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

第213部分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书麟应答“安西略懂医术。”
  鬼谷宫有数种绝技独步天下,而其间之一便是医术。
  近来,关于安西郡主收集齐全前朝的《八部全书》已经传遍皇城。
  太医抱拳道:“敢问江六爷,郡主手里可有医书?”
  柳飞飞虽然懊恼,可想到素妍说的话,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孩子,她身子太弱,这个时候若是落胎,对身子的损伤极大,真有可能再也怀不上。“要是太医帮我保住胎儿,我便设法说服郡主拿出绝世医书给你抄写?”
  太医双眼放光,望着喜帐内的妇人,虽病恹恹的,却说得极是认真。“不知郡主那儿是什么医书?”
  “前朝名医华凤、华雏父子所著的《百病方》。”
  前朝为南卫朝,齐太祖一统天下,南卫京城城破之时,宫中大火映天,许多传世名典毁于战火。
  曾有传言,华氏父子乃是三国名医华佗之后。
  “安西郡主手里真有《百病方》?”
  除了华氏后人有此书,前朝藏于深宫太医院的书籍只怕早已焚于大火,没想柳飞飞道出书名,太医满是欢喜。“县主此言当真?”
  “当真,只要你保住我腹中胎儿,我自会说服郡主借你《百病方》中的“妇科千金篇”给你抄阅,此书根据不同的病诊,分为疗伤篇、内病篇、少儿病症篇、妇科千金篇。”
  太医虽没有看过此书,可是听同僚们曾提及过,此书确实分为四篇,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病诊的症状特点,以及如何治疗法。但凡是入门郎中,只要潜心学习,熟读此书,背熟处方,就能成为名医。
  如若能得幸一观,那他就能成为太医院不倒的妇科圣手,得到宫中贵人的赏识,离医正、院使之位便不远了。说不好,亦能成为一代名医,如前卫朝的华氏父子一般,名留千古。就算不呆太医院,还可以做地方上的一代名医。但凡是名医,天下人为治各种病,总会不远千里寻来。
  太医从白藤手里取过药方,细细地看了一遍,“贵府不差珍贵药材,在下换个方子。”
  很快,就写了新的方子。
  看来,这太医真未用心,现在有药书相诱,方才写了最合适的方子。
  太医躬手道:“县主安心养胎,在下明日再来请脉。若是此方有所不适,县主可得提前相告。”
  飞飞相信他不敢糊弄自己,“我信太医。”
  太医退出内室。想到医书,他就觉热血贲张,一定要得到,更不能让人知晓此事,否则他在太医院的前途就真真毁了。他复又回到沉香院,对江书麟毕恭毕敬地道:“江六爷,今日县主所言,还请六爷莫要传扬出去。”
  太医是靠医术谋求前程,不同其他官员,而几乎所有的郎中绝技,都会只传最亲近之人,若是外家弟子求取,最深奥、绝妙之处皆不外传。
  这位太医亦是如此,想到要是能得到此物,真真是前程光明。
  江书麟道:“只要太医能保住我娘子腹中胎儿,必不失言。”
  太医得了话,欢喜地离了文忠候府,回到太医院就开始琢磨起如何保胎,如何减轻柳飞飞妊娠反应的诸多法子。
  坐在太医院无甚事,无非是被按例去后宫与几位宫人请了平安脉,回来便继续在医书里查寻更好的保胎方子。
  一位年轻太医折入屋中,看着坐班的太医少有的认真、凝重,不由问道:“陶太医,今儿怎么这么认真?”
  陶济搁下医书,“反正要到酉时方能回家,不如看会儿医术。”
  年轻太医看看周围,另一边的桌案前亦坐着两名太医,一位是副院使太医,已有一大把年纪,还有一名是副院使的弟子,也是一名较为年轻的太医。
  太院来了个太监,扫视四周,道:“我是吴王府的,许侧妃略有不适,要请千金科的太医去瞧瞧。”
  陶济起身,打着躬道:“小公公,在下是千金科太医。”
  包括副院使在内的太医都好奇的看着他。
  往常,陶济生怕出了差错,但凡有人来,就躲闪不及,如果是请平安脉跑得比兔子快,听说是瞧病,就推三阻四。
  太监审视着陶济:不过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对于太年轻的太医,他总是有些不信。“没有别人了么?”
  副院使道:“今儿坐班的千金科太医就他了。”
  太监冷声道:“走吧,去吴王府。”
  陶济离了太医院,几个人便小声议论起来。
  “奇了,真是奇了,陶济胆小怕事,可今儿也太反常了,居然抢着要去吴王府。”
  年轻太医乙道:“可不就是,今晨平西候府的江六爷拿着牌子来请太医,他便不肯去。回来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之前大家不在,我瞧他一个人捧在医书在那偷乐……”
  副院正若有所思,捻着胡须,“还真是奇了,好好儿的,他乐什么?”
   
