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虎狼 >

第32部分

虎狼-第32部分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姑娘平静地问道:“那许公子现在是打算知难而退了吗?”
    虽然心里已经给了肯定的答复,但是许平实在无法把它轻松说出口,当他再次扬起头,迎上黄姑娘的注视后,许平说的竟然是:“没有。”
    黄姑娘低低应了一声,把头低下沉思片刻,对许平道:“许公子,我把这块玉还给你。无论是这玉,还是许公子其它的什么聘礼,它们都应该由公子交到我爹的手里,不是吗?”
    许平喃喃地答道:“是。”
    “我该回去了。”黄姑娘看着许平的眼睛里,似乎带上一丝怜惜:“有志者事竟成,许公子,我说过我会拭目以待的。”
    黄姑娘和秋月离去后,许平失魂落魄地在原地站立良久。秋风吹来,扬起地上的树叶和纸张。许平俯下身把方才散落的纸一一捡起。抄着《征战之源》的纸上仿佛还带着些胭脂香气。许平把它们整理好,但却没有心情看上一眼,只是默默地收到怀里。
    ……
    朝廷已经下达对山东叛乱的讨伐命令,这个命令写在朝廷的邸报上散发天下,连誓师出兵的日子也昭然公布,确定在七月一日。根据许平的感觉,似乎没有必要把出兵搞得这般张扬,动静越大自然山东叛军也越会小心提防。不过这并不是许平的好恶所能决定的。朝廷起用黄石,只是给他一个练兵总理的职务,并不掌握兵权。这次出兵仍是按照朝廷的惯例,派文官做督师来统领全军。
    “这次督师的是侯大人,除了新军的十个营和直卫外,沿途还会有六总兵八万友军加入。”张承业向许平等长青营军官介绍情况。侯恂是朝廷重臣,更是久经考验的资深东林党成员,早在天启年间在朝中就素有威望。魏忠贤主政时期,侯恂与其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幸被魏忠贤罢免。崇祯朝东林党复起后,侯恂也因为这些经历而受到东林党人的一致敬仰。资格老、政治过硬,这次统兵的重任就落在侯老大人的肩头。朝野东林君子无不交口赞誉,纷纷预祝侯老马到成功。
    “侯爷已经和督师大人探讨过军事部署,因此侯大人已经同意我们的大致计划。等到达山东后,督师大人会再重申一遍这些命令的大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行发挥了。”张承业笑得很是欢畅。黄石虽然没有兵权,但仍尽力施加影响,让新军可以按照预案行动,这让张承业非常满意。
    进入七月(农历),天气逐渐转凉,便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避开炎热的夏季,士兵不容易感染热病,医药运输的压力自然也大大减小。而且七月也是秋收的季节,农民收割过后,会集中大批的秸杆堆放在田边,这对军队来说收集马粮会容易许多。至于军粮更不用说,就地征集的难度大大减少。山东缙绅和地主的粮仓正处于饱满状态,只要付给地方上一些钱就可以免去长途运输的麻烦。
    “从今天开始放假两天,七月一日上午,督师大人检阅大军,然后向山东进发。”明朝的誓师大会总是一成不变:督师训话,向京师方向遥拜天子,三军齐喊万岁;然后找几个神汉向全军宣布今天大吉大利,必能旗开得胜,三军再次齐喊万岁,最后杀牛祭旗,三军第三次齐喊万岁,然后出兵。除了从京师出发的三万余新军官兵和已经等候在沿途的数万友军外,侯恂自己也配有一个督师标营,这个营大约有五千兵马,由禁军和京营组成。这个督师标营属于侯督师直辖,他们基本不是为了作战而建立的,而是为了帮助督师控制其他的将领,监视其他各军,以保证兵将们能认真作战。
    “为圣天子开太平,报国安民,封妻萌子,诸君努力!”
    “遵命,大人!”
