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台湾娱乐1971 >

第73部分

台湾娱乐1971-第73部分

小说: 台湾娱乐197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了。”王梓钧挂掉电话,又拨通了邹文华的电话,问道,“邹老板,邵氏最近有什么大片吗?”
    邹文怀道:“有啊,《十四女英豪》。对了,王先生,今天那个报纸的事情,你要当心一点啊。邵氏这部电影,突然提前放映日期12天,今天就要上映。”
    在暗示我什么吗?
    王梓钧挂掉电话,拍拍自己的额头,大骂自己蠢蛋。
    只记得李小龙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怎么把邵氏的《十四女英豪》给忘了。邹文怀叛出邵氏以后,去年用邵氏不要的李小龙拍出一部票房冠军,大大地扇了邵氏一个耳光。
    年初一部《精武门》更是横扫东南亚票房,《十四女英豪》是要复仇的,而自己的《喋血孤城》在台湾的火爆,相信邵逸夫有所耳闻,挡人财路当然会很不爽。
    这种事情其实很好沟通,但自己去年为《唐山大兄》唱主题曲,此举估计让邵逸夫将自己和邹文怀看成一伙的了。
    《十四女英豪》是程小东老爹程刚的超级大作,筹拍一年,拍摄两年,耗资近四百万港币,折合新台币也有近两千多万元(跟王梓钧用大部分钱建影城一样,这里面水分很多,大半是自家演员的片酬),书迷们还喜欢看:。只投资就把当下所有电影抛到脑后,而且这部戏集中了邵氏几乎所有当红女星,噱头十足。
    这个白沐阳怎么搞的?居然和邵氏的大戏撞车!
    不过也不怪他,现在是七月份,正是电影上映的最佳时期,是不容错过的。
    王梓钧本来对邵逸夫印象挺好,后世中国大陆遍地都是邵逸夫捐建的教学楼,如此慈善怎么不让人心怀好感。
    只是越清的人,浊的时候也浊得厉害,邵逸夫这一***敲得好狠啊。
    邵逸夫估计本是想用压缩院线等正规手段打击《喋血孤城》,不过直到王梓钧的负面新闻一出来,这条老狐狸立即闻见了血腥,趁机插上一脚。
    而且今天晚上《喋血孤城》就要上映,他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王梓钧足足考虑了半个小时,终于下了一个决定,打电话给白沐阳道:“通知香港的片商,《喋血孤城》的香港总票房将抽出两成捐赠给红十字会,专款用于‘6。18’雨灾的救难和重建,如果有剩余,就在香港贫困地区建学校。让他们把这个消息放在影院门口,最显眼的地方,这笔钱我们独自承担。”
    “什么?”白沐阳惊得叫出声来,票房本来就要分给片商几乎一半,如今又拿走两成来捐款,王氏公司可就等于白干了。待王梓钧给他说明情况,白沐阳觉得王梓钧反应过激,一篇负面报道而已,不用理他就是。
    “不用劝了,立即执行!”王梓钧下命令道。
    “好吧。”白沐阳只好答应。
    王梓钧确实反应过激了,他从来就是个爱惜羽毛的人,无论是外形还是在公众心中的印象,他都在努力的维持着。这或许是他从小父母双亡,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原因。上辈子他受伤后第一次自杀,不是因为女友背叛,而是因为容貌被毁,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在乎自己的形象,其他书友正常看:。
    而且这一次的事情如果不处理好,造成的歌迷、影迷的流失,其影响更加恶劣。
    王梓钧随后找倪匡要到亦舒的电话,约她在咖啡厅见面。
    亦舒现在在《明报》做记者,并担任电影杂志采编。她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齐肩长发,白色衬衫搭配牛仔裤,显得十分干练。
    “王大导演现在怎么还有空约我出来吃饭?”亦舒揶揄道。
    “亦舒大美女还是这样刻薄呢,这件事我都头痛死了。”王梓钧摸着脑袋,做出痛苦状。
    亦舒很臭美的,王梓钧这声大美女叫得她非常高兴,笑道:“可惜我不是医生,不会治头痛。”
    “倪小姐当然会。”王梓钧说,“今天是来给倪小姐送来一个关于《喋血孤城》独家专访的。”
    亦舒眨眼道:“要我给你说好话?”
    “不错。”王梓钧道。
    亦舒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这就要看起来能出得起什么价钱了?”
    王梓钧摇头叹气道:“想不到亦舒大作家这么市侩。”
    亦舒道:“其实呢,我对电影还是很感兴趣的,你下部戏什么时候开演,我想客串一个角色。”
    “这个简单。”王梓钧开口答应。
    亦舒从包包里拿出随身带的纸笔,说道:“开始吧。顺便问一下,这次是谁整你啊?”
