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巅峰 >

第93部分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9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巅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文本操作程序,点开一看,就是一个记事本,没有编辑功能,功能及其单调;
    一个时钟程序……,没办法,现在能够实现的程序还太少,连这个时钟,也被拿来凑数了;
    一个图片播放程序,萧强打开一看,差点没乐出声来,估计是为了赶时间,这个图片播放程序,直接调用的是外来程序,连里面的软件标示,都没来得及改掉!
    再来是录音程序,也和图片播放程序一样,调用的是现成的外来程序,萧强打开以后,没有试用,就将之直接关闭了。
    最后是那个特有的“C:”标志,一点,就退出了操作界面,回到了DOS系统下面,并且不重新输入命令行,就无法再回到图形界面——与其说是个系统切换命令,还不如说是“EXIT”退出指令。
    不过还能怎么样呢,几天时间,就能拿出个初步的效果来,萧强已经感到很满意了。
    “非常不错!”萧强不吝夸奖,“夏教授不愧是我们学校,软件系的一把手,这个操作界面做的非常不错……”
    夏教授微笑着说道:“这都是我手下那帮研究生们搞出来的,因为时间紧,现在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我把一些功能程序给分散发布给各个学生设计,让几个研究生负责统合,要是再有半年时间,应该能拿出比较成熟的作品来了。”
    “那就太好了!”萧强习惯性地准备掏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么,结果被夏教授拦住了。
    “上次你托杨老转交的钱,已经不少了,我们也是才起步,受之有愧啊!说实话,你提的这个项目非常好,让同学们学以致用,真实地参与到一项系统软件中,对开拓他们的视野,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很大啊!别说有补贴,就是你一分不出,我们也乐意做这个项目啊!我这次来,主要是听说你回来了,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修改的地方。”夏教授诚恳地说道。
    以前大家都是闷头学习,编制的程序也是课本上的列出的保留项目,没有多少锻炼。但这次一开项目,萧强指定了内容、要求、外观,剩下的全部交给他们自行发挥。顿时把学生们的潜力都发掘了出来。大家各尽所能,这些天翻书也勤了,还经常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气氛有了显着的提高,夏教授看在眼里,是喜在心头。
    萧强见对方不是客气,也就不再坚持,恳切地问道:“夏教授,不知道你手下这批学生,在毕业以后,有没有兴趣到我公司来?你放心,我一定高薪聘请,绝不会亏待他们!”
    夏教授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说实话,萧强的钞票砸出来,出“巨资”让软件系为他设计系统,还真是有人动了心。
    相对于这个时候大家的工资水平,萧强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让学校帮他设计软件,必然对愿意加入他公司的人,工资待遇也会舍得投入。就是夏教授正在带着的一个研究生,也试探性地对夏教授提出了这个想法,结果被夏教授一通臭骂!
    萧强出钱,为他们增加资金投入,夏教授是感激地。但让学生加入到萧强的私人公司,他却持坚决反对态度。
    这些人以后都是国家栋梁,出来就是国家干部,跑到一个私人公司像什么样子?
    看萧强搞的图文操作系统,目的明显是为了以后挣钱,这和投身国家现代会建设,有什么联系,那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好学生的聪明智慧?
    不过金主在前,他也不好明言拒绝,支吾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情,我跟同学们说说,看看他们的个人意向吧。我也不好强行要求的。”
    “那是,那是!”萧强看出了他的言不由衷,但还是连声客气。
    夏教授该演示的也演示完了,又被萧强挖墙脚到跟前,就不再坐下去,和杨老打了个招呼,立刻就起身告辞。
    送走了夏教授,杨老坐了下来,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
    萧强也在回忆刚才看到的操作系统界面,思考如何在挖掘现有计算机潜力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更完善的功能。
    “小萧啊……”沉默了很久,杨老开口说道。
    萧强立刻回过神,恭敬道:“杨老。”
    杨老话说得很慢:“小萧啊,你的公司,虽说是私人性质,可是,我和那些不知变通的老古董不一样,从来没有另眼相看。就像你卖投影机,也是为国家创造外汇,都是支援国家建设,只是形式不同罢了。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也才这么热心地为你上下张罗。”
    “是!多谢杨老了,要不是您,我想我的提议,肯定是无法得到校方允许的。”萧强感激地说道。
    凭他一个普通大学生,啊,就算不普通,是个私人老板,学校也没有帮你的义务。
    要知道,萧强的提议是,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归于他个人的!