    众人轰然应诺后,张承业留下吴忠和许平,对他们压低声音道:“七月一日清晨,侯爷会先去一趟校场,检阅新军十营和直卫的指挥官。”
    十个营的指挥官就指各营的指挥使和同知、佥事。许平听到直卫的名字后,心中暗道,金神通肯定会到场,就是不知道杨致远的儿子会不会去。现在金神通在直卫中权威更盛,大小诸事一手包办,杨家的孩子几乎插不上手。德州之战就是金神通带领直卫出战,听说这次也是一样。
    “侯爷不想惹来物议,所以会早去早回。辰时我们一起去见过侯爷吧。”张承业话说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吴忠和许平都是心领神会。大都督府先开而后闭,足以说明朝廷对黄石颇有戒心。自从天下烽烟四起,朝廷虽然再次让黄石出山,但也只是任命他当一个练兵总理,而没有带兵出征的兵权,其中隐隐的戒备之心一目了然。
    “你们二人不用在营里等我,更不必结伴前行。早上尽管分头去校场,然后在那里会合好了。”张承业又嘱咐一句。数万新军皆是黄石一手带出来的,新军中的将领也尽数是他提拔起来的,出征在即,黄石见见他们也是应有之义。黄石本人不出席誓师大会,只是在出征前看看新军的几十名将领,自然说明他也想低调做人。上次季寇北犯时,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仓皇之中勉强同意了让贺宝刀领军。但是时过境迁,大臣们的想法与当时自然大为不同。这次黄石手下的几员大将没有人随队出发,督师大人直接指挥新军各营的营官。许平和吴忠一齐点头,表示他们不会把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免得新军官兵纷纷涌去见黄石,抢了侯督师的风头不说,还会让朝廷心下不快。
    “莫要忘记了。”吴忠和许平离开时,张承业不放心地又吩咐一声。
    离开军营后,许平去见过舅舅,老人家自然是一百个不放心。虽然吃饭的时候舅舅强颜欢笑,但是半夜里,许平听见舅舅在隔壁低声叹息,还轻手轻脚地地摸到厅中,好像又去给自己的父母上了柱香。许平想着心事,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天不曾亮,许平就换上粗布衣服,打算帮舅舅去打点铺子。不想舅舅已经早早出去,在铺子门口挂上了歇业一天的招牌。舅舅拄着拐杖,提着个袋子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要带许平出去,买些平日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许平坚决拒绝,不肯让舅舅如此浪费积蓄。舅舅虽然拗不过他,但也不让许平把拿来的的军饷留在家中。舅舅说:“穷家富路,你出去打仗,谁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到钱啊。”
    舅舅不由分说,把那个装着家里积蓄的袋子塞在许平手里,一定要他带上。舅舅还说,若是用不到,尽管回来以后还他便是。
    虽然舅舅希望许平在家多留一夜,但是明天辰时以前要赶到校场,而那个时候可能城门还没有开,许平不得不在今天返回城外的军营。临行,舅舅又是千叮咛万嘱咐,要许平注意仪表,面见黄石的时候要谈吐得体。不用舅舅说,许平也一心要给黄石留下个好印象,自然尽数答应下来。他离家之前偷偷溜进舅舅的房间,把钱袋子又塞回舅舅的箱子里。
    回到军营后,许平远远就听到一片喝酒划拳之声。大军出征在即,新军已经下令放开酒禁。不用进门,许平隔着好远就听到曹云的大嗓门,显然正在里面闹腾得欢。许平知道此时进去必然被灌酒,而明天还要早起,他今晚自然要早些休息。
    悄悄走到自己的军帐,路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有家室在京师的多半都离营回家了,没有家室的单身官兵也都跑去聚会嬉闹。许平屋内早已收拾整齐,重要的东西都装进箱子和袋子,以便随军带走。他把毯子铺在桌面上。心知曹云一伙儿今夜必定闹到凌晨,他打算在这里早早睡下,明日也好不误出发。
    天黑前,许平用心地擦拭自己的盔甲、武器,一件一件都擦得闪闪发亮。夜幕刚刚降临,他就洗漱完毕,回到自己的帐房。他没有点蜡烛,打算稍等一会儿就去安眠。既然一时还睡不着,那不妨先站在帐门外看看星空。许平仰望着漫天星斗,偶尔还能看见流星从天际划过,张承业的话放佛还响在他的耳边——为圣天子开太平,报国安民……
    “七月流火,许公子可是在许愿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背后多出个人,许平轻声念道:“小姐。”然后转过身来。
    黄姑娘向前走了几步,许平借着月色看清了对方的面容。她身上的衣甲似乎有些偏大,远不如以前的那般合身。黄姑娘穿上军装的身姿,许平就是闭上眼也能记起每个细节,所以他意识到这是一套新的衣甲。
    “从金家哥哥那里抢来的,”黄姑娘掀起面具,笑盈盈地看着许平,道:“今天下午才拿到手的,大了点,将就着穿吧。”
    自打少保楼那件事发生后,许平心中对金神通就有了块疙瘩。和吴忠去黄府之前,两人又见过一面,说过几句话。从那以后,许平再也没有见过金神通,对方也没有再来找过他。许平并不是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一趟直卫大营,但是许平却总因为心中那股奇怪的感觉,而让自己相信确实没有时间去,因此一直拖到现在。今天下午,许平还想过,明天碰见金神通该说些什么。他担心那会是场令人尴尬的会面,两个人可能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敞开心扉、开怀大笑了,起码许平觉得自己已经很难做到。
    黄姑娘不知道许平在想什么,她收敛笑容对许平道:“许公子,祝你平安。”
    “小姐来这里,就是要和末将说这句话么?”
