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巅峰 >

第378部分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378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船里还有十五名船员,他们已经离开月球基地,十一个月了。
    “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一个声音从驾驶员身后传来。随后,一名传着寰宇公司制服的大汉。漂浮着出现在他身边,用手将自己送入座椅,扣上保险带。
    长时间地太空飞行,让驾驶员头脑显得有些迟钝。在这片荒芜的宇宙空间飞行,精神上很容易变得疲倦。
    他点击了一下触摸屏,弹出来一个画面,上面是一个太空中漂浮的环状行星带。
    “还有三百多万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秒十三公里,还有三天就到了。”虽然太空中没有日升日落。但他们还是用地球时间来计算时间。
    这是地球人,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
    “那帮人怎么样?”他随口问道。
    他说的那帮人,是这艘飞船的特殊乘客,一群由天文学家、行星轨道计算专家、太空工程师、太空陆战队等各种人才组成的混合小队。
    “还能怎么样?”新来的大汉结果飞船操纵管理权。无聊地说道,“我们在这见鬼地太空飞行十一个月了,还能做什么?他们也只是围着激光数据模型,反复讨论着计划。就别说那群小子了。就是我,都已经背下来了。”
    “哈哈哈哈!我也是,被他们吵得头都晕了。”驾驶员轻笑起来,他也不想回去休息舱。听到那些人,反复讨论他们的计划。
    “一颗一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火星。其能量将使一万亿吨的水融化。同时。将使温度上升二点七摄氏度。升到天空地灰尘。会将火星包围一到两年,形成一个温室……。火星中充满了冷冻凝结的气体,只需要用高温让其熔化,就能重新形成厚实的大气层……”后来的驾驶员口中诵念,摇头晃脑模仿着那名天文学家地动作。
    “因为太空中的流行我们很难捕捉,所以,才去小行星带。在那 里,有数十万,到数百万颗直径超过一米的小行星可供我们利用。它们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行,所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被我们轻松捕捉……”头一个驾驶员也幽默地说起来。
    两人相视一笑,都放声大笑起来。
    火星中不是没有水,只不过因为太冷,所以凝结成了冰。
    它的大气层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氧化碳,但只有薄薄地一层。更多的气体,都被土壤所吸收,然后被冷冻起来。
    他们这次前去,就是要执行一项分外大胆的计划:用小行星,撞击火星!
    火星地自传,基本和地球一样,每天地时间为二十四小时三十七分钟,所有地地球人,都会感到非常适应。火星一样有四季,只不过每一季的时间长度,相当于地球上两季。以后移民火星地人,可能要忍受漫长的夏季了。
    三百万公里在地球上很远,但在这茫茫太空,却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个距离,小行星带看起来非常壮观。无边无际的小行星疏密有致,围绕着太阳,排列成一个巨大的环状物。
    而且,星星环表面上似乎排列得非常紧密,但当实际靠近的时候,才看见,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着很大的间隔。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小行星之间,相距少说也有数十公里。
    据天文学家的说法,在太阳系刚刚成型的时候,这些还处于熔岩状态的小行星,本来是一个整体。但在木星的引力非常巨大,将它们强行撕裂成无数的碎片,漂浮在太空中缓缓转动,又围绕着太阳运行,形成了今天这样多达数百万颗的小行星带。
    飞船接近小行星带,又越过它,一直超越到小行星带的最外层,才停了下来。发动机短暂开机,调整飞行姿态,保持和小行星同步运行。
    探测装置被启动,对行星带进行详细探测。
    “我们经过探测,选择了这十颗小行星,”天文学家指着三维成像结果,对所有的队员说明道,“可以看到,其他的小行星不是太大,就是自转太快,都
    我们将其推出轨道。这十颗小行星,我将其编号为  们的尺寸都在一公里上下,而且形状比较规则,利于我们计算飞行轨 迹,控制它们,在我们需要的地点撞击火星。
    另外,它们的自转都比较缓慢,降低了我们将其推出轨道的难度。更重要地是,我们选择的是行星带最外层。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远。因此,这十颗小行星,主要是碳质星体,通过探测数据,可以判定内部包含着大量的水。将这些行星推出轨道,冲撞火星,既能达成升温的目 的,还能为火星带去更多的水分,可谓一举两得。”
    他这番话。在选择目标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队员们听着他的说明,也没有反应。
