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虎狼 >

第315部分

虎狼-第315部分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院、提刑和政府。任红城在看过本党党魁的文章后,对党魁钦佩得五体投地,深信本党领袖会因为这篇政述而留名青史。
    由于已经有了“议会”和“宪法”二师,第十三师制宪会议就打算起名为“官府”师,以纪念陈子壮对三权分立的政论,无论是不是同党,制宪会议的议员都赞同东林党魁的政治构想。
    不过齐国公听说此事后突然提出了异议,说“官府”这个名字太不好听,制宪会议希望建立一支为国为民的军队,而官府这个名字显然一点儿也不亲民,估计百姓听了不但不会有任何亲近感和认同感,多半还会有反感情绪。
    大家承认齐国公说的有道理,齐国公一向不说话,他一旦说话大家都愿意倾听,所以即便没道理大家也不会太过违逆,陈子壮当即表示这个师就不必非要起名“官府”来纪念三权分立的提出了,其他人觉得有点遗憾但是也准备另想。
    可是齐国公显然是在提议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齐国公建议把“官府”师改成“公仆”师,这样不但依旧纪念了三权分立,而且还昭显了新式政府为人民的大义。
    “公仆?”贺飞虎一开始也没听懂。
    “公仆就是指公共的仆人,在卿院监督下的,遵循宪法行事的官府不再是父母官,不再是百姓要磕头跪见的长辈,而是大家的仆人了,所以是公仆嘛。”
    “哦,原来如此,”贺飞虎觉得这个词挺有趣的,其中确实有一种令人感动的亲民思想:“这公仆师的师旗,想必卿院也要拿走了。”
    “这个倒是不必了,”任红城表示卿院完全同意公仆师自行保管自己的师旗:“要是卿院把每个师的师旗都拿走,岂不是会让大家觉得我们总担心打败仗么?”
    “议会”师万一被消灭的话太不吉利了,卿院里没有人希望看见这种噩兆,“宪法”师被消灭也同样是不可容忍的,至于政府嘛,不管它是叫“官府”师还是叫“公仆”师,官府肯定不会被消灭的——这世上想当官的永远不会缺,而如果是公仆就更容易了,再重新雇佣一群仆人就好了。
    “齐公还为公仆师题词。”任红城告诉贺飞虎黄石才情大发,给第十三师写了一句话当作师训。
    “齐公写了什么?”
    “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
    “真好。”贺飞虎觉得这个师训极为妥贴,既呼应了这个师的师名,而且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也是恰当的:军人就是应该保卫国家和百姓。
    “齐公还为公仆师谱了一段曲,填了词。”
    “啊!”这就让贺飞虎有些惊异了,据他所知齐公不是很喜欢音乐戏曲,戏剧的唱词总是记不住,偶尔哼一段也总是荒腔走板到天涯海角……至少贺飞虎从来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听任何亲近齐公的人说过他有什么曲艺天赋……至于填词,又去填了七个杀么?
    “百姓公仆,百姓公仆,要努力,要努力;
    竭诚为民效力,不负百姓信任;
    真光荣,真光荣。“
    任红城手臂在胸前有节奏地挥舞着,就把齐国公赐给公仆师的歌曲给唱了一遍。这首黄石以法国儿歌《FrèreJacques》(又名《两只老虎》)为蓝本写的曲子让贺飞虎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制宪会议的建军计划,”任红城唱完歌后把一份备忘录交给贺飞虎,在制宪会议这个雄心勃勃的建军计划里,在明年二月的时候要把第十四师“诚实”和第十五师“守信”的架子也搭建起来。
    “根据齐公的规定,一个师一万五千人,两个师加一些独立单位为一军。”在来江西之前,贺飞虎本以为自己会在师长这个位置上干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他已经是南昌军事基地群司令官和统辖第十一师、十二师的军长了。
    “是的,未来会有军建制,而贺将军这几个军会成为一个集团军……”任红城以为贺飞虎是在考虑待遇问题:“到时贺将军的薪水自然会水涨船高。”
    “不是,我的意思是,假如我负责整个集团军,谁来指挥下面的军呢?”贺飞虎叫道:“难道卿院要我从这些年轻人中挑么?他们总不能才指挥了一个师几个月,就被提拔去指挥三万人五千人的军吧?而且一个集团军,这对我来说……”
    “贺将军,”任红城打断了贺飞虎,严肃地说道:“卿院禁止我参与讨论任何军事问题,在军事问题上贺将军享有全权,卿院只关注您的意见。”
    “这是要负全责的同义语。”贺飞虎小声嘟囔着。
    “贺将军,本大夫应该把这句话理解为悲观失败主义吗?”G!~!
