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224部分

天生韩信-第224部分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是颤抖的手接过了军报,缓缓打开一看,顿时面如死灰。沉默了许久,才转头看着萧何一字一字的吐道;“曹参去了。”
二百五十七章 大风歌(二)
    曹参原本是沛县的椽狱,刘邦当时是亭长,为其下属。、…可他从未小看过刘邦,反而一直对他恭敬有加。大概他也是受萧何的影响,觉得刘邦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换句话说就是觉得刘邦一条潜龙,虽然穷困潦倒,但却非池中之物。
    当年萧何和曹参都已经是官吏之身,而刘邦不过是一介布衣,以他们的身份结交刘邦已属不易,更何况抛家弃子屹然跟随刘邦起兵反秦。要知道在秦国谋逆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不赦之罪,那时候秦国实力仍然强大无比,而义军的前途却是飘渺不定。
    所以当初最早追随自己起事的那批人中,刘邦心中最怀有感激之情的无疑是萧何和曹参。只是曹参性子冷淡,为人拘谨严肃,这也被一向不拘小节的刘邦不喜,再加他一直甘于做萧何的副手,光芒渐渐被萧何所覆盖,久而久之,曹参竟不显名于各处。
    但这并不影响刘邦对他的信任,而且曹参不但擅长文事,同样也武功赫赫。刘邦刚刚起事的时候,势力非常弱小,竟接连被秦国守军所败,一时狼狈不堪。曹参则亲自请缨,亲率二千军出偏师出其不意的偷袭胡陵、方与,攻打秦朝郡监的军队并且大破之。这才让刘邦形势好转,在淮北站住了阵脚,有资格成为怀王麾下的大将之一。
    论文曹参不及萧何,论武他或许也比不勇武过人的樊哙等人,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却是能文能武。而且曹参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事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刘邦托付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做到丝毫不差。当初田横的枉死,皆是处于曹参的一手所为,不但让刘邦成功僭越了齐王之位,也堵住了齐人的悠悠众口。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露锋芒的能臣干吏,如今却也离开了刘邦。
    先是夏侯婴,随之樊哙,到现在的曹参,当年最水刘邦起事的五位心腹之臣,如今已经凋零了大半,只剩下萧何和周勃二人。
    刘邦紧紧的捏住拳头,脸色青筋爆出,面色十分可怖。曹参的死不但让他悲痛万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心中恐惧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实现。
    齐地若失,他刘邦就退无可退,死无葬身之地。
    萧何看着刘邦有些落寞的背影,默然无语,眼中却已经渐渐湿润,曹叁不但是他的相处多年默契的同僚,也是他最为依仗的知己。陈平却先是惊愕,随后低下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汉国背后失守,这对如今的僵持不下的局势来说无疑是对刘邦的釜底抽薪。原本是想坚壁清野拖垮秦军的,可如今却成了腹背受敌,在后方尽失的前提下,一切坚守都变的毫无意义了,只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
    萧何强压下悲痛,前一步沉声道;“汉王,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你切不可太过悲伤,多少绝境我们都顽强的停了过来,如今虽然凶险,可也未必没有转机。”
    刘邦惨然一笑,笑容满是苦涩,反问道:“转机?能有什么转机,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我早就说过,这韩信是我命中的克星,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每次我风光无限的时候,总是他将我从高高在狠狠的拉下。我还能做什么呢?还应该做什么呢?”
    萧何看了一眼旁边一直闭口不语的陈平,问道;“陈平,你向来擅长谋略,那如今之困局你可有何办法破解?”
