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54部分

天生韩信-第54部分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代。就算我们拿不下头曼城,草原如此之大,也能随机应变伺机脱身南下。”
    “而且,一旦我们出现在头匈奴的大后方,消息传来,一定会让他军心动摇,这对大帅未尝不是机会。”
    韩信最后的话让王离终于下了决心,同意了他的冒险提议。
    韩信心中欣喜若狂,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独自统领大军作战,若是成功的话,那他不但在北军中的地位非同而且能成为了王离的心腹。
    韩信心中暗暗下决心,不论如何都要把握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为了保证消息不外传,王离并未与军中的将领通传,只是和苏角、涉涧二人商议了一番。苏角对韩信这次大胆的提议很是赞赏,涉涧并未多说,只是提醒了王离寒冬将至,因早日准备退兵。
    至于出征的一万余人,王离打算从中军和右军中分别是右营的三营、五营以及他的中军一营,共约万余人。主将却不是韩信,而是王泾,韩信只是被临时委任为五营的代理军侯,为军中副将,奚达则被王离调往中军听用。
    见主将不是自己,韩信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对王离的意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过是让自己的儿子挂上主将头衔,若是成功的话,功劳数他最大,若是失败的,自然有韩信这个始作俑者的顶罪羊在。
    但不管怎么说,从一介曲侯,跃然升为军侯,虽然只是临时的,可也并无什么区别。王泾自然是老相识,自从那次韩信故意相让后,他就再也没找过韩信的麻烦了。中军一营的军侯是一名四十余岁的老军侯,名叫栾季,从军三十余载,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王离可能是担心王泾和韩信过于年轻,所以特意陪了一名经验老到的副手。
    这千里奔袭的计划既然是韩信提出来的,当然是以他为主导。王离自然知道王泾的才能和经验都不足以胜任主将之职,便千叮咛万嘱咐,让王泾多听韩信和栾季的,不要擅作主张。王离则亲帅大军,继续向北缓缓而行,以吸引匈奴人的所有注意力,掩护韩信他们的偷袭计划。
    待一万jīng骑集结完毕,便趁着夜sè,悄然的离开了大军。
    从这件事上韩信不难看出,王离却非大将之才,而且sī心极重。若是尽信韩信,何不将这一万大军悉数托付给他出了这个奇怪的组合,主次不分,权责不明,若是王泾和栾季配合还好,要不然置身险地却将令不一,那就十分危险了。
    幸好王泾一路上到没有多加为难韩信,可能是上次百huā楼的事情对韩信心生好感,也可能是王离多加劝告。栾季则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他是中军军侯,王离的亲兵出身,对王泾这个少将军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王泾没有提什么异议,他也就默许了韩信的指挥权。
    初定的行军路线是自西折向北,这一带仍是匈奴主力出没的地带,为了隐匿行踪,在大漠以南韩信便让队伍白天休息,夜晚行军,路上遇到匈奴人的零散牧民则悉数杀尽。
    沿着沃洱河向北,疾行了五日,便到达了瀚海。
    瀚海并不是海,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在匈奴语中被称为‘乌尔代斯潘’,意思是恶魔之地。之所以被称为瀚海,是因为它纵横八百里,横断草原,满眼望去尽是黄沙,便如同大海一般。
    瀚海将草原一分为二,往南则为漠南,向北则为漠北。漠南通往漠北有三条道路,一条则是瀚海之东,沿着大漠的边缘绕行,这条道路也是匈奴人南下所用,如今牢牢的掌握在匈奴人手里。秦军既然是想攻其不备,这条路肯定是用不上了。另一条则是瀚海之西,却是在月氏境内,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所以也不做考虑。
    韩信选择的第三条道,便是沿着丁零古道横穿瀚海,也是最近最隐蔽的方式。
    这条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很多地方甚至路也没有。丁零强盛称霸漠北之时,常常有商队横穿瀚海南下和中原便在瀚海中有井的地方设置了驿站,以便过往的商队使用。后来渐渐的泉水枯竭,这条丁零古道便也被废弃不用了。
    四年前匈奴人为了躲避秦军的打击,将王庭迁往漠北恬也只追到瀚海便停止了追击。所以对秦军来说,瀚海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从未到达过。瀚海成为了匈奴人的天堑,秦人对其也是望而却步,所以头曼绝不会想到王离会如此大胆派一支秦军穿越过大漠去偷袭头曼城,这便是韩信的机会。
