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 >

第294部分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她心里总是有些嘲笑看不起。不会说只会做。

    后来娶了这个续弦,知书达理书香人家,文文雅雅,能说会道,怎么看都舒服。

    如今看来,能说的又有什么好!只会对着自己人耍横,而当初戈娘只会对着外人维护自己。

    程大夫人伸手抚着这个名字,眼泪忍不住滚落。

    “大嫂,我不想死,我不能死,我死了,娇娇儿可怎么办…。。”

    “大嫂,我想我好不了了…”

    程大夫人俯身在几案上哭起来。

    要是戈娘还在,要是戈娘还在该多好。

    厅内传出咳嗽声,程大夫人慌忙停下哭,胡乱的擦泪起身向内。

    “老爷,你醒了?”她问道。

    却见卧榻上的程大老爷早就醒了,手里还拿着一卷册。

    “没睡。”他说道。

    没睡。。那就是刚才的事他都听到了。

    程大夫人坐下来抬手拭泪,程大老爷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手里的卷册,程大夫人哭了一会儿也不哭了,问他看的什么。

    “族谱。”程大老爷说道。

    “看这个做什么?”程大夫人说道。

    程大老爷笑了笑,伸手指着其上。

    “你还记得父亲当初怎么给她起的这个名字吗?”他说道。

    程大夫人愣了下,谁?她侧身看去。

    程昉。

    程昉是谁?

    她的视线再向上,看到程二老爷的名字,顿时觉得心口一闷。

    “老爷,你别看了,也别想了。”她又流泪说道。

    程大老爷笑了笑。

    “为什么不看,为什么不想。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和人,不舒心难过,不看不想,就不存在就能过去了吗?越是遇到这难处。也越要认真的对待,不逃不避。”他说道。

    程大夫人拭泪有些无奈。

    “可是大夫说了,你这病不能生气。”她委婉提醒道。

    看一次被那女人气一次,非要气死了才算好吗?

    程大老爷没理会她,依旧看着卷册上的名字。

    “程昉,当时本是给男孩子的名字,明亮,光亮,父亲知道我平庸,二弟也不过是了了。所以咱们程家的前程就要看这一下辈了…。”他接着说道。

    程大夫人闻言流泪更凶。

    “可是咱们家的前程,却是毁在她手上了。”她哭道。

    “不是。”程大老爷说道。

    不是?程大夫人流泪看他,瘦了一圈,原本带着病态的程大老爷好些日子不言不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她还说要请大夫来瞧瞧。

    这是…疯癫了?

    “你想啊,她能毁了咱们家的前程,那自然也能撑起咱们家的前程,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程大老爷说道,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什么一样的道理,果然是疯癫了。

    程大夫人目瞪口呆。

    而与此同时,洛州府衙。

    程二老爷正送别一个中年男子。带着几分恭敬。

    “你放心,这件事我家大人心里有数。”男人说道。

    “这是一些辛苦钱,你拿着吃茶。”程二老爷将一信封递过来。

    男人没有丝毫的客气接住了。

    程二老爷神情更高兴。

    “那我就不亲自送了。”他说道。

    男人带着几分了然点点头转身。

    “哦对了,上边你也别忘了走动。”他想到什么说道,一面伸手指了指。

    程二老爷忙点头。

    “多谢大人提醒,已经送去了。”他说道。

    男人这才点点头离开了。

    看着这个男人消失在宅院门口。程二老爷才转过身,神情轻松自在。

    “恭喜老爷。”两个门客笑着出来施礼,“这一次莱阳刺史的位置是准准的了。”

    程二老爷带着几分矜持摇头。

    “还未定,还未定。”他说道,但神情却并没有未定的感觉。

    “定了定了。刘玉昆不是回话了,他叔父那边已经说好了,这上上下下的都说好了。”门客笑道。

    程二老爷含笑不语。

    当初虽然并没有得到张纯的助力,但在张家门前结识的刘玉昆可是不错,这三年间一直没断了关系,而且他官途顺遂,最关键的是他的叔父刘平官途也是大好。

    这一次走了他家的关系,应该是没问题了。

    “总算是拿到莱阳这个位置了。”门客们也感叹,“虽然晚了三年。”

    提到这件事,程二老爷的脸顿时沉下来。

    三年!