    陈平苦笑,“相国大人高看我了,我哪能有什么好主意。若非要我说的话,恐怕是汉王也早已经想到的,无非就是全力平叛,以霹雳手段趁叛贼们立足未稳时将他们连根拔起,否则一旦气候已成我们就大事休矣。”
    刘邦微微定神,想了想问道;“周勃需要守城,无暇分身,那只能是让周苛去了。”
    陈平点了点头,又道;“还有,我们决不能让叛贼们和秦军连成一线,必须将他们隔离开来逐个击破。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翻盘的机会,若是再败,纵使孙武在世也是无济于事了。”
    “关键是在博阳。”萧何沉声道,“只要守住了博阳,秦军绝不可能置后路于不顾孤军深入胶东。”
    刘邦微微点头,脸色仍然有些发白。博阳是齐地大城,城高池深,又是周勃亲自带领五万大军驻守,想来不会有什么闪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这就让王卫带三万人前去支援。”
    ……。
    再得知胶东、琅琊二郡的叛乱后,秦军下一片欢庆。士气大振的秦军接连发力攻克了几座城池。韩信亲自领军阵,大军直逼博阳。
    博阳是济北郡的郡治所在,也是衔接齐国东西部的重要枢纽。若不攻克博阳,秦军就无法深入齐地腹地,否则一旦博阳守军出城反击,秦军就很可能后路被断,首尾不能相顾。
    博阳既然是要冲之地,重要性仅次于都城临淄,所以刘邦才特意让周勃驻守此地。
    面对着秦军的大兵压境,周勃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只是吩咐手下日夜巡防,防止被秦军偷袭得手。
    攻城不比野战,野战大多依靠将帅的谋略取胜,而攻城更多的是堂正之师,依靠彼此的实力对比按部就班的攻取城池。孙子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围城所用兵力,大多数倍于守城兵力。然后城内汉军有八万大军,而攻城的秦军不过六万人马,非但没有数倍之反而远远不及。
    这也是周勃自信满满的原因所在,就算秦军精锐悍勇,可守城方的优势也足以弥补兵员素质的不足。以六万之兵围八万之城,这韩信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他只需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按照守城方略来便可固若金汤。
    尽管如此,周勃仍是谨慎为,这几日都是甲不离身,不辞辛苦的昼夜巡防城池,生恐有纰漏出现。
    让他费解的是韩信并没有急于进攻,到达城下后反而扎营休整了一夜。当晚周勃派出了敢死之士试探性的夜袭,却被早有准备的秦军趁势掩杀过来,差点趁乱冲进了博阳。
    见秦军早有防备,周勃便放弃了出城反击的念头,只是专心的想要放手城池。幸好博阳城高池深,又有足够大军用一年的粮草,城内又有活水可以取水,倒也不用担心秦军的围困。
    到了第二日的清晨,入睡没多久的周勃便被他的亲兵给推醒了。
    “什么事?”坐起来揉了揉太阳穴,周勃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沙哑的问道。昨晚他巡城到了深夜,这才躺下没多久就被唤醒,仍然觉得身心疲惫。
    那亲兵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大人,城外秦军的动静有些奇怪,守夜的张将军不敢擅作主张,所以让喊醒了你,要您亲自去看看。”
    “我这就去。”
    周勃匆匆赶到城楼,放眼望去,却见对面秦军的营地已经斗罗了起来,大量的攻城器械被纷纷推了出来,一字排开堆放在营地前面。
    周勃是见过攻城大阵仗的人,当初反秦联军围攻咸阳时,他就曾身先士卒的带过死士跃过咸阳城墙。所以对攻城守城的战术器械他并不陌生。
    可是当他眯着眼睛远远看着秦军营地前停放的几十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时,心中生起了一丝不安。这些都是他没有见过的东西,那最后排的是一排巨大的战车拖拽,长长的木杆看去有些像在咸阳之战中大出风头的抛石机,但又不全像。前面的则看去更加奇,像是云梯,但其下又有托盘和车轮,倒是有些不伦不类。
    而此时对面秦军营中的韩信,却正笑意十足的看着这些墨家新建出的工程利器。
    “这是我按照最初定好的图纸造出的抛车,其射程远较普通抛车多了近一半,能打到二百步,高能逾过三丈高的博阳城墙,负重的石弹也多了许多。”一旁的工匠公羊谷微笑着解释道。
    “真是好东西。”韩信忍不住抚了抚车,赞叹道。
    原本秦国工匠技术也是领先于关东六国,像放置在咸阳城内的巨石机就威力巨大,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拆装十分不易,若要千里迢迢从咸阳运来,恐怕仗都已经打完了。
    所以韩信才想着向墨家求助,昔日墨家师祖墨翟便是以机关术和攻城守城之法而闻名天下,和当时的公孙般并称为两大奇才。墨家虽然以消弭兵祸为己任,一直专研守城之术,但善守者必先善攻,若不能熟悉各种攻城战法,那谈何守城。”
    公羊谷便是墨家中以机关术而闻名的门人之一。他性情孤僻,极少和外人联系,只是专心研究各种器械。当时天下已经归一,秦国多要面对的敌人都是南蛮北牧,这些敌人哪里会有像样的城池坚守,大多都是短兵相接,所以公羊谷便失去了将其发扬光大的机会。
