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巅峰 >

第361部分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36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水晶?还是熔岩形成的琉璃、玻璃?
    众人按住怦怦乱跳的心,除了萧强之外,其他人立即出动,赶往那个地方。
    这段时间,他们采取了步步为营的办法,每隔一段地方,就放上一个便携式遥控照明装置。一路行来,灯光不断亮起又熄灭,保证他们不会迷失在黑暗中。这都是韩坤、杜子胜、蒋丞等三人的功劳。有些路段,他们还不辞辛劳,安放了合金折叠梯,保证大家上下安全。
    走到刚才探测车经过的路段,他们顺手将便携式照明装置安放到通道旁边。
    照明装置很简单,就是一个电池组、一个支架和一个信号接收装置,总重量不到三十公斤。在月球上,只相当于五公斤。而用萧强特有的计算方法。则只有一百八十立方厘米地体积。
    电池可以供应照明装置持续照明五十多个小时,采用遥控启动并熄灭的省电模式,可能用一个月,也不需要为电池补充液氢。
    他们来到探测车刚才下降的地方,收住脚。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洞窟,通道在这里,有一个向下的断层,需要辅助设置帮助,才能通过。
    断层的空间极大。目测大约相当于一个篮球馆大小,其间岩壁嶙峋,参差间有许多缝隙。更有许多洞口,隐藏在岩石之间。
    刚才镜头照射的洞口。是在侧面角落里,那里露出一个黑森森的洞口,仿佛一口深井。
    众人带来了一架蝶形飞行器,飞行器直径一米。呈圆盘状,很像是一艘微型飞碟。在碟形飞行器中间,就是燃料舱,还有一个微型的视频镜头和照明装置。
    萧强在飞船里。远距离启动飞行器。
    飞行器下方地八个对称喷口,喷出一道道火焰,飞行器缓缓升起。
    萧强控制着发动机功率。在这低重力环境中。不需要太多的燃料消耗。就能让飞行器飞起来。如果功率太大,反而担心飞行器快速移动。会撞上山壁。
    飞行器慢慢在空中移动,向着下方降落下去。
    在那个洞窟下面,是一整堆的透明结晶体,反射出来的光芒,晃得大家眼睛都花了。所有人都屏声静气,望着那一堆结晶体。
    飞行器逐渐转动,镜头向四面照射过去。
    视线范围内,全都是这样地透明结晶体,具体有多大,根本无法估量。少说也有数千立方米。从光的反射来看,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在苦苦寻找的冰块。
    “我下去看看!”杜子胜激动地叫了起来,就要拽着绳子,向下攀援。
    众人赶快拦住了他。
    这下面山石锋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划破太空服。杜子胜要下去,太过危险了。
    “你们不用下去,是不是冰,我一试就知道了。”萧强在飞船里,透过通话器,向他们说道。
    他遥控着碟状飞行器,慢慢降低高度,最后,距离那堆结晶体,只有不到几公分的距离。视频镜头由于距离太近,难以对焦,已经显得模糊不清。
    可是,所有人都发现,结晶体最靠近碟状飞行器喷口地位置,正在快速融化!
    冰,这就是冰块!
    耶,一众人等,全都高声欢呼起来。就是老成持重的汪工,也是呵呵笑个不停。建立基地最紧要的水,终于也能解决,再也不用他们,长途奔波数千公里,到两极去寻找冰块。
    如果只是他们八人,靠萧强从月壤中提取的氢氧元素,一样可以重组出水来。而且是和地球上,成分完全相同地水。
    可是,要想建立大型基地,这点点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大型殖民基地,无法从本星球补充必要的水,那只能是空话一句。
    “汪工,你说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冰块存在?”蒋丞笑得最也合不拢来,虚心地向汪工求教。汪工年纪大,知识丰富,天然就有种学者风度。
    汪工望着下方,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里有水,可能地原因,一个是当初月球形成初期,就有水。之后顺着通道,流到这里,因为极度寒冷而冻结。但这种可能性不大。这里是火山熔岩形成地通道,熔岩爆发时,水流不进来。熔岩凝结之时,月球已经初步成型,没有空气,水就是以流体形式存在,也会蒸发掉。这就是外面地土壤,会形成这种独特形状的原因——没有水分。
    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彗星形成。”
    “彗星?”韩坤奇怪地问道。
    “是啊,有一部分彗星,大多数是由雪组成地。当它们撞落月球上时,因为高温,部分雪化作气态,从月球消散逃逸。也有可能部分雪,融化成水,顺着熔岩通道,流到这里,然后因为极度寒冷,再次冻结成冰。只不过,这种冰都很脏,必须要经过特殊的净化处理以后才能使用。”汪工若有所思地解说道。
    杜子胜大大咧咧地叫起来:“管它这些冰是从什么地方来,至少我知道。我们以后,不用跑到南极这么远的地方,去运冰块了!”