    如果不是杨老的奔波,萧强要想取得这么理想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萧强知道,杨老也知道。
    杨老慢吞吞说道:“从一开始帮你,我就清楚,你迟早会把挖人的主意,打到学校来。这些日子,我也很为难啦。话说,都是为国家出力,你缴税给国家,又能创造大量外汇,我们也应该支持。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是国家的人,你这算不算挖社会主义墙脚呢?”
    这时代的大学,主要的费用都是国家承担,还有那些高昂的仪器、试验消耗,都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大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已经内定为国营企业的职工,只是具体分配方向,还没有确定而已。
    萧强当这两位教授的面,特别夏教授还是系主任的情况下,就冒失地提出招揽大学生,不管夏教授个人怎么想,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没有当面指责,已经是刊载,他为学校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的份上了!
    “当然不算!我们都是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是吧?就像您说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萧强赶紧表明态度。
    挖社会主义墙脚,放在前几年,那和反革命也没多大区别!这个罪名,他可消受不起!
    杨老点点头:“所以,不要太直接了。直接,并不表示最便捷。欲速,则不达!记住这句话吧!”
    “学生受教了!”萧强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我刚才听夏主任的意思,学生实践的机会都很少,很多人都是读死书。我有心组织个兴趣小组,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些学术上的问题,大家交换看法,偶尔再做点实例锻炼,不知道学校允不允许?”
    “这是好事!兴趣小组……,不错,集思广益嘛!这个提法好!”杨老一口赞同,“这个事,你也别太插手,我会和学校谈的。”
    “多谢老师!”萧强在心中,已经把杨老当作了自己真正的恩师,感激不尽。
    “那就这样吧。我也要休息了,你大概也是从军训基地溜出来的吧。时间不早了,你趁着还有时间,还是回去吧。”杨老闭目养神,轻轻地说道。
    萧强身子一振,谁说杨老没想到军训的事情,他老人家只是不提,给自己留面子呢。
    只不过,他肯定想不到,自己能够回来,可是奉了圣旨,由军训基地最高指挥官亲自操作,为了研制出高科技武器而逃学吧。
    “学生就告辞了。”萧强背对着门,尊敬地缓缓退出门外,才向杨桦打了招呼,离开了杨老的家。
    兴趣小组,想不到我的班子建立,是从兴趣小组开始的。萧强嘴角,抹过一丝微笑。
    大概现在,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个兴趣小组,以后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吧!
    真期待和他们一起为未来奋斗的日子,早些到来啊!萧强出学校大门,看到等在对面的军用吉普车,昂然而去。
    正文 第九十章 萧强的奇思妙想
     更新时间:2008…8…6 19:57:35 本章字数:7963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代战争,就是信息传输之争。信息传输的成功率和时效性,最直接地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萧强见到周主任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这次高科技演习的准备基础。
    这一点,周少将和在座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我军早期作战,由于通讯能力低下,很多时候只能采用电台遥控,部队一撒出去,不到约定好的联系时间,连影也找不到。最高指挥官对战场形态、敌我变化,只能由前方将领传回来以后,给予有限的战略指令:攻占某某地区、对敌阻击、争取取得某某地域的控制权等等。而且命令也是含糊的,很少有非执行不可的坚决性。具体临敌指挥,还是右前方将领自我决断。
    到八十年代初期,西南边境战役时期,我军已经普遍配备了军用步话机,指挥部队战场的形态,有了更清晰地了解,也能做出更为明确的指示,快速调整部队,作出有针对性地计划。
    可以说,对信息的重要性,所有的军人,都不会有不同意见。
    对此,萧强也是深刻地明了。
    说句老实话,国内军方,对于什么是高科技,怎么才算是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一直并没有非常明晰的概念。
    我军从创立以来,就是一把小米一把枪,一点一点熬出来的。
    开国之初,就以劣势装备,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在朝鲜大打出手,在有限区域内,打了一场高烈度的战争。
    此后,唯精神论的战术思想,长期成为军队建设的主要方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在我国一直被美苏集团是做眼中钉肉中刺的时候,在连国家经济建设也不能正常开展的时候,奢谈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高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两种思维:苏式建军和美式建军。
    老一辈的将领,大多亲眼见识过二战苏军,集中数千门大炮齐射,所形成的钢铁火焰地狱。无可置疑,这种壮观的场面,确实能在人的感官刺激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在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但萧强自己,则属于美式建军思想的拥护者。
    苏联万炮齐鸣,非常雄壮威武,不过其效率实在低下,它靠的是无休止的覆盖式炮轰,用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碾为飞灰。
    然而,这要消耗多少的资源呢?