    ..
第三十七节 中庸
    今天下午苏大夫需要去见几个重要人物,这些商人的钱和他们手下的选票对全省的政局来说可能无足重轻,但却是府议院争衡的重要砝码。wWW!
    在广州政坛挣扎数年后,苏大夫和其他政界人物一样,视妥协为生存法宝,这个词在短短几年里就完全洗净了身上携带的贬损含义。根据广州现行的法律,每个人都可以将他月收入的百分之一捐献给他愿意支持的政界人物,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能够提供最多选票的人群同样也能提供最大的资金来源。可这仅仅是理论,因为收入低的人不会捐一分钱给政界人物,虽然现在他们不再单纯希望竞选者花钱买走他们手中的选票,但他们确实是要用这来交换好处的;真正能够提供资金的只有党派和有钱人——在广州城内这就是商人的同义词。但是商人大多把钱贡献给党派和省议会,他们慷慨地把大笔的钱花在几大党中央、省卿院和总督府身上,就算没有花光法律许可的百分之一份额也所剩无几。剩下的一点点份额周围,盘旋着比秃鹫还要多、还要凶狠的府、县政界人物。这激烈的竞争常常导致人做出不明智的许诺,苏大夫看见过很多同行向商人许下了远超他能力范围的诺言,拿到了钱,但是激怒了选民输掉了选举。苏大夫一点儿也不同情他们,正是这种二百五让他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而蠢货是无法斩尽杀绝的,当前一批人被淘汰后,更多的新人会填补上他们的位置,幸好现在商人们精明了很多,他们在白白损失了大批的钱以后,学会不仅要关心政客的诺言,还要关心他们实践诺言的能力。经费和选票,苏大夫行走在两者之间的钢丝绳上,现在他已经把妥协理解为中庸。
    冯氏皮革行在广州的分厂刚刚成立没有多久,分厂的掌柜笑盈盈地在门口迎接苏大夫,称他的大驾光临让这个新厂蓬荜生辉——他也是皮革行的一个股东,在广州拥有全权。私下来说,苏大夫也和这位混得很熟了,平均每个月都能喝上几次酒。根据苏大夫幕僚的了解,这个厂的份额还有富裕,还能捐献出一笔钱来,虽然苏大夫不指望他们把所有的钱都捐献给国民党,也不指望对方将打算捐给广州国民党议员的钱都给自己,但是他希望至少能分到其中一部分。
    这不是私人关系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苏大夫也肩负有党交给他的任务,现在他总是争取一箭双雕,力求为自己争取经费的同时完成党派下来的事情,这样还能从党部那边讨到一部分经费——以前苏大夫总听说什么政党就像是一个师门,只要进去了就要跟着师门混,不问是非好坏地给师门壮声色,而师门也会罩着你、提拔你。但加入国民党后苏大夫才意识到以前那些传闻都是胡说八道,党派就是一个大商会,里面完全是**裸的买卖和交易,政党用政界的前途诱惑你,按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购买你的劳动和效力,根据你的成绩发奖金——而党派拥有的会计和精通算学的幕僚最多,没有谁能算计得过党魁,只有被算计的份。
    和其他涉及军火制造的商人一样,广东冯氏皮革行的愿望是自相矛盾的,他希望广东政府和议院购买更多的武器,但是他们希望能够少征志愿兵,因为随着志愿兵不断被征用到军队去,工人变得越来越昂贵。以前有军火商联名请求国民党提议:因为军火厂是为国效力,所以应该提供优惠和补贴来保证军火商的劳力,比如立法禁止招募具有军火厂工人为士兵。
    国民党当然不敢提出这种议题,如果提出这样的议案就会激怒其他行业、地主,虽然吕党魁很想要军火商的钱,但是他不认为有谁敢明目张胆地挑战现行商法中的商业平等原则。
    “我们可是为国效力啊,”说起三大党都拒绝了军火商的要求,冯氏皮革行的这位股东犹自愤愤不平:“是在为国效力!”
