似习惯自己单干,虽然发掘过不少歌手,但却从不加入任何公司,直到自己有了本钱才自己开了一家不大不小作坊式的经纪公司。
    “高人不敢当,只是多问多看的有心人而已。”管伟华道,“今年香港最受欢迎歌星,一定有王先生上榜。”
    “丽君一定也有在啊。”王梓钧笑道。
    “说得不错,阿君今年肯定会上榜。”管伟华自豪地说,邓丽君是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一手培养起来的,其他书友正常看:。后世介绍邓丽君时都说,某某唱片公司的老板将邓丽君带到了东南亚、带到了日本……受到那里歌迷的追捧。但是归根结底,却是他带着邓丽君与某某老板认识,这才有邓丽君的风光。
    邓丽君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个男人高谈阔论,见两人谈到自己只甜甜地笑起来,露出脸上两个酒窝。
    这种专业话题,林振发在旁边一直插不上嘴,而且也不好说话打击王梓钧,万一说错话那丢脸的就是自己了。心中想到:再过几天,有你好看的!
    “丽君的歌友会还有几天?”王梓钧问。
    邓丽君道:“还有一个星期。”
    那现在过去应该就是在运作其他事情了,今年也是邓丽君彻底打开香港市场的一年,过去她虽然在东南亚很有名气,但并未完全被香港接受。
    王梓钧说:“我的电影明天就要在香港上映,两位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
    林振发既然说他要回马来西亚,那王梓钧就直接把他忽略了。
    “好啊。回台湾后,听好多人说这部电影好看,我还一直没去看过。”邓丽君笑道。
    管伟华亦点头答应。
    下飞机之后,四人在酒店住下。王梓钧这才找到机会和管伟华单独聊在一起,问道:“管先生觉得林振发这个人如何?”
    管伟华语气平淡地说:“还不错。”
    王梓钧严肃道:“管先生不必遮掩,我是站在丽君朋友的立场在说话。”
    管伟华看了看王梓钧,才说道:“听阿君说他这次来台湾拿下了一个大业务,可能其能力还是不俗的,不过接触了几次以后,我感觉此人气量却太小,其他书友正常看:。”
    王梓钧又说:“林振发似乎在追求丽君呢?”
    管伟华表情有些难看地说:“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还专门去吉隆坡打听了此人的情况。这个林振发本身就是个浪子,经常见猎心喜,使出浑身解数追女人。我不会让这种人毁了阿君的生活。”
    话到这里,王梓钧便没有多说了,只是想想觉得有些好笑,原来自己这些天的掺和都是白费功夫。真实历史上,邓丽君和林振发正爱的死去活来的时候,突然跑去日本发展,然后数年不和林振发联系,恐怕就是这位经纪人使的手段。
    林振发将随身物品在酒店一放,便离开酒店往《明报》而去。他现在手上有王梓钧一套黑材料,本来是准备在台湾弄出来的,不过在与两家杂志老板的闲聊之中,才知道台湾是不准登这些的。王梓钧可是政府可以宣传的有为青年,像他这种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若是报道其负面消息,必须要到新闻处去审批。谁要是敢擅自登这种消息,直接当成匪谍处置。
    林振发无奈之下,只得来到香港,想来想去,干脆找《明报》报道,这家报纸不仅发行量大,而且不畏强势,应该能够发表出来。
    其实现在林振发对王梓钧的恨,已经不是因为争风吃醋了,而是他自认为被王梓钧落了面子,加上在台湾面对王梓钧的无力感,让他不发泄一下不爽。
    反正这报道送出去后,又没人知道是他在捣鬼,不干白不干。
    林振发买了个假发戴上,稍微化妆了一下,才来到《明报》报社。
    一个明报的编辑接待了他,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
    林振发说:“我手里有一个名人的负面新闻,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我认为应该把它曝光,让所有人都看看他道貌岸然下的真面目,书迷们还喜欢看:。”
    那编辑听他说得严重,骇了一跳,笑问:“难道你要报道港督的内幕?”