    “那就这样吧,请王队长来具体安排任务。”
    看到喋喋不休地天文学家退下来。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打起精 神,听队长安排任务。
    王队长走上前,用光点指向六号小行星。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六号小行星,它的直径达到了五公里,是这次最大的。而且上面蕴含了大量地冰,所以。我们将其列为首要目标……”
    会议之后,特种小队的队员们,用一天的时间熟悉了自己的工作。飞船再次向六号小行星靠拢过去。
    六号小行星总体来说。呈现鹅卵石状扁圆体。每自转一周五个小时。
    第一批队员穿上太空服,背上小推力火箭发动机。离开了飞船。在所有人关切地注视下,他们小心地向小行星靠拢。
    五名队员身后,还拖着一个大箱子。
    太空中没有重力,火箭发动机推力不能太大,要不然,太空人可能被这股推力,猛地弹出去,变成漂流在宇宙中地一颗流星。
    “我是一号,已经靠近六号小行星。现确认,这是一颗碳基冰质小行星。”内部通话器内,传来行动小队队长的声音,“我们即将登上小行星,待会儿再联系。”
    通话器里,传来行动小队粗重的鼻息,他们紧张地控制着火箭推进器的喷口,缓慢接近。
    他们地降落地点,都经过了细致地分析,是由超级电脑算出来的最佳着力点。着陆的误差,不能超过一米。
    透过监视器,所有地人都摒住呼吸,关切地看着他们行动。
    队长在最前面,率先着陆。他地脚在着陆地时候,蹬了一下地面,整个人差点又弹起来。
    看见他差点被重新弹回来,每个人的心都揪紧了一下。
    “一号,一号,注意不要用力!这颗小行星太小了,没有多少引 力!”天文学家对着通话器,压低声音向他提醒道,生怕惊扰了他地动作。
    “明白!我已经调整过了,好了,我登上了小行星。我已经登 陆!”
    飞船内观看的人,绷紧的脸皮终于松弛下来,露出了笑容。只是他们还不敢笑出声来,还有四名队员还没有降落呢。
    一号从背上,取出一个鱼枪,对准了脚下的冰层。
    这是寰宇特制的鱼枪,里面充满了高压气体,只需按动扳机。枪刺就会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飞射出去,足以刺穿七毫米厚的薄钢板。
    一号的手指动了一下,枪刺闪电般从枪管射出。
    冰屑纷飞,十公分长的枪刺深深地钻入了冰面,只剩下一个小洞。在冰层里面,枪刺箭头一下弹出一个倒刺,牢牢地扣住了坚冰。
    一号用力蹬着冰面,拽了一下系在枪刺尾端的绳索。
    钻入冰层的枪刺纹丝不动。
    他将长长的绳索抛了出去,让其他的队员抓住绳索,将其扣在保险带上,向着冰层表面飘落。
    这个时候,他们就无需再持续开着火箭推动器了。
    五名队员在冰面上站住了脚跟,将那个大箱子也拖过来。箱盖打 开,他们从里面取出了一支高能激光枪。在箱子下面,则是一整块氢燃料电池。
    “往左面一点,向上,好!就是这里!打孔吧!”飞船里,轨道计算专家指挥行动小队,在冰面上作细微调整。
    一号向手持高能激光枪的队员点了下头:16 k  小 说 wWw。1  6K。cn 文字版首发“开始吧!”
    那名队员调整好激光器的能量发散粗细,走上前,用瞄准装置,将枪口对准了红点。瞄准系统接收着来自飞船的数据,枪口的位置、角 度,一点点和传来的数据重合。
    他手指轻轻一点,一道高能激光一闪即逝。
    大量的水蒸气从空洞中冒了出来,向四周喷溅出来。气体冲击到行动队员身上。将他吹得摇摇晃晃。在保险绳地保护下,才勉强不被吹倒。
    太空中实在太冷了,大量的水蒸气迅速就被重新凝结起来。那些没有来得及逃逸的水蒸气,附在刚刚射出的空洞中,形成小冰粒。
    三次扩张调整,行动小队终于在冰层上,掏出一个直径十五公分、深两百多米的冰洞。
    随后,他们又在飞船的指挥下,在另外两个位置。也掏出了同样尺寸、深度的冰洞。
    第二个小组出发,他们从货舱里,推出一个三层小楼大小的装置,向六号小行星靠过去。并在行动小队的接应下。顺利登上冰面。
    一名操作员登上驾驶座,操纵着这个大家伙,伸出三
    ,慢慢地伸入到冰洞之中。
    激光器降低了能量输出。将冰洞内地坚冰融解开来,将管子包了起来。最后,这个三层楼高的大家伙,被融化的冰。牢牢地固定在小行星上。
    整个行动,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要求的精确度极高。
    行动小队持续了一整天。才完成对整个装置固定。
    第二天。他们休息,由工程师们。调整着装置上地定位仪器、测量设备和控制系统。
    所有的数据都被收入超级电脑,对推进系统的动力,进行精准计 算。所有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就会形成一个计算模型,飞船就能即时对小行星地运行轨迹,做精确控制。
    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总算将三个动力推进装置,安装上了小行 星。一切准备就绪,只带实施最后的点火。
    飞船离开了六号小行星,飞到了距离它一千公里的地方。
    它们已经建立了完整地小行星运动模型,从公转、自转,以及由仪器收集到的星际引力,无一缺漏。当小行星在运行的时候,模拟系统也在同时运行,并根据留在小行星上地探测器收集地数据,进行真实与模拟运行地核对。
    控制专家经过两个星期的微调,将一些细微地错误纠正。
    补天计划,正式实施!