    “国家并没有要求你们效力,”苏大夫以朋友的身份取笑道:“国家是在花钱买你们的效力。”
    “花我们的钱!”军火商指出他们一直在认真缴纳广东省税和广州地方税。
    “也花了我的钱,花所有人的钱。”
    在新建的厂房里,大批的铣削机床以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摆放在一起,军火商领着苏大夫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的厂房,其中一间放着三十台车床,隆隆的机器声迫使参观的议员不得不冲近在咫尺的主人喊叫以完成沟通。
    以前广东的这种大型加工厂都位于河边,福建也是一样,商人们乐此不疲地修筑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坝,兴建起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的水车,如同种树一般地在海边和河道两旁植满了风车。不过水力和风力依旧难以满足工厂对动力越来越大的需求,无论是水力还是风力都相当的不稳定,几十年来所有的商人都投入巨额的资金,把最优秀的工匠集中在一起研究如何能够让水力输出变得稳定,让机床的车削效果变得误差更小。这几十年来,只要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动力输出变得稳定那他就可以一夜暴富,但是所有的人都失败了。
    与此同时,地主和农民对商人滥修水坝的行为同样恨之入骨,三十年来是无休无止的明争暗斗,在官府面前扯皮、围绕着水坝工人和农民展开争夺战和保卫战。
    这一切烦恼都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而终止了,在南明最危险的永昌二年,齐国公宣布新式的动力机完成了小型化和廉价化,齐国公在把这种价值连城的新式动力机介绍给南方最有实力的几个机器制造商后宣布放弃了他的专利权,把制造许可免费赠给每一个人,而且宣布他的专利权将不涵盖未来出现的改进,所有对新式动力机做出改进的商人将获得完全的专利权。
    越来越多的新式动力机被制造出来,南方的制造商远离了他们争夺、捍卫了几十年的沿河领地,把工厂搬迁到空旷的土地或人口稠密城镇地区。
    走出车间后苏大夫把对方递给他的零件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光滑表面上的螺纹完美无缺。
    “比多年的老师傅做得还要好,”军火商人对苏大夫说道:“如果把订单给我们的话,仅仅是广州的这个厂,我们每月就能生产一万支步枪。如果需要更多,我还可以去添置机器,招募工人。”
    “现在造步枪的商人实在太多了,朝廷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步枪卖得都和沙子一样了。”对苏大夫和南明其他官员来说,他们遇到了历史上行前所未有的情况,这是第一次武器的生产超过了需求,以致官府不得不考虑如何浪费自己的武器产能。
    齐国公府因此下令政府只采购劣质品,所有的军用步枪击发系统都必须用最劣质的铁来制造,所有能够使用一千次以上的都是不合格品,那些不易损害的优良品都已经被从军中召回转为民用品。现在一个志愿兵在训练场上会消耗大批的军用步枪,前线军队的步枪在使用一个月后就要主动报废——现在的南方军用步枪就是被大顺缴获了,他们也使用不了多久:更新式的南军步枪所有的关键零件都是劣质品,齐国公府要求大炮等其他可能被缴获的武器也要实行这样的标准。
    “我们是军火商,可是却没有给我们任何军火订单。”对方不满地抱怨道。
    “这个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老兄。”苏大夫抱歉地说道:“而且现在步枪、大炮卖得这么贱,你们真的想要做吗?”
    “那今天约我见面是要做什么呢?
    “不要步枪和大炮,但是可能会有其他的军需,你们不是皮革行嘛,党部就让我来看看你们的厂房和工人。”还有新式的动力机,这种机器推广还没有多久,只有最有实力的一批制造商把大量购买蒸汽机。而据苏大夫所见,新的动力机显然有更好的效果,今天他在厂房里见到的机器绝不是以前一两个水坝能带动的,即使加上大批的风车也不行,最重要的是,从刚才那个零件看蒸汽机解决了动力均匀输出的问题,不再需要更多的手工工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加工机器产出的毛坯——为了效率,苏大夫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过一些机器生产的常识,他相信这样的报告能够让党内更加满意。
    “此外还有一件事,”在政界混得越久,苏大夫就越追求高效,所有的事情最好一次性办成:“为了回报一贯支持我的朋友们,五天内我会在广州府卿院上提议:反不正当竞争法。”
    “这法是说什么的?”
    以前议员为了更多的选票——那时竞选经费还不像现在这样难以获得,投资给政界的商人也不像现在这么精明,各省的卿院都制定了不少关于工人福利和保险的法律。
    最近一段时间来,各个工厂主都希望能够废除一些福利法案,但是尽管有资金问题,激怒了掌握选票的选民就是政治自杀。拿到钱以后不做事会名声扫地,但是一旦做事,哪怕是提出一些简单的福利改动议案,那些眼红没有争夺到竞选经费的人就会把这个拿到钱的幸运儿妖魔化为所有工薪阶层的敌人,让他的政治生命就此告终。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敢去拿这笔钱,而这些人都抱着我拿不到别人也休想的念头,所以苏大夫也不敢动这个念头——他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如果好处不是自己的就去把水搅浑。
    “给工人的福利,导致成本提高,让产品变贵,变得不容易卖出去。”
    “苏老兄,不,苏大夫您难道是打算提出反福利议案吗?”冯氏皮革行的董事惊讶地看着面前的人,连对他的称呼都换了,以前动这个念头的大夫都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