    王梓钧无奈地笑道:“邵氏应该有份,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其他书友正常看:。”
    “哈哈。”亦舒听他说得有趣,不禁放声大笑。
    “看戏啦,看戏啦。台湾导演王梓钧史诗抗战大片《喋血孤城》,票房两成捐献六一八雨灾。你看一部电影,就是为灾民献一份爱心……”
    当天下午,香港各大小影院,凡是上映《喋血孤城》的,大门口全部换上了巨大了宣传标识。而那些叫卖宣传的,则是王梓钧老腰包请来的一些龙虎武师。
    两成票房捐款的噱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前段时间各种捐款层出不穷,连李小龙都亲自上场表演募捐,香港市民现在看到捐款已经习惯了。
    不过这倒是把一些业内人士震得不轻,他们自然知道捐献两成票房意味着什么?
    关于王梓钧的负面报道,引起效果很复杂。一些本来喜欢他的人,看了报道以后决定不来看电影了。而另一些根本不知道王梓钧这个人的,却看了报道后,特意来看看大坏蛋导演拍的电影是什么样子。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在电视台投放的精彩片花,加上捐款之举,还是吸引了一些人过来。
    王梓钧和邓丽君、管伟华三人来到一家电影院,却见卖票的并不多,直到影片开始,上座率不到六成。
    管伟华问:“今天的报道影响很大吧?”
    王梓钧摇头说:“不仅仅是报道的原因,邵氏的《十四女英豪》今晚也开演了。”
    三人落座之后,却听有人在抱怨:“叫你去看《十四女英豪》,怎么来这里了!打仗的片子有什么好看的,台湾的这些片子都是说教,看得人能睡着。”
    王梓钧哭笑不得,看来第一天上映受冷遇,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了台湾政宣片的毒啊。
    “《十四女英豪》有什么好看?我听我在台湾的朋友说,这部《喋血孤城》好看死了,那场面,什么武打片根本没法比!”另一人反驳说。
    “切,《十四女英豪》里有李菁、有凌波、有卢燕、有何莉莉……《喋血孤城》有谁?一个有名的演员都没有。”
    “名演员怎么了?去年李小龙还不是新人?”
    “反正没意思,要看你自己看吧,我去《十四女英豪》那边。那个电影才爽,十四个邵氏当家花旦,个个漂亮得冒水。别的不说,只看她们打架时的模样和叫声就足够了。”
    “有病!你还不如去看黄书。”
    “你不去算了,明天我看了羡慕死你。”
    “你自己去吧,我台湾的朋友要我一定要看《喋血孤城》,咱们明天比比哪部戏更好看。”
    王梓钧在一边听着表情凝重,邵氏真是财大气粗啊。那十四个女人,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炙手可热的一线女星,片酬可以吓退一些小导演。现在居然同时出演一部电影,就像把后世的林清霞、张曼玉、刘嘉玲、王祖贤、钟楚红……等等所有一线女星找来拍戏,其对观众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而投资400万港币,看看这些女星就知道钱怎么花出去了。
    王梓钧不知道的是,白沐阳本来是想和邵氏错开半个月上映的,这样双方也好有个缓冲。结果邵逸夫在两天前看了《喋血孤城》的拷贝后,顿时就意识到他又遇到一个凶猛的家伙,必须把《喋血孤城》压下,不然高达400万港币的投资、云集旗下所有明星的大戏被一部台湾片给狙击掉,损失的不仅是钱,还有邵氏这块招牌!
133【票房大战一】
    133【票房大战一】
    上座率不足六成影院中,一些人在无聊地吃瓜子,影片开始那长长的战争背景字幕,让不少人骂了起来,书迷们还喜欢看:。
    香港可不是台湾,观众遇到不好看的电影,导演被打一顿那都是正常的事情。
    “退票!退票!”一些观众站起来大吼。
    突然荧幕一亮,巨大的轰鸣声把这些人的吼声压了下去。实景拍摄的飞机和传单,以及下方巨大的城池,让那些人有些发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轰!”猛烈的炮火像是一个巴掌,狠狠地扇了那些人一耳光。
    所有的观众都乖乖地坐下来,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香港可拍不出这样的场面,就是有钱,你上哪儿买炸药去?
    影片就是国语的,没有经过粤语配音。这年头香港电影的主流语言依旧是国语,要到明年《七十二家房客》热映后,粤语对话才被渐渐地接受并得到推广。
    “汉奸,书迷们还喜欢看:!打死汉奸!”经过王梓钧不断地渲染,当看到邓团长弃下阵地逃跑时,观众地情绪累计到第一次爆发,不少人站起来大骂。
    接着又是一次次地舒缓、压抑、爆发,看到***在城门战中杀敌无数,影院里那只有半数的观众,齐声大叫:“好,打得好!打死日本!”