    所有的飞船成员都站在了操控室,激动万分地注视着远处的六号小行星。改变火星历史的时刻,就在眼前!
    “十、九、八……二、一,点火!”
    虽然飞船里,总共就他们十几个人,可是他们还是一丝不芶地执行者操作流程。
    当总指挥宣布点火的时候,按钮,被摁了下去。
    远处的太空,爆发出灿烂的火光,一条火龙喷射而出。在它的推动下,巨大的六号小行星晃了一晃,缓缓地离开了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慢慢飘向人类为它制定的轨迹。
    火箭发动机持续开机一分钟,将六号小行星,推向火星。
    在长长的路程中,它还将再次点火试余次,对六号小行星进行加 速。并在到达火星之后,进行最后的轨道修正。
    它的最终目标,将是火星冰盖!
    用巨大的撞击力,将火星冰盖上的冰层融化,成为气态。
    整个过程中,飞船都将作同程监控,对它做严密跟踪,并实时控制六号小行星的具体落点。
    在对六号小行星进行跟踪的,并不只他们,还包括整个地球。
    初期,六号小行星飘离轨道并没有引起地球上天文学们的注意。它们以为这是又一颗小行星,受到木星引力作用,脱离了小行星带。
    这样的事总是在发生。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太远了,而木星的引力又太大了。
    时常,都有小行星被木星的引力,带离原有轨道,走上遥远的旅 程。它们有的飞往太阳系外,并逐渐脱离太阳吸引力,有的会成为往返太阳系的长途旅行者,数百年才回来一次。
    但很快,他们就发觉不对劲。
    经过轨道计算,这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明显背离了星际引力的规律。在脱离行星带之后,它居然飞向了火星!
    而且,其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加快!
    数公里的小行星,向着它的邻居,迫不及待地直奔过去!
    国际天文学界,一片哗然!
    他们展开了紧张的追踪。想要判定,是什么原因促使这颗小行星,义无反顾奔向火星。许多天文学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想要计算出它地最终轨道,是一头扑入火星,还是和它擦肩而过。
    以往沉寂的天文学界,变得热闹非凡。
    很多媒体也得到了消息,他们邀请了各地的天文学教授,上电视 台、广播电台、网络做客。讲解最新的天文学奇观。
    有些教授则乐观地表示,如果这颗小行星最终撞上火星,将使得火星的温度上升。并讲解了冰层融化、大地解冻、气体重回大气层的数据模型理论。
    也许,人们只需坐享其成。未来火星真的有可能,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星球。
    也有科学家表示反对,认为一颗小行星并不能让火星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要想让火星热起来,至少要有四十颗左右地小行星。撞击之后才能产生人们所希望的效果。
    热烈的讨论持续了一两个月,也渐渐平息下来。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就算火星撞地球,人们也首先要考虑。明天吃什么。再轰动地话题,也只能成为一时的新闻,不可能永远左右人们的思想。
    就在大家对此事开始降温的时候。天文学家们再次发现。又一颗小行星。脱离了轨道!
    几所大学地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之后。再次向人们宣布:这一颗小行星,也是飞向火星的!
    世界沸腾了!
    火星怎么了?火星什么时候,对小行星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了,让一个又一个小行星,脱离它们的运行轨道,欢呼着扑过去?
    有些有识之士则在忧虑,这些小行星假如没有撞上火星,会不会成为不可控制地太空杀手?
    万一它们游荡在太阳系,同样向着地球,高速飞来又将怎样?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