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第140部分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40部分

小说: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受到三郡百姓的热烈拥护,不到十天。    已有上万人踊跃参军。    一时间气势如虹。    李子通、张青特、沈法兴,三支队伍则分别出击,半月之类连下乌程,馀杭、毘陵、丹杨,等地,宇文化及的部队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干脆投降。
    此时地扬州军心极度震荡。    其间还发生了一起未遂兵变。    折冲郎将沈光、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欲图纠合旧部数千人马。    想趁夜袭击宇文化及。    结果事情泄漏。    宇文化及连夜与心腹逃走,并命令司马德戡征讨。    包括沈光、麦孟才全部被杀。    无一投降。    此时的宇文化及对于骁果军将领几乎是人人怀疑,于是又一轮的清洗开始了,而将领们也是人人自危。    因此宇文化及十万人全部龟缩在扬州城里,士气及其低迷。
    辅公佑接到吴浩的急信立即率兵从合肥开往安陆。    到的安陆后,他迅速把不听命令的部队全部缴械。    杜伏威率领大军很快追了上来,但是少帅军的吕重、杨镇率领四万军队也赶到了,一时间剑拔弩张。    直到梵清惠赶到之后。    杜伏威率领军队后撤了三十里,而辅公佑率领愿意跟他走地近三万人马随着少帅军徐徐退往南郡。
    在巴蜀,四大族王在酒宴之上轻而易举拿下了解晖父子。    随即麻常、钱独关进驻了成都,并控制了整个蜀郡。    之后,接到吴浩紧急飞马传书后,少帅军没有再派兵往南进发,而是由麻常率领二万人向东北方向的汉中各郡急进。
    而宋阀地军队在攻下泸川郡后,接着又迅速北进攻占了资阳郡。    然后就没有了任何行动。    一时间巴蜀的西、南各郡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这两股势力似乎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只有前往长安一路的少帅军遇到了麻烦。
    在孙斌走了两天以后。    李渊和王世充就谈妥了条件,,李渊先封了他一个大将军,并答应进长安后,给他郑王的封号,兼兵部尚书的实权。    一天后。    王世充部就向宋老生部发起了突然的进攻。    而李阀军也趁势掩杀。    两万隋军在十六万军队的夹击下只坚持了不到一刻钟就全面崩溃。    宋老生拼命逃出重围,往霍邑逃窜。    霍邑城守军早就随王世充一起降了李阀,不但闭门不开,而且乱箭齐下。    宋老生被射中,落下马来,被随后赶来地李渊手下大将刘弘基一刀斩成两段。
    接着李阀十六万军队直下临汾郡,各县纷纷投降。    只有绛郡通守陈叔达拒守,却只坚守了一天就被攻克。    又有薛大鼎劝李渊:“不要进攻屈突通屯兵据守的河东,而是率大军自龙门直插济河,攻占永丰仓。    这样关中基本就可以大定了。    ”刘文静也劝李渊:“现在拿下关中已经不成问题了。    唯一的忧虑就是万一聚集在洛阳的少帅军东进。    夺取了永丰仓不但可以彻底解决我们军队的粮食问题。    而且还可以进占潼关,从而阻止洛阳的少帅军东进。    于是李渊派遣世子李建成、司马刘文静率领王长谐等功三万人从龙门直插济河。    然后进攻永丰仓。    自己则率领大军进攻河东的屈突通。
    少帅军前锋柳宗道的一万轻骑在潼关两千守军措手不及之时,忽然来到关下。    潼关之内又早有几十名少帅军细作鼓骚,守军不战而逃。    当天,据守永丰仓地华阴令李孝常人遣人来潼关宣布投降少帅军。    于是柳宗道派了吴兆汝率三千人前去接受投降。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李阀的先锋王长谐率领五千人马几乎是同时赶到了永丰仓。    此时的永丰仓四门大开。    于是两军都是长驱直入,在城内打得不可开交。    好在李阀人马虽多,但多是步兵。    而且少帅军人手一弓,原来又都是牧场的骑兵,几乎个个都是从小就练习骑射,远非一般骑兵可比。    李阀军大败而逃。    到的傍晚,李建成率领大军赶到了永丰仓。    连夜攻城。    半个时辰后,李靖、梁治五率领两万骑兵赶到。    城内地骑兵也迅速出击,里外夹击,战场形势迅速逆转。    李阀军队迅速溃败,王长谐被李靖斩于马下。    慰抚使窦轨被活捉。    李建成、刘文静落荒而逃,收拢残兵后,只有不到五千人。