    所以当冉易将公羊谷推荐给韩信时,韩信没想到墨家竟然会有如此人才,不由喜出望外。而这些新式的攻城器械,正是公羊谷冥思苦想出的宝贵劳动成果。
二百五十八章 大风歌(三)
    “此物能掷百斤石弹,声如霹雳,故名霹雳车。。&&”公羊谷面带得意,捋须微笑道。这是他毕生所学的杰作,谈起自然心怀激荡,得意十分。
    公羊谷性情孤僻,虽是墨家中人却极少和同门来往,平时都是隐居深山专研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冉易年少时曾跟随师傅去拜访过一次他,对他的技艺倒是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当初韩信问冉易墨家有无杰出的工匠时,冉易第一个便想到了公羊谷,并以钜子的名义向他引荐了韩信。
    公羊谷本是魏人,对秦人自然没有好感,只是碍于钜子元宗的面子,这才不得不答应见韩信一面。毕竟他就算再遗世独立也是墨家门人,钜子的命令仍要尊崇。
    公羊谷本想尽量不说话,然后找个借口就打发韩信走的,却不料韩信一见到他所设计之物便大发意见,一下说这里不对一下说那里不妥,这倒激起了这个老头子的好胜心理,立刻出言反驳。两人就在那争执起来,公羊谷自然不用说,一生浸淫机关术自然通晓极深,而韩信却有着二千年后的耳濡目染,虽然想法看似天马行空荒诞不经,但细细一想似乎又有几分道理。
    公羊谷和韩信一番争论下来,倒是受益匪浅,原本心中困惑不解的地方隐隐有了些豁然开朗之意。当下兴奋异常,不停的缠着韩信询问这询问那,数日下来竟将他引以为知己,韩信出言相邀,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山相助。
    韩信在邯郸城外寻了处占地极广的庄园,单独辟为公羊谷的场地。又从咸阳将作府紧急抽调来了百余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再从赵地招募了数百名工匠,以此为公羊谷的配手。公羊谷一生清贫,在山中隐居也大多是靠墨家的接济才能进行他的实验研究,做梦也想不到韩信会给他如此厚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个年代并没有太多的机遇和运气,能得到位者的赏识并引以为知己,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公羊谷虽然性情孤僻,可也并非不知道好歹的人,韩信如此对他,他怎能不心生感激,加倍的努力以此来报答他的器重。
    所以韩信南下攻打齐地不到半个月,他便带着新造好的二十台霹雳车和三十台蹬城耧车赶来相助,倒也来的及时。
    “百斤石弹!”一旁的张耳不由变色惊呼道。“当真可以如此?”
    要知道战国时期抛石机尚属于启蒙阶段,并未向后世那么普及,一般的投石机都只能负弹五十余斤,像咸阳城那种大型的投石机因为是固定的基座,也能勉强到达百斤。可这霹雳车却是可以用车轮移动,居然能负蛋百斤,委实骇人听闻。
    公羊谷面露得色,哼了一声道;“有何大惊小怪的,只是没见识。这只是老夫仓促所造之物,若给我多些时就,定能造出更为犀利的霹雳车。”
    张耳也知道这个老头子性情古怪,对他的嘲讽只是一笑而过,也懒得和他计较。又指前排三十台蹬城耧车问道;“这其中又有何奥妙,与普通的云梯又有何区别?”
    见自己的得意之作被问道,公羊谷自然十分乐意炫耀一番,便笑着说道;“这你就不懂了。云梯是当年楚惠王为了达到称雄目的,命令公输般制造的,号称能‘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其实是公输般这家伙在吹牛,他所造的哪里称得云梯,实在简陋之极,可笑可笑。”
    韩信和张耳相视一笑,墨家和公输般向来不和,当年一个主攻一个主守势成水火,公羊谷如此贬低公输般,倒也情有可原。
    之间公羊谷又说道;“公输般所造之云梯梯身可以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而我如今所设计的‘飞梯’则有了很大的改进,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同时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大军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还有……“
    公羊谷的一番专业术语的说辞说的韩信和张耳不由有些晕头转向,韩信连忙出言止住了他继续说下去的趋势,“如此说来这种新型的云梯能让我军士卒伤亡减少许多。”
    公羊谷点了点头道;“这个自然,这也是我改进云梯的初衷。若先以霹雳车摧毁城墙和守兵的斗志,再一鼓作气迅速的用飞梯迅速登墙,想来城池可下。”
    韩信看了他一样,忽然深深的一躬,沉声道;“韩信在这里提天下苍生拜谢公羊先生,若得此利器,天下也可迅速平定,百姓也能少受些疾苦,公羊先生是在功不可没,请受韩信一拜。”
    公羊谷虽然为人倨傲,但对韩信也是十分尊重,见状急忙扶起了他,顿足急道;“将军你这是折煞老夫了,老夫何德何能,如何能当得起你这一拜!”
    韩信挺起了身子,闻言微笑道;“如何当不起,你所作为不但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若得此利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