    林振发说:“不是,是一个台湾的名人。”
    那编辑说:“我可以先看看吗?”
    “可以。”林振发将材料拿出来。
    那编辑翻开资料,发现居然是关于王梓钧成名以前的劣迹。什么抢劫、斗殴、强女干、勒索、绑架、敲诈……只要是缺德的事情,他什么都干,简直就是个脚底生疮、头上流脓、坏到骨子里的大坏蛋。
    那编辑看得义愤填膺,不过还是处于职业习惯问:“您肯定这些是真实的?”
    “当然是真的。”林振发道,“我的亲弟弟就是在台湾被王梓钧打成残废的,但是在那里他的势力太大,我斗不过他,所以才来求助你们《明报》。”
    那编辑气愤地说:“想不到王梓钧居然是这样的人,你放心,这个材料我给你交上去,最多一个星期就会报道出来。”
    “真的,那太感谢你了。”林振发点头哈腰地说。
    那编辑等林振发离开后,心中喜道:“大新闻自己送上门,看来我的薪水也该涨了。”
    不过这种新闻不是他能做主的,必须要交到部门负责人那里去审核,不然出了问题他就得兜着走。那部门负责人看了之后,却觉得有些蹊跷,心想一个人再坏也不能坏成这样啊,而且上次《明报》可是大大的称赞了王梓钧一番,还是老板金庸亲自写的文章,这次再报道这东西出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部门负责人想了想,最终把材料交到金庸手下。
130【牵动黑白两道】
    130【牵动黑白两道】
    金庸拿着那些材料,一眼就看出其属于伪造,而且材料做得很精细,属于三分真、七分假。没和王梓钧打过交道的人,看了之后虽不能全信,但绝对会受到内容的影响,对王梓钧观感不好。
    金庸没有台湾那边的联系方式,只得打电话问倪匡。倪匡在台湾最熟的还是拜把兄弟古龙,于是又联系到古龙。古龙打电话去王梓钧家,王贤致说他去香港了,于是古龙只好找于东楼。于东楼又找到白沐阳,最后白沐阳才打电话到王梓钧的酒店里。
    “什么?有人要黑我?”王梓钧有些糊涂,心想难道是上次被自己暗算的日本人?
    王梓钧还没想到林振发的心胸会狭窄到这种地步!
    此时已经快晚上了,王梓钧买了一些好茶来到金庸府上。
    开门的是金庸的妻子朱枚,她一见到王梓钧,便急道:“你是不是惹到什么人了?”
    王梓钧挠挠头,说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金庸将那材料往桌上一扔,说:“自己看看吧。”
    王梓钧拿过来看了一下,先是有些愤怒,后来却看得发笑:“哈哈,写这个东西的人,不去编故事写小说真是屈才了。”
    朱枚笑骂:“这个时候你还笑得出来?”
    金庸亦大笑道:“王先生是雅人,哈哈,临危不乱,书迷们还喜欢看:。”
    王梓钧将材料随手扔到一边:“多谢两位了,我估计那人不止在《明报》投了材料,恐怕其他地方也有。借电话用用。”
    “随意。”金庸说道。
    王梓钧先是打电话报警,说是有人诽谤他,然后接通上次14k陈恪华留下的电话号码,说道:“陈先生,今趟可是要麻烦你了。”
    陈恪华道:“王老弟有事能想起我,荣幸之至啊。”
    “是这样的……”王梓钧将情况说了一下。
    “好,我马上派人搜查14k地盘里的报馆,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陈恪华当即答应道。上次他请王梓钧吃饭只是因为传闻王梓钧被老蒋看上,前段时间台湾传来的消息可是货真价实的,蒋经国与王梓钧在首映式上的亲密合影陈恪华可是亲眼见过。
    14k现在每个月还通过一些生意,变相地领着民国政府的活动经费呢。
    由于王梓钧许下好处,警察很快就赶到,将那接收材料的编辑盘问一番,又让专业人士画了一张画像。
    不多久,陈恪华那边也来了消息,一共三家报馆两家杂志社接到了王梓钧的黑材料,他已经打过招呼了。不过还得联系新义安与和记,不然根本摸不清楚那人到底走了多少地方。
    王梓钧跟两个帮会没有任何瓜葛,而陈恪华与他们又是竞争关系。新义安还好说,同属***一系,但和记是本地帮会,谁的面子都不给。
    想了想,王梓钧直接打电话回台湾,联系到蒋经国的秘书张礼诺。将事情说了之后,张礼诺不敢怠慢,立即找到了隐居台湾的新义安创始人向前,其他书友正常看:。
    向前自在台湾落脚后,早已不管江湖事务,现在每天就和以前的老朋友喝茶打牌,现在张礼诺打电话到他府上要求帮忙,他也不得不答应。
    香港向家。
    向华炎放下电话后,立即吩咐手下:“全面搜查地盘里所有报馆,凡是有关于王梓钧的报道,全部给我控制起来!”