    但是李渊听从了李世明的建议,派遣刘弘基、殷开山分兵六万西攻扶风,这一路进展顺利,并且迅速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故城。
    而此时的王君廓、柴绍部四万人还在商洛山区中跋涉。    杨公卿等大军才刚过渑池。    李靖得到消息后,一刻不敢耽搁,生怕长安的隋军不战而降,于是只在潼关、永丰仓各留守了千余人,就率领了两万八千名骑兵一路向长安赶去。
第七十八章重玄门外
          第七十八章重玄门外
    此时的长安城内彻底慌成一团,刘弘基、殷开山率军到达长安故城(汉长安城)之后,一日之内,三次派人到长安城下,一再声明李渊乃是举义兵,匡帝室,此来长安乃是为了遵奉杨侑接任帝位。    并且要求晋见代王杨侑和为卫文开。    结果城上乱箭射下。    刘弘基、殷开山于是率领六万大军开到了长安东面的重玄门外。    大军在城下一字排开。
    此时的卫文开已经完全不能理事了,于是杨侑命令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署理长安军务。    这二人一个是书生意气,另一个则是一介莽夫。    二人一番计议来了一个夜袭敌军,想着也好鼓舞一下城内低迷的士气。    此时长安城内守军不到三万人,再加上从百姓中抽的壮丁也只有四万余人。    如果坚守城池,刘弘基、殷开山这六万人想要攻下长安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也并没有攻城,只是在城下骂战。
    虽然没有来料到隋军会来夜袭,但是刘弘基、殷开山乃是老军务了,还是做了周密的安排。    两万隋军从东边的通化门才过龙首渠就被他们的哨兵发现了,于是张网以待。    阴世师亲自率队冲进李阀军的左寨。    立刻就觉得不对。    营寨内只有数百名士兵,一哄而散。    待要撤军,四下里一片火把,李阀的六万伏兵尽出。    骨仪在城头上看的一清二楚,想要率领军队杀出城去接应阴世师。    将官们一面纷纷拦住,一边急报杨侑和为卫文开。
    卫文开是被抬上城楼的。    而十三岁地杨侑早就吓得面无人色了,是被两名宦官搀上了城楼。    这城自然是万万不能出的。    这点兵力出城,不但阴世师救不回来,还有可能把出城的部队又搭进去,而且万一有什么闪失,李阀军混进城来,那更是不可想象。    可是如果阴世师的两万军队被歼灭了。    那偌大的长安城里面就只剩下一万士兵外加一万壮丁。    只怕是很难守得住了。    卫文开躺在那里一边咳嗽。    一边痛骂骨仪,而杨侑则是在一旁不停的哭。
    不到半个时辰。    阴世师的部队就剩下不到一万人了。    而且已经被李阀军分割包围成了三大块,覆灭眼看在即了,阴世师跳下马来,望着南面地长安城纳头下拜,就要自刎殉国。
    正在隋军绝望的时候,忽听到东北方向传来“呜!呜!呜!”地号角声。
    然后是“砰!砰!砰!”一阵撤退的锣声。    外围的李阀军开始纷纷向着东北方向云集,列队结阵。    而正在围攻隋军的李阀军则拼命的加紧攻击。
    阴世师心理一阵纳闷。    看样子好像是有自己一方的援军从东北面杀来。    可是长安以北还听杨侑号令的各郡县地隋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人,而且不少都是这两三个月才抓来的壮丁。    这样的乌合之众就算会合在一起,也不过是给李阀军多加一盘菜罢了。    更何况,各郡县的官员们有这样的勇气吗?但是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于是他骑在马上大喝一声:“兄弟们援军到了,大家奋力杀呀!”