  
正文 357 滑脉


   
  太医甲反复地回忆,今日陶济着实太过反常了,热心得有些过火。
  陶济先去了吴王府,给许侧妃请了脉,下了方子,反复审视一番,这才递给了王府的下人。
  太医院给王府、候府开方,皆是两份,一份由病患拿着,一份交回太医院备案。
  出了吴王府,陶济并没有回太医院,而是再去了平西候府,在下人引领下到了沉香院,给柳飞飞诊了脉,道:“虽还有滑脉之兆,亦比早上瞧上去好多了。这个方子可行,县主再吃一日,明日下午我再来瞧瞧,待保好了胎,在下给县主开一剂治妊娠反应的方子。”
  医书的引诱,令陶济不请自到。
  白藤奉命送陶济离开。
  青林院内,几位太太陪江素婷打完叶子牌,正待散去。
  见有沉香院的大丫头送太医离开,议论起来。
  何氏不屑一顿地道:“听说是给累着了,瞧她平日里壮得像头牛,如今刚做了六太太,就学得娇气起来。”
  慕容氏知柳飞飞是害喜的缘故,因娘家无人,只任由旁人议论。竟是连慕容氏也不能帮她解说两句,想到事关素妍的名节,也不敢轻易提及,只希望过上两月,许能告诉众人柳飞飞怀孕的事。
  江素婷想到柳飞飞没敬新人茶,冷声道:“她现在还不算江家六太太?”虞氏是拿她视为亲生女儿般教养大的,就连江素婷的名字亦是江舜诚给取的。儿子们照了“书”字辈取名,素妍和素婷都改作了谐音的“素”,在江舜诚看来,这个“素”字更合女儿家。“伯母还是该给她立立规矩,没的把我们江家的规矩都给乱了。”
  张双双见白藤送太医自平西候府大门方向离去,“今儿这事儿古怪得很,换作是我,只要有口气便要敬了孝道,全了认亲礼,她今日这般算什么。”
  不仅是张双双这般看,就是何氏、江素婷亦是这样看的。今日不赶早敬了新人茶,他日虞氏翻脸不认,说你不是江家妇,柳飞飞也不能说甚。
  江素婷对身后的大丫头道:“少爷、小姐们在哪儿呢?”
  大丫头垂首答道:“二位少爷在睦元堂与三爷、四爷讨论学问。小姐们去寻仁和县主了。”稍顿了一下,“今儿老爷说,让四爷赶早回冀州呢,不能误了学业。”
  江素婷与江书鸿、书鲲、书鹏兄弟的感情最好,只比书鹏小几岁,感情还算不错。小时候,她就爱跟在书鹏后面玩儿。她轻舒口气,“本是说过几日就要过冀州的,赶上二房大侄子的婚事,也得等我们娘几个吃了喜酒再回去。”
  慕容氏笑道:“这敢情好,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在一块打叶子牌。婆母也是喜欢的,大姑子可得多回来,陪她老人家多打几把。”
  江素婷想到飞飞,心里堵得慌,“伯母最爱面子、讲规矩,只怕这心里还憋着一口怒火呢。我且先回张府瞧瞧,待得明儿得空再过来,陪你们说话。”
  慕容氏道:“大姑子是知道的,我不大会打理家务,还得请你来帮我一把才好。我常听婆母说,当年大姑子在娘家时,那可是能干的巧人儿,就是大嫂也多有夸赞。”
  这些日子,慕容氏旁的没学到,学会见人就先夸赞三分。没人不喜欢听好话,便是江素婷亦是如此,此刻正笑眼眯眯的,“二嫂放心,我回府安顿好几个猴孩儿就过府帮衬。”
  慕容氏道:“日子紧着呢,照着皇城的规矩,提前十日就得把聘礼备好,再选了日子过聘礼。”
  对于江素婷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当年,大房、三房娶太太,她尚在闺阁,亦是帮了虞氏大忙的。虽然过了多年,可她嫁入张家,也帮着娶了一房弟媳,嫁了一位小姑子,也算是宅务上的好手。给慕容氏一个“你放心”的眼神。
  江素婷道:“今儿还没与小妹说上话来,我得去得月阁瞧瞧。一转眼,竟长成大姑娘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地分开。
  张双双与何氏少有的走到了一处,一路上都在说六房的柳氏是个不懂事的。
  何氏道:“渔村女就是渔村女,今儿这事儿,她做的真叫人生气。双双,你认她是六房主母么?”
  何氏虽是三房主母,比张双双还要年幼一岁,又比张氏晚入江家大门。
  张双双心下跟明镜似的,笑道:“唉,虽说行事不妥贴,到底是六叔娶进门的。真叫人为难……”
  没说认,也没说不认。
  她才不是傻子,要说不认的话,可这是皇帝赐婚。一棍打死了,回头见面可怎么说,进了一家门,便是一家人。但也不能轻易就说认,老太太还生着气呢,以老太太的性子,忍得住暂不支声,一旦暴发出来,那可是让人难以承受。