    而且,韩信之所以这么信心满满的告诉王离,是因为他还有张王牌在手。
    田市在加入秦军前,曾经在大漠中为马贼数年,对瀚海十分熟悉,这条丁零古道便是他告诉韩信的。他本是半胡半秦,直到被匈奴人追bī的走投无路,才隐瞒了身份加入了北军,这些都是与田市相处许久他才告诉韩信的。
    虽然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一进瀚海秦军经验不足的缺点还是迅速暴lù了出来。尽管在进入瀚海之前,田市再三叮嘱要节约用水,但很多士卒仍然不懂沙漠中水的宝贵才三天的功夫,便将壤袋中的水喝的一干二净。幸好田市对大漠熟悉至极,在队伍快陷入绝境之时找到水源,这才避免了秦军陷入灭顶之灾。
    韩信前世一直听说沙漠怎么怎么样,只觉得不过是热一些渴一些而已,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
    烈日当空,耀眼的太阳晃的人睁不开眼。眯着眼睛想远处望去,只觉得热腾腾的空气也在翻滚,映着远处景物的倒影不断摇晃。即使有风,也是一阵热làng吹来,更人觉得连血液的水分都被吹干了一般,只是干渴的厉害。鼻孔间满是黄沙,彷佛喉咙都要冒出了火焰。
    才五天的时间,原本雄赳赳的一只虎狼之师,便被这一望无际的瀚海折磨的没jīng打采。所有人都是木然向前,紧紧的贴着马背,眼睛听着身前的同僚,深恐掉队。
    在沙漠中若是掉队mí路的话,那只有死路一条。
    王泾自xiǎo锦衣yù食,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原本他以为这次远征只是纵横疆场、策马奔腾,出征前满怀jī情,却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经历。他也是硬气之人,坚持和士卒同等食物和用水,几天下来人整个人都变得有气无力,只是贴在马背上机械的跟着队伍。韩信见他这样下去肯定还没出沙漠就要嗝屁,便命人找到木板,拼凑了一辆简易的马车,将他强行拉了上去。
    这样整支队伍的重担都落在了韩信和栾季身上,两人强打起不停在在队伍中来回奔走,鼓舞着士气,同时也提防着有士卒晕倒掉队的。
    为了减轻负担,秦军几乎丢下了一切可以丢下的装备,仅留在战斗用的佩剑和弓弩。甲胄早已被丢弃了,一个个都穿着布衣,衣衫褴褛的如同乞丐般,哪还有半点虎狼之师的气质。唯一让韩信欣慰的是,他们还在坚持,努力的保持着行列,并未溃散。秦军骨子里那股对纪律xìng和服从远不是其他军队能比拟的,这让韩信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到了夜晚,沙漠又寒冷异常异常,已经缺少装备的秦军士卒哆嗦着苍白的嘴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一些灌木,点上篝火便好受了许多。
    白天不断有人从马背上掉落,夜晚睡觉时,也常有人一觉睡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秦军都是默默的用黄沙掩埋同僚的尸体,十几年的征战已经让他们习惯了死亡。马匹的折损也非常严重,马的耐渴xìng自然比不上了骆驼,秦军也是尽量忍着渴意悠闲供应战马。要知道在这茫茫的大漠中,若是失去了战马,那走出去的希望就更加渺
    所有人都可以绝望,但韩信不行。他是这支队伍的主梁骨,若他也倒下了,那等待这支偏师的命运就是彻底的覆灭。
    栾季巡视完后队,只觉得口干舌燥,嗓子干的冒火,拿出了马鞍上的水袋,拧开xiǎo心的喝了一口。甘甜的液体流入喉间,便如同干旱许久的田地被甘霖灌入,栾季舒服的闭上了眼睛,又凑在马口旁xiǎo心翼翼的给它喂了xiǎo半袋,便强忍着渴意将水袋收起。
    抬头见韩信在不远处的一处高高的沙丘上,正出神的望着缓缓行进的队伍,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栾季轻挥马鞭,纵马迎了上去,默默的站在韩信身边。
    “听说是你向大帅提议这次远袭的。”栾季忽然开口说道。
    韩信看了他一眼。“恩,是的。”
    “很冒险,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我跟了大帅十几年,他的xìng子我了解,你能让他同意这么冒险的提议,而且还派少将军同行,你一定没少下功夫吧。”
    韩信听出了他的话中似有所指,抬起头淡淡的说道;“富贵险中求,要成就功业,自古都是如此。大帅心中这么想的,我心中同样这么想的。”
    栾季听他年纪轻轻心志便如此坚定,不由诧异的看着他,沉默了许久,才叹了口气说道;“可能是我老了,顾虑和牵挂的太多了,不像你们年轻人一样为了功名可以搏上一切。”
    “韩信,这一万多兄弟的xìng命就jiāo在你手上了,记住,他们都是有家有亲人的。我栾季会配合你,不过你要答应我,要尽可能的把他们带回家。”
    韩信平静的看向栾季,“好,我答应你。我不但要把他们带回家,还会为他们每个人都送上丰厚的军功,前提是你和王泾都信任我。”