    “是啊。”黄姑娘俏皮地吐一下舌头,道:“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不然又该被我娘发现了。”
    “其实末将确实是许了一个愿的。”许平探手入怀,把玉佩取出,又一次交到黄姑娘手上。
    “哦?”黄姑娘茫然不解地捧着它。
    “末将许的愿是,”许平深吸口气,一字一顿地道:“希望有朝一日,小姐能亲手把它交到许平的儿子手上。”
    黄姑娘脸孔一板,嗔道:“许将军真是胡言乱语,我要走了。”
    “请小姐把这块玉带走吧。”许平把双手背着,没有去接黄姑娘递回来的玉佩。
    “别闹了。”黄姑娘有点着急,把玉一直送到许平的鼻子底下:“不是说过,这些该交给我的父亲吗?”
    许平还是没有伸手去接,淡淡地说道:“小姐,末将想过了,这块玉末将是不会交给侯爷的。那些聘礼末将会竭尽全力地去想办法,但是这块玉就是给小姐的。”
    黄姑娘收回手臂,怔怔地看着许平。他一脸平静地说道:“先父将这块玉交给先母时,也并不该算做是聘礼,而是先父用来表达他的诚意。今天末将敢请小姐收下它,也是希望小姐能收下许平的这份诚意,许平对小姐的一片赤诚,万世不易。”
    黄姑娘低下头慢慢抚摸那块玉,嘴里轻轻“嗯”了一声。
    “小姐请回吧,”许平淡淡地说道:“请小姐静候佳音。”
    “我不要这块玉,”黄姑娘突然又抬起头来,注视着许平的眼睛大声道:“这玉是许公子的太高祖父赢得的,不是许公子自己赢得的,不能代表公子的诚心。”
    许平楞了一愣,听见黄姑娘又道:“我知道公子身上,有一块公子靠自身本事赢来的宝物。”
    “宝物?”许平不禁伸手摸摸自己的胸前,卓越勋章触手一片冰凉,他摇摇头,道:“这铜牌恐怕比不上那块玉。”
    “可是这是公子自己赢来的。家严只发出过三块卓越勋章,许公子冒着生命危险才赢得的,怎么能说它只是一块铜牌呢?”黄姑娘看着许平,轻轻说道:“如果公子真有诚意,把它交给我带走吧,这块玉还请公子收回去。”
    许平拿回玉佩,又缓缓把勋章从脖子上取下。将铜牌紧握在手中,对黄姑娘说出自己心中的誓言:“这勋章是许平在新军中赢得的第一次荣誉,本来也是要做为传家之物留给后代子孙的。我知道这是侯爷为了奖励贺定远大人的武勋而发给他的,又被贺定远大人亲手挂在许平的胸前。今天许平把它交给小姐,希望小姐能把它交给许平的子孙。不管要砍下多少敌人的首级,不管要踏遍几万里的征途,许平一定要娶小姐为妻。此言字字至诚,此念永志不变。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黄姑娘从许平手里接过被他握得有些发烫的勋章。沉默片刻,突然又叫道:“这个誓不算!”
    许平不解地问道:“为何?”
    一个身影扑上来抱住许平,许平下意识地伸出手,拢住这个身体,耳边传来呼吸的热气,还有黄姑娘的低语声:“因为我不叫‘小姐’,许郎,我的名字叫子君。”
    有读者问黄子君为何会看上许平。这个我解释一下吧,看来又是我的写作问题,让大家看不懂了。
    首先在茶馆,许平认为对方还是一个妓女的时候,就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差点被殴打成猪头。有了求亲的念头后,许平豁出姓名去参加志愿军,而当心上人的“父亲”阵亡后,许平以对方的遗志为志向,一定要完成赵将军的遗愿。
    其次,当许平遇到一桩好婚事,一桩能让他少奋斗二十年的富贵美满姻缘时,许平毫无犹豫的拒绝了,见异思迁的念头动都没有动一下。
    这些事情,黄子君不是没有察觉的。
    许平是一个明朝人,深知两人的隔阂巨大,但是他一直勤奋工作,希望靠成绩来赢得对方父母的欢心。
    在感情问题上,许平勇敢、执着,而且专一。并愿意为此付出他全部的努力。!~!
    ..
第二十七节 夺印
    身边有什么似乎动了一下,许平的眼微微睁开一条缝,开始思考自己身处何地。Www!一瞬间,他猛地睁大眼睛,人也腾地坐起。这个动作把靠在他身上的黄子君也惊醒了。昨夜两个人絮絮地诉说着情话,竟然不知不觉的就偎依着睡着了。
    看到已经是天色发白,黄子君也惊慌地坐起,喃喃道:“完了,完了,我娘会杀了我的。”
    许平急急忙忙地戴上头盔,披上斗篷,又冲过来重重地抱了黄子君一下。
    “许郎,”黄子君也温柔地与他相拥:“你这就要走了么?”
    “是啊。”许平冲过来抱了一下黄子君,接着放开心上人,伸手去抓佩剑,冲着她苦笑一声:“今天泰山大人召见,辰时!现在恐怕都快到巳时了。”
    许平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