    向华强问道:“二哥,出什么事了?”
    “有人要捣鬼,打扰到老爹休息了!”向华炎将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
    “就是那个唱歌的王梓钧。”向华强喜道,“他唱的歌很带劲啊,改天约他出来喝茶。”
    向华炎瞥了他一眼说:“王梓钧这个人跟台湾当局关系很深,你真要和他结交,最好多留点神。”
    向华强嘿嘿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
    向华强今年24岁,别看他年轻,但从小在那种环境中长大,已经算得上一头小狐狸了。只不过此人是性情中人,有时候难免意气用事。
    当天晚上,整个香港一整夜都没休息。王梓钧不知道谁要整他,直接悬赏10万港币,谁拿到人就是谁的。要知道现在香港的豪宅也不过三十万港币,重赏之下,黑白两道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拿着画像到处捉人。
    按理说在没有确定犯罪行为前,警察是不能乱抓人的,可惜现在的香港警察就是披着警皮的流氓,只要有钱就好办事。
    不知不觉间,王梓钧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大了,放在去年刚重生的时候,他最多让人暗中调查,是觉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的。
    旺角街头,几个古惑仔拿着老大刚刚发下来,还带着墨香的画像四处搜寻,书迷们还喜欢看:。
    一个古惑仔道:“炳崽,你说这王梓钧到底是干什么?居然搞出这么大动静。”
    炳崽笑道:“听说是台湾竹联帮的大佬,被人给暗算了。”
    另一个人道:“竹联帮关我们新义安**事,大半夜起床累死人啊。”
    “妈的,你还嫌累,10万啊,够你混一辈子了。”炳崽晃着手里的画像说。
    几个古惑仔说笑着,抓过一个行人过来:“喂,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没,没有……”行***惊。
    清晨的时候,林振发提着行李从酒店里出来,随行的还有一个跟班。
    邓丽君打开门,正好看见他下楼,惊讶的问:“振发,你不是说要等参加完我的歌友会再走吗?”
    林振发勉强的笑了一笑:“吉隆坡那边有急事,必须要我回去处理。”
    “这样啊,你有要事那就先走吧,一路顺风。”邓丽君道。
    “再见。”林振发挥手说。
    “再见!”
    林振发提着行李飞快下楼,坐上出租车直奔机场。
    “少爷,下次可不能再这样弄险了。”上了车之后,与林振发一起那人告诫道。此人叫林守财,是林振发的秘书兼生活助手,是林氏家族的老人。昨天派递材料也有他的份。
    林振发舒了口气,现在想想都还有些后怕。他昨天怕《明报》不肯刊登文章,于是叫来林守财,两人拿着早打印好的材料,一共跑了十余家媒体。就在傍晚的时候,一群混混看到他之后,直接就追了过来,他钻进厕所里拿下假发和胡子才逃脱。
    后来在街上一晃悠,才知道香港黑白两道都在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