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巅峰 >

第303部分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3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还是承认,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最好的做法就是像美国人一样。放弃地面起飞地思路,用大型运输机将空天飞机带到高空,从高空发射。直接用火箭把速度提到四马赫以上,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
    可行是可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必然降低了空天飞机的运载重量。
    其实用性,将大打折扣!
    昨天接到通知,让他们到寰宇公司开一个方案论证会,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是一愣:难道国家同时将这个项目,交给了国家空天飞机项目小组,和寰宇公司,以展开竞争?
    寰宇公司不是搞电子的么,他们难道也能研制出航天飞行器?
    有这个想法的,并不只是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航天部门的专家们,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寰宇公司就是一个电子科技公司,电子产品,国内没有哪个部门能超过他们。但说到飞行器、航空航天,寰宇公司就是一个门外汉。
    空天飞机?
    他们能拿出一个民航支线客机,就相当了不起了!
    航天口地人大多相互认识,毕竟作为尖端科技的结晶,真正出色的航天人,数量总归有限。就是没有见过面,也大多听过对方地名字,知道他的研究是什么方向。
    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里面有很多老熟人,都是前几年就不知去向的,突然一下出现在这里,而且单独坐在一起,和他们分开。许多人就猜出来,他们一定是承接了一个绝密工程项目。因此,只有少数几个人大声向他们打着招呼,其他人只是含笑,朝他们点点头。
    寰宇公司的人也在议论纷纷。
    这次参与会议的,基本上是以从非洲基地调回来地一批研究人员为主,而且清一色都是中国人。科学家都散漫惯了,相互讨论着最近的课题、技术难点,以及即将开始的样机制作检测。
    以中间地会议桌为界线,寰宇公司的研究人员,和来参加技术鉴定的航天部门专家团,分为两个部分。
    闹哄哄的会议室,就像是一个自由市场。
    萧强陪着周主任和总装的一个中将,谈笑着进入了会议室。
    这位中将,就是上次参与审核飞行模拟器的那位总装领导,他这次来,是担任会议的主持人。以在国防科工委与寰宇公司之间,作为一个中立者存在。
    三人稍微客气了一下,总装的中将坐在了椭圆形会议桌的弧顶首位,萧强和周主任一左一右,分坐在他的两边。
    会议室里的声音慢慢小了下来,大家确切来说,都是军人。即便是科学家,也还是有一些纪律性的,渐渐的,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等待会议的开始。
    中将站了起来,笑着朝周围的科学家们点头示意,微笑着说道:“大家不用拘谨,我们今天这个会议,我们总装就是一
    人,所以,我就长话短说。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今加寰宇公司提出的空天飞机方案报告会,当然,他们地研究到了哪个进度,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过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寰宇公司既然敢挺身而出,必然是有底气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请寰宇公司的总裁,萧强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空天飞机研究,请大家鼓掌!”
    说完,他第一个鼓起掌来。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靠窗的寰宇公司研究人员,掌声热烈,对于这位闻名遐迩的老板,他们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又是一家人。自然高兴。
    航天部门的人也鼓着掌,只是他们的掌声,更多的是礼节性地,并不热烈,很快就停了下来。
    他们对这个报告会,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对于报告会的质量,一点也不抱希望。
    萧强站起来。向自家的研究员,和航天部门的专家团都点头示意,开口说道:“感谢总装的领导、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以及中科院、空间研究院和其他单位的前辈、同仁,拨冗莅临我们公司,听取我们空天飞机研究的报告会,指导我们地研究工作,对此。我代表寰宇公司,表示深深地感谢。”
    中将、周主任和所有的专家都鼓起了掌,掌声比刚才还热烈一些。
    萧强姿态放得很低。令所有人都很满意。
    套话说过,萧强进入正题:“空天飞机,各位比我们了解得更多,我就不再班门弄斧,多说什么。不过,我要回顾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空天飞机,相对于火箭、航天飞机,它的必要性在哪里,因为,正是它不同于前两种空间发射方式,才是我们研究空天飞机的最初动力,是这种飞行器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偏离了这个优势,空天飞机将成为不具价值的昂贵玩具。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飞天梦想。嫦娥奔月、凡尔纳的月球大炮,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现在我们所拥有地空间飞行方式,不外乎就是火箭、航天飞机这两种。
