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虎狼 >

第327部分

虎狼-第327部分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哨探防备明军又出来偷袭。在顺军源源不断赶来把宪法师包围起来的时候,议会师就在龙潭睁眼看着,并没有发起牵制性攻击,据此许平判断道:“他们俩是跟我耗上了。”
    包围圈完成后,许平带着参谋亲临前线观察明军阵地。
    “我喜欢这个后生,”许平边看边对周围的参谋赞赏道,唐得生以村、镇为基础构建了防御体系,这些村、镇里的百姓都被他事先驱散,并没有把这些人留下当作苦力或是辅助兵:“有恻隐之心。”
    顺军对明军的防御体系发动了几次试探攻击,每次攻击的时候许平都在边上观战,他发现唐德生的防御非常不错,士兵依托壕沟隐蔽,在顺军靠近时就配合工事后的友军一起保卫壕沟。这次许平没有像在福建那样的充裕时间,他对明军的防御体系基本没有了解,侦查部队经常会突然遭遇明军的火力。顺军对淳化镇外的几个据点进行了多次试探性攻击,但是一个也没有拿下来,也没能突入破坏明军的壕沟。
    “这里不是泉州,不能浪费兵力。”试探攻击的损失并不算大,许平也无意在此地用大批士兵的命去填,因为时间关系顺军依旧对明军防御不是很清楚,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许平也无法构建一个模拟阵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于是他准备采用蒲观水的作战模式,首先炮击然后出动部队夜袭。明军的指挥部淳化镇外有一系列外围据点,这些阵地增加了明军防御纵深,给明军反应和增援机动的时间,同时还防止兵力过于稠密。许平觉得如此布置虽然有利,但如果能够突袭明军师指挥部那明军就会群龙无首,还会丧失辎重储备,这样的攻击若能成功的话顺军伤亡也会比较小,他计划以两个营近万人对明军外围阵地发起多点攻击,利用夜色给对方制造更多的麻烦——这种攻势可以扰乱明军的判断,调动对明将的直属和预备队。防御同样不是静态的,如果有地方形成突破的话,许平就能和敌人比较判断、指挥和调遣能力。顺军方面希望为消灭这支明军付出两千以内的损失,同时还希望缴获足够多的装备让他们能够用来训练和武装新兵——各营教导队都称缴获的明军步枪很容易损坏,以前新兵在训练时一个人损耗不了一支步枪,等新兵熟悉武器保养工作后,发给他的步枪就会是他在营中服役时的兵器,不过现在明军的武器并没有之前的那种质量。陈哲询问过一些情况后向许平报告:这是因为齐国公大量使用商人参政,南明可能出现了严重的官商勾结导致武器质量滑坡。
    这段士气许平一直用小股兵力进行多点试探的时候,唐德生也潜入外围据点观战,虽然明军的战斗经验不如顺军,但是在工事的保护下他们拥有让顺军付出重大代价的能力。今天唐德生观察到顺军的渗透攻击出现停顿,除了他意外还有很多观察哨观测到顺军开始构筑炮垒、挖掘更多的交通壕。
    “这是他们要用大炮了。”唐德生知道这意味着顺军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意图,对方不是认为自己的防御体系无法强攻下来,就是认为强攻需要的代价是不能容忍的,这同样意味着宪法师把战局拖向了持久战局面。之前唐德生学习防御战术时,最主要的战例就是开封阻击战,而许平的教材里详细地讲解了该如何挖掘战壕、修筑垒墙,形成战壕和垒墙的互相掩护,以及该如何预判和反击敌军的进攻,甚至还有如何减少对方炮击——包括用臼炮轰击时的损害。唐德生和他手下的军官们一丝不苟地按照着教材里的思路进行布置,注意到顺军动用攻城炮的征兆后,宪法师马上开始借鉴许平在开封阻击战中的经验教训。背后的步兵给刻意修成锯齿状的壕沟添加额外的遮蔽和壕内隔离时,唐德生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顺军的动静,轻声自言自语道:“许将军,我读过您的每一篇文章。”
    顺军部署完毕后,在发起进攻的第一夜动用全部的臼炮同时猛烈炮击五个明军外围据点,发射了数以百计的炮弹,在进行了对顺军来说空前的火力准备后,两个营的顺军以突击队为先导发起攻击,一直激战到天明。
    天亮后许平接到报告,几个时辰内顺军伤亡数百人,但还是一个据点也没能突入。G!~!
    ..
第九节 动摇
    这样的战果让迫使许平承认失利,如果仗这样打下去,顺军的损失是他所不能承受的。WWw、许平准备暂停继续进攻,同时重新开始侦查试探,让各营指挥官都静下心来仔细绘画明军城防地图。
    “一夜的外围战就损失了三百三十人,天啊,”看到战果后反应最激烈的是周洞天,除了主力会战外,这是自河南以来所有相持战中从未有过的惨重伤亡,尤其这些损失的士兵还多是被神射和狙击两营派做突击队的骨干士兵——虽然主力会战一仗就是几千的损失,但是主力会战几个月也没有一次:“不到十天就能打光一个翼!”