    他不由咬牙,他本该三年前就得到这个位置的,却不知道被谁坏了前程,生生的白蹉跎了三年。

    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好了大人,不管怎么说,心想事成就好。”门客们忙安慰道。

    程二老爷吐口气点点头,是啊,心想事成就好,他乐滋滋的哼着小曲进去了。

    京城,位于宫城内的流内铨内有些冷清,官吏们都聚集在通往政事堂的小路上窃窃私语,直到身后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大家回头看去,见是一个面容肃穆的官员。

    “刘正言。”大家忙施礼说道。

    来人是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判国子监的右正言刘平。

    “成何体统。”刘正言皱眉说道。

    大家忙缩头都散了。

    一个官员将刘平请进官厅内,一面捧上一个册子。

    “大人,这次的官职调动安排你过目。”他说道。

    刘平也不客气随手翻起来,翻过几张停下来,伸手点了点。

    “这个,不动。”他说道。

    官员有些惊讶的低头看去,看到其上的笔迹标识更有些惊讶。

    “这个,这个不是大人你…。”他忍不住说道。

    “我什么?”刘平皱眉打断他。

    官员愣了下,在宫城内混的官吏哪个不是机敏灵慧。

    “大人你说得对,这次三年大动不能不慎重,要严加查核。”他整容说道。

    刘平点点头转身走了。

    官员站在室内一脸不解,再次打开书册。

    “难道是闹崩了?”他自言自语。

    旁边有人站过来,侧身看了眼嗤声笑了。

    “你傻了啊,你也不看看这人是谁。”他说道。

    是谁?官员认真的看这个名字。

    程栋。

    州县官员众多,他怎么记得住。

    “程!”旁边的官员提醒道,一面伸手指了指宫城内,“才说了西北事,你就忘了?”

    那官员顿时恍然,旋即面色大变,拿起笔干脆三下两下把程栋这个名字勾了,完了又添了两笔干脆涂了这个名字,这才放了心。

    “还指望升官呢,出了这么个女儿,破家灭门也不远了。”他嘀咕说道。

    “那也不一定。”旁边的官员说道,“西北事的还没定呢。”

    官员撇撇嘴。

    “西北又不是她的天下。”他说道,“军中又不是小民,吃些酒就会晕头吗?”

    那倒也是。

    “不过我倒真想看看怎么引天雷的…”

    “我还真没亲眼看过天雷劈人的。”

    官厅里响起说笑声,两人一面扭头看向西北方向。

    西北事到底会如何呢?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白

    就在京城的人都兴奋的看向西北的时候,因为距离原因,西北的人对于自己变成了成败关键这一事还不知道。

    朝廷的公文急报还在路上,不过龙谷城里的气氛并非轻松自在。

    官厅门外,刘奎被几个人扔出来,发出的喧哗引得街上的人都看过来。

    “看什么看!”为首的兵丁喝道。

    原本要聚起来的民众顿时忙低头散开了。

    “把徐四根放出来!要不然没完!”刘奎喊道,一面伸手擦去鼻子上的血。

    那几人冷冷看着他。

    “滚。”他们毫不客气的说道。

    “你们驱赶逼走了范江林,如今又抓了徐四根,到底是怕什么?到底是徐茂修他们五人死的多不明不白,姜文元,你他娘的怕什么?”刘奎喊道。

    听到这喊声,原本站在远处好奇的看着的民众顿时轰的一声散了,这种事可不敢围观,听到了不该听的,说了不该说的,官厅一个西贼奸细罪就能让人死在牢狱里。

    而与此同时刘奎也被人一拳打在脸上。

    “绑了他,以抗军令关起来。”为首的将官说道。

    涌出来七八人冲刘奎围了去。

    伴着马蹄急响,有一队人马从街上而来。

    “干什么?”马上的人喝道。

    大家抬头看去,忙垂手站好。

    “周大人,此人醉酒官厅闹事,我等奉命将他抓起来。”为首的将官说道。

    周凤祥没有说话,只是翻身下马。

    “行了,带他去醒醒酒。”一旁的赵成说道,摆摆手。

    几个兵丁应声是将刘奎扶起来。

    那将官还想说什么周凤祥已经走过来了。

    “让开。”亲随们喝道。

    将官忙垂首让开了。

    “副都使你把人抓起来是什么意思?”

    官厅里,周凤祥神色沉沉的问道。

    几案前坐着的姜文元神色淡然,以前听到这种称呼,他觉得很刺耳,但现在心里很平静。就好似秋后的知了叫不了几天了。

    “徐四根他造谣生事,蛊惑军心,自然应该军法处置。”他说道,一面将面前的一个奏章扔过来。

    周凤祥接过册子。

    “他怎么造谣生事了?你别再造谣生事了。还不够麻烦啊。”他说道,一面打开册子看,顿时面色大变,带有恼意,“你这是什么?”