    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发射场,需要上万的人员辅助、发射场维护,并装备价值高昂地仪器设备。
    火箭是一次性消耗品。航天飞机虽然可以部分回收,重复使用,但其实际发射费用,比火箭还要高。更为严重的是,两种方式,都会在外层空间抛弃大量的残留物。随着残留物的增多,越来越影响到外层空间飞行安全,照这个样子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人类自己制造的碎片,封闭在地球上,成为坐在井里地青蛙,望着浩瀚的太空,徒自叹息。”
    两边的研究人员都微微点头。
    只是,对于萧强话里面有些略带艺术加工地所谓太空残留物,大家还并不是非常在意。虽然太空的残留物越来越多,但还没有达到让人类望空兴叹的地步。
    各国之所以要大力研制空天飞机,更多的还是考虑成本因素。
    为了建立一个国际太空站,美国都要拖上欧洲,还有老冤家俄罗斯,一齐动手,这个代价不可谓不高昂。
    中国倒是想参与到国际空间探索,但美国根本就不邀请中国。不但态度冷淡,还有意识地封锁中国的探空发展,抢夺破坏中国的卫星发射任务。
    国内要搞自己的空间站,也是被迫无奈下,做出的选择。
    火箭存在运载力不足,而且一次发射,需要提前几个月作准备,还受到天气影响。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强大,但我们用不起,这才是研发空天飞机的主因。
    而不是什么感叹太空残留物。
    如美国这样的空间强国,还巴不得太空残留物更多些,让那些技术实力不足的国家,只能委托他们进行卫星发射、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萧强点头对大家的认可表示感谢,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寰宇公司,在最开始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就强调了一个绝对不能动摇的关键点:一切设计都是从保证运载力出发!”
    会议室里开始小规模的骚动起来,专家团的科学家们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一个中科院的科学家高声问道:“萧总,如果我没有听错地话。你刚才说一切为了运载力。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们设计的方案,打算从地面起飞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想你们的空天飞机,就不可能做到大运载力。”
    “的确如此!”萧强含笑答道。
    那个提问的科学家呆了一下,没明白他所说的“的确如此”,是的确是从地面起飞,还是的确做不到大运载力。
    等他回过神来。萧强已经开始让人打开投影,展示寰宇公司地空天飞机具体设计。
    他定睛一看,在投影屏幕上,是一个钝头三角形飞行器。他点了点头,这是一个采用了上升体空气动力设计的外形,看来寰宇公司也不是胡说。
    根据空气动力学发现,钝头的三角形,在高速气流中。气流会形成一个向上抬举动作。
    采用钝头三角形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气流特性,采用这种设计的飞行器,也被称为上升体飞行器。
    并且,为了达到超高音速飞行,尽量减少空气阻力,也是一个要点。
    看寰宇公司展示出来的设计,采用了翼身融合的小尾翼设计。并利用扁平的锐三角形机身,减少了空气阻力。
    他再看了一下飞行器全长,心头一凛。
    根据标示
    。飞行器全长九十米,高八米,展翼宽三十米,整行地三角镖!
    飞行器空重一百三十二吨。
    他猛然看到一个数字,眼睛瞳孔顿时向内收缩:运载力为自身重量的百分之一十八!
    “不可能!”他还没提出质疑。好几个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的成员就站了起来,气愤地质问道,“你们的空天飞机。运载力怎么可能达到百分之一十八?据我们所知,就算是美国最新提出来的X…57空天验证机,它的载重量才达到了自重的百分之一十五!这还是无人遥控飞行器。而且根据我们的研究,空天飞机由于不良地空气动力设计,载重量通常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十二,你们这个设计,在数据上明显……不正常!”
    萧强微笑着,摊开双手:“首先,我们这个空天飞机是有人驾驶,核定成员三人。其次,飞行器的载重量,的确是百分之一十八,至于原因么……”
    他向汪工点了点头,让他代表寰宇公司来回答这个问题。
    汪工在公司好多年,曾经担任过精密仪器公司地总工程师,很多人都认识他,由他来回答,比较符合周主任等人的预期。而且,汪工是制造部门的负责人,所有的数据他都了如指掌。他们会以为汪工就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不会有疑。
    汪工站起来,来到前台。
    昨天萧强就和他商量过了,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像发动机就可以说,反正这款发动机还没有最后定型,估计以后还会进行大改。再说,具体地发动机合金配方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人拿到实物模型,也仿造不来。
    寰宇公司可以提供发动机、整机,但不提供全套技术,这就是他们前段时间商量的结果。
    等到乌托邦计划实现以后,什么技术都可以给出去。
    但现在,还不行!