    这个损失让周洞天激烈反对继续强攻宪法师,他提议分兵绕过宪法师向南进军,如果沿途明军倒戈那么就会有炮灰部队和仆从部队帮着主力来对付南明第六军,如果宪法师冲出来阻止那当然更好不过。
    “派多少军队南下?”李来亨则反对这个意见,三万明军在应天府虎视眈眈,顺军根本不可能派出很大一股的分军:“给分军带多少辎重?带多少攻城大炮?派多少兵马保护他们的粮道?如果南方的明军不立刻投降而是打算守一守试试看,分军怎么办?”
    大炮运输比较困难,李来亨还担心由于宪法师的抵抗,有些明军会生出顽抗的念头,要是南方的明军万一没有望风而降而是学着宪法师的模样掘壕固守将会是一场灾难——这在顺军只派出很小一支分军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如果要攻打明军坚守的城市,那么顺军就必须派去更多的兵员和大炮,而在目前顺军众多野战营都修整的时候如此行动会造成很多麻烦;要是不派的话那更无法收拾,所有的明军都会怀疑顺军攻坚的能力——当顺军主力被第六军近距离黏住的时候他们的攻坚能力也确实值得怀疑。
    许平比较倾向李来亨的意见,如果顺军处于极大的危险中,他不介意冒险一击,劣势方总是要把水搅浑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但是现在处于劣势的并不是顺军而是明军,几万明军被顺军紧紧钉在地上动弹不得,丧失了全部的机动力和进攻能力只能挨打。要是这个时候许平又自己去制造混乱,万一被明军趁乱摸鱼那就太不值得了。
    此外许平还有一个担忧,安庆大捷后他估计明军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畏惧和顺军野战,许平认为金求德就算还没有被打破胆也不会再有多少野战的信心,对面的贺飞虎其实也一样,正是因为这种信心缺乏才让许平能够更安全地机动,给他带来很大的战场优势——比如之前唐德生偷袭顺军小部队,并不敢坚持很久而是一看陷入相持就急忙撤退,这同样也是因为对野战没有信心而送给顺军方面的优势。
    既然野战信心下降,那么许平估计未来明军的作战策略就会向坚守阵地倾向,如同宪法师这般。而许平希望明军团在一起的单位越大越好,显然若是第六军整个抱成一团远比现在这样分兵三处对顺军的机动力更有利。这同样是一个信心问题,明军对固守的信心越低,那么他们的每个防御集团就会变得更大,各个据点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大,给顺军更多的机动空间、更安全的粮道和行军,还有更多野战机会。眼下若是顺军表现得对一个师的明军无可奈何,那么许平担心下次遇到的就是明军以团为单位展开固守。
    “我们要消灭宪法师,”许平否决了周洞天的提议,他觉得有必要彻底歼灭这个师,给明军主力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任何一个师单独行动都是极不安全的,即使充分预备也没有用。而且也是对南直隶、浙江墙头草的一种威慑,以彻底打消他们固守对抗顺军的念头:“不过我当然不会再这样鲁莽的强攻,我们慢慢来吧。”
    在许平忙着侦查敌情、绘制地图的时候,明军也日夜不停地加固工事,壕沟和垒墙不断被加固和改善,两军对峙了数日没有爆发任何激烈的战斗。
    “唐德生的防守很牢固,每个方向都很坚强,”经过仔细侦查后,许平放弃了他早先全线进攻,然后寻找薄弱点突破直捣明军指挥部的设想,虽然这种攻击首脑的战术是他的最爱,但许平在侦查五天后坦率地承认,他说寻找的防御漏洞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需要发动牺牲巨大的火力侦察去寻觅。反正持久战的局面已经形成,许平不打算继续冒险:“我看还是一个钉子、一个钉子地拔这些据点吧,免得欲速则不达。”
    放慢交战速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各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整,同时安排新兵从事一些工作:无论是站岗、放哨还是监视敌军,新兵能够在真正的战场上和老兵并肩执行任务都很有好处。陈哲指出这就是种费效比很高的训练模式,敌军丧失大部分进攻能力后,顺军新兵在接受锻炼时不会比在后方训练危险很多。
    接下来顺军就只有在精心准备后才会发动进攻,而且每次都绝对只针对一个外围据点,每次进攻前许平都会尽可能挖掘战壕接近明军据点,集中火炮进行长久的射击,然后出动两营以上的兵力攻击一个只有几百、上千人的明军据点。