    栾季点了点头,“少将军那我会帮你看着的,韩信,别忘记你今天答应我的话。”说完掉转马头,扬鞭离去。
    韩信看着他的身影,许久不语。
    PS:今天回来晚了点,抱歉呢,
    '。。'
    。。
第七十一章 八百里瀚海(下)
    进入瀚海已经十二天了,水匮乏的同时,食物也开始短缺。、为了减轻负重,队伍只带了十余日的口粮,田市原本估算十日足够走出沙漠,实际上却有了些偏差。不得已韩信只得下令将食物统一收集,定量分配。
    干渴和饥饿折磨着每一名秦军士卒,绝望开始笼罩整个队伍,只是靠着严格的军纪才勉强维持着。不满的情绪开始蔓延开了,关于这次绝望的远征是韩信一力促成的消息不胫而走,士卒们坐下来休息之时纷纷jiāo头接耳,望向韩信的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
    韩信对这些自然心知肚明,他不过是个曲侯出身,只是被临时委任为军侯。而且这只秦军的主将并不是他,而是王泾。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职位的合法xìng上来说,韩信都无法让士卒信服。
    右军的五营还好,奚达一直对韩信关照有加,临走前也再三叮嘱部下多加配合。齐姜、范雍、吴歇三人这三月来和韩信都相处的甚为融洽,虽然对他迅速上位颇有微词,但还是支持他的。栾季一直沉默寡言,一路上却恪守职责,韩信的一些提议他也没有拒绝,有他在,中军二营的士卒就算不满,也能弹压的住。
    问题就出在王泾的右军三营上了。
    王泾是少年得志,出身将mén又武艺了得,自然是飞扬跋扈格张扬。主将如此,带出的部下也可想而知。三营连出mén都是横着走的,惹下天大的事,也有王泾这个护短的主帮扛着。
    刚进瀚海时,王泾就病倒了,所以三营也失去了主心骨,代理军侯丁峰和邱石等人得到了王泾的吩咐,也就低眉顺目的听着韩信的指挥,没有发难。但越往后,先是缺水,后来又是即将断粮,士卒们人心浮动,丁峰等人对韩信的不满也是越积越多。
    这一日清晨,丁峰刚刚睡醒,便听到帐外一片哭声,心烦气躁的走了出去,见一群人围着,便上前大吼道;“吵什么吵,出了什么事。”
    问清楚才知道是他曲里的一名百将昨晚死了。秦军带的辎重极少,也只有丁峰这种级别的军官睡觉才能有个xiǎo帐篷,其他将士都是互相依偎着在野外倒地便睡。这名百将丁峰也是熟悉,是名脾气极好之人,平时对部下体恤非常,一直很得士卒们的拥戴。
    昨日这名百将就病怏怏的,丁峰也没放在心上,却不料一晚上过去,他竟然死了,这下他几名部下便哭成了一片。
    丁峰直直的看着那百将的尸体,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任由他们哭泣。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整个三营的人都凑了过来,群情沸腾,场面渐渐有些失控。
    这时一名地上哭泣的士卒一把抹去眼泪,站起来对丁峰大声吼道;“大人,这十五天来,我们三营已经死了四百多名弟兄了。如果是在战场上死在匈奴人的刀下,我刀疤子绝无任何埋怨,可让我死在这种鬼地方,我不服。”
    士卒们纷纷鼓噪,大声喊道;“我们不服,我们不服。”
    丁峰被众人齐齐责问,顿时心头冒火,怒吼道;“你们以为老子想来这个鬼地方呀,谁愿意来谁是孙子。好,我们不走了,我们要回去,离开这个鬼地方。”
    韩信昨晚巡视营地到很晚,现在也是刚刚起身。这三个营都是分地驻扎的,相互之间隔着二百余丈。远远的听到三营的营地人声沸腾,韩信心中隐隐觉得不妙,正好见齐姜和田市等人急匆匆的走来,便急忙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齐姜面sè十分难看,焦急的说道;“韩信,大事不好了,三营那边炸营了,士卒们都吵嚷着要回去。”
    韩信心中咯噔一下,急忙问道:“那王泾呢?”
    “不清楚,没看见他,他这几天病的不轻,可能还在帐篷中吧。”
    “那是谁带头的?”
    吴歇咬牙切齿道;“还能有谁,不就是丁峰邱石他们几个,早就说过这几个家伙不是什么好鸟惹事。”
    听完这些,韩信悬着的心才稍微宽了些。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王泾并没有直接参与,他才是军中主将,若是他直接号召反对韩信的话,那韩信就没有一点机会了。还一个就是三营虽然炸营了,但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至少还有丁峰等人主事,所以并不是最坏的情况。
    当下沉yín会当机立断道;“田市,集结好二曲。”
    “是。”田市大声应道,转身迅速的离开。二曲是韩信一手带出来的队伍,也是韩信唯一一支能完全调动的部队,所以韩信才让田市将其集结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齐姜一愣,眼神有些复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