    王梓钧见到观众的反应,脸上就一直挂着笑容。
    电影放映了一半,王梓钧看看时间,对邓丽君和管伟华道:“你们先看着,我有要事先走了。”
    邓丽君二人正看得起劲,只点了点头,便把注意力放到荧幕上。
    王梓钧出了电影院,叫车赶到另一家邵氏的戏院,这里马上就要放映《十四女英豪》。
    这里可比《喋血孤城》那边火爆多了,那买票的队伍颇有些《喋血孤城》在台湾上映的感觉。人人都想看看,这部耗资400万港币的电影,到底能拍成什么样子。
    “朋友,我出50块,把你的票让给我。”王梓钧直接找到一个刚买完票的人。
    那人看了带着墨镜的王梓钧一眼,摇头道:“我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买到的。”
    “100块,不卖我找别人。”王梓钧说。
    “真是傻瓜,有钱用不掉。”那人把票给了王梓钧,顺手把钱夺过去,生怕他赖账的样子。
    王梓钧看着影院里人头攒动的场面,不禁叹气,客场作战就是弱啊,这反差也太大了。
    坐下等着电影放映,王梓钧问身边一人道:“喂,先生,你听说过《喋血孤城》吗?”
    “知道啊,有在电视上看广告。”那人道。
    “你觉得那些广告怎么样?”王梓钧问。
    “还能怎么样?***的宣传片呗,不看也罢。听说广告里那些爆炸和飞机的场面,都是以前抗战时候的资料片。”那人回答说。
    王梓钧无语了,成也***、败也***啊。妈的,老子精心制作的场面,居然被人说成资料片,几十年前有彩色电影吗?
    那人坐端正了身子,影片已经开始。
    邵氏公司的标志打出来,大大的“傻瓜”字样,让王梓钧有些想发笑。
    《十四女英豪》改编自《杨家将》,讲的是杨家最后一个成年男子死掉之后的事,***贼们以为国家再也没戏了,就大肆嚣张,而西夏以为宋朝再也不可能抵挡他们,就大军南下,准备横扫中原,就在南宋小朝廷准备乖乖地举手投降的时候,杨家的一门妇孺站了出来,搬不来救兵,只好孤身前往战场,一群丧夫的女流之辈背负起了一个国家的期望横战沙场。
    影片开始后,王梓钧没看几分钟就看得蛋疼。
    放在这个时代,这部电影的质量没的说,绝对堪称一流。但里面的角色,个个脸谱化,好的像圣人,坏得心肠都是黑的,而且舞台感十足,演员服装里的黄梅戏痕迹洗也洗不清。
    这与王梓钧真实、生活化的电影理念完全冲突。
    总的说来,这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大制作。
    倒是那里面层出不穷的名演员让王梓钧眼花缭乱,不论男女,甚至是一出场就死掉的杨宗保都是大腕担纲。王梓钧甚至看到米雪在里面跑龙套。
    这部电影是程小东做动作指导的纯女作,不过碍于这时的观念和环境的限制,亮点很多,但坑爹的地方也不少,其他书友正常看:。
    影片在放映过程中,基本上每一个女将有什么表现,都会引来一片叫好声。不用说,那些叫好的人都是她们的影迷。
    明星效应啊!
    “啊!天啦!导演是怎么拍出来的?”身边那哥们儿看见里面杨家将用身体做吊桥的时候,惊叹道。
    到后面开闸放水湮没敌军的时候,影院里再次起了轰动,只见汹涌的洪水从山间流下,将士兵卷起冲走……
    这个场面放在当下非常壮观,但王梓钧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假的。不过在没有特效的年代,做起来也很困难,而且具有的危险性不比王梓钧玩爆炸低。
    那些山全是道具布景,水是真的,就是在高处建一个大水箱,放上十几吨的自来水,然后突然放闸,再运用镜头去处理,形成洪水滔天的样子。
    这样说得简单,但那些大型道具的制作和布置,耗资不比王梓钧在台湾的古县城做小面积布景低。而且为了增加真实感,那十多吨水冲下来,对演员其实是有一定危险的。
    “大手笔,邵氏就是邵氏,这种画面都能拍出来!”周围的人再次鼓掌,对导演和演员表示敬意。
    王梓钧心想:等你们看了《喋血孤城》,就知道什么是大手笔了。
    他不信邵氏的《十四女英豪》能压得过自己的电影。虽说《十四女英豪》的投资比《喋血孤城》多出一倍,但那些大牌演员的片酬就占了近一半,磨磨蹭蹭拍摄了两年,时间、金钱都耗在布置大量山川、城池的道具上。
    电影的结局是大圆满,杨门女将打败了西夏军队,保住大宋河山,电影院里一片欢呼。
    王梓钧听着周围人的谈论,发现这些人的话题大多还是在那些参演的女明星身上,偶尔也提及里面几个经典的镜头,但议论剧情却少之又少。
    这简直就是一部电影的悲哀。
    后世王朔在张老谋同学拍摄几部大制作后,曾戏称其为装修工,亦是如此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