    在接下里的一个月里,顺军只发动了四次攻击,但每次都一次性拔掉唐德生的一个外围据点,四次攻击后宪法师的最外围阵地被打入好几个缺口,明军伤亡超过一千人,而每次都在绝对优势下才发动攻击的顺军只损失了不过数百人,除了时间被大大拖长以外,现在的进攻效率与第一次不可同日而语。
    “没有反击的防御终归还是不完整的防御,”许平感到胜利的天平正不断地向自己倾斜,他现在站在刚夺取的前明军阵地中,已经可以看到淳化镇的明军核心堡垒。开战以来一万五千明军始终被顺军紧密包围,他们一举一动都被四周的顺军收入眼底,每个阵地外不远处都被顺军控制并产生牵制效果,明军的机动力和反击能力从始至终就一直很低,这给顺军以从容调集优势兵力、兵器攻击一点的能力:“等到明军全部被逼进淳化镇后,我们的臼炮就能沉重地打击他们的士气,杀伤他们的士兵。”
    当夜,顺军再次向一个薄弱据点发起攻击击,顺军再次拿下了唐德生手中的一个村子,李来亨发现对面的明军似乎有些犹豫,他注意到明军进行了一次集结似乎有反击的迹象,但李来亨等了一夜,最终他对面的明军还是放弃了夺回阵地的努力,集结的明军最终还是散开没有冲出淳化镇。
    天明后李来亨看到前卫营的教导队把新兵带到明军炮兵火力边缘进行操练,军官们把号令喊得震天响,让新兵组成方阵,在明军的视野里大模大样地往复列队走,然后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地变换队形。
    这并不是李来亨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和之前一样明军向着顺军开了几炮,但遥远的距离让炮弹的准头很差,而且见识过这番场面的顺军新兵并没有如同第一次听到炮声时那般慌乱,李来亨看到前卫营的新兵方阵依旧井然有序,新兵们挥舞着手臂,以类似阅兵的队形继续在明军眼前走来走去。
    “今天真热啊,”李来亨看了一会儿,随着太阳渐渐升上半空,初夏的大地明晃晃地让人感觉快睁不开眼了。一夜没睡的李来亨虽然有些困了,但是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身上厚实的武装服,李来亨想了想,带着卫士走到阵地后方的溪流里,把自己脱了个精光一猛子扎到水中。
    痛快地洗了一澡后,李来亨从清凉的溪水中恋恋不舍地爬了出来,他去睡觉前下令不在岗的官兵可以分批到溪水里去过瘾。
    坚守在壕沟和垒墙上的明军士兵望着远处在水里嬉闹的人影,一个个都把嘴闭得紧紧的。汗水从李洪的额头上流下来,为了防备顺军的偷袭,三十五团的士兵轮流进入壕沟值班,蚊虫在壕沟里飞舞着,一刻不停地在李洪耳边嗡嗡着,这种杀不光、赶不尽的小虫子日夜不休地骚扰着壕沟中的明军士兵们。
    李洪嫉妒地看着那些模糊的人影,在他所在位置的不远处也有一条小溪流过,从明军和顺军阵地间穿过。李洪擦了一下从眉间流到眼角的汗水,幻想着也能冲进水里痛快一场,但幻想结束后,依旧呆在壕沟里李洪却觉得全身上下变得更痒了。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远处的顺军士兵结束了他们的操练,李洪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解散,挪动到树荫下去休息,有的时候李洪还能看到远处的顺军士兵就在射程外不远处玩球;有几个晚上还能看到顺军那边的篝火,闻到从远处飘过来的烤兔肉的香气。
    以前闲暇之余李洪也和同袍们有类似的活动,但这些自从被围后就都绝迹了,四周的黑暗中隐藏着随时可能冲过来的敌人,全师都执行着严格的灯火管制,更不用说什么娱乐,既没有这么大的活动空间也不可能有这个心情。还有野味和鱼,李洪吞了口口水,现在城内连新鲜的蔬菜和蘑菇都不多了。
    换班的时间终于到了,李洪回到淳化镇中,路两旁到处是百无聊赖的明军同袍,被围以来镇内的明军士兵就这样一天天坐着,等待着顺军的进攻。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空等,除了一开始,后来顺军每次进攻范围都很小,每次都啃明军一点点阵地就停手。李洪和他所在的三十五团被围以来一直在等待,准备用手中的武器狠狠打击敌人,把敌人的攻击击退,但是他手中的武器很少有用武之地,虽然每一天都呆在战壕或垒墙后戒备,但敌人却总也不肯进攻。
    走进营地里,李洪一头倒在自己的铺位上,紧张、无聊、还有战壕里的闷热让他一点胃口也没有。一直休息到太阳下山,李洪才起身考虑去吃点什么,以备晚上可能发生的战事——虽然今夜不是他值班,但是战争随时可能发生,军官在训练的时候就说过要抓紧时间吃饭,因为万一发生激战很可能好多个时辰都吃不上饭。李洪一边准备吃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