    隋军士兵本来许多人都绝望了,不少士兵把兵器都已经扔在了地上。    这时候,听得呼喊。    重又拣起兵器,重新投入了战斗。    隋军瞬时士气大涨。    此时直接围困他们的还有近四万李阀士兵,竟被他们以少胜多,杀的连连后退。    三股隋军终于又重新集结在一起了。    可是东北方向却始终没有出现任何地援军。    小半个时辰之后,大批的隋军倒下了。    只剩下了不过三、四千人,而且一多半是伤兵。
    阴世师苦笑一声。    再次准备自杀。
    就在这时东北面隐隐的传来无数马匹踏地的声音。    并且越来越近。    如雷般的敲击地面的巨响,让阴世师地心狂跳不已。    行伍出身的他知道来者的骑兵起码在万人以上,大地似乎已经正在颤动了。    但是他的心同时也在迷茫:“哪里来的援军。    这绝对不可能是各郡县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
    李阀军队后阵中开始拼命的敲锣。    “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    所有的军队开始脱离和隋军的接触,往后退去。
    阴世师带领地隋军却没有任何地反应,他们已经彻底没有力气了。    一个个站在那里傻愣愣地看着李阀士兵从容的退去。
    终于东北面出现了大片火光,整个龙首原似乎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火把。    一眼望去数不尽地火把快速的向着这边疾驰过来。    只看火把的数量最少也在三、四万以上,而且应该大多数是骑兵。
    不止是阴世师疑惑,刘弘基、殷开山也在一直纳闷,这到底是哪里来的部队呢?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接到李建成在永丰仓大败的消息。    因为李建成当初往永丰仓开进的时候。    一直在急进。    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开到了长安城下,还以为他们还在扶风郡呢。    因此李建成和刘文静一番商议后。    派兵一面紧急通知还在河东围困屈突通的李渊。    一面派迅速接前往扶风郡去通知他们。    而李建成和刘文静则率领这五千败兵缓缓的退往龙门。
    不过有一点,他们是可以肯定的。    这绝不会是自己一方的部队,虽然李建成等人已经向永丰仓方向挺进了。    正是这支部队所来的方向,但是李建成部三万人总共只有不到三千骑兵。    所以绝不可能是他们。
    而且更让他们奇怪的是半个时辰前,就有哨兵来报东北方向来了不少骑兵,具体数目不详,但是最少也在几千骑以上。    他们于是连忙调集了外围的两万余士兵结阵待命,可是始终没有动静。    天黑,哨兵又看不太清楚。    这六万李阀的军队中骑兵数目也不多,只有五千余人,现在基本上都在与隋军交战,黑夜之中派步兵前去进攻或者试探数目不详但最少有几千骑的骑兵,那简直就是找死。    于是刘弘基、殷开山一直忍着不动。    想不到的是就在隋军快要被歼灭的时候,来敌终于出动了。    而且数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这时候,他们才醒过神来,半个时辰前,哨兵看到的应该是敌人的先头部队。    仅从火把上来估计敌人应该有四、至五万人,而且应该大部分是骑兵,后面是否还有援兵不知。    但是此时他们麾下的军队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歼灭了阴世师的一万五千余人,李阀的伤亡也不小,具体数字虽然不知道,但是最少也在六、七千人以上。    这场仗是无论如何不能再打下去了。    否则的话,  两军一旦交锋,数量差不多的骑兵对步兵,进行野战,那自己一方输的可能性本就大,如果长安城内的隋军再一夹击,那说不定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所以他们决定立刻撤军。
    这六万李阀军中是由一万原隋太原守军扩编而来,军中的将领乃至大多数的伍长、什长,都是久守边关的老行伍。    所以撤退时倒也不慌不忙。    由两万在东北角早已结阵待命的士兵作掩护,其余军队缓缓得向西北方向的汉长安城进发。
    来军终于越来越近了,在东北角上距李阀的军队大约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一色的骑兵,高头大马,鲜衣亮甲,红旗飘飘,威风凛凛。
    在火光下,阴世师、刘弘基、殷开山、包括重玄门上的卫文开、骨仪、杨侑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来军打着的乃是一色的红旗。    其中最高的一面大旗在火光下看得分明,那是一个斗大的“李”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少帅军骑兵第一师。    小字,城楼上是看不清了。    不过,阴世师、刘弘基、殷开山运足内力还是看得真切。
    但是即使是这样,杨侑等人也知道来的是少帅军。    因为少帅军只有一种颜色的旗帜,那就是红旗。    这早就是人所共知的消息了。    何况众人的心里其实早就隐隐的猜到来者很可能是少帅军,因为在这个方向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最大的可能就是少帅军了。    杨侑本来已经快哭干的眼泪顿时如泉涌一般,虽然他只有十三岁,但是也知道李阀是狼,而少帅军则是虎。    现在西边来了狼,还没有赶走,北面又来了一只虎。    长安是肯定保不住了。    他放声大哭,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哀嚎。    城楼上的隋朝官员们也个个暗自流泪。    相比来说,如何一定要投降一方,他们还是倾向于投靠李渊。    虽然关中早就谣言四起,说李阀勾结突厥如何如何?尽管当初他们听到谣言后继几乎人人都痛骂过他。    但是大多数人和李渊多少还是有些旧情,再不及也有个脸熟。    现在倒好,少帅军来了,他们更是惶恐不安。    卫文开在城楼上不停的咳嗽,最后大叫一声:“先帝,老臣……”随后气绝而亡。
第七十九章过渠
          第七十九章过渠
    阴世师则是直接摊倒在地了。    原来来的是少帅军,自己刚才还拼个什么劲啊,真是前门拒狼,后门据虎。    怪不得,都小半个时辰了少帅军一直不动,直到自己快要彻底坚持不住了,才现身。    些家伙可真是阴险啊!
    阴世师倒是冤枉了李靖等人,半个时辰前到的乃是吴兆汝的四千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