    众人大笑,纷纷称是。
    探测行动圆满结束,熔洞地完整地形图已经绘制成功。接下来,就是他们为自己在月球上,安一个家了。
    萧强这些日子可没有闲着。
    他除了提供探索必需的燃料供应、各种照明器材
    传输装置,剩下的能力,全部用于为建站做准备。
    他首先重组出来的。是一个库房。这是为了避免月球尘埃,污染了建站设备。要知道这些设备的关键地方,都是气密装置,关系到以后大家的安全。不能有一点污染。
    从飞船降落地,把设备运送到熔洞,一点也不吃力。
    六分之一重力,让这里的所有人都化身为大力士。举起两三百公斤的物体,轻而易举。
    他们选择的最后安家地,是在平面洞窟地中间,可以四通八达。通往四个洞口。这里是三条通道的汇聚处,其中两条直接通往两个出口,另一条通道。却是一个死胡同。
    封闭的通道有两千多米。其下方。还有两个较短的熔洞。
    萧强他们只需要封闭两个出口,这里就是一个完整地封闭空间。不需要大费周章建立复杂的全封闭基地。再说,对比坚硬程度,建站的材料,还不及这岩石呢。
    熔岩形成的通道,密闭性十分优良,气体基本上不会泄露出去。
    他们选择这里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通过三维立体图,可以看到,这里正好是山体最厚的地方。顶部到熔洞,垂直距离达到了四千九百多米,可以保护基地的安全。哪怕是遇到陨石撞击,只要不是太大,也能安然无恙。
    众人或扛或抬,将一个个组件,运送到熔洞。
    萧强二十多天来,也重组了不少的设备,让众人来回运了好几天。
    安装地主力军是萧强和汪工等研究人员,他们都是机械设备专家,安装起来从容不迫。
    是要搭建一个框架,这么长时间的宇航服生活,大家差不多也到了忍耐的极限。再不把居住房屋建造好,会不会有人疯狂到将宇航服撕破,就很难说了。
    框架部分,采用了合金制造,呈管状。主梁部分粗达十公分,可以承受数十吨地重物压在上面。当然,要是山塌了,再结实地住房也会被压成一张饼。
    房屋地四角和中间,采用了液压装置,就像千斤顶一样,将整个房顶支撑起来。
    框架搭建完毕,就是安装外壁。
    框架与外壁的结合处,采用了气密闭锁装置,只需要将合金板放入凹槽,关闭气密闭锁装置,就会形成很好地气密空间。
    每块合金板,厚达两厘米,能够承受战车直接撞击。在它的表面,还有一层复合材料,可以阻挡各种射线,保护居住人员的安全。
    众人建设起自己的住房来,动力十足。韩坤等人在几名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充当主要劳动力,精神抖擞,跑前跑后运东西、安装合金板高兴万分。
    临时住房高三米、长十五米、宽五米,面积达到了七十五平方米。中间也用合金板进行区隔,在加强了仿佛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个的功能区。
    两间卧室、一个洗手间、一个专门的洗室、一个十几平方的客厅、一个生命保障装置室。
    地球上简简单单的两室两卫一厅的住房,全部采用表面覆盖复合材料的合金板,与合金框架支柱构成。这套住房,拿到地球上,少说也要卖数千万!