    汪工领导过精密仪器公司,也有些经商头脑,技术又非常熟练,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什么新技术啊、新配方啊,吹嘘个不停,但就是不说关键技术。听得周主任等外行眉飞色舞,内行连连摇头、全然不信。
    这些来参加名为报告会,是为技术评定会的专家们,算是开了眼界了。
    汪工表示,全机只采用了十块中央处理器,就保证了整个飞行器地所有数据运算处理,仅此一项,就减少了数吨的设备重量,弥补了因为采用沃轮、超燃冲压、火箭组合发动机,增加的重量。
    而采用了最新的高强度、高耐热材料,让飞行器发动机可以提高更大的推力,等等等等。
    对此,好多专家是不信的。
    十块处理芯片,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呢!
    空间飞行器之复杂,你能用一百块处理器达到要求,我们就挑大拇指,惊叹不已了!十块芯片。你还是省省吧,把这当笑话说,我们都不想听。
    三种发动机组合,还要达到自如切换……
    专家团耐着性子听下来,一个个眉头紧皱,都暗自埋怨,不该听风就是雨。寰宇公司明摆了是在忽悠人么,来听这个报告会,简直太愚蠢了。
    汪工在台上自顾自解说着。全然不看下面专家团的反应。
    反正我们都是有什么说什么,飞行器地新特性我们都如实相告了,你们爱信不信。你们不信更好,不相信我们的技术,我们正好独自继续研究。
    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国内制造样机,进行实际试飞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所以,你们信不信。我们都不在乎。
    他在上面口沫四溅,下面专家团的成员争论声越来越大,好多人都经常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解说,提出一个个问题来质疑。汪工的回答都很简单,什么采用了某种新技术,所以突破了这个障碍;什么发现了某种新材料,因此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都是无法立刻给出实证的空话。
    到后来。专家团也懒得对汪工地解说,提出疑问,他们只管自己讨论。
    寰宇公司这边的技术人员一个个闭目养神。都没有向对方答疑解惑的兴趣。就像这不是一次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投资的技术报告会,对专家团的不屑一顾,丝毫不放在心上。
    没有专家们的打扰,汪工更是充分发挥,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小时不歇气。
    他的解说没有一点虚假。但很多关键内容都没有明确解释,这就让那些行家里手,完全不相信他的说明。
    等到汪工说完。萧强又跳上台,打开了模拟测试时,获得地三维图像,向专家团播放起来。
    看着近百米的庞大飞行器,在据说有十公里长的跑道上缓缓滑行,并飞起来,好多忍无可忍的专家们开始哄笑起来。
    行啊,我们算见识了,什么叫做谎言的最高境界。
    气动设计数据,确实好像没有问题,各种辅助设计也合乎近地空间飞行要求,但是,你有这样强劲动力的发动机吗?
    有,那我就信,没有,你拿这么一段三维动画出来,能说明什么问题?
    模拟测试记录结果,开玩笑!
    模拟测试,发动机的性能随你们输入,哪怕你输入这个发动机的性能可以达到超光速都可以,我怎么验证?
    新材料,这更是笑谈!
    你说是新材料,给一个表示它性能地相关数据,怎么能够让我们信服?
    让你拿出材料配方,你又说是商业机密……
    算了,就
    加了一次茶话会吧。大家平时工作忙,也少有相聚借这机会,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萧强在根据三维动画,展示寰宇公司设计飞行器的性能,以及在面临不同大气环境下动力系统切换。而周主任和总装地领导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总装的那名中将和萧强接触不多,还不是很肯定他说的是否正确。只是看到这么多专家都完全放弃了听他解说,猜测可能寰宇公司的设计不可靠。
    但对周主任来说,他见过了萧强太多出人意料的表演,反而不敢大意。
    虽然他心里也是将信将疑,但嘴上还是不敢明确表示反对。
    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