    “朝廷要的急,我都尽快查好了。”姜文元笑道,一面冲周凤祥抬抬下巴,“毕竟这是针对我的弹劾,我自然要尽心一些。”

    “尽心一些,就该回避。”周凤祥说道。将手中的册子扔回去,“这叫什么?怎么就查问了?怎么就诬陷了?”

    “查问了徐四根,他不是事主吗?这难道不是查问吗?”姜文元说道,“他没有上阵,一切话都不是亲见。都是听人说的,这不是传谣诬陷吗?”

    周凤祥被他气笑了。

    “他没上阵,别人难道没有上阵吗?他不是亲见就是传谣,那亲见的人说难道也是传谣吗?”他说道。

    姜文元似乎就在等他这句话,闻言伸手扶住几案淡淡一笑。

    “好叫监察大人知道,本都使都问了。”他说道,一面又拿出一个册子。“所有的人,上上下下,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接到的探报,怎么安排的战术…。”

    他说道这里脸上已经没有了笑意,在战术二字上加重语气。

    周凤祥的面色微变。

    “…对了。就差监察大人你了,本都使就不便询问了,大人你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写自己的吧。”姜文元说道,将手中的册子递过来。

    周凤祥迟疑一下伸手接过。姜文元却没有松手,二人一时僵持。

    “大人要是信不过我,自己就亲自去问问,问问所有人,问的清清楚楚。”姜文元一字一顿说道。

    周凤祥神情木然伸手夺过册子。

    “多谢副都使大人提醒。”他亦是一字一顿说道。

    看着周凤祥走出去,侯在偏厅的方仲和走进来,带着几分忐忑施礼。

    “大人,下官可以回去了吗?”他问道。

    “可以回去了。”姜文元说道。

    “那,那周大人他,不会再问下官什么…”方仲和不安的说道,一面扭头看外边,那里周凤祥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他不会问。”姜文元亦是看着外边冷冷一笑,“也不敢问。”

    “是啊,大人,那有什么可问的,又不是什么光彩事…”方仲和忙陪笑说道,话没说完就见姜文元目光森森的看向他。

    方仲和打个激灵没了声音。

    “不光彩?你是说你弃城先逃的事吗?”姜文元冷冷说道。

    方仲和噗通跪地上。

    “滚出去,再有不思报国之心,军法难饶。”姜文元带着几分鄙夷厌恶说道。

    方仲和重重的叩了三个头说声多谢大人忙低头疾步出去了。

    “都是这方仲和惹出的祸事…。”一旁的清客幕僚说道。

    “这叫什么祸事?”姜文元打断他们,竖眉说道,“他没有遵命行事吗?他没有到达临关寨吗?他没有及时给后方信使报警吗?他没有带人以少不惧守城吗?”

    有,都有。

    清客们点头应是。

    “那他惹了什么祸?就因为他没有战死就是罪过吗?”姜文元说道,一面站起身来,“守城战如此惨烈,死伤难免,就因为那几个人死了,他们就可以要挟生者吗?”

    清客们再次点头应声不能不能。

    “道理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些守边疆亲身临战的人都知道,可是京城的那些骑马簪花游街的文官老爷们却不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战死了才是应该的。”有人说道。

    姜文元面色阴沉。

    “我们这些武将,胜则不能加功,败则不免责罚,动不动就被弹劾指责。”他说道,“如果此趟我认了,那日后谁都可以去京城闹,何以成军!”

    清客们点头。

    “那周监察他看起来似乎对那茂源山五人很是回护…”一个带着几分担忧说道。

    “那又如何?为了这茂源山五人,他连自己的前程也不要了吗?他要摆开这件事来说,要说我们当时探查失误,安排出错,险些酿成大过,仓惶迎敌,损失惨重才得胜吗?这种事说出来,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姜文元冷笑说道,“他跟老子斗了这么久,为了什么?为了我们一起从西北滚蛋吗?他就是想,也要问问别人想不想!”

    只要踏入官场的文武官员,就如同套上了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官身,更高的官身,成了一生都不会放弃的追求,不止自己这一生,还要为儿孙,为世世辈辈的荣华富贵。

    “德行如谢安,还能为了家族背弃东山誓言,他周凤祥再厉害也是比不上谢安的吧。”姜文元冷冷一笑说道。

    “大人!大人!”

    看着周凤祥走出来,刘奎忙上前,亲随们伸手拦住他。

    “大人,请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