    高科技武器的必然性,就在于它的精确性,也因为精确性,从实际上,大力节约了国家资源,减少了战场消耗。因为它消耗的,更主要的是技术储备!是无形的高技术结晶!
    而不是粗劣的大规模集约化产物。
    至于说到高科技武器的昂贵,作为保有部分前世记忆的萧强,是有着最直观认识的。
    在他模糊的记忆中,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生产能力让世界为之震惊。无论什么产品,在中国参与生产之前,都是价格高昂的,一旦中国的生产形成规模,那种产品的价格,就会急剧下降,从而成为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消耗品。
    最开始,这种状况还不突出,因为主要集中在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随着国内厂家的技术革新,生产线换代,电子产品也很快走下价格的神坛,到几十年后,美英等国,只能死死地抱着它们的一部分核心技术,紧守防线。
    所以,萧强对国家未来有着绝对的信心,这和大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同。
    他们对未来会怎样发展,改革是否能取得成效,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心中没有底,用一号首长的话来说,叫做“摸着石头过河”。
    信心,就是萧强最大的依仗。
    既然多年以后的中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那为什么要走苏式建军的道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发展道路上来?
    用一百枚、两百枚炮弹,作覆盖性炮轰的目标,一枚战术飞弹就解决了问题,这会为军队后勤,减少多大的压力?
    所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多生产多少的民用产品?促进多少人的就业?
    所以他借着这个机会,牢牢把握着对高科技战争的诠释权,用一句信息决定一切,为国防科工委精心组织的这场讨论会,打下了注脚。
    萧强的这个结论,毫无疑义地被全部通过,他戴着一顶八一大檐帽,快慰异常。
    他身上穿的是一套军装,这是周主任为他特意准备的。
    军队是一个集体,是一个纪律单位,是集体荣誉感胜过一切的部门。萧强要是以一个普通平民、还是个不到二十岁学生的身份,对着满屋子的军人指手画脚,从情理上也讲不过去。
    所以,他穿着一套军装,一身中校军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现在是军方的临时代表。
    不过,在座的,国防科工委那些资深的老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大校以上的技术级别?还有好几个老科学家,肩膀上都扛着金星,是将级技术军官!萧强一个小小的中校,在这么多将官的包围下,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军队讲求的就是服从。
    作为军方的特派军官,他的中校只是个军阶级别。临时的行政级别,则只要周主任不干涉,这里就是他最大。
    萧强趁着大家统一认识的时刻,立即就把任务分发下去。
    他的任务,是打造一支真正的试验部队,一直以现有科技为基础,努力再现他记忆中高科技部队的实验性部队——一支纯粹的数字化部队!
    当然,这只能是一支技术极为粗糙的数字化部队。
    不可能有现成的GPS定位系统,也不可能为每一个士兵都配备这样一套系统。
    他的打算,就是将定位的任务,交给每个班都会有的、专门的步话机报务员。由这么多科学家,对我军现有的步话机系统,作了全面地改进。
    撤除了许多沉重粗大的电子零件,只要能用集成电路代替的,统统采用集成电路!
    步话机上,加装了一台肩扛式监视镜头,这东西现在还没法做小,在厂家的努力下,也足有一块板砖大小,重达三公斤。
    监视镜头传输的电信号,经过专门的芯片加密,再高度压缩之后,用军用放大器对外放送,类似于电视台现场直播一般,但只有配备了解密芯片的接收机,能将之还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