  何氏轻叹一声:“只怕是故意的,弄不好啊,跟五房的闻氏一个样儿,也是个只进不出的。从老太太、郡主那儿搜刮了那么多东西去,听说我们孩子多,生怕多给了礼物,又有大姑子带了四个孩子回娘家,怕是借病藏起来。”
  张双双笑而不语。
  就算柳氏再傻,也不会在此时盘算,要是虞氏不认她,她在府里的身份尴尬,虽是入了府,可虞氏不认是江家妇,那便入不得祠堂。
  何氏想套张双双的话,“我是不会让孩子叫她六婶的。哪有当六婶连个见面礼都不给的,自古改口,亦是要给赏钱的。”
  张双双依是不言。
  何氏又说了许多发牢骚的话,“记得当年我过门,起了大早,还亲手给婆母备晨食,可她倒好,竟让一大家子人等她一个。”
  不知不觉间,二人到了分路口,彼此客套了两句。
  这边江素婷近了得月阁,却并未进去,而是令下人通禀。
  白芷得了音儿,出来迎接,领着江素婷主仆进入院门。
  素妍在楼下花厅待客,白芷领着丫头上了茶点。
  江素婷当年出阁前,也住在得月阁里,对这里一砖一瓦都倍感熟悉和亲切。那时候的江府还没这么大,至少没平国公府的那片屋子、花园。当年除了二层楼的主阁,只有东边有两间厢房,如今西边不仅新建了厢房,而且还是三间。小厨房设在东厢房一侧,院子里的桃花、杏树还在,比她在这里时更大了。小心地打量着得月阁的变化,仿佛还是老样子,又觉得哪里不一样了,院子里一如记忆里的干净、整洁,就连从院门通往花厅处的小径两侧都种满了月季。
  正值二月,杏花开得正妍。粉白色的花瓣散发出醉的馨香,深吸一口,似要将她带回待字闺中的日子。
  素妍亦不急,没有话,只静静地喝着茶。
  江素婷回过神时,抬手示意,白菲令两个服侍的二等丫头下去。“附庸山人的画,珍贵无比,也不敢开口求取,想讨两幅妹妹的墨宝,不知妹妹意下如何?”
  看来,连江素妍也知道自己是岭雪居士的事。
  “倒有两幅绘月季、杏花的,姐姐若是不弃就带回去,因新近才画的,还不曾装裱。”
  江素婷见她没有回拒,立时笑道:“我听二嫂她们说了,你的画得找张记字画铺掌柜装裱,否则弄不好就失了丹青颜色。”裱不好画,反倒毁了画。
  素妍吩咐白菲取了画来。
  江素婷接过,看到一侧的题跋,没想几年不见,素妍的字写得这样的好,就连画也是极好的。挑眉笑了起来,“妹妹给的,我可就不客气了。听说等传远的婚事办了你和伯父就要回晋阳省亲?”
  “爹离开晋阳三十多年,亦近三十年没回去。是该回去瞧瞧,祖坟在那儿,二叔一家也在那儿呢。”江舜诚做了三年知县,方奔赴千里回乡接虞氏母子。回到家里,方知寡母病亡近半年,生怕误了他的前程,只留了一封遗书给他,不免到寡母坟前大哭一场。
  江舜诚看罢遗书,知母亲担心他高中做官后弃了虞氏,在坟前发过毒誓,今生今世都会善待虞氏母子。
  那时,老四江书鹄因染了天花病亡,只得带了虞氏与三个儿子奔往任。在任上又呆了一任,才因在地方官声不错,又被提拔至皇城当差。江书麒、江书麟都是在皇城出生的。
  对于父母,江素婷反而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她亦有二十多年没回去了,在她印象里,总是母亲的斤斤计较,日日盘算。她不喜欢自己的亲生母亲,觉得她太过小家子气,原本母亲就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哪里比得世家出生的虞氏。
  “要不是我有猴孩儿缠着,还真想回晋阳老家看看。”
  素妍依是含着笑,“具体起身日子还未定,只怕到时候还得唤上个侄儿跟着。”
  江素婷很快就想到了传字辈的侄儿们,“是传业还是传达?”
  “还不知道呢。得近了动身日子才能定。”
  姐妹二人寒喧了一阵,江素婷道:“在冀州时,我得了两套上好的头面,式样倒也别致,明儿送来,妹妹戴上指定好看。”
  今日素妍出手大方,给了她四个儿女人人一份价值不菲的见面礼,江素婷也不是小气的,想着都是自家姐妹,也得回份礼才好。
  “姐姐客气了。”
  “你可别嫌弃,冀州不比大地方,许是不及皇城的,但那两套头面好在倒也雅致别样。”
  素妍将她送出院门,看江素婷满心欢喜地离了得月阁。   
  


正文 358 讨画

 
   
  江素婷唤了大丫头,寻四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