    房间构建完毕,另一边,汪工等人也将生命保障系统给组装完成。
    当初,萧强要求所有体积超过一立方米的设备,都要分拆成几个部分。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便于组合的因素。那时,大家都认为他是吃饱了撑的,既然要以后组装成一体,那为什么不设计的时候,就干脆弄成一个完整的设备。
    但他是老板,怎么说大家只有听命。
    现在,汪工等明白,为什么老板会有这样不合情理的要求了。
    一台大型氧氮混合、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一台水处理设备;一台小型电力系统。
    三个设备将生命保障装置室挤得满满当当。
    房间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以后的扩建问题。许多地方的合金板可以拆卸,也可以安装上气密舱门,就像潜艇上一样,可以独立封闭。在某一部分失去气密性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大家急不可待地想进入房间,享受一下无拘无束的感觉。
    汪工拦住了他们。
    他们进进出出,身上的月球尘埃,早就洒得满地都是。这些尘埃非常细小,但在封闭的空间里,很容易给人带来巨大的影响。
    要想在内安然居住,还要打扫一遍。
    细心一些的韩坤在入口处的清理间,将宇航服身上的尘埃全部清理干净,又经过紫外线照射,杀死细菌,随后才进入住房。他操作真空吸尘器,将屋里的尘埃一一清理。再打开通风开关,将残余的粉尘吹出来,最后用紫外线光照射杀毒。
    这许多步骤下来,房间才算彻底打扫干净。
    以后他们每次进入,都要经过这一手续。虽然繁琐,但是能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这个时候,就连汪工也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清理间。
    等到尘埃被清除干净,有可能存在的细菌也被消毒完毕,所有人都涌入房间,七手八脚脱去身上的宇航服。
    半年了,半年来,这身宇航服就和他们朝夕相处,都快要变成他们身上又一层皮了!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脱去束缚,自由自在的伸拳踢腿。
    虽然洗间还没有水(萧强还没来得及重组),无法洗浴。月球的重力也很小,稍不注意,就可能跳起来,碰到屋顶。
    可大家已经是喜悦非常,房间里,充满着他们快乐的笑声。
    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
    他们享受通过了艰辛的建设过程,终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份喜悦,还胜过他们在研究上获得了新的发现,更加让他们珍惜。
    在萧强的带领下,登月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当当地迈了出去,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他们坚信,跟随着萧强,乌托邦计划必将实现!而且不会太久!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呼叫地球”
     更新时间:2008…10…23 20:25:59 本章字数:8138
    是萧强他们建设好月球小屋的第五十二天。
    汪工他们终于完成了大型综合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工作。这是一套可以每小时净化五吨水的工业用净化设备,全长十一点五米,横卧在通道中,如同一套巨龙。
    萧强重组出相关部件用了六天,但汪工他们将之组合起来,就花了十六天。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将两边通道都已经封闭,每一边,共安装了三层气密门。现在,作为基地的封闭通道,已经和熔洞网络隔断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
    萧强他们正在做的,就是将这套净化设备安装在发现冰块的溶洞口。以后,他们将驱动工业机器人,将洞内的冰块取出,放进水净化设备的进料口。在进料口,有一个破碎机,将大块的坚冰破碎成拳头大小,送进加热炉。
    加热炉的温度高达三百度,冰块很快就被融化,在沸腾气化以前送进净化装置。
    水经过净化设备的处理,从末端管道输出,穿过三道密封门,被送进封闭的通道里,萧强等人早已选好的位置。
    萧强他们选择的存水处,就是封闭通道下方的另两条通道。
    这两条通道粗略估计,大约可以存水数万吨。如果做到循环使用,就是来上万人,也能保证足够的饮水、生活需要。
    萧强他们这些日子,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将大量地月壤。运送到通道里,厚厚地铺垫上去。
    自动机器人从出水口取水,然后喷洒到月壤上,将之湿润。
    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通道里已经大变样,成为一个宽窄不已的峡谷。里面铺着五十来公分厚的月壤,走在上面,就像一个大棚基地。
    在通道里几个宽广的大厅,更是被大量的月壤填埋。变成上千平方的广场。
    这一切做完,除了基地里还没有氧气供应,已经很类似于地球上的一个小型农场了。
    接下来,萧强他们要解决的是能源供应。
    本来采用太阳能提供基地电力。并利用部分电力进行电解水,用一条小型设备制作液氢储备,用于月夜时使用,是最好不过。
    不过萧强地异能。也不是万能的。每个太阳能片,仅厚一两百微米,他一天就能重组出,足够数十平方公里太阳能电池组所需的太阳能片。
    可是。要制作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组,还有保护太阳能片地玻璃钢套、支架、追踪装置、聚光透镜等等各种附属装置。在地球上,这些附属设备。可以交由工厂生产。但在月球上。全部都需要萧强用以能进行重组,便显得力不从心。这些东西全加起来。萧强一天最多也就能重组十几个太阳能电池组,电力输送到他们暂住的房间里用来点点灯、使用光脑没有问题,要供应整个基地所需,那是杯水车薪。
    水电、火电,这些地球上通用的发电装置,在这里也都不合适。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小型核反应堆,为基地提供电力支持。
    根据早期地探测显示,月壤里蕴含的3素多达七十多万吨,光是提炼一吨的3